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饰品牌有哪些:网易解读:中国应警惕福利主义陷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36:47
近日,意大利数百万人大罢工抗议政府紧缩政策。这种为了已有的福利不受削减举行的罢工在西方福利国家并不少见。福利主义国家是否反为其福利政策所绑架,并拖累其经济发展?目前中国在政府大包大揽下进行的保障房、医改等政策,会否陷入福利主义的陷阱?[详细]
福利主义本质上是大政府主义,降低了经济的效率
福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贫富差距,但高额财政支出难以为继
二战之后,福利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它主张政府收取缴纳高税收,并提供高福利乃至一手承办教育、卫生之类涉及公民福利的事业。现代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尤其是西欧、北欧的高福利国家,其社会福利制度几乎覆盖到每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群众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水平, 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而且,社会福利的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减轻了社会的失业压力。另外,教育福利的普及也使得广大民众子女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各种养老,医疗,保健,工伤事故福利等的提供则降低了人们的生活风险,还有各种救济、救助福利的提供则明显改善了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程度。
然而,在现实层面上,门类繁多的福利政策无疑使得福利国家不堪重负。西方政府如果有足够的资本,扩大福利又何乐而不为呢?可问题在于西方国家经济实力纵然雄厚,也不可能取之不尽,福利项目的兑现从一开始就出现资金不到位的问题。福利是一次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当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扩大福利在社会上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一旦经济增长放缓,财政不堪重负,不仅福利很难兑现。
当政府为了维持高福利不断举债时,就可能会酿成债务危机
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为讨好选民,便不断开竞选支票,国家福利只增不减,但如果工作伦理不是刻苦工作的话,就可能造成国家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只好举债,最终落入“破产”危机。
据美国《国际日报》的报道,深陷危机当中的希腊需要欧盟的拯救,欧盟各国似乎对拯救希腊并不积极,德国甚至还说,不愿用本国纳税人的钱来救济希腊,原因是希腊人工作不刻苦,又要享受,用举债来过好日子,致使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过高,最终爆发了债务危机。
希腊可谓是资本福利主义的典型,一方面,希腊人享受上好的福利,一年领14个月工资,61岁可以退休,退休金在工资的九成以上。另一方面,民主制度又让民众可以阻绕希腊政府采取更严厉的紧缩政策,因此希腊政府不可能实现削减赤字的目标。例如,当希腊政府提出冻结2010年公务员工资、提高消费税和延长退休年龄的紧缩政策,希腊的工会和部分党派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在过去1个月里,希腊民众两次举行全国性大罢工。本月2日和3日希腊出租车司机再次罢工,街头小商 和报亭也在2日关门歇业,强烈反对政府实施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
即便在平时,高福利影响科研等开支计划,影响经济长远发展
此外,在福利国家,政党政治与社会福利过于密切地结合,不仅使政党的政治命运和执政地位不可避免地受其左右,还造成了社会福利的超常发展。为了保证民众的支持率,政府要削减社会福利的投入变得慎之又慎。
据经济学者陈志武在其微博中透露,2009年为刺激美国经济奥巴马通过国家医疗研究院“加急”分掉200亿美元研究经费要求耶鲁医学院等研究所发挥想象提出开支计划,且必须尽快花掉过期作废。于是1.3万亿美元发完。可今天财政赤字高企须缩减开支,但福利项目砍不了,只好砍各类科研经费,耶鲁医学研究裁员压力大了。
而且,福利主义的实行需要政府收取高额的税收作为保证。而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税收总是扭曲了劳动的激励,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率。
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为讨好选民,便不断开竞选支票,国家福利只增不减,但如果工作伦理不是刻苦工作的话,就可能造成国家财政收支的不平衡。
与其让政府强制征税做福利,不如交给社会和市场来解决
强制征税做福利,违反慈善施予者自愿原则
福利主义的支持者认为,福利主义是一种善,不管个人自发为之,还是政府强制为之,都是善。这是福利主义的道德基础。
慈善行为要成为一种善,一个首要的前提是施予者自愿施予,而福利主义首先违背了自愿施予的原则。税收本身就是强制的,而官办福利分配给谁,以何种方式分配,又完全取决于官僚的意志,与真正的施予者即纳税人并无关系。即使在民主制度下,也是如此。
对于福利政策的受惠者是否应该受惠也存在争议。在对老年、残疾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上就没有引起过多的争议, 甚至对派发食品券人们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例如美国政府所确立的未成年人家庭援助等诸如此类的计划却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原因是, 这个项目开始原是针对单亲母亲的, 后来有人提出, 这样做鼓励了父亲的出走, 于是又把父亲也包括进来, 但随后又有人认为这样是对双亲家庭的不公平,而应该帮助全部贫困家庭。最后, 政府因此提出了家庭援助计划。可是, 在福利制度建立的问题上, 政府越是想满足所有的人, 结果则越是摆不平, 反而使得更多的人不满意。
而通过社会与市场解决福利问题,可以解决这些弊端
