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设备租赁:王占阳:广东民生建设的先进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9:15:12

王占阳:广东民生建设的先进经验

发布时间:2011-09-14 10:41 作者:王占阳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40次

  [建设“惠民之州”是汪洋同志对惠州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2008年11月6日,为贯彻汪洋书记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惠州市市委、市政府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了“惠民之州高峰论坛”。


  我和党国英、于建嵘等学者应邀参加了这个会议,并在会前对于惠州的民生建设做了实地考察。以下是《南方日报》和《惠州日报》对于我在会上的部分发言内容的报道。


  请注意该发言中的下述内容:


  “做好惠民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问题上解放思想,形成和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公共财政为中心’的新观念。”


  “惠州所创造的具有全国意义的经验,就是较早地发展和实施了公共财政,而不是等到经济多么发达之后才开始发展和实行公共财政。近几年来,惠州几乎是在经济开始起飞后就已开始越来越重视公共财政了,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个先进经验应当推广到全省和全国去。”


  记得当时我还实地考察了惠州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最后建议他们在幼儿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帮助了一个小孩子就是帮助了一个家庭”,我当时如是说。


  另请注意该发言提出的以大规模的民生投入应对国际金融海啸的主张和建议。很遗憾,这种主张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一篇   惠民的实质就是造福人民


  (2008年11月10日《南方日报》)


  王占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惠民就是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普遍幸福主义,我们搞社会主义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说,“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而惠民的实质就是造福人民。是否努力惠民,是否造福人民,这是判断一个地方的党和政府是否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高标准,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问题上解放思想的最高标准。


  做好惠民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问题上解放思想,形成和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公共财政为中心”的新观念。尤其是在像惠州这样市场经济已经能自主运行、经济已经比较发达的地区,转向“以公共财政为中心”已经具备了良好条件。惠州所创造的具有全国意义的经验,就是较早地发展和实施了公共财政,而不是等到经济多么发达之后才开始发展和实行公共财政。近几年来,惠州几乎是在经济开始起飞后就已开始越来越重视公共财政了,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个先进经验应当推广到全省和全国去。


  在世界金融风暴已经开始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继续建设科学发展的“惠民之州”呢?在这个问题上,中央的基本对策已经明确,这就是扩大内需,特别是要扩大消费需求。大家的共识也已明确,这就是扩大内需主要依靠公共财政。但如何以公共财政扩大内需,却仍然是一个大问题。首先应当看到,所谓扩大内需,实际上无非是两件事,一是把钱赚到手,形成有购买力的需求;二是把钱花出去,而且是花到正地方,从而使人民敢消费、会消费、能消费。要使人民真正敢花钱,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教育、医疗、失业、养老等方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应当保障到真正能够解除人民后顾之忧的程度,从而使人民真正敢于把自己的储蓄拿出来消费。


  另一方面,要把钱赚到手,又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靠科技、文化和品牌挣大钱,另一种则是靠拼体力、资源、环境、价格挣小钱。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公共建筑等方面的大量投资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在这次扩大内需中就可以把相对较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了。这就是说,通过这次扩大内需,应实现我们在建设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卫生站、居民住房、公共交通、大众体育设施、大众文化设施、环境保护等民生方面的大发展了。这种民生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既能解决当前扩大内需的燃眉之急,又非常有利于从根本上满足我国决定性地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需要,因而也就是战略性投资与战术性投资相结合的最佳方案。


  第二篇 要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新认识


  (2008年11月7日《惠州日报》)


  ■王占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


  在改革的新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以公共财政为中心”。


  惠州在经济起飞时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做到经济建设与公共财政建设同步,这是惠州最宝贵的经验,对全国也有借鉴意义。要通过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性内需。要扩大内需,就必须让老百姓把钱赚到手,形成购买力,并让老百姓愿意花钱、敢花钱。目前一个现状和困境就是中国老百姓有钱不愿意花、不敢花,原因在于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所以必须通过公共财政,加大住房、医疗卫生、教育、大众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老百姓才敢花钱、舍得花钱。通过公共财政盘活老百姓手里面的钱,让老百姓敢于消费,这样才能真正拉动内需。


  在建设惠民之州的过程中,惠州目前在民生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斐然。对于惠民之州建设,我有3个建议: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学前教育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二是加大对县(区)一级医院的投入;三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放宽进城标准,改善农民工待遇,甚至可以考虑通过建设大量廉租房来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点 评


  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


  王占阳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公共财政为中心”的观点,同时提出公共财政必须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并以此拉动和扩大内需,讲得非常到位。(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陈河清)


  第三篇 拉动内需不能只靠修铁路 忌照搬美国老经验


  (2008年11月7日《南方日报》)


  应对金融海啸,中国如何拉动内需?广东发展模式如何转型?如何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惠及农村……昨天在惠州举行的“惠民之州”高峰论坛上,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针对当前热点,纷纷建言献策。


  拉动内需不能只靠修铁路


  在金融海啸引发全球经济萧条、出口萎缩的当下,扩大内需成为普遍呼声。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王占阳教授指出,不能照搬美国上世纪40年代罗斯福新政大搞高速公路、摩天大楼等基建的做法。这样拉动内需,结果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保住了,但过后发现内需还是没有真正拉动,老百姓还是把钱存在银行,经济竞争力还是不行。为什么呢?关键在于美国当时的社会保障已经比较完善,国民敢消费。而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还比较落后,老百姓担心孩子读大学要花钱、生病养老要花钱,只能老老实实把钱存在银行。


  所以这次拉动内需不能只靠修铁路,重点应该放在公共财政投资民生,放在教育、医疗、社保、环保等领域的投资,让老百姓逐渐消除后顾之忧,才敢花钱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