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课题:碧水蓝天林徽因 第二讲 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6:32:18
编辑怡爽文/韩石山
碧水蓝天林徽因 第二讲 3 [图片]
小编按:阅读很像背着行囊出门看风景。几年前我最初阅读韩石山先生文章的感觉是很庆幸自己在经历了许多平淡风景后突然见到了一片亮丽的景致,欢乐平和的文字,毫无保留的人生感悟,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人生阅历……今天来到这里阅读先生文章的无论是新朋还是老友都是似我一般有缘品读先生美文的幸运儿。如果您真的喜欢先生的作品,感觉它的确不错,那就请您购买一本先生新上市的《民国文人风骨》,这不是先生的乞求,是我,一个喜欢阅读的读者的建议,购一本精致的正版图书就是对作家辛勤写作的最大鼓励与支持。此书原价28元/本,当当网书价为18元/本。
《第二讲 高尚的感情世界》今天就全部与大家见面了,接着推出的是《第三讲 京派文学的精神领袖》。
碧水蓝天林徽因
——摘自刚出版新书《民国文人风骨》
韩石山
第二讲 高尚的感情世界(3)
转眼到了1924年的春天。
这年春天泰戈尔来华访问,两个人都参加了接待,接触多了,旧情复萌。这时,林与梁思成正式许婚已
一年多些,夏天就要一起出国留学了。
为什么说是旧情复萌呢,证据是,1924年5月20日这天,在北京火车站,是西车站,不是现在的北京西站,徐志摩要陪泰戈尔到山西太原参观,车下是送行的人,有梁启超,也有林徽因。列车马上就要开动了,徐志摩还在车箱里写信,车开动了,信还没写完,不写了,抓起还没写完的信要冲过去递给车下的林徽因,泰戈尔的英文秘书恩厚之知道徐林之间的恋情,知道这一来要出事,冲过去夺过信,将徐志摩推回车箱。事情过后,徐也没有再要这封信,恩厚之就收藏起来。再后来,恩厚之回了英国。当时谁也不知道有这么回事。这封信,七十年代时,有个学者去英国,见到恩厚之的家人,拿了回来。信上有这样的话:“这两日我的头脑只是昏沉沉的,开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叫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有了这封信,至少可以说,林徽因在决定与梁思成一起出国之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6月初出国),还与徐志摩有过一次幽会。时间是大前天晚上,即1924年5月17日。而这天晚上,两人可以说的话,只会是“佳人从此别矣,郎君多多保重!”
从跟徐志摩通信,还要父亲代笔,到深夜里两人坐在马车上缓缓而行,便是这一时期林徐二人情感的轨迹,也可说是牵手之后又无奈地分手。不管怎么说,这总要算是一种男女之间的恋情吧?
事情还没有完,还要往前发展,这就到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1930年冬天林徽因得了肺病,从东北大学回到北京,直到1931年11月徐志摩坐飞机失事这一段时间。
这一阶段,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感情发展,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为什么用实质性这个词呢?就是说,他们不仅是相爱相恋,而且有可能结为夫妻。证据之一是,梁从诫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一直替徐想,他在1931年飞机坠毁中失事身亡,对他来说是件好事,若多几年对他来说是个悲剧,和陆小曼肯定过不下去。若同陆离婚,徐从感情上肯定要回到林这里,将来就搅不清楚,大家都将会很难办的。”
这话是《人间四月天》播出后,梁从诫写的一篇文章中说的。当时我就写了文章,批评梁从诫的这种说法,说,作为一个晚辈,说这样的话太不应该了。为了自己的家庭声誉,竟说另一个长辈叫烧死了是好事。这话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说的。要知道,在他母亲和徐志摩的关系上,梁从诫一直认为她母亲只是喜欢徐志摩,而绝不会跟徐结合,就连在英国时相恋相爱,也不会有,说他母亲后来跟他说过,“像她这么一个在旧伦理教育熏陶下长大的姑娘,竟会像有人传说的那样去同一个比自己大八九岁的已婚男子谈恋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到了1931年,就更不会了,“这时的母亲当然早已不是伦敦时代那个梳着小辫子的女孩,她在各方面都已成熟”。
既然说林徽因不会爱上徐志摩,而徐志摩又不是土匪会绑票,为什么说若徐志摩不叫烧死,将来就会“搅不清楚”,“将会很难办”呢?这话背后的意思,还不是说,徐志摩不死,就有可能跟林徽因结合吗?
