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车辆年检:李文眼中的李敖大陸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2:06:06
2005-09-19 10:53:30 南方日報 郭珊
李敖今日下午將展開“神州文化之旅”。他近日曾說:“香港的一句諺語叫做‘不是猛龍不過江’,我敢過這個江,就敢接受這個挑戰。”李敖這次時隔半個多世紀的大陸行原因是什麼?這個“過江猛龍”將在北大、清華和復旦的演講中說些什麼?這個台灣“文化鬥士”將給大陸文化界刮來什麼樣的旋風?為此我們策劃這個專題,讓權威人士來回答這些問題。
編者
1、關於大陸行:
希望大家像對待熊貓一樣對待李敖
《南方日報》:這次李敖先生的來訪在內地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人吹捧或者批評您父親,您希望外界以怎樣的態度來迎接您父親的到來?
李:最近,媒體的密集“轟炸”已經讓我累倒了。那些過去不尊重我的媒體,為了通過我來採訪我爸爸,不得不趴下來親我的屁股。我想說的是,我和爸爸幹的都是救國救民的事情,成天置身於壓力之下。我特別希望,大家以平常心來看待我和我爸爸,不要說風涼話。我爸爸是台灣過來的國寶級人物,也可以說是熊貓,我希望大家像對待熊貓那樣對待他,好好愛護他,關心他。
《南方日報》:有傳言說,李敖先生此次以鳳凰臺主持人身份訪問大陸,是為他主持的節目造勢。您怎麼看?
李:這真是太小看他了,哪用得著。我爸爸主持的節目收視率是很高的,鳳凰臺還專門給他加薪。很多人猜測說,爸爸這次應邀來大陸,背後有什麼內幕。其實爸爸早就想來了,不過前一段時間忙得脫不開身。這次成行來自半年前的努力,爸爸的經紀人王先生和陳文茜,他們做了很多工作。現在鳳凰臺來促成這個事情,這個時機比較好,學生也都開學了。
《南方日報》:李敖先生這次大陸行,您覺得對他有什麼特殊意義?
李:爸爸是70歲的老人了,是很念舊的,他說想以“自己人”的身份回到北京。我不想此次大陸行破壞他過去的那個夢。他的生活是很有規律的,他甚至可以一連一個星期呆在書房裏不出來。這次出遠門對他的生活也是一次很大的促進和衝擊。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壞事情,讓他親自來呼吸一下這邊的空氣,身臨其境感受一下大陸的文化氛圍,是難得的機會。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怎樣才是李敖先生心目中理想的大陸之行?
李:爸爸有幾個節目在台灣都引起極大的轟動,他在節目中表現嬉笑怒罵的個性的同時,也不時向大家展示溫柔的一面。爸爸所有的朋友都認為他溫柔,很講親情,很友善,對女孩子特別有禮貌,言語非常幽默。他做人不是很恐怖的,沒有我尖刻挑剔吧。他希望此番來大陸可以讓大陸讀者領略他獨特的風格,因此他將此次大陸行定為“相看兩不厭”之旅。爸爸56年來沒有離開過台灣,他曾說過不想離開台灣的原因之一是他從其它地方回到台灣後,會發現台灣更醜惡。希望他此行能順利圓滿,希望是他期待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這樣的結局。
2、關於演講:
像反對假唱一樣反對“假說”
《南方日報》:在內地讀者心目中,李敖先生是一位犀利、尖銳、詼諧、甚至任意妄為的人。魯迅、孫中山、蔣介石都沒逃過他的嘴。這次李敖先生演講的風格和主張,會不會有所收斂不隨便“罵人”?
