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牛皮纸书签:sias:禅,在平常生活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47:52
 

禅,在平常生活中 
 
 
 
 《憨言呆语》第三集出版了,这是读者的福音。本书是郑老师继《憨言呆语》第一、二集之后的精心创作。

 读郑老师的书,感觉有不可捉摸的意境:有时海阔天空,有时行云流水;有时说南话北,有时声东击西;有时瞻之在前,有时忽焉在后;但如读者细心体会,郑老师的言行、思想,就是环绕一个字--禅。

 向来,禅是不可说的,它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

 然而,郑老师言传说教,恰似用指头指向月亮,让读者知道月亮是甚么?在那里?但郑老师的指头并不就是月亮。

 书中,郑老师说禅,祇是文字禅,祇是一种方便,真正的禅是用心印证、或有明师指导,方能进入禅境。然而,禅的境界是什么呢?

 禅,是直觉、反听、内省、自悟。

 禅,是以心印心,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禅,是无言无说,无示无识。

 禅,是智能观照,行止若定。

 禅,就在平常生活中。

 读者朋友,如果你肯花一点时间耐心阅读,或许书中的一句话,就可能影响你的一生。

 因缘果报

 从小,我跟郑老师在南台湾屏东的乡村一起长大。郑老师幼年丧母,他的父亲,我称呼「宝吉伯」,是一位朴实忠厚的农夫,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宝吉伯长期信佛,养成坚定的恭敬心,礼佛、念佛、行善、积德,成为不可或缺的日常修行。日复一日,助人无数,至九五高龄时已知所去来。临终,召回时在台北工作的郑老师,并再三叮咛:「菩萨告以本村将出杰出人才,你应本乎菩萨度人心意,老实做人,老实修行,俾能体悟佛道,入世行法,利益众生。」

 《易经》坤卦系辞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宝吉伯的善行助人,成就了日后郑老师的因缘果报。《妙法莲华经》中有十如是:「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佛陀所言,真实不虚。

 佛教讲因缘果报,侧重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而《易经》文化的因果,则侧重在现世的世代相传,既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当然「本庆」更大。余庆是余荫留给子孙,本庆是多行善事,本人今世也一样得到更大的福报,这就是「现世报」。佛儒二家虽各有侧重,但就因缘果报而言,都是对的,郑老师就是铁证,连续二代的行善积德,使得他家庭和乐,夫妻同心,继续为善,孩子更有杰出的表现。《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郑老师的实例,读者或可见贤而思齐焉。

 沉潜修行

 沉潜修行是为了勇猛精进,正如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郑老师在禅修上有异乎常人的因缘。高中时代,他就得到明师广钦老和尚的亲自指导,自后他恒以一德,长坐不卧,数十年来已养成良好的打坐习惯。近年来更是经常赴陕西终南山岩洞打坐,闭关苦修。郑老师说:「崖洞位于海拔两千公尺的山腰上,隐藏在爬藤矮丛林后,一边是断崖,距离洞口三到五米多,崖洞并不大,洞前空地约三坪,是我起坐时种豆子、蔬菜和打达摩拳的地方。」

 「静心潜修,无着无求。」

 「屏心住气,不作二观。」

 我觉得对于一个修行者而言,沉潜修行,极其重要。

 三千多年前,周文王被纣王囚于羑里七年,从不怀忧丧志,沉潜修行,而演周易。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释迦牟尼先至雪山苦修六年,终在菩提树下七天禅坐而悟真道。

 菩提达摩祖师东渡后,因与梁武帝因缘不足,终至嵩山少林寺而面壁九年,得以把禅宗心法传给二祖慧可,而有日后禅宗的蓬勃发展。

 历史上,这种实例不胜枚举。

 明朝藕益智旭大师,融合了儒释道思想理念,写了一部《周易禅解》,他解释干卦初九爻「潜龙勿用」时,特以大舜历山耕耘潜修为例;而至九五爻「飞龙在天」时,则以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为例。换言之,大舜若无「潜龙勿用」的潜修阶段,又何期能「飞龙在天」而天下治呢?

