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太白: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华红兵-中国式营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37:55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古人曾子有句话说得好:“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用师者王”就是领导者非常谦虚,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从而“王天下”成大功。例如周武王用姜太公尊之为国师,其后文王逝世,武王继位,又用姜太公并尊为尚父。汤用伊尹,齐桓公用管仲尊之为仲父,燕昭王用郭隗,都是用师。
“用友者霸”就是领导者对下属像兄弟朋友一样。例如刘邦用萧何、韩信、张良,苻坚先生用王猛,刘备用诸葛亮等等,都是用友。
“用徒者亡”则是指专用言听计从、唯唯诺诺、顺人喜好的人,那是必然会失败的。
这是曾子体察历史经验而后据以说明历史兴衰成败的用人大原则,这是古代施行王道,招揽人才的办法。
“用徒”让自己感到快乐,“用友”让自己受到约束,“用师”却让自己受到压抑。所以,今天喜欢“用徒”的领导者远远多于“用师”者。
对于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而言,最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是言听计从、顺人喜好、唯唯诺诺的人,这样的人身边越多,其事业失败的机率也越大;而那种脾气不好、有真才实学的人,对于优秀领导者而言,你身边这样的人越多,事业成功的机率越大。
一个人若能虚心的不断学习,那就是这个人最大的优点,但许多人并不总是能够虚心学习的。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这种精神非常好,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懂得越来越多,学习的劲头却越来越小了,尤其是当一个人爬到了比较高的位置,就象爬山一样,他第一个爬到山顶了,看看上面没有更高的了,看看下面乌压压的都是人。他这时候就会有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感觉,觉得已经是“登高山而小天下”了,不用再学了,相反,别人都要跟他学了。于是,他开始走下坡路了。俗话说得好:“人们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富,却常常满足于自己的智慧”。
领导者爬到顶峰之后还知道不断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灵魂深处有着一种渴望日日复新的强大力量,那才是“王”的境界。王看起来是至高无上的,但他上面还是有人,他上面有“老师”,有供他尊重和学习的人。一个领导者若是整天叫苦,说自己身边没有人才,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很是骄傲自大、刚愎用自,就是他并不尊重人才,没有拿属下当老师的那种胸怀和气度,更没有“用师”的大智慧。所以真正的人才就不往他那儿跑了。
有句格言说得好:“博学多闻的智者,总是温良谦逊;硕果累累的树枝;永远俯首躬身。”
一般来说,领导者大权在握,在组织内处于比较显眼的位置。他受众人关注的就必然多,所要应付的事情也必然多。这样,就会使他把许多的时间精力分散在诸多人事的周旋、应付上。一个人如果没有安静思考的时间,长期处在显眼的位置上进行领导、管理、周旋、应付。久而久之,时间、精力、健康、知识、智慧、思考力……,都会受到亏损而缺乏增长!对此,这就要求处在领导位置的人,避开众人的焦点,避开不必要的繁杂事物,回到比较隐蔽的位置,将显眼的位置留给下属,将真正贤能之人的位置抬高到自己的上面。领导人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助于自身的修身养心、学习思索;有助于他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拓展自己心灵的空间,强大自己灵魂的力量;有利于加强下属对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向心力……。这样,当他再一次投入到工作时,就会获得足够的时间、智慧和精力去面对,运筹帷幄、统揽全局、决胜千里。
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复着。我们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洞察未来;我们只有拥抱智慧,才能见证“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之真谛。
案例一:周文王尊姜太公为尚父,同时暗里派员行贿腐败的奸臣费仲,使费仲去败坏商朝的朝纲,助使纣王荒废朝政、放情纵欲于酒色犬马之中,将殷朝尚存的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贤臣逐一逼走、囚禁、残害,使得整个社会天昏地暗、民怨沸腾。而后,周武王顺应时势迎合民心之所望,率领八百诸侯会师盟津,大败“竭天下之财富饱一己之私欲”的纣王于牧野。这一历史铁证,就是这个道理的深刻演绎(这也是李世民“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黄石公三略》“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的道理)。而被推翻的商纣王是个什么德性呢,他用七年的时间大兴土木征民于劳役,建造了方圆数里、高过千尺的“鹿台”,用各种美酒、肉类建造了“酒林肉湖”,竭天下之财富饱一己之私欲。他要求自己的大臣必须惟令是从,谁不听话就惩罚谁,大臣比干是纣王的亲戚,不顾自己的性命忠谏纣王,纣王却挖了比干的心,据说是要看看比干的心到底有几窍。