李:爸爸要講什麼具體內容,我還不太清楚。不過我希望他能講他願意講的話。如果因為不能講什麼而不講,那就不是我爸爸李敖了。這其中可能會涉及他一貫喜歡談論的“笑傲江湖”理論,每個人的社會責任,如何做好知識分子,大學生如何讀書,要有獨立批判精神,追求真實、真理等。會不會罵人不知道,不過李家哲學是絕對不會“假說”。現在不是反對“假唱”嗎?我們也反對“假說”。我爸爸是一個極會講話的人,談吐幽默,頭腦靈活,學問淵博。他的演講比他的文章更生動,簡直可以興風作浪。他的肢體語言,他的眼神交流,都是極其精彩的,現場的互動將會是一大熱點。
《南方日報》:李敖先生演講跟他主持《李敖有話說》時會有怎樣的差別?
李:爸爸主持電視節目時,由於每期節目有限,只有20分鐘,要講那麼多內容,還要讓人心服口服,太趕了,我相信現場的演講會他會發揮得更充分一點,更自在一點。打個比方,你去看電視上的李敖,就像聽灌錄好的音樂CD,去聽他的演講就像聽live(演唱會現場)一樣,感覺是完全不同的。總之,到時候大家看到的是一個十全十美、貨真價實的李敖。
《南方日報》:您此前表示,李敖先生會通過他的演講改變大多數人一成不變的演講風格。連宋兩位先生在大陸的演講很成功,對於您爸爸而言這會是一個挑戰嗎?
李:爸爸不是政治家,而是思想家,純屬學術性演講,肯定比別的人更精彩。爸爸把他這次大陸行幽默地比作“演講比賽”,大陸的學子和民眾習慣於做報告式的演講風格,爸爸說的每一句話都會發自激情,不是“做秀”,你會覺得他的內心有一團火焰在燃燒。大家知道爸爸是寫文章的高手,或者是“罵人”的高手,但他演講方面的才能,大陸民眾還沒有看到。爸爸也說過,我們做人比我們的講話好,我們講話比我們的文章好,看我們的文章你一定以為我們是窮兇極惡的人,等你對我們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你會發現我們是又善良又厲害。你會很驚訝地說,“在那一張能說善道的刻薄嘴下,還有一顆多情而善良的心”,也就是爸爸說的“菩薩的一面”。
《南方日報》:李敖先生在此前的新聞發佈會上說:“台灣需要有高人到大陸去,解開雙方因為誤解而造成的誤會,我認為我是最合適的人。”您贊成爸爸的說法嗎?
李:完全贊成。我覺得爸爸就是兩岸和平關係最好的代表。他56年來對台灣歷史現狀有著深刻透徹的洞見,他曾經為台灣的民主政治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是台灣第一個提出要搞“一國兩制”的人。雖然這次他來,並不是作為兩岸關係談判協商的政治代表,但以他的口才、他的思想、他的博學、他的風采,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講,他都是一個絕無僅有的文化權威。我爸爸希望向大陸民眾傳達一個聲音,讓大陸民眾了解台灣民眾的心聲。
3、父女之間:
他沒給我換過一塊尿布但我仍然感激他
《南方日報》:有李敖這樣的人物當爸爸,對您而言是獲得更多還是失去更多?
李:他從小欠我一個家,我從小沒有家庭生活,缺少關愛,我是沒有雙親的孩子,爸爸說我是Survivor(生存者)。在國外每次碰上聖誕節、感恩節之類的團聚的節日,都是我最難受的日子,在別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我卻總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多餘的累贅。同樣的,中國的春節、中秋節這些節日我也從來不過。這是我身為李敖女兒的代價,就跟爸爸走到今天付出了旁人難以想象的代價一樣。不過我從這個身份上所獲得的東西,遠遠超過我為之付出的東西。我仍然感激他,雖然他沒給我換過一塊尿布。我為有李敖這樣蓋世無雙的爸爸,深深感到自豪。
《南方日報》:您曾開玩笑說,要組織12位長得像章子怡的美女替李敖先生接機。作為一個女人,您如何理解爸爸最喜歡的“抱女人”?您會喜歡爸爸這樣的男人嗎?
