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加油fighting视频:“全人教育”与通识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6:25:30
 朱健刚 2009-6-19 9:21:22         近年来,中国知名高校开始引入通识教育,以应对当今大学人文教育缺失的危机。通识教育又称博雅教育,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后来尤为盛行于英美。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自由人文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人文底蕴、公民美德以及行动能力全面发展的人。当代的博雅教育更主张学生拥有开放的、发展的、世界的文化视角,能分享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相继被留学归来的学者引入中国的著名高校,并在北大、复旦、中大等地开展实验,最近著名学者甘阳等人所推动的通识教育讲习所也是其中的一例。

  但让人担忧的是,国内一些对通识教育的引入大多只是停留在“零敲碎打”的层面,因此难以真正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单单引入通识课程或者只是强调读经典原著,反而会使得很多学生以为这一类训练纯粹为了培养精神贵族,而不能使自己有信心面对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学校更荒唐地以为把类似哈佛等名校的课程表拿来依葫芦画瓢就是通识教育。

  根据笔者在美国对通识教育的观察,通识教育最核心的要素有二:一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需要朝夕相处,就学生的成长进行长期的密切的交流。这也正是为什么美国最优秀的通识教育的学校不在哈佛、耶鲁,而是出自类似于威廉姆斯这样的小型学院,在那里一门课通常十个学生已是大课,老师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和本科学生一起读书、讨论以及合作研究。而缺乏能够长期深入地与学生交流和分享的老师,这才是通识教育在中国一些高校推行的难点之一。

  通识教育的另一点核心要素是,整个学校要为学生全面成长创造最优条件。哈佛的本科生教育一度衰落,正是因为学校过多关注商学院、法学院等职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它也是在最近才开始全面反省。就笔者观察,在美国的自由人文教育有三个部分相互关联:首先是教学体系的安排,它强调文理交融、核心课程、原典阅读等,这在国内的通识教育中多有介绍;第二部分是所谓的宿舍文化,相关的导师和舍监会在宿舍内部跟学生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密切交流,学生也以宿舍为基础自我组织各类活动和讨论;第三部分是学生组织大量社团和参与实习,积极投身社会服务。这三类活动需要得到教授、管理职员乃至校友的大力支持。

  国内在通识教育的引入过程中,主要是由哲学家们引入了相关理念,但引入的具体操作层面的技术内容跟理念本身还缺乏社会学意义上的操作守则。笔者根据自己所处大学进行的试验,认为以下几点是比较重要的:首先是通识教育强调对审慎思考能力的训练。审慎思考的能力强调对于前人的观点要有自己周密的推敲,尤其要有批判性的思考。而这种审慎思考也不只限于原典阅读,同样需要学生进一步接触现实并从中得到反思。二是通识教育强调审美愉悦的训练。因此通识教育应该引入大量的美育学习机会(比如在博物馆、美术馆乃至大自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