案例二: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后,于建安十一年发出了《求言令》,要求其部属在每月月初写出他的优缺点,交由他过目,用以自察自省,并从中网罗了诸多人才,为其日后争雄天下奠定了基础。建安十三年,曹操兵败赤壁后痛定思痛,又一次把广罗人才和奖励战功放到了重要地位上。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他依次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突出了人才的重要性,充分显现他了重视群体智慧、虚心纳谏的广阔胸怀。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此典故,曹操表示自己要谦虚谨慎地对待有才识的人,使全国的人都真心归服。
案例三:燕昭王登上了残破的燕国王位后,他谦卑恭敬,以厚礼重金招揽天下贤才,以图依靠他们报仇雪耻。一天,他求教于贤士郭隗,请教雪耻兴国之大计。
郭隗说:“成就王业的君主,以贤者为师;成就霸业的君主,以贤者为友;亡国的君主,以贤者为奴仆。折节屈尊侍奉贤者,虚心老师接受教导,那么,才华超过自己百倍的人就会到来;先于别人去工作,后于别人去休息,先于别人向人求教,别人已经不求教了,自己还求教不止,那么,才干超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独断专行、颐指气使,那么,干杂活、服苦役的人就会到来;如果对人暴虐粗野、发怒骂人,那么,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犯人、奴隶就会随之而来。这些都是古代施行王道、招揽人才的办法呀。大王如果能够广泛选拔国内的人才,亲自登门拜访,天下人听说大王亲自拜访贤臣,天下的贤士一定都会奔赴燕国。”
后来,燕昭王专为郭隗修建了官宅,并尊他为师。不久,乐毅从魏国来了,邹衍从齐国来了,剧辛从赵国来了,有才华的人都争先恐后地聚集到燕国。昭王悼念死去的人,安慰活着的人,同老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后,燕国殷实富裕了,士兵生活安适,都乐意为国而战。于是,昭王就任命乐毅为上将军,与楚、秦、赵、魏、韩等国合谋讨伐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往国外。齐国的城邑没有被攻下的,只有莒和即墨两处。
案例四:张作霖欲举兵进行大的动作,却突然无缘无故的将他的总参谋长清除出他的阵营。张作霖的部下不解的问张作霖:“总参谋长有何过错,大帅何以这样?”张作霖答到:“总参谋长没有犯什么错,他的错是他从没有一次顶撞过我,但就是因为他从没有顶撞过我,所以才要他离开。”
……
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应该且必须广纳群言。因为一个人,不论他的智商有多高,但考虑问题总不免有—定的局限性,难以面面俱到。所谓“智者千虑,必有—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这个道理。作为领导干部,特别高级干部,只有经常听取下面的意见和呼声,才能使国家的政策在执行中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民野”。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征求与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共商国事,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建国宗旨不会沦为空谈,这也是政令得否得到人民支持与拥护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有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不愿倾听群众的意见,例如在对待群众上访问题上,认为是“闹事”,甚至把群众上访列入考察部门、单位政绩与否的“—票否决制”。殊不知,基层群众上访,完全是对上—级党政领导机关的信任。拒听群众意见的结果,只会导致干群关系的紧张,民心背道而驰。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条规律:“今古豪雄,善始者繁,克终者寡”。
盖天地之道,日中必移,月满必亏,泽满则溢。人之道,泰则骄,逸则奢,骄奢既起,恶则随之,此所以召祸也。福则反是,所以积善得长享也。盖人之性,处艰困之中,莫不惕励恐慎。既得志也,则放逸纵情。故今古豪雄,善始者繁,克终者寡。霸吴者夫差,亡吴者亦夫差也。正如毛主席的一句名言:“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开始做得好的多如牛毛,但是能够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人却是少之又少。难道是因为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吗?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礼贤下士,一旦得志,便放情纵欲、骄傲自大,傲视他人与法纪、竭天下之财富以饱一己之私欲。如能竭尽诚意、惕励恐慎、克勤克俭,那么即使是敌对强大的对手也能形成一个集诚集智、敬人敬业的团体;傲视他人与法纪、奢侈享受,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君主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为此,人们反压在领导者身上的怨气、困难和责任却逐日增加,直至君主无法承负起不断累积的重担与压力,从而崩溃、失败或逃避责任。
综上所述,我有时不由纳闷:今天有几位领导者、企业家做到了“用师者王、用友者霸”呢?我却浅以为有不少领导者、企业家总是把将相之道反着来用,“用徒者亡”矣。他们与古之明君贤相施行王道、招揽人才的“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的智慧相比,真的相差了几百年吗?!或者说他们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财富,却常常满足于自己的智慧?!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诚乃古人不欺今人的智慧大理也!
