顶尖现金娱乐场:南怀瑾先生: 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之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41:47

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

 

南怀瑾先生/ 讲于中华文化大楼/ 刘豫洪记录

 

  第一讲   开场白

 

此次应邀讲解中国文化与佛学,一共是八周,选择这个题目,是基于三个原因。

第一:由于近年来西方文化潮流,呈现对中国文化极端之倾慕,对于中国文化所具备的实证功夫,尤有强烈的需求,这种世界文化潮流的趋势,也促使我们对整理自己的文化工作,有刻不容缓的感觉。

第二:谈到研究中国文化,佛学实为一大主流。自唐代以后儒释道三家之中,佛学为最重要的一家。但是在今天看来,各方面对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佛学,实在尚欠透彻及正确的了解。因此,展开对佛学的研究,亦为迫不及待之事。

第三:年来各大专社团,曾屡次相邀讲解佛学,皆因时间关系,未能应约。此次集中安排,也是藉机向大家报告心得,同时提供一个共同研究的方针而已。

 

南怀瑾先生尊相

 

概论的问题

 

近年来,大专学校中研究佛学的风气很盛,许多同学常常来问,研究佛学应该从那一本书入手,以及有没有佛学概论等问题。这是一件颇令人迷惑的事。诚然,佛学概论约有八九种之多。可惜的是,这些概论的编法和写法,受了西方概论的影响,多数是东抄西抄,越论越远。这些概论,只在文字上下功夫,内容并不完整,读后所得的印象,距离佛学的精神愈来愈远,而距离普通的学问则愈来愈近。所以重新编订一部完整的佛学概论,是目前迫切需要的工作。

新的概论,应该包括实证功夫,因为佛学在基本上是建立在实证功夫上的,它也应该以佛学的真精神为根据,不能将佛学歪曲成一种学说。这是一桩颇不简单的工作,必须集合许多有修养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五部原典概论

 

因为缺乏理想的佛学概论,我常建议学子们从原典开始。在原典之中,有五部很好的佛学概论,其中两部是印度原著,三部是中国的作品:

一、《大智度论》(印度)

二、《瑜伽师地论》(印度)

三、《摩诃止观》(中国)

四、《宗镜录》(中国)

五、《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国)

以上五部原典,在今日来说,似乎都嫌文字困难,不易被一般人看懂,但在当时,却是颇富文学意味的佳作。《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作者,是密宗黄教教主宗喀巴大师。《宗镜录》则是永明寿禅师的作品。永明寿禅师,气魄宏大,在他的门下,有几十个精通佛法的高手,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这部《宗镜录》。初学佛者究竟应从何书入手,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现在到处都有《大藏经》(大正藏),但是字体太小,只能锁在书橱中供养蛀虫。如果老年人看了,会使眼睛更加老花,年轻人看了,会使眼睛更加近视。如果对古文略有修养的人,不妨从五部原典之中开始研究。

 

当代佛学的偏差

 

佛学的确应该复兴了,从外表看来,目前佛学十分流行,这种流行的情况,约有两种现象。

其一为宗教情绪,热诚的信仰和奉献。其二为佛学思想方面之研究,热烈的把佛学挤进了哲学的领域。

这两方面的繁荣,对佛学本身,并没有产生真正蓬勃的影响,相反的,也许产生了背面的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佛学是重视实践的,前面已提到过。所以纯粹宗教信仰,或一味思想的追求,都脱离了佛学的本质。因此,这两种趋流,都离开了的真精神,使真正的佛学受到了蒙蔽,每况愈下,愈流愈远了。

谈到佛学的偏差,目前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许多地方招待青年人学佛,如同招待老太爷一样,管吃管住又送书。使青年人觉得,要学佛伸手去拿可也,养成了占便宜的毛病。所谓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佛家的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过分慈悲的流弊,适足以贻害对方,过份方便的作风,徒徒养成对方下流的习气而已,对于学佛来说,却形成背其道而驰的办法。 

不久前,有一个青年来问一本佛学的书,我建议他去买一本,岂知这位青年甚感诧异的说:还要花钱买?我学佛的书都是不花钱得来的呢?

是的,佛学讲求的是布施,但却是布施给别人,不是要求别人永远对自己布施。

综观许多现象,目前佛学的偏差情况颇为严重,认清了这个事实,使大家对佛学有清晰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一桩事。

 

佛学真危险吗?

 

自从佛学由印度传入中国,由汉朝到唐代,中国固有的文化受到了冲击,产生了抗拒和排斥。在汉朝末年,因为学佛的人要出家,在宗法社会之中,产生了"无父无君"的反感。所以,佛学虽是中国文化的大主流,却变成了人皆惧怕。

明理学虽偷窃了佛学,但是却排斥佛学。王安石、苏东坡之流搞佛学者,宦场皆难如意。直到元明清三代,凡接近佛学之士,亦皆缺乏政治前途。这是一个事实,相沿至今。甚至今天大学中的佛学社团,亦常被其他社会人士,以奇特眼光视之。

 

佛学真的如此可怕吗?

