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银行star dust:专家:用好微博,心态语态都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8:01:22

专家:用好微博,心态语态都重要  2011年09月14日 来源: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9月6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官话”为何用上“网络体”》《政务微博当戒“粉丝崇拜”》《“微时代”考验干部“微素养”》等引发关注,专家参与探讨——

微博,干群关系新“变量”

……………………………………………………………………

用好微博 心态语态都重要

  黄苇町 

    领导干部开微博的最大意义,应该在于建立与群众沟通感情的桥梁和纽带,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参与互动。

  尽管我们常讲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但微博等新兴媒体形式的“横空出世”,使这个机遇和挑战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除了努力把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新的传播平台,除了通过在实践中学习提高领导力外,别无他途。

  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要调整好进入微博环境所需的“心态”。信息化社会,党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架起一座与网民乃至网上社团沟通的桥梁,既要加强对网络社会的规划和管理,也要善于利用网络空间与普通群众进行交流。这就要求党政干部摆好心态,要表现出宽容和雅量,还要冷静思考;对政务微博存在的“形式化、空心化、名利化”现象要及时纠正。总体而言,治本之策,还是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摆正自己和群众、和舆论监督的位置。

  “心态”之外,“语态”也很重要。微博作为一种现代交流工具,对官腔官调有天然排斥感。有报道说,广东省公安厅正在训练微博值班民警“说话有街坊味”。什么是“街坊味”?就是要和平时与邻居谈心、聊天一样,说个性化的、有人情味的话,人们才能听得进去。网络环境中,“语态”的改变首先是一种贴近群众、增进亲切感、拉近距离感的尝试。领导干部开微博的最大意义,应该在于建立与群众沟通感情的桥梁和纽带,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参与互动。此外,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和期待要做出快速反应,对暂时做不到或不能做的事,也要坦诚、恳切地说明原因。

  不得不说,“微时代”的到来,为干群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中国已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在信息渠道众多的情况下,你不能通过权威途径客观、及时地对外公布,就可能有人通过其他途径歪曲、虚假地公布,并调动起整个社会的情绪。网络有两大特点,一是“真实性很难求证”,二是“轰动性很难控制”。经常是政府部门还未反应过来,一些孤立事件已成为网络热点。过去遇到问题时习惯的层层请示、反复研究、统一口径的传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同步做出反应的需要。

  也应该看到,“微时代”的到来,为新时期干群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微博问政所形成的自发监督,能够成为落实政策的重要推力,也有利于促进党的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此外,微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即时性、互动性,也对广大干部的应变能力、决断能力、工作效率、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为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网上民意 整合还需制度化
 
 高新民
 

    要真正确立权力属于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是解决一切与媒体有关问题的观念前提、价值取向。

  微博,能够与党群关系、领导力联系在一起,盖因一切传播关系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具体说来,微博对于党群、干群关系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以微博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形式,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政机关原有的表达功能,又为党政机关整合民意提供了新的平台与载体。微博等网络渠道,自身并不能实现各种民意的整合,还需要党委政府来进行整合,这是在更高层面上代表群众利益的有利条件,关键在于能不能及时整合多元诉求;既挑战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也促成了新的沟通机制。传统的政治沟通以党政机关为主渠道,单向度、自上而下沟通,常见的有调研、座谈会等形式。而“微时代”下则形成了平等互动的新型沟通机制;既是监督的利器,又反衬出现实监督体制存在不顺畅的环节。事实上,对待网络监督并不是简单的应对媒体能力问题,而是对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工作作风的全面考验。更重要的是,只有在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框架中,网络监督才能最大限度地扬利去弊。   “微时代”提升组织、干部队伍的领导力,实质上是要改善、创新执政党、政府联系群众的机制。   要真正确立权力属于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是解决一切与媒体有关问题的观念前提、价值取向。惟有如此,才会尊重群众包括知情权、表达权在内的基本权利,才会把新媒体作为政治过程的重要元素而高度重视,并以适当的制度化安排体现其政治功能。  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真正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治理模式,建立高效、透明、责任、法治、服务型政府,从源头上改善党委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公权力具有良好的形象。   健全民主决策机制,重大问题、与群众利益相关问题,无论党内党外,都需要在利益相关者范围内征求意见。网络征询民意是成本低、范围广、易于说真话的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与机制之一,确认这种形式是对社会力量的尊重,也是把新媒体议程设置控制在特定范围的措施之一。   把微博的互动渠道制度化,成为政治沟通的必要制度安排。网络的沟通效果关键在于各地领导机构是否重视,有的很重视,就成为办实事、办好事、解决问题的通道,有的不重视,就成为摆设。因此,需要把这种沟通制度化,使其成为政治生活的刚性制度要求。   归根结底,微博的问题需要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解决。 

(作者为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人民日报编者按:从“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到“随时随地”的沟通平台,微博正在冲击着原有的社会舆论格局,改变着传统的人际关系形态,同样也在影响着党政机关与社会的沟通模式。

  如果把我们这个时代称为网络时代,那么,当前这个因为微博等新兴媒体而“人人都有麦克风”的阶段,可以叫做“微时代”。

  “微时代”,在无数人的指尖跳动中悄然到来。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通达民情有了新通道,推进公共治理有了新平台,也伴生了许多问题与质疑。  

  如何面对“微时代”?党政机关与社会需要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其中,适应新的形势,提升党政机关及干部的领导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力求为应对时代课题、厘清问题本质提供一点建议和参考。

  9月5日,郑州火车站广场北侧路面,两个红心区域旁边的“淘宝体”提示特别显眼,这是交警为提醒不要在这里随意停车而立的。 CFP

淘宝体、凡客体、微博体——"官话"为何用上"网络体"?(9月6日)

  在公众的印象中,党政机关的话语体系往往是严肃、刻板、乏味的,虽说意思表达严谨,但很难给人以亲近之感。可近段时间以来,逢人便叫“亲”的“淘宝体”,还有“凡客体”、“微博体”公文不时出现,包括大学的录取短信、政府机关的招聘广告、公路安全的宣传语,甚至是通缉令,都用上了“网络体”。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党报:党政机关"遭遇"新舆论场 政务微博当戒"粉丝崇拜"(9月7日)

  眼下,“政务微博”发展迅猛,网友对“微博问政”也给予持续关注,许多人认为,微博互动在干部倾听民意、推动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例如“政务微博”形式化、空心化、名利化等。“政务微博”究竟如何发展?实际上,“政务微博”绝不仅仅是以政务之名、说些网言网语来吸引眼球,如果指望通过增加“粉丝”(关注者)、提升微博影响来创造“政绩”,不过是本末倒置,混淆了标与本的关系。

满天“围脖”(微博)来源:南方都市报

官员面对微博当处理好四问题 提升"微素养"势在必行 (9月8日)

    对普通网友,微博是人人都可以有的“麦克风”,是个人表达的媒介;对党政官员,微博是倾听民声、接触民意的重要渠道;对实名开微博的官员,还有更重的意义——藉此让群众了解、理解自己的工作,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增强政府公信力。

    “微时代”来临,官员应该怎么把握自己的网上行为?上微博要掌握哪些技巧?怎样把握生活与工作的界限?提升官员“微素养”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