李:找美女來迎接爸爸,只是一個笑話,大家在生活中應該更風趣一些。爸爸每個時期喜歡的女人都不一樣。以前我在國外會買《Playboy》(《花花公子》)寄給他,他喜歡豐滿一點的女孩子,就是那種三圍是36-24-36的。現在他喜歡瘦骨一點的,他一般都喜歡那種腿長長的,臉形比較長、比較小巧的那種。不過,他也說過,章子怡的耳朵不好看。我覺得在如今的中國,像爸爸這麼有骨氣、有膽識、有學問的中國人已經不多了。年輕時他很帥很多情,但他不能定下來,所以如果是做Soulmate(精神伴侶)還可以,但如果是找男朋友或者丈夫,我不會找他這樣的男人,否則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開戰了。
《南方日報》:如果有一天時間讓您和爸爸單獨相處,您會帶他去北京什麼地方轉轉?
李:他背不好,脖子很容易酸,坐了那麼長時間的飛機,我曾經想過帶他去我最喜歡的一家叫做北京麗人美容公司給他做一下按摩,但他們不能保證服務質量,所以明天我得趕緊另外找一家;我還想帶他去北大清華里面走一走,讓他看看大陸學子真實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是怎樣的。還有看看胡適的銅像(它還沒有建成,但我們可以提前在選定的地點上劃個大大的叉……哈哈)。爸爸在台灣每個星期都要逛書局,所以我還想帶他去書局逛一逛,看看他的書賣得好不好。還有上文具店挑選他喜歡的鋼筆。北京開始轉涼了,我想帶爸爸去日壇公園附近的商店定做唐裝和卡什米爾毛衣、帽子、圍巾等,還想請他吃西餐。
其實爸爸對食物和衣服從不挑剔,給他吃盒飯就好了,可是他對室內裝潢很在意,這個和他以前坐牢時吃了很多苦有關。他在台灣的家總是乾乾淨淨的,他的書櫃裏還會放置很多除濕的設備,防止書受潮發黴。爸爸在北京的日子,我會從很多細節去關心他。
《南方日報》:您平時最不希望別人稱您為李敖之女,李敖先生訪問期間,擔不擔心他的風頭會蓋過您?您有沒有想過在報紙上開專欄,寫寫電視上看不到的李敖是怎樣的?
李:這個我不擔心,我在北京已經形成了我的品牌。之前爸爸曾經批評我的第二本書的名字,《我和李敖一起罵:有其父更有其女》,別人也說我借爸爸之名炒作,但那是因為我的單純被“光明書架”利用了。而且我相信我和爸爸出現在公眾和媒體面前的場合是不同的,我做的維權的那些事情,比爸爸更貼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老百姓會很樂意看到“富人告富人”這樣的局面。而且爸爸曾經講過:“李文在大陸比我厲害多了,這一代女孩子中她簡直像是一個超人。”
有機會的話,我會寫點東西,講講爸爸在大陸之行過程中遇到的好玩的事情,或者出“糗”的時候。我不會刻意拔高或者美化爸爸的形象,我是有什麼就說什麼的人,不會歌功頌德。
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我爸爸應該得到更高的評價,我的意思是,他寫過的禁書數量最多,他入獄的坎坷經歷,他一生的成就和榮耀至少應該獲得一座諾貝爾獎獎盃,或者從重要的學術團體那裏獲得更高的評價,他絕對是一個傳奇,而不僅僅是一個曇花一現的人物。我們必須承認他70年來所取得的傑出成就!
