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磊等待伴奏:谁阻碍了近代中国转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32:58

近代中国的转型何以如此艰难?  

2011-09-11 17:38:23|  分类: 杂文、时评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近代中国的转型何以如此艰难?

——《被打断的转型:晚清真相》写作感言

黄波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2月12日,清廷正式发布皇帝退位诏书。从此,“皇帝”成为一个历史的符号。

在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的热潮中,重新思考这一幕的意义应属理所当然之举。之所以要“重新思考”,实因为一百多年来,很多时候我们被一些概念所缠绕,而忽视了对实体乃至历史真相的探寻。

比如几乎所有关于近代史的书籍在写到清帝退位这一重大事件时,都会宣告:这代表着君主专制在中国的终结。其实“君主”和“专制”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并不是国体先进,政体就会自然先进。有君主未必一定专制,君主立宪国的代表英国就是最好的例证,反过来,没有君主,也未必就一定没有了专制。君主国体的被埋藏,的确掀开了中国新的一页,但这一页对民众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一纸皇帝退位诏书并不能给出斩钉截铁的答案。

辛亥革命的价值当然需要大加颂扬,在近代以降革命话语主宰舆论的环境中,这一点更是势所必至。但另外一些问题也似乎不容回避,其中尤为重要者就是:为什么革命成功,近代中国的转型之路还是没能顺利完成?我个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个小小的结果便是已经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刚刚推出的这本小书《被打断的转型:晚清真相》。

晚清这个时段已经被贴上了众多负面的标签。这是有道理的,在很多方面,这个时段都不能让人满意,但它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它正在深刻地转型之中,而且这个过程原本能以和平渐进的改革方式通向它要到达的终点。我在本书中选择了多个自认为对晚清社会走向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通过发掘比以往更多更一手的史料,对其细致再现与分析,试图揭示出辛亥革命前夕晚清社会转型的真实形态。我相信,读完此书的人们当能回答以下一些疑问,即:晚清社会转型已经走到了哪一步?这种转型又为什么会被打断?我们能否从中引出一些历史的教训?……

当下关于晚清、辛亥的图书大热,坦率地说,其中也颇存在一些“耳食之谈”、“谬悠之说”,最流行者如,清政府关闭改革的大门逼出了革命,贵族利益集团丢尽了脸彻底丧失了人心等等。推翻这些论点,随便翻翻史料就够了。事实是:即使在清廷覆亡的前夕,改革的大门也始终没有关闭;清政权内部也根本不存在一个铁板一块的所谓利益集团,以满汉贵族区分,两大阵营中都有支持和反对改革的官僚,而即使是反对改革的官僚,也未必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其中不乏清廉耿介之士,他们不过是担心改革过急欲速不达罢了。

回到“近代中国的转型何以如此艰难”的问题,除了主政者对世界大势的把握能力之外,我以为下列各点不能忽略:一是激进思潮所席卷的民族、民粹等极端情绪严重毒化了社会氛围;二是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那些用宏大、堂皇的符号包裹自己利益诉求的人往往能够巧妙左右民意;三是革命代替改革之后,权威资源流失得太多。

和历史上许多革命一样,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中,的确有不少真诚的理想主义者,然而不能否认,一旦革命的飓风飙起,或主动参与,或被动裹挟进来的,并非都是天使。这也是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国家却长期陷入兵连祸结悲剧的一大关键。革命不一定要与道德亦步亦趋,但不受道德约束、全然失去敬畏的革命,终究会将人性之恶全部诱发出来。

嫌改革的转型之路不快,这是革命的最雄辩的理由,而革命成功却往往意味着转型的中断,这堪称革命的一个悖论。可惜中国一再陷入了这一循环。回望历史,能不慨然?

(刊《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