 

三国时代有一位大学问家――牟子,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曾作了一本书,名叫《理惑论》。这本书,精论原始佛学与儒道二家相通之处,是一部极有见地之作。如欲追查原典,宏扬中国文化,大可从此书展开研究,对于中国文化中三教之争,本书的见地是为调和论。其次则有《弘明集》《广弘明集》两部书。由汉至魏晋南北朝,四五百年之中,佛学整个的被中国文化吸收。到了唐宋时代,印度的佛学文化已百分之百的变成中国文化的宝库了。

 

梵文与佛学

 

有许多人认为,佛学即是印度的产物,欲学正统佛学,应该先从梵文入手。这种说法,与十七世纪英国人注意印度梵文有关。这种说法对不对?大有疑问。释迦牟尼在印度文化中的成就,就像孔子在中国一样。      

孔子删诗书、订礼乐,把中国文化来了一番大整理。印度的释迦,也精通种种学问,创立了佛学。但到了唐代,佛学已被中国文化吸收发扬,到了宋代(十三世纪)佛学在印度即彻底绝迹了。十七世纪的时候,印度连佛学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正统不正统呢?

唐代印度的梵文,尚有五印之别。语言字音因地区而异,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使文字产生很大的变动。即使孔子在世,亲自来讲论语,大家也可能听不太懂。语言文字虽然有关,要紧的仍然是学问的本身,所以在佛学绝迹的印度,它的梵文是否是佛学入门的文字,就大大值得考虑了。诚如庄子所谓:"得意忘言",今日要研究佛学,只有在中国文化中去寻求。中国文化中有太多的佛学宝藏了,造成不要错认为念几句《金刚经》,咕哝一段《心经》,就算是得到佛学的宝藏了。

 

中国文化中的童养媳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佛学被攻击的罪名,主要有二。其一为"无父无君"的作风;其二为莫名其妙的两桶水,倒来倒去,一会儿空,一会儿有,就算是佛学(顾亭林亦如此说)。

事实上所谓出家,并不是无父无君,也不过像隐士一样,即古之逸民,离群修持而已。所谓的两桶水,也不过是对佛学了解不够而造成的误会和曲解。那么,佛学到底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攻击儒家学说的人,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社会"一环。中国的所谓家,是大家族,包含了"社会"的意义,但是社会的福利工作,却不折不扣的是佛学所担任。

唐代之后,诸子百家的思想,无一不受了佛学的润滑剂作用。而在宗法社会之中,佛学却是居于被人轻视的地位,那种处境,恰如一个童养媳,在一家之中,无事不做,无话不听,到处受气,还要口不出怨言,连心中的怨气都不能有一丁点儿。学佛本来是要从利益他人做起,挨骂受气又算得了什么呢?儒家的人最后终于说话了,认为幼有所养,老有所终的一切社会福利,都是佛家的功劳,确为一个不能抹煞的事实。东方的麻烦中国文化中的三主流,佛、道、儒,好像三个店。佛家开的是百货店,道家开的是药店,儒家开的是粮食店。历史上两个光辉的朝代,汉代及唐代,充满了三家店的蓬勃气象。汉代是儒家和道家的天下,处处表现了朴实和浑厚的气息。唐代更加入了奇妙多姿的百货店佛家,使人生升华,迈进了新境界。

不幸到了五四时代,孔家的粮食店打倒了,中华儿女只得改吃面包黄油。数十年于兹,大家的消化系统都受不了啦。三家店是相映成辉,互辅互成的,粮食店倒了,百货店也发生了问题。难怪时下的佛学,似乎有些走眼,产生了偏差。幸亏,我们已开始了复兴中国文化。

 

西方的苦闷

 

不久前报上登载了一条新闻,英国的统计。信仰宗教者只有百分之二。显然西方的宗教绳子,已经拉不住物质文明这匹野马了。

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却极度的衰落。一位在日本高野山(密宗道场)出家的美国和尚,来台谈到西方文化的没落,造成西方社会对东方文化修养的渴求,连东方静坐养生的方法都是西方积极追求的对象。印尼仑里岛上,充满了欧美博士学位的高等嬉皮式人物,追求佛像和佛经上的咒语等。西方的精神充满了苦闷,向东方进军。看见了世界文化潮流的趋势,中国人真要高兴万分了。但是如果自己不加紧努力,先弄清楚自己的文化宝藏,又有什么用呢岂不是"跛子打围――坐着喊"而已吗?青年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热心,更要特别努力,要有为人类前途而努力的抱负才能成功,如孔子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为了充实自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了世人虚名)。