20世紀的“超級男生”
陳志
有一陣子晚上不睡覺看無聊電視,看到剛做過前列腺手術的李敖戴著墨鏡穿著橘紅色對襟衫在電視裏鬥志昂揚地痛罵諸色人等,心情就一點點地亮起來,效果比看多少本勵志的書都還好。
這個時髦的老頭子在華人世界裏是知名度極高的人物。只是這名有美名也有罵名,他的敵人大概比粉絲也少不了多少。但是我卻是從這個代表不了李敖學 問水平的電視節目開始,對這個人多了一份衷心的敬重。一個人能把屢有大頓挫的人生,硬是從悲哀的底色裏打撈出來,並且還活出了一些喜劇的色彩,活到70歲 還不乏男性的魅力,怎麼說也稱得上人生的榜樣,擔得起“大師”的稱號。
這個生命力超級旺盛的男人,毫無疑問是20世紀的“超級男生”,而且是一個一開始就把自己擺上了PK臺的“反動派”,終身是強權的反對者。不論 處境多麼邊緣,對手多麼強大,他都不退讓,不妥協,敢抗爭,他那樂觀主義者的堅強意志,使他在種種歷史的悲劇裏嬉笑怒罵,對“神聖的制度”、對“人性的貪 婪和恐懼”。他的思想、性格和史學家、評論家的背景決定了外在的李敖絕不能與他的時代和平共處,他的敏感使他總是和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裹挾在一起,但是他 選擇的與時代相處的方式卻常常是逆流而上。
這個熱衷於做“使你哭笑不得的戰士”的人是許多矛盾的統一體,他耐得住做學問的寂寞卻又匪氣十足,他反傳統卻又十分照顧依戀老母親,他是真正的 個人主義者卻又充滿了家國意識,但是他自己卻少有疑惑,他自有一套將人生的矛盾轉化為快意恩仇的本事,使人生變得有趣,置身刀光劍影的戰場卻並不緊繃著臉 孔,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快樂地把敵人拖垮。
這個文字犀利話語刻薄的人,似乎並不符合我們今天“做人要厚道”的社會“潛規則”。李敖說:我在台灣不是綠色,也不是藍色,而是紅色。自認為“白裏透紅”的李敖回到紅色陣營中來會不會變得“厚道”些呢?這是他此行的一大懸念。
在許多人準備為這個離開大陸56年的老人的返鄉之旅抒一點情時,李敖卻舉起了“四不四沒有”的“牌子”:不是懷鄉、不是近鄉、不是還鄉、不是林黛玉,沒有鄉愁、沒有情結、沒有衣錦、沒有眼淚。
那麼李敖來幹什麼呢?他接著又說了一句很“紅色”的話:用一雙敏銳的、帶著有色眼鏡的眼睛,來看祖國的進步。所有的懷鄉、近鄉、鄉愁、眼淚都在 裏面了,藏也藏不住。還有,“將兩岸不必要的誤解造成的誤會解開”,知識分子的擔當和責任感全“暴露”了。這是李敖“菩薩的一面”,也是一個真的李敖,一 個充滿了向上的精神,心心唸唸都是中國的自由、民主和進步的勇者。
李敖簡歷
1935年4月25日生於哈爾濱。1937年全家遷到北平。1942年入北京新鮮衚同小學。1948年小學畢業,以第一名考入北京市立第4中學。1949年考入上海市緝規中學。同年4月12日遷到台灣。
1954年考入台灣大學法律專修科。1955年6月27日自動退學,重新考入台灣大學歷史學系一年級。1963年3月19日自動在歷史研究所休 學。9月1日出版第一本書——《傳統下的獨白》。1964年與《野鴿子的黃昏》作者王尚義的妹妹王尚勤有了愛情結晶,在紐約生下了“叛逆性很強”的長女李 文。
1966年《孫逸仙與中國西化醫學》、《傳統下的獨白》等書被查禁。1971年3月19日晚上被捕,1976年11月19日服刑期滿。無保出 獄。在出獄後第11天有了生平第一個正式職業——“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1980年出版《李敖全集》。同年5月6日與胡茵夢結婚。1981年 8月10日再度入獄。1982年2月10日出獄。
1996年開始在“真相”電視臺開講“李敖笑傲江湖”,從此成為電視媒體焦點。2004年3月8日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前,在香港鳳凰衛視主持《李敖有話說》節目。10月12日宣佈參選台灣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