在自己的母亲跟徐志摩的关系问题上,梁从诫就不如他姐姐梁再冰聪明,梁再冰1929年生,梁从诫1932年生,前些年,姐弟两人都写过关于母亲的长文,姐姐的文章中根本就没有涉及母亲跟别的男人的事,而弟弟的文章中,处处都在为母亲辩护,什么事都要辩一下。这是为什么呢?总不能说弟弟跟母亲感情深,姐姐跟母亲感情不深吧?不会的,两人跟母亲的感情都很深。那是为什么呢?我以为,这是因为梁从诫是个男的,而梁再冰是个女的,比弟弟更理解女人,更理解自己的作为一个女人的母亲。比如,梁从诫说他母亲在伦敦时,年龄小,又是旧伦理熏陶出来的,不会嫁给一个大自己八九岁而且有了家室的男人,这还说得过去,但是接下来说,到了1931年,更不会这样,就没有道理的了。年龄小的时候不会做的事,未必年龄大了不会做。哪个女人当姑娘的时候,都会想着自己将来的丈夫跟自己一样,是个第一次结婚的人,可是这世上,大姑娘嫁给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结婚的男人的,还少吗?哪个女人不姑娘的时候,都想着自己大了只嫁一回,可这世上再嫁三嫁的女人何止千千万万?
既然这么相信自己的母亲,为什么还要担心徐志摩不死,事情就难办了呢。可见还是担心这样的事会发生的。这是第一个证据。也就是说,连她的儿子,都担心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徐志摩很快就死了,当然不会再有这样的危险。按梁从诫的道理推论,徐志摩死了,他们家就安宁了,就不会有什么难办的事了。这就要说到我的第二个证据,就是徐志摩死了之后,林徽因的一次感情危机,这次感情危机,差一点让这对夫妇离了婚。
这次感情危机的主角,当然不会是徐志摩了,他已经死了,这次感情危机的主角是金岳霖,清华大学的哲学教授,这个人原是徐志摩的好朋友,是徐志摩把他引进梁家,成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好朋友。徐志摩去世后,林徽因精神非常苦闷,这时候,金岳霖跟林家前后院住着,不时过来聊天,安慰,就在这样的交往中,两人产生了感情,而且到了论婚嫁的程度。1932年6月中旬,梁思成去河北宝坻县(现在属天津市)考察古建筑回到北京,大概到了晚上,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听了这话,梁思成当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半天说不出话来,血液凝固了,呼吸都困难了。他自然知道妻子说的另一个男人是谁。但他仍很理智,感谢妻子没有把他当成傻瓜,对他是坦白的,信任的。他想了一夜,把自己、金岳霖和妻子放在天平上,反复比较,最后的结论是,自己在文学艺术各方面有一定的修养,但是缺少金岳霖的哲学家的头脑,认为自己不如老金。第二天,他把想了一夜的结论告诉妻子,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说完,他哭了,林徽因也哭了。可是,当林徽因把这个消息告诉金岳霖的时候,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
现在不说金岳霖,只说林徽因,只说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关系,有这么一件事,也就足可以证明,林徽因是可以为了真正的爱情,与他的现任丈夫梁思成脱离关系的。林与徐志摩的感情,比与金岳霖的时间更久,程度更深。为了金,能和梁离婚,怎么不会为了徐而和梁离婚呢?只能说徐的命不好,快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死了。
那么林和徐之间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呢?现在能看到的事实是,林回到北京(当时叫北平),天气暖和以后,就去北京西山疗养,徐志摩和朋友们,常去看望,有时朋友们回去了,他还要住几天,最长的一次是1931年九一八以后,住了两个星期。有人说林徽因在西山住的是双清别墅,不是的,是住在双清别墅外面,一个斜坡上的几间平房里,她住一间,她母亲住一间,孩子住一间,还有一间是厨房。徐志摩去了,住在离这儿不远的甘露旅馆。徐志摩来看林徽因,一般是下午三四点到四五点,有时也出去到附近散散步。这些说明了不了任何问题,只能说是一个男老朋友来看看一个女老朋友。但是,看看徐志摩死了之后,林徽因做了什么事,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徐志摩死后,梁思成、金岳霖和张奚若马上赶到济南,处理徐的后事。在失事地点,梁思成知道妻子与这位老朋友的感情,就捡回一个飞机上的残骸,一块烧焦了的木头片,那时的飞机跟现在的飞机不同,是有木头东西的。梁思成拿回来后,林徽因将这个烧焦了的木头片,衬上黄绸子,挂在床头。另一说法是,放在一个盒子里,摆在客厅。这也不算什么,对老朋友的纪念嘛。能看出两人当年感情深厚,已达到实质性程度的是此前此后两人的写作发表的诗作,这样说有语病,应当是,看看徐志摩还活着的时候,两人写了些什么诗,徐志摩死了后,林徽因又写了些什么诗。
有个叫蓝棣之的学者,仔细研究过林徽因的诗作,得出的结论是,1931年和1936年是林徽因诗歌创作最重要的两个年头,两个高潮,或者说是两个中心。1931到1932年,是第一个高潮,共写了五首诗,“看起来属于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白了,就是跟徐志摩的故事。第二个高潮,也是有故事的,是跟金岳霖的故事,这儿就不说了。