华红兵-中国式营销_54把金钥匙  第一讲
',1)">
华红兵-中国式营销_54把金钥匙  第二讲
',2)">
华红兵-中国式营销_54把金钥匙  第三讲
',3)">
华红兵-中国式营销_54把金钥匙  第四讲
',4)">
华红兵-中国式营销_54把金钥匙  第五讲
',5)">
这几天培训一直在听华红兵的《中国式营销54把金钥匙》,虽然他的观点很偏激,但多少还是有一些启发的,现在把它贴出来和大家分享。标题是原话,括号里是我自己的注释。
第1把金钥匙: 顾客是丈母娘(这是华红兵的名言,他的理由是中国人并不信仰上帝)
第2把金钥匙: 市场是不能责备的 顾客永远是对的
第3把金钥匙: 短缺产生需求 三大要素构成需求
第 4把金钥匙: 顾客需要满足或超过满足 顾客要什么? 盯住竞争对手的产品缺陷 盯住消费者幻想 盯住投诉 盯住消费者的习惯 盯住市场的限制
第5把金钥匙: 顾客风险预警管理
第6把金钥匙:中国顾客习惯于向右转 顾客在哪? 中国顾客的习惯心理十观
第7把金钥匙: 看透女人心。 在中国市场,谁看透了女人心,谁就看透了市场。
第8把金钥匙: 顾客手中拿着放大镜
第9把金钥匙: 华氏消费模式:蚂蚁绊大象
第10把金钥匙:被消费者引导
第11把金钥匙:产品新生命周期(他在导入期前面加了一个培育期,而且他认为没有衰退期)
第12把金钥匙:新定位论(他认为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适时而变)
消费定位决定产品定位 竞争定位决定市场定位
第13把金钥匙:变化从新开始 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细分差异化 (案例:广州宝洁的子品牌策略) 新品上市更需差异化
第14把金钥匙:卖概念(案例:脑白金——健康品)
第15把金钥匙:卖文化(案例:酒文化)
第16把金钥匙:卖希望(药品是最好的例子)
第17把金钥匙:卖服务
第18把金钥匙:卖个性化定制(案例:品牌联合)
第19把金钥匙:在壶口飞黄(选择是黄河最短的地方,做市场一样要选择最近的路)
谁帮你赚钱 —— 渠道 谁分你的钱 —— 竞争
第20把金钥匙:会中会招商(糖酒会等)
第21把金钥匙:第三种力量 - 媒体
第22把金钥匙:精确制导,定点清除
第23把金钥匙:会务营销(用会议拿定单)
第24把金钥匙:美观压倒质量 - 企业包装
第25把金钥匙:价高物必美(案例:海尔提价)
第26把金钥匙:第三个渠道(关注中国的城乡结合部门)
第27把金钥匙:最后的终端 - 家庭(提出柜式营销理论) 终端细化到最后是什么? 细化到家庭的终端工具是什么?
第28把金钥匙:裸价营销(平价策略) "无利销售"茶店能坚持多久? 市场"行规"如何规范? 利润如何做到"透明化"?
第29把金钥匙:口香糖原理(强调合作,厂商之间建立良好的粘性合作关系)
第30把金钥匙:决胜软终端(强调客户关怀) 软终端"三小宝": 瓜子、鲜花与口香糖 软终端"三大宝": 奖金、信用与温暖
第31把金钥匙:注重神经末梢营销(要学会调动消费者的情绪)
第32把金钥匙:伟大在于细节
第33把金钥匙:借鸡生蛋(要学会借势)
第34把金钥匙:人参的启示(强调要重视终端等基础工作) 茸参与阴阳学说 :最珍贵的往往在地下
第35把金钥匙:精耕细作
第36把金钥匙:学会织蜘蛛网(案例:三株营销网)
第37把金钥匙:省钱即赚钱
第38把金钥匙:精确定位
第39把金钥匙:"唯有情丝切不断"(强调创意,"唯有情丝切不断"是他给一个刀具厂家设计的广告词) 创意必须是无中生有的?创意必须是拍案叫绝的 创意必须是使消费者产生尝试购买冲动的
第40把金钥匙:事件营销(案例:蒙牛借力航天)
第41把金钥匙:浇地时要把地浇透(强调深度营销,还提出“文本营销”的概念,利用出版社通过出书来宣传企业)
第42把金钥匙:新闻炒作(案例:海尔砸冰箱事件;剑南春酒厂请来了克林顿)
第43把金钥匙:公关第一,广告第二(公关的成本比广告要低得多)
第44把金钥匙:全新的营销:体验(案例:星巴克咖啡卖的是情调)
第45把金钥匙:拣媒介"垃圾"(商务人士往往是在晚上十点以后才看电视;关注航空媒体)
"垃圾"之所以是垃圾,是因为时间段的价格因素 对于很多行业和企业而言,媒体的垃圾时间就是他们的黄金时间 媒体有"黄金"时间段,也有"垃圾"时间段
第46把金钥匙:创新就是出位(案例:白加黑)
第47把金钥匙:角色营销(创造卡通人物,案例:酷儿)
第48把金钥匙:定向制造消费
第49把金钥匙:保姆式销售-人海战术决胜终端(案例:中国本手机由厂家派促销员帮经销商销售)
第50把金钥匙:通路创新-改写渠道规则(在找不到代理商的情况下先自建渠道,再和代理商合作)
第51把金钥匙:时尚营销(案例:MOTO,POLO)
第52把金钥匙:中小城镇市场致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在新时代的应用)
第53把金钥匙:中国企业西游记(企业不一定要用最强的人,但要用最适合的人)
第54把金钥匙:1°理论 - 策划为中国而战 (策划不能代替市场,但能添一把火帮企业把水从99°烧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