資料來源:香港鳳凰衛視
記者手記
“投訴女王”的驕傲和落寞
採訪李文需要百分之百的耐心。
她一上來就直奔主題,提出“11大原則”,如果有一條不能滿足就免談:1、大標題不要出現“李敖之女”之類的字樣。李文的名字一定要在李敖的前面。
2、問題要提得Creative (有創意)一點,完稿後要“送審”。
3、要提供一個容量夠大的郵箱,因為她會提供很多圖片過來。
4、報紙印出來後,要連同名片一起,第一時間用EMS快遞5份寄到她家。
5、專訪的版面要充足,位置要好,特別是周圍不能出現俗氣的廣告。
6、採訪之前要做足功課。
7、採訪必須高效、靈活,並且是經過精心組織的。
8、如果編輯修改了她說的話,必須在印刷之前通知她。
9、要使用專業術語,語氣要尊敬。採訪前準備好錄音機。
10、如果記者在現場拍照,那麼這些照片在發表時需要經過她的認可。
11、一定要提供你的郵箱,最好是Yahoo或者Hotmail的。
李文最不喜歡“皇帝”的十件事
1、缺乏耐心
2、喋喋不休,總是要回答他“是的”、“明白了”、“聽見了”。
3、容易激動
4、記性太好,以至於總是記得我20年前幹過的事情
5、他的房間總是有太多女人裸體的照片
6、老土,一點都不時髦
7、苛刻
8、讓我幫他做家務雜事
9、不信任人
10、語帶雙關
李文最喜歡“皇帝”(李文對李敖的愛稱)十件事
1、專注
2、慷慨
3、求知欲強
4、幽默
5、整潔
6、公正
7、尖銳
8、務實
9、反應敏捷
10、120%的高效率
李文小檔案
李文,美籍華人、英語 教授、作家、演講人、電視主持人和批評家,台灣著名作家李敖的長女。出生於美國紐約,在中國台北和美國兩地長大。她在紐約大學政治與東亞研究專業取得學士 學位後,又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並從舊金山私立大學國際與多元文化教育專業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在美國,李文一直從事英語教學和研究工作, 曾任職于加裏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三藩藝術學院和台北臺大英語學院。2002年底,李文到北京定居,繼續從事英語教學與研究工作。目前,她任職于北京的數 所學校和教育機構。
事實上,她的苛刻曾令很多同行抓狂。她會以第一次合作不了解而婉拒你;不能未經許可就直接給她打電話,只能發短信;她會很抱歉地告訴你,因為工作繁忙,需要多次更改和推遲採訪時間,一定要配合和服從……一位記者寫道,採訪李文的難度甚至超過採訪李敖,手都出汗了。
但只要她答應了採訪,她甚至會比媒體更敬業,她會盡可能地提供新鮮的訊息和質量最好的圖片,她會對版面的美術設計提意見,她會逐字逐句地修改文章,連英文的大小寫也不放過,因為“不能讓讀者失望”。
在很多人看來,“黃皮白心”的李文是一個囂張狂妄的人,她把胡適寫給李敖的兩句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用來“勉勵偉大的李文”;她也可以是一個貼心、溫柔、有孝心的女人;她快人快語,時常蹦出幾句風趣的話……不過當記者祝願她“中秋快樂”時,她很意外地淡然回答:自己從來不過任何節日,因為節日都是給有家庭的人準備的。
這個被稱為“投訴女王”的女人,最喜歡開寶馬敞篷跑車,養雪橇狗,吃法國餐,有200多雙鞋,曾經住過租金3000美金一個月的公寓,生活極其奢華。然而孤獨感卻讓她“每兩個月都會大哭一場”,渴望一個十全十美的中國男人當伴侶,卻一直孑然一身。
就是這麼一個驕傲而寂寞的女人,一大清早起來去找物管理論。她走到物管背後,格外沉靜,格外和氣地說:“同志,我是來投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