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孩子们完整版:极端天气,不是想像的那么恐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29:36
极端天气是如何发生的?该如何应对和防范极端天气?为了揭示极端天气背后的原理,中国科协于近日组织“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访谈会,通过气象专家之口,对极端天气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科学解析。
提要:从气象学原理上来说,全球变暖使得地表气温升高,较高的温度引起水面蒸发加大、水循环速率加快,这将使风暴的能量更强,更多降水将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这可能增加大暴雨和极端降水事件以及局部洪涝出现的频率;个别地区龙卷风、强雷暴以及狂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会增多;另外,由于从植物、土壤、湖泊和水库的蒸发加快,水分耗损增加,再加上气温升高,一些地区将遭受更频繁、更持久或更严重的干旱;大气水分的增多,也可能使一些较寒冷地区暴风雪的强度和频率增加。
极端天气造成的后果让人类很不堪
8月28日凌晨,飓风“艾琳”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在美国新泽西州海岸的小蛋湾登陆,迅速横扫美国东部海岸,所到之处一片狼藉,让人们领略到了极端天气的残酷。
近年来,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地在我们身边发生。最近的一个例子是,6月23日下午北京下的那场特大暴雨。因为这场暴雨,有的人在路上堵了十几个小时才回到家中;有的人错过了与恋人的美妙约会;有的人失去了一份价值不菲的商业订单……
网友们纷纷把自己这一天拍摄的照片发到网上,并写下评论:有人说我在北京划车,而不是划船;有人说我在西直门立交桥看水帘洞,在陶然亭地铁站观瀑布……
“到北京看海去”这句一时间很著名的调侃式的自我解嘲,实则道出的是极端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因而,我们想不关注天气都难,尤其是对极端天气的记忆,想忘掉都难。
极端天气是如何发生的?该如何应对和防范极端天气?为了揭示极端天气背后的原理,中国科协于近日组织“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访谈会,通过气象专家之口,对极端天气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科学解析。
极端与异常 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谓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
“什么叫极端?我的理解,极端就是超过了我们正常状态下的最高或者最低状态。”中国气象局天气分析与预报专家杨贵名研究员举例说明,“比方说六月飞雪,这就叫做异常;冬天下很大的暴雨,在北方就叫异常,或是不正常。极端,就是指在那个状态表现得最强,比如夏天应该下暴雨,但是下的暴雨非常强;冬天应该下雪,但下的雪超常大,这就叫极端,而不叫异常”。
科学上的定义,极端是非常明确的。为了更进一步阐释极端天气中的极端二字,杨贵名研究员说:“比如说一个时间段以来,一天之内的最高温度只有一个数值,最低温度也只有一个数值,那么,如果出现两个数值就不叫极端。我们把一天扩展到一个月,再把一个月扩展到一年,那么,一年中暴雨出现两次就不叫极端。极端只有一个,比如扩展到10年、30年、50年,只有一个这样的强烈天气事件才叫极端。”
对于最近几年公众为什么关注极端天气事件,而且觉得极端天气事件相对多了起来,杨贵名指出,某些事件其实并不是极端天气事件,而是因为天气预报技术有限,在造成了灾害的情况下,才被称为极端天气事件的。他认为,这是一种不严谨的做法。
杨贵名告诉大家,极端事件是有时间限制的,比方说是30年极端还是50年极端;极端事件还有空间限制,比方说是亚洲的、中国的,还是北京的,都应该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否则谈不上极端。
“如果在同一个地方总发生同一件天气事件,那不叫极端。”杨贵名研究员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发生了,去年和前年是在另外两个不同地方发生的,如果都将此理解成极端事件的话,那么年年都有极端事件,每个地方都有极端事件。极端天气事件是一个非常难以确定和把握的东西,严格地说,其发生概率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
在2007年7月、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和今年3~5月,仅仅4年时间内,除了去年没有,年年都出现了干旱情况,但是杨贵名说,不能将这些干旱天气都定性为极端天气事件,“事实上,极端天气事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么恐怖、那么可怕、那么频繁地发生”。
负面与正面 前者影响远大于后者
气候变化问题现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国家领导人也是“逢会必议,每访必谈”。比如说G20峰会、G8峰会和G8首脑会等等,中欧、中美、中日、中澳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的首脑峰会上,对气候变化问题都谈了很多。可见,天气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件敏感而重要的事情。
针对一个地方出现极端天气后,反而出现粮食增产的说法,主持并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徐影研究员表示,这是极个别现象,极端天气产生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总体来说,其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仍居各类灾害之首。
徐影说:“现在的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多,致使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冰川显著退缩,重大工程安全运行的风险加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胁,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人类健康、人居、工业、旅游、保险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为了详细说明,徐影用列举图表的方式,展示了这些年他们所观测到的极端天气事件趋多趋强的情况:大部分陆地区域强降水发生频率上升;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特别是非洲地区的干旱更加频繁、更持久、更严重,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热昼、热夜、热浪更为频繁。
徐影预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会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即在未来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不稳定性将明显加大,粮食生产成本和投资将进一步增加,大范围严重饥荒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还有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靠冰雪融化形成的河流径流量增大,春季最大流量发生时间提前,未来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矛盾更加突出。
徐影指出,极端天气的增多也会对地区安全产生影响。比如,未来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可能导致部分绿洲消失、城市消亡、地区不宜居住,从而激化因资源枯竭而产生的地区冲突,加剧地区紧张关系和不稳定因素。
“气候变化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徐影认为,“从降水、温度、湿度都可以引起这方面的影响,比如强降水会引发洪涝,致人伤亡;高温产生的热浪威胁,造成人员伤亡,提高昆虫和病菌的繁殖率;湿度过大,也会提高昆虫和病菌的生存率,导致人们心血管病等等”。
了解与防范 应对极端天气之前提
既然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负面影响如此之大,那么,用什么办法来应对极端天气,才能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呢?
“应对气候变化,等于是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两方面的结合。”徐影的观点是:适应气候变化,是为了降低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对实际的或预计的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其目的是减轻或推迟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发生,例如加高河堤或海堤、用耐温或者抗热性强的植物取代对温度敏感的植物等;减缓气候变化,是指为了减少资源能源使用和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与技术进步,即实施有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项政策,其目的是推迟或避免不利的气候变化发生,例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植树造林等。
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有协同关系,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可以有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反之,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则可以降低未来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从而可以减轻适应气候变化的压力。
此外,徐影特别强调,公众应该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相关部门要加强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鼓励全民自觉参与、企业自愿行动,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和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制定并实施减缓碳排放的目标和措施;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企业生产方式,以及社会民众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氛围。
杨贵名研究员则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给出三个应对和防范极端天气的建议:一是对气象的监测必须真实;二是要做到准确预报;三是及时把气象信息送到服务对象那里。此外,杨贵名建议在目前气象部门已有的天气预报服务项目基础上,再增加一项即时天气预报,比如某城市正在下大雨时,气象部门对不同区域、不同地段进行即时雨量大小的播报,以方便公众选择出行方式。
极端天气的罪魁是全球变暖,但导致全球变暖最直接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因此,减缓或阻止全球变暖的脚步,还须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小行动改变大气候,每个人的小行为聚合起来才能真正影响大气候。
两位气象专家认为,面对极端天气,战略上不要怕它,战术上则要提高气候系统综合监测能力,提高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报能力,提高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能力,以及采取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措施。总之,如果对极端天气不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的话,那么,50年一遇、百年不遇的事件就会频繁发生。
http://baike.weather.com.cn/index.php?doc-view-3007.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