是的,今之学者如能真肯为人类贡献,这是有气魄的大乘精神,是真正中国文化中的佼佼者。

 

 

释迦牟尼之愚笨

 

说到佛学的研究,我们的方针是,尽量提供大家资料,改变以往一般的研究方法。所谓一般的佛学研究方法,究竟是什么?一般的方法先从释迦传记开始,再进入实相的研究。

先讨论释迦的传记吧!实在大有问题。

在释迦的传记中,这个十九岁的王子,父亲给他娶了印度小姐、世界小姐等等一般的美丽小姐,但他一心要出家。这位王子一天出了东门,看见病人,询问随从的人,才知道是病人。第二天出了西门,看见死人装在棺内,询问了别人,才知道人生原来会死等等。总之,在传记中,释迦花了四天时间,出了四个城门,经过四次的询问,才知道人生原来有生老病死四大苦。

请问,这个释迦王子不是太愚笨了吗?为什么传记上要把释迦描写成如此愚笨的人呢?原来这是印度文学上的啰嗦毛病。就像玄奘法师所译《心经》上的一段文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等等。但《心经》在鸠摩罗什译成中文时,删繁就简,就成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是中文简练美妙之处。

可是,在释迦传记、佛学概论,却都仍沿用啰嗦的印度方式,在今天的时代里,给人一种愚不可及的印象,技术太差,实在不能再用了。所以,我们才感觉到,一个新的完整的概论,实有迫切的需要。

 

 

释迦追求些什么

 

话说释迦牟尼王子,发现了生老病死之苦,不管他是出了四个城门发现的也好,自幼发现的也好。总之,他深感人生之苦,一心想解决这个问题,使人类能跳出生老病死。于是他去追求一种方法,去修、去学,这就是释迦学道的动机和精神。后来,释迦在三十二岁悟道,又弘法四十九年,於八十岁时涅磐了。既然释迦悟道,证明他追求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应该能够跳出生老病死,为什么他在八十多岁仍然死了呢?他究竟能否了断生死呢?释迦好像留下了一个大问题给世人。宋朝的大词人辛稼轩为此作了一首词:

《卜算子》

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饮便康强,佛寿需千百,八十余年入涅磐,且进杯中物。

释迦涅磐了,他有没有跳出生死,并不是释迦的问题。这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跳出生死的问题。

 

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

 

佛学建立在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的学说上面,在座各位相貌不同,思想各异,都是因果使然。所谓三世,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早在佛学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易经》也讲到因果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再看西方古老文化,同样也是建立在因果上,因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根本法则。

马克思、达尔文,乃至弗洛依德等,许多人都曾经试图推翻心物合一的因果律,结果许多人也因惧怕因果而发狂。

说到轮回,曾有一位宗教徒问我,佛学是否无神论。他的见解是,佛学的轮回,应是唯心所造,故称为无神论。进一步支持他这种说法的原因是,佛学的道理一切都空,结果当然神也空,于是,他的结论――佛学是无神论。更有些人认为,佛学是唯物论者,奇形怪状的说法,应有尽有

 

研究方针

 

了解了有关的大致情况,再说到我们这次研究的方针。

一、属于宗教性的,有关信仰方面,由信教的同学去努力,要以未来文化为目标。

二、属于学理,还要讲求证明,练腿打坐,才是应该努力的范围。

三、佛学的宇宙观、世界观,都到了应该打开的时候了,希望藉此机缘,将中国文化中的二大宝藏,道藏和佛藏,贡献给诸位。

四、所谓"众生同体"之说,古今中外,只有佛学的大同平等观,才是最伟大的说法。

五、至于宇宙与我们众生如何同体,一定要亲自证到,才能算是成功。

 

 

 

第二讲

 

讲到佛学本身的问题,要从研究的方向开始,然后到观念方面。不论是宗教性或者学术性,目前佛学的形势,都偏重用宗教的方法,这并非批评宗教有任何的不对,而是觉得这种偏向宗教的方法,对大部分学佛的人,有颇大的障碍。我们的方向是在宗教与学术二者之间,提出纲要,来作为初学的一个开始。

 

人生的问题

 

释迦为什么要学佛?这是一个入门的问题。让我们由客观到主观来研究。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假设,自己应是释迦,按照佛学的理论,众生个个是佛,这个假设是绝对可以的,我们的假设,推翻了以往的定律。在以往的定律中,佛的教义可以研究,但是佛的本身是不可以研究的,也就是说,释迦是至高无上的,对释迦的本身,只能绝对的相信,不可以考虑、怀疑,或研究。既然众生是平等的,自然大家对人生也有和释迦同样的疑问。