如果把国家福利变为社会福利,由社会和市场去解决这些问题,则可以解开福利主义的道德死结。比如,在1930年代早期,上海民间慈善机构的总开支已达到了同期市政府总财政开支的四成。事实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已形成了行政机构负责治安和城市建设,民间负责社会福利,教育和医疗则由双方共同参与的分工局面。
就像国企应该退出经济市场一样,政府也应该尽快退出福利市场。福利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拓展。市场竞争、包括慈善机构之间的竞争,将会打造出真正承担经济责任的、有经营能力的福利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损害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为中国人的未来建立起充分可靠的保障。
而且,第三部门更有效率。尽管也可能出现和政府部门类似的腐败,但由于当前的条件下监督第三部门,例如NGO,要比监督政府容易得多,实际上对NGO的独立审计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比政府部门要严格很多,这使得第三部门的效率要普遍高于政府。另外,第三部门在广泛的领域里都表现得比政府更专业,从信息角度来讲,第三部门对底层的需求了解更为透彻,不管是救灾、扶贫、还是环保方面,都是如此。
福利主义的实行需要政府收取高额的税收作为保证。而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税收总是扭曲了劳动的激励,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率。
中国现大政府下的福利主义趋势,政府大包大揽效果堪虑
中国福利水平低下,但却出现了大政府下的福利主义趋势
与西方福利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的福利水平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个福利水平低下,另一个是中国的福利往往是从掌握社会权力的上层社会往下覆盖,而非从底层人群网上覆盖。如何缩减贫富差距,是目前摆在中国面前的重大问题。如果选择政府通过福利政策来缩减贫富差距,即便是增加在民生上的财政支出,这种支出的分布也是不公平的,有权有势阶层和富裕阶层反而会比底层享有更多的民生公共服务。因此增加民生支出与提高底层生活水平之间,尚有距离。
而且中国经济的痼疾,根源在于中国的经济模式一方面是GDP至上,另一方面是政府控制大量经济资源。这个模式在过去创造了“中国奇迹”,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比如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等。
中国目前有一种新趋势,在保障房、新医改等方面,出现了建立一种大政府下的福利主义制度的趋势。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政府来实施福利的供给?人们成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共同体的公共品供应问题没有错,但是政府给的“福利”并不是公共品,也并不是人们一定要从政府那里得到的。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机制和第三部门通过非政府组织形式也可以有效供给福利。
福利主义会进一步加重税负,也可能引发中国式债务危机
国家福利不是免费午餐。而政府自己凭空造不出钱来,高福利必然以国民的高税收来支持。目前我国税收水平已经远超GDP增长速度,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高达高达5.7万亿,同比增幅超过30%,个人所得税收入达3500亿,同比增长35%,远超GDP和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如果国家扩大福利政策,势必要征收更多的税,个人与企业将难以负担。
推行福利政策还可能引发中国的债务危机。报告显示,到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收入8.3万亿元。而这些债务中,高速公路、地方所属普通高校和医院90%以上的债务余额为担保债务或救助债务,借新还旧率较高。在低福利水平的当下尚且如此,如果政府大包大揽的福利主义时代真的来临,那么后果或许不难想象。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使养老金制度面临崩溃危险,福利主义不现实
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在进一步加快,这也给福利主义增加了现实的难度。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人口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报道称,按此计算,我国的人口抚养比为0.34左右,仍处于1964年以来的下降通道。但这种下降态势只能持续到2013年左右。在2013年之后,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导致老年抚养比迅速上升,并在绝对水平上超过少儿抚养比,使得总抚养比开始出现第二个转折点。
民间研究人口的学者何亚福曾呼吁,现在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养老基金尚且入不敷出,将来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进入“人口负债期”,一方面老人逐年增多,高峰时达到4亿多老人,另一方面年轻劳动人口逐年减少,中国目前的养老金制度总有一天会崩溃。
在去年,欧盟委员会警告,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欧盟国家政府必须提高退休年龄,才能确保其社会保障制度免于崩溃。该委员会认为,到2060年,平均退休年龄应该从目前的60岁提高到70岁。可见,在迅速老龄化的中国要实行福利主义同样也显得不现实。
(网易财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目前有一种新趋势,在保障房、新医改等方面,出现了建立一种大政府下的福利主义制度的趋势。
微争议,亮出你的态度:中国应该成为高福利社会吗?

高税收、高福利的福利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对经济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的福利社会制度,虽有可取之处,但政府大包大揽之下的诸多“福利后遗症”使得其前行之路坎坷不平。当前中国出现大政府下的福利主义趋势,政府大包大揽效果值得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