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家庭用品大全:让音乐回到音乐自身,我们会不会倾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6:40:35

我们还会不会倾听?——《听者有心》代序  

   幸福,幸福,危险,危险 IZ《影子》歌词译词

我们还会不会倾听?——《听者有心》代序  

2011-08-26 01:24:5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两年前,曾经想拥有一个专栏,用音乐的、文化的、人生的批评,消解流行的、明星的、私生活的文字在乐坛的泛滥。名字都想好了,套用一个歌名,叫“请跟我来”。

    这样做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地跌进了我要猛烈攻击的那个东西的陷阱,大众化的陷阱。

    李宗盛在录制第一张个人专辑的时候写过一首《开场白》,用几乎注定不会被大众接受的方式唱出,放在他所有歌曲的开头:“你现在是怎样的心情呢?是欢喜、悲伤还是一点点不知名的愁?如果是,请进来我的世界,稍作停留。在这里,有人陪你欢喜悲伤,陪你愁。”

    几年才过,李宗盛弃歌出走,没有心情再陪你欢喜悲伤陪你愁了,我感到,这里暗含了整个流行文化的危机。

    在《开场白》里,李宗盛用个性的态度,却无意间认同了一种非个性的态度,而这恰恰是整个流行文化的态度——为每个人解闷儿,让每个人成为同样的玩偶。它可以这样,它已经这样,它还在这样。当李宗盛放不下对音乐的热爱在出走之后再做冯妇,十余年商业文化的熏染仍像个影子紧紧笼罩着他的每一首歌,那种无法忘我的创作态度已经蚀入骨髓,一辈子都抹不去。

    于是,所有人都变得一模一样了。不管他们爱李宗盛还是爱哪个天王,结局都不会改变。

    这个结局是当代的众多因素共同促成的,流行音乐只是世界同一化行动中的一个小小代表:

    它是高度技术化的。科学思维日渐成为人们信奉的唯一理性,它甚至侵入了人类的情感领域,把人心也变成因果分明的推理的链条。本来,艺术应该是维持这个丰富到无限的心灵王国的最好的守护者,但是,我们不是在学着不用灵感和激情、而用计算机制作音乐吗?我们不是在用种种科学化的新理论妄图把艺术解释成为被理性完全理解的几个结论吗?而在发烧友那里,技术已经成了欣赏的主题:Hi-Fi器材才是真正被听的对象,音乐只是使这一对象得以呈现的手段罢了。

    它是快速变动的。各种艺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使真正艺术品获得认可的相对稳定期也瓦解了。艺术的信念随之稀释。今年的歌曲无情地淘汰着去年的歌曲。抛弃——再追逐。艺术的存在渐渐只剩下纯粹实用化的理由,创作者和消费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默契。

    它是大众传播的。有排行榜有点歌台有日日新的新闻报道。它们将音乐简化成了名次、销量、可以跟着卡拉OK的哼哼和关于歌星的各种各样的资讯。而现代人所了解的整个世界不是也正在变成这样的一堆资讯?

    我们身处的时代,人可以定义为“信息的集合体”。当然,他还有感情,但由于流行音乐的介入,个人的抒情也被标签化了。从本质上讲这并非流行音乐作品的过错,过错在于像瘟疫一样的标签式传播对大众的侵蚀和同化。读着报纸,看着电视,每个人了解同样的事,作同样的“流行人”。他看着漫天飞舞的各种信息,它们分分秒秒不断变化不断闪烁——他被吸住了,不能动了。

    于是,他总是和公众生活在一起,他注视的东西其实就像股票交易所的电子屏幕,只是整个世界非常可怜的一块面板而已。他的人生知觉就是和别人一起,共同分享这块面板,从来没想到可以走开使用一下自己,哪怕只是一丁点儿地错下位,尝试单独去生活一下。他成了具空壳,一具只会复述新闻和热门话题,总在出场时作了广播和电视复印件的空壳,而这些东西和他的生命毫无关系。

因此,音乐批评是好的,“请跟我来”却不必。批评音乐不是为了涵盖和置换音乐,不是为了给你个结论,而是为了让音乐回到音乐自身,让人从信息中走出来恢复自己的血肉。试试看,我们还会不会倾听,还能不能找回被信息、时代潮流和科学唯一论弄丢的一面世界,属于艺术和心灵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