狭义的说,这些疑问是共有的问题;广义的说,是众生共有的问题。这些人生的问题,古今中外,人人都在追求答案,这个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就是生活的、精神的、身体的"离苦得乐",也就是人类文化科学追求的所谓:为人类谋幸福。这就是佛学的总目标:至高至乐。但是没有人达到这个目标。

释迦是为了追求至高至乐而学佛,他成功了,解决了他的生老病死。我们这些众生,也有释迦学佛时同样的人生问题,所以我们假设自己就是释迦,并非想当教主,而是追求人生的答案,研究释迦的成就,和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评定。

人生的问题是些什么?生命从那里来?先有鸡抑先有蛋?为什么有生有死?一切的最初是从哪里来?宇宙如何形成?为什么如此颠倒矛盾(如花开花谢,既生又死)?为何有猪狗马牛?为什么有人穷有人富?究竟谁在作主?谁是老板?在《楞伽经》中,有一百零八个问题,代表着人类的种种疑问。

 

傲慢的大智慧

 

《大藏经》中的《阿含经》《本行经》等,描写释迦由腋下出生,甫自堕地,即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站在宗教的立场上听来,大家马上顶礼膜拜,真是伟大不可思议的佛!站在文化的立场上来看,实在傲慢之极。这种傲慢,也是自古以来英雄们的共同气魄:唯我独尊,舍我其谁。

释迦是否由腋下所生,他像普通孩子一样的被姨母抚养长大。释迦的幼年,也和我们一样平常,但他特别聪明,充满了智慧。他冷静,喜问,多怀疑,对于万事都有追根究底的意志。在他少年时期,已完成了世间的教育,他对数学更有特别的成就,可以达到五十三个数字单位以上,到达无量数。至于他的武功,更是了不起,拉弓射箭,只手将大象丢出城外,再跑到城外去接住,一箭可以射穿七重铜鼓(不要因为我们做不到而否定)。至此为止,无人可以再担任他的老师了,这些事足以说明,释迦追求他人生问题的答案,开始了他出家学道的生活。

 

社会背景

 

历史上任何伟大的哲学思想,都与时代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近代爱好中国文化的人士,虽然常骂西方的文明,但是这些人仍要用电灯、坐汽车。换言之,西方文明的享受,仍不知不觉中在影响着大家。这一点证明了,任何文化产物,都不能脱离历史背景,也说明了时代与文化的关系。

释迦的时代,正当中国春秋前后时代。春秋共有百多个大小不同的政治单位,当时的印度,则有五百多个小国,印度的阶级更有四五百种之多。在印度这个贫富悬殊,阶级森严的地方,王族,婆罗门教,僧侣为第一等,军人次之,农、工商人再次之,而以贱民为最下等。印度的贱民,见了上等阶级,爬进爬出,好像狗畜一样,在落后地区,至今仍是如此。当时的富者,金碧辉煌,贫者连裤子都没有得穿。

大智慧的释迦,胸怀无比大志的释迦,对于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当然产生了疑情,要寻求答案。

印度当时的修道宗派,极为繁杂、无神论、有神论、唯物论、唯心论,及其他派别极多。修法各异,有拜火、有涂炭。打坐的方法亦多,有的坐、有的站、有烤火入定,像烤肉一般,都是欲求离苦得乐的沙门修行方法。在《大藏经》中有"金七十论",是南北朝时代翻译,内中论及释迦修道时代数理哲学的理论,共分廿五谛,其中的所谓"冥谛"就是谈论宇宙的开始,与后来吴稚晖称之为"混蛋"(混沌)的东西相似。在"异部宗轮论"中,将种种不同的见解,分为廿多派。《华严经》中,又归纳为十二大派。

 

是佛?是转轮圣王?

 

印度的宗教、文化,及神秘学均极发达。在释迦出生不久,有神秘学派的大相士,替释迦看相说,如果释迦长大后不出家,即为"转轮圣王"。什么是转轮圣王?那是一个盖世英豪,转动世界人类的一切,使天下得太平,其功德如同如来。所以在释迦以后的说法岁月中,多处强调转轮圣王的雄伟和功德。

释迦在出家前,应该有过一段矛盾的心理,他当然考虑到不出家,统治全世界,使人类享有安乐和太平,作一个转轮圣王。但最后他感觉到(这个道理,散见大小乘各佛经中),天下尽管太平,并不是人类的至高至乐。转化圣王去逝,天下又会大乱,所以并不彻底,还是出家求得一个方法,能根本解决人类的苦恼为佳。所以,他出家了,最后的成功,使他成为"万世教主"。 

 

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之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a05f870100at72.html
    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之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a05f870100at76.html
    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之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a05f870100at78.html
    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之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a05f870100at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