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不用电脑怎样播放:中国式营销第三章 中国式营销的战略与战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17:54

毛泽东的战略战术

《中国式营销》企业管理出版社作者:刘春雄、金焕民

  很多中国人都接受过毛泽东军事战略战术的洗礼,《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对中国人的影响深入骨髓。因此,中国企业从毛泽东军事战略战术中汲取的养分可能要多于从西方营销学汲取的营养。

  毛泽东也是把中国的社会环境分析得最透彻的人,迄今为止的西方营销的环境分析框架不可能像毛泽东的分析思维那样抓住中国社会环境的精髓。《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的思维方式超越了西方营销学环境分析框架,因此了解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对于中国企业非常重要。

  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弱者如何“以小搏大”。战略的基本形式有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毛泽东把游击战和运动战发挥到了极致。毛泽东是第一个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高度的军事家。毛泽东“以小搏大”的战略战术,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星火燎原”战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一篇伟大的著作。“星火”说明自身力量的弱小,“燎原”说明自身命运的改变。可以说“星火燎原”是弱势者改变命运的基本思维。

  什么是星火燎原?用毛泽东的话表述就是“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具体做法就是建立武装割据的根据地,取得绝对控制地位,然后迅速在其他区域复制,形成燎原之势。

  即使在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毛泽东仍然看到了“星火燎原”的价值。毛泽东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第二,战略性机动。红军在兵力、武器上处于绝对弱势,弱势方必须把力量达到极致才能战胜对手。在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中,有很多极富辩证思维的亮点,如“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对敌人。”“红军以集中为原则,赤卫军以分散为原则。”“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对敌人。”

  毛泽东为什么反复谈到分兵与集中?分兵是为了力量的极大化,在没有强对抗的时候分兵,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播下火种。集中也是为了力量极大化,在强对抗时集中兵力,能够在更小范围内形成绝对优势。

  毛泽东特别强调游击战和运动战,因为阵地战是消耗战,弱小的红军打不起阵地战。游击战和运动战都是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只打打得赢的仗。

  第三,兵力集中原则。毛泽东对“兵力集中原则”相当重视,把它排在十大军事原则之首,甚至把它称为“惟一正确的作战方法”。在毛泽东的军事理念中,“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这样的军事思想比比皆是。集中反应兵力集中原则的就是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

  第四,速度原则。正因为红军处于弱势一方,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速决战”和“歼灭战”。第一次“反围剿”,从初战到结束只有一个星期,打破第二次“围剿”只有半个月,打破第三次也只有三个月。

  弱势方竞争,最忌消耗战。毛泽东说,战争的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对于弱势方来说,保存自己比消灭敌人重要。

  成吉思汗只有十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无敌手?就是他把速度原则发挥了到极致,并利用速度形成战略性机动。

  第五,战略与战术互动,形成战略性战术。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体系里,很难说哪个是战略,哪个是战术?因为战略与战术是紧密相联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到底是战略还是战术?对于游击队员来说,这是战术。对于红军来说,这是游击战的战略。我们将此称为战略性战术。

  第六,边缘原则。“农村包围城市”就是边缘原则。在山区、河汊建立根据地也是边缘战略。先打游击战,再打运动战,最后打阵地战也是边缘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