第一个高潮期间的五首诗,写于1931的四首,题名是:《那一晚》、《情愿》、《仍然》、《山中一个夏夜》,写于1932年的是《别丢掉》。看看这些题名吧,那一晚,情愿,仍然,山中一个夏夜,别丢掉,光这些诗名连在一起,就是一首短诗。那深厚的感情,就不言而喻了。我们不可能一一地分析这些诗,挑两首,一首写在徐志摩生前,一首写在徐志摩死后。写在生前的,挑《那一晚》,是这样的: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浪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的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密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据蓝棣之教授分析,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的是林徽因对十年前情景的回忆,也就是林与徐都在英国的时候,林要回国了,两人有天晚上在一起深谈,后半部分的意思是,“如今我在感情上已经成熟,已有勇气闯入十年前的不敢去闯的边境”。我觉得,前半部分的时间,不会那么遥远,这个情景,和诗人的心境,更契合1924年5月17日晚上,他们两人在北京的那番深谈。“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是说她就要随梁思成出洋留学了。“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说的是从此我们要各走各的路了。实际上这首诗,写了三层意思,一是过去我们怎样,二是现在我怎样,三是我将要怎样。怎样呢?就是说不定,“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三十年代,人们用“那”和“哪”是不分的,这里的“那”,应当是带口旁的那个“哪”,不确定的意思,也就是说,说不定哪一天,我会勇敢地大胆地爱你的,我们是有可能成为夫妻的。当然,也可以是这个不带口字旁的,那就成了,等着吧,我一定会这么做的。
这首诗发表在《诗刊》第二期,这样的诗当然不能用真名发表,用的是“尺棰”这个笔名。尺棰,就是一根短木棍,这是有出典的,古语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暗含的意思是,我对你的感情,是永远不会穷尽的。同一期刊物上,发表了徐志摩的《两个月亮》,作为对林的表示的回应,诗中说:
“我望见了两个月亮,一般的样,不同的相”,一个是人们惯常看到的月亮,“她那样的玲珑,那样的美,水底的鱼儿也得醉!但她有一点子不好,老爱向瘦小里耗”。“有时满天只见星点,没了那迷人的笑脸”。另一个呢,就是他心里的月亮了,“还有那个你看不见,虽则不提有多么艳!”“可贵是她无边的法力,常把我灵波向高里提”。最后说,“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她就婷婷的升了天。”
这样一唱一和,可说是相当大胆的。有人会说,两人的诗怎么会发在同一刊物同一期呢,说清了一点也不奇怪,这份刊物就是徐志摩主编的。极有可能是他向林约了稿,看了林的诗,忍不住就也写了一首。
1932后夏天写的《别丢掉》,是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写的,可说是写出了林徽因对徐的最真挚,也最明确的感情。全诗是这样的: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就这么短短的几句,但是,低低地读一遍,就能感到诗中那种沉痛的感情,那真诚的表白。有个小错误要纠正,在《林徽因文集·文学卷》里,那句“只有人不见”,成了“只使人不见”,这个文集是梁从诫编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梁先生改的,若是梁先生改的,就不对了。因为改成了“只使人不见”,成了使动用法,意思就不一样了。请注意“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是怎样的一句悲怆的叹息。而最后几句,“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等于是说,我问我要的那句话,我现在就回答你吧,你听听山谷里回荡的声音吧,那就是我的回答!要知道,林徽音原来的名字叫“徽音”,这里的“回音”可说是“徽音”的谐音。再冬烘一点,把前面“松林”的那个林字加上,就是,仿照《红灯记》里李铁梅的那句话就成了:这就是我林徽因对你的回答!
好了,关于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感情关系,就说到这儿。
与金岳霖的感情,更有它动人的地方,不专门说了,在下面的演讲中,还会涉及到的。
当当网本书连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5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