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煎蛋饼的做法:11岁大学生在挑战常识的底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4:58:22

昨日,网络流传11岁的中国人民法学院大学新生许恒瑞,“涉嫌被其父亲暗箱操作入读人大”。对此,人大驳斥称该生的录取工作符合自主招生的程序和规定,并通过了评委会考核以及云南高考一本分数线,不存在违规问题。

“寒门出贵子”、逆境成才,在传统的民间朴素话语里,“豪门往往是出败家子的”,匡衡式的“凿壁借光”才是“英雄出少年”的传世佳话。所以,面对这么一个集横溢才华和富贵家境于一身,享受了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万千宠爱和赞誉的11岁少年,让这个饱受“拼爹”“拼权”撕扯的社会的神经再次敏感起来。事件发生没几天,各大媒体对此已有不少评论。许恒瑞之所以引起关注并不完全是他的年龄,而是他的“富二代”身份和涉嫌暗箱操作入学。

人们为什么要质疑11岁神童?《南方都市报》认为这是民众“集体焦虑”的表现,“只做大蛋糕而不能使每个公民平等享有‘领取蛋糕’的机会,只会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尤其是‘并不富裕家庭的子弟’陷入自弃乃至暴戾、愤世的情绪中”。

2005年,一个来自辽宁的10岁儿童张炘炀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这当然引起了一些轰动,但却并没有引发人们对张炘炀入学过程是否合规的疑问。许恒瑞与张炘炀,所不同者在于其家庭背景。许恒瑞,据媒体披露,其父为红河州弥勒县烟用物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而张炘炀则出身普通人家。再者,张炘炀进入的是理工科院校,许恒瑞进入的是文科类大学,这两类学校在学习要求和知识特点上的差异,也是人们怀疑文科类专业是否有必要录取儿童入学的理由之一。

一个儿童进入法学专业学习,其是否可以适应法律课程的学习,全然不在于成绩是否高出本省一本录取线(495)31分,而与其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和涉猎知识的广度有太多的关联。对此,《每日新报》从文科学习的特点入手,发文怀疑文科类专业是否有必要录取儿童,“文科学习往往需要慢工积累,甚至需要社会生活的历练。即便有些人在文学创作方面表现早慧,那也和人文社科尤其是法律、经济、管理类所需要的经验是两回事。”

光明网认为人大11岁新生入学法学专业明显失当, “国外一些国家,法学院学生的入学资格是极其特殊的。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进入法学院的学生,必须持有其他专业的本科毕业证。因为在当代社会,几乎所有社会关系的调整都涉及到法律,因此,法学专业的课程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尤其需要学习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学习法学的人,是落实社会正义、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社会正义的最有可能的人选。但是,其是非观念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等等法学思维的基础,却不是直接来自于法律教条本身。”

神童虽然是极少数,但总会是有的。许恒瑞成为神童,以11岁的年龄进入人大,理应为其高兴,不过,“神童”可喜,却怕“暗箱操作”的“神童”,怕变异了的“神童”,那是我们无法接受的。“神童”绝对不能是权力和金钱可以“炮制”出来的。正如人大政治学教授张鸣在其微博上说的一样,“人大今年特招了一个11岁的烟草大亨的儿子,网上质疑里面有权钱交易。有没有?如果特招考试过程不公开透明,无法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