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网红女图片:智能交通将持续受到资本追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6:21
 加自选资金流
进股吧买卖点行情股吧资讯点击看大图
  • 最新动态
  • 财务分析
  • 公司公告
  • 十大股东
  • 成交明细
  • 分红扩股

智能交通将持续受到资本追捧

www.eastmoney.com2011年09月06日 13:20刘宝亮中国经济导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8月24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未来5年北京交通信息化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规划投资56亿元,提升智能交通。按照规划,北京交通将建成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和路网运行、运输监管、公交安保3个分中心,形成一体化、智能化综合交通指挥支撑体系,成为数据共享交换中枢、综合运输协调运转中枢、信息发布中心,紧急情况下为交通安全应急指挥中心。

  这意味着,北京市民今后将可以通过网站、热线、手机、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实时掌握路况信息,提前安排出行。同时,自行车租赁也有望实现网络化服务。

  • 东方财富通手机炒股软件 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会后悔
  • 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 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与此同时,南京也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在2年内构建一个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番禺投资4000万元、郑州投资8000万元、禅城计划投入1亿元人民币,均为打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据调查机构预测,2011年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投资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预计未来3年行业投入将达到1500亿元。智能交通相关企业将持续成为资本追捧的热点。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高速公路、铁路及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更高效、更绿色的交通管理系统至关重要。中国的智能交通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海外超过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发展前景和空间显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曾建平说。

  智能交通加快发展正当时

  城镇化和汽车普及进程的加快不断加剧各大城市的交通供需矛盾,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成为困扰我国交通领域的三大难题。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仅为10.6平方米,远低于国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5~20平方米,同时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正以15%的高速率增长,而城市道路的增长率则仅为3%左右。随着中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供需矛盾也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

  有关专家指出,土地资源有限导致了基础道路设施供给有限,另一方面,依靠限购令、收费等抑制需求的方式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因此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成为解决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经测算,采用智能交通技术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可减少30%以上,并能使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提高50%以上。

  不久前,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表示,在过去的十几年,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显著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智能交通取得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智能交通产业。在近几年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三大重大国际活动期间,我国围绕服务重大活动这一主题,开展了交通组织、管理与服务的ITS集成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我国的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规模在不断扩大,实现了长三角、京津冀两个区域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全国公路网运行监管与服务体系建立初见成效,初步实现了对部分重点路段的动态监控和跨省市事件的协调处置,在救灾、重大事件处置和为重大活动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在珠三角、长三角、长江干线和京杭大运河逐步开展,沿海重要港口进港航道、重点码头和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全国沿海和长江干线多种安全和遇险通信方式的连续覆盖。营运车辆联网联控专项工程、基于数字地图和GPS的静态车载导航等都已经进入大面积应用……

  国家ITS中心主任王笑京表示,从我国的实际发展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接近部分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这预示着我国ITS将从过去以技术跟踪和试点应用为主的发展,逐渐转变为技术、应用、资本共同参与的发展。

  智能交通迎来产业规模化发展新时期

  王笑京、曾建平等业内专家均认为,智能交通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采集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和车辆行驶状况,当前的应用是利用这些数据改善交通信号控制,提高路口通行效率;更进一步的是让车和路进行信息交互,现在在我国最典型的应用就是不停车收费系统;而更高级的发展就是建立完善的车路协调系统,让车和路都聪明起来。这些应用系统和装备,无论从智能化道路管理系统来说还是从智能化汽车来说都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与此同时,我国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为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2010年底,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高速公路应用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若干意见》,决定在基本具备条件的省(区、市)和区域加快推广应用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逐步形成跨省区联网的收费格局,并加快形成规模化应用和产业链,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在大幅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节约土地和节省费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畅通、便捷、安全、高效、绿色的公路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意见》提出,力争到2011年年末,全国高速公路ETC平均覆盖率(设置ETC车道收费站数量占高速公路收费站点总数量的比例)达到30%,ETC车道数达到2500条,ETC用户量达到200万个,非现金支付使用率(非现金交易笔数与总交易笔数之比)达到10%。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国高速公路ETC平均覆盖率达到60%,ETC车道数达到6000条,ETC用户量达到500万个,非现金支付使用率达到40%。

  有关专家预测,未来新建高速公路信息化市场空间在1260亿元左右。通常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投资占整个基建工程投资额的1%~3%;如果按每公里高速公路6000万元~8000万元的投资及信息化占比2%来进行估算,每公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投资在120万元~160万元。专家表示,除了新建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存量高速公路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也有很大的投资机会。现有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主要包括信息系统追加投入、系统升级改造、日常运行维护3个方面,每年的市场空间达百亿元以上。

  智能交通规划打造中国物联网10倍商机

  今年4月27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规划》的目标,未来我国的干线公路网重要路段和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监测覆盖率达70%以上,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覆盖率达100%。此外,我国部省两级公路、航道、港口、营运车辆、船舶等行业核心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将100%建成。

  据悉,今年1月份,工信部相关人士透露,车联网平台投资需求已超过百亿元。业内人士坦言,如果说去年车联网概念的提出打开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市场,那么《规划》中对于公路及水路信息化的强调,则有望将物联网的市场空间扩大至少10倍,达千亿元规模。

  在政策的扶持下,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整个产业链也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显得生机勃勃。车联网的发展串起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涵盖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芯片厂商、软件提供商、方案提供商、网络供应商等多个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车联网的出现,不但能进一步推进汽车制造、汽车服务等汽车行业进一步信息化,同时也为移动通信等领域带来了产业升级的机遇。一方面车联网将促使汽车行业从单纯硬件销售转为与服务、内容捆绑的新模式;另一方面,车联网让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服务商迅速定位高端客户群体,便于提供产品和服务。此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必须具备远程监控能力”的要求,也让车联网横跨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曾建平等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盘点国内已经建成并应用的大的智能交通项目,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政府为需求方和应用方,市场需求单一。比如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都是政府重金投资建设,服务于特定的活动。即便像ETC这样较为庞大和分散的市场,也是政府主导,更不用说电子警察、信号灯、交通诱导等市场。而电子车牌一旦形成市场,政府也是管理者和利益相关方。

  但由于新能源汽车、车载信息服务、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等领域陆续兴起,市场将促使原来仅面向管理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与此同时面向服务的智能交通建设的比重将加大。一些市场的主导者将会是一些分散而庞大的个人消费者。

  专家指出,近年来城市智能交通千万元级以上的项目比重在逐年增加。2010年,千万元级项目合计金额达到22亿元,2011年第一季度千万元级项目约占总市场规模的50%。规模较大的公司在资金实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后续服务能力等方面优势显著。未来市场份额将逐渐集中,市场两极分化格局更加明显,凸显了银江股份易华录等大型公司的战略地位。未来,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车载信息导航、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这三大类上市公司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