 一理透,万理彻,同样的道理,沉潜修行,非常有助于修行者洗净尘埃,找回自性。易经二十四卦为复卦,所谓「复其见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乃人之真心也,天地人三才,感应道交。复,即《道德经》十六章所言:「致虚守静,归根复命。」沉潜修行,意在反观自照,复归本性。

 因之,郑老师能经常沉潜闭关修行,用世俗的话来讲,就是「充电」、「蓄积能量」;更进一步言,就是利益众生。

 明心见性

 禅,离不开心性。

 郑老师在书中谈了相当多的心性课题,几乎俯拾可得,就像在大海中捞鱼一样,海中渔产既丰且盛,祇要用心去捞,一定有收获。我试且在书中先捞了几则与读者分享:

 ◎阐释「人人皆有佛性」

 「大家都相似,不管人或物,有相无相,以及现在的DNA染色体一样,真是不可思议。因此,佛说众生都有如来的智能德相。」

 ◎阐释「观照自心」

 「心经修持法门,由观、行、照、到度,有了行深之后,才能彻照进而回光返照,当内在智能生起时,自然能度一切苦厄。」

 ◎阐释「本来面目」

 「执心是佛为魔」、「即心是佛」

 「唯了自心,万法本来如如,内见自家本来面目,外明万物本来风光。」

 「心性无相,无相是空」、「空性即是真心」

 其它,郑老师说了好多心性嘉言,读者或可自我发掘。

 自古以来,心性是人们想探寻的一个大问题。

 孟子说:「人人可以为尧舜。」

 然而,尧告诉大舜说:「人心惟危,道心为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舜亦以此传禹。

 宋,朱熹更进一步以《中庸》心法来阐释:「天命率性,道心之谓也;择善固执,精一之谓也;君子时中,执中之谓也。」在世道人心危脆微弱之情境下,人人应善护心念,行事守中道,为人走正道。

 同样的,佛家说「人人皆有佛性」

 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于菩提树下悟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均具有如来智能德相,祇因颠倒、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当六祖惠能聆听五祖弘忍讲授《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五祖曰:「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悟到甚么?就是自己的真心自性,也就是佛性。人的真心自性本来清净,却被贪嗔痴慢疑等蒙蔽了,故六祖说:「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他更进一步告诉我们:「自心无碍,常以智能观照自性。」

 是故,身为修行者,必先确信「人人皆有佛性」,其次,「修行要能观照自心」,其后才能「彻见本来面目,本地风光」,这种境界,就是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又是什么境界呢?在《金刚经》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心不住相而全然放下,其清净心、真心自然地显露。达摩初祖把这种境界称为「无心」,「无心者,即无妄相心也」,「无心者即真心也」。而六祖惠能在这种境界同时提出无念、无相、无住。他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即心念不为境界所沾染,自在无碍。所有这些境界都在说明一件事,即明心见性。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读者,明心见性,祇是基本的修行目标,而佛法的最终轨道却必须乘愿再来,行菩萨道,利益众生。

 生活是禅

 禅修,固然期能彻见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但这必须视每个人的因缘、悟性及用心而定。然而,学禅更重要的意义,是如何在现实的生活中去活用体悟。

 在现实生活中,当今社会似乎正在向下沉沦,人性险恶,灵性泯灭,郑老师说:「人们常生活在穷凶、自私、傲慢、唯利是图、勾心斗角与毫无人性的恶况下,灵性早已泯灭,不愿见到自己的短处。」

 修禅修什么?学佛学什么?其实最重要的是先把人做好。书中,郑老师谈了很多家庭以及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其目的莫不在阐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乐、社会和谐之人伦义理,也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符合了六祖惠能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似求兔角。」近代太虚大师也慨然而叹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实现。」

 平时,生活中行事为人,最重要的是反观自照,自我省思,知所忏悔,知所感恩。因此,郑老师说:

 「本来修行就是反观自省,修正行为归于正道。」

 「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

 「如何从物体上看清认识自己,也就是在境界来时,如何背境观心,用眼自看,看自己而不是看别人,看事物驾临自己的这一面,自然能知道自己的过失,能够反省,回光反照。」

 有反省,才能进步。能回光返照,才能彻明真性。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而孟子更说:「反求诸己。」「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易经第三十九「蹇」卦,蹇、难也。当人们碰到大困难时,往往怨天尤人,责难时运不佳,然而孔子却于该卦大象中提醒大家:「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前面所言,为现实的生活面,若以修行者而言,六祖惠能提醒行者:「善知识,智能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如是智能观照,才能「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走笔至此,我还是要特别强调:禅,要落实在平常生活中。

 六祖惠能说:「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

 永嘉玄觉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马祖道一说:「平常心是道。」「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读者朋友们,这些绝妙禅句,唯有缘用心者,方能深切体会,在平常生活中,「搬柴运水,无非是禅。」读了郑老师的书,祝福你能有所悟,早日找回真心,体悟自性。

 就让我们彼此互勉,彼此鼓励,彼此学习。

 在平常生活中起码朝着下面两方向精进,即:

 身在那里,心在那里。

 人做什么,心做什么。

 若能行住坐卧不离心,也许这就是你我的「凡夫禅」、「生活禅」。 〔2005年6月3日 中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