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女歌手punch资料:幽燕客:聂林关系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5:49

        八一南昌起义后,叶挺是11军军长,聂荣臻是11军党代表。在叶挺等主力部队被打散后,根本找不到参谋团和起义军的指挥部,也没有人对今后的行动做任何指示。11军25师在叁河坝打阻击与11军割断,此时叶挺提出带着残余部队去寻找自己的老嫡系25师,然后一起到福建开创新局面。当时叶挺认为福建的敌人只有张祯的一个师,而且是战斗力最弱的“豆腐军”,如果能带一个师去福建完全可以打出一片天下,可是党代表聂荣臻不同意,理由是没有党的命令不能自行其事,结果叶挺听了聂荣臻的话去找党,找到恩来、军神等起义军的党后,结果是自行解散再去找党。25师在老总和仲同志的带领下,先在到湖南,然后到井冈山,最后还是到叶挺一开始就想要去地方--福建建立了根据地,朱老总也因此成为红军的总司令,十大元帅之首。可以想象,叶挺如果带一个师去福建一定比毛泽东等人先打出一片天下,结果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叶挺本来是有可能成为红军总司令的,说聂荣臻害了叶挺其实也不过分。也怪叶挺自己,他为什么不能林彪那样,“排挤”一下这个聂政委呢?

        聂荣臻以挖苦的语气回忆,林彪有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并为此沾沾自喜。“沾沾自喜”说明战绩喜人,总比战绩令人沮丧要好。林彪从来没有说这些战功都归于他自己,如果聂溶臻当时这样猜测只能说明自己是小人之心,913后这样说倒也情有可原,那时有几个人能说真话? 
        战斗后都应该及时总结,“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并没有错,可能还有每次战斗的得失,指挥上的经验教训。这对一个军事指挥员总结提高指挥艺术是很重要的。红军部队的战斗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一次战斗的缴获,好在林彪实在,没注意政委无事生非的眼神。从这件事看,聂这个政委干得不合格,这些事情,本来也是政委应该做的,他自己不做还挖苦林彪。真是欲加之罪啊!

        突破第叁道封锁线时,林彪拒绝机械的执行李德关于控制九峰山的愚蠢命令,要求迅速通过九峰山。而聂荣臻却要严格按照李德的愚蠢命令机械的执行,不顾红军动作迟缓会导致了红军在湘江的大损失。但是林彪指挥部队灵活机动又有原则,当林彪亲自机智的打了敌人电话了解到敌情的变化后又指挥部队控制九峰山。

        四渡赤水后,林彪对毛泽东在四度赤水之后仍然不知道应该向何处去的窘境,大胆提出了与彭德怀“入滇”相反的建议:“目前战略上已起了重大变化……,我野战军应立即变更原定战略,应向川西北前进,准备与四方面军会合。”可谓独具慧眼,关照全局。同时,林彪敢于提彭德怀聂融臻不敢提的重要意见:要求毛泽东工作要有重点,他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主持大计”决定战略问题,不要沉溺于战役指挥不能自拔,搞的战略战役不分,打一仗就变化一次战略,这无论是对共产党的事业和毛泽东本人都没有任何好处。这体现出林彪关键时刻以革命事业为重,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高尚品格。

        聂荣臻关于会理会义的有关“回忆”可谓矛盾百出。比如,林彪怎么可能明明知道聂荣臻不同意自己的意见,已经由此与之发生了激烈的章程争吵,还会在写好信后要聂荣臻签字?聂融臻吹嘘说他要动用政委的“最后否决权”来制止林彪“造反”,那么当时他为什么不向毛泽东党中央报告?林彪想带红一军团“造反”这样的大事他作为政委都敢隐瞒吗?就算聂融臻隐瞒,难道“造反”这样的大事罗瑞卿(军团保卫局长)左权(军团参谋长)也会隐瞒不报?当时党的总负责人是张闻天,那时的毛,可不是后来的毛,那时人人叫他老毛,反他肯定不会是反党。而且毛说了半天只不过把林当个"娃娃",何"严厉批判"之有?他真正怪罪的是彭,还会那么信任林彪?要知道林彪的信当时就放在会议桌上,毛泽东难道不识字?至于聂融臻为什么要在毛泽东林彪彭德怀左权罗瑞卿等当事人人都死了以后才敢这样说就更容易理解了,因为林彪左权罗瑞卿都知道聂融臻当时是怎么“劝林彪”的!毛泽东彭德怀也很清楚聂融臻在会理会义上是怎么批评林彪的!他们不死聂怎么敢胡编乱造?

        更重要的是聂融臻的回忆与彭德怀和张闻天的回忆都不符合。聂融臻说林彪是要“撤换最高统帅”,但彭德怀回忆他在会理会议的会议桌上看到的林彪信是建议换“前敌指挥”。“最高统帅”与“前敌指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职务。聂融臻说他当时是批评林彪要造反,并吹嘘说他要动用政委的“最后否决权”来制止林彪“造反”。可是彭德怀与张闻天都回忆毛泽东当时也只是批评彭德怀林彪“右倾”,对中央“不满”,并没有批评他们要“造反”!张闻天还认为毛泽东对彭德怀林彪等人的批评是过分的,“因为那只是认识问题,不必用‘机会主义’的大帽子去压他们。”如果林彪是要造反,那比‘机会主义’严重的多!张闻天怎么会认为毛泽东的批评过分了呢?

        与四方面军会合后,一方面军个别人包括聂荣臻莫名其妙的敌视四方面军。这些人不顾两军会合时四方面军给了一方面军巨大的无私支援和革命情谊,看不到四方面军在敌人围剿中壮大发展的主要成绩,两军刚会合就劈头盖脸的批判四方面军,毫无根据的说张国涛路线这也错误那也不对,全然不看看自己因为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错误丢掉了中央苏区并使红军遭受了巨大损失。 林彪反感一方面军个别人包括聂荣臻敌视四方面军的态度,这是林彪不搞山头主义,有着宽阔的胸怀和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的表现。
         到陕北后,林彪主动要求到陕南打游击.这是他早就看出,在贫瘠的陕北不能发展革命力量,必须到敌人后方去才能发展壮大共产党的力量,这是抗战时期我党战略方针的先驱。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林彪的这个战略思想在更广泛的范围得到了实现。可谓独具慧眼的战略远见。在当时陕北共产党干部多战士少的情况下,林彪主动要求放弃主力军团军团长的职务到陕南打游击,这表现出林彪干革命的目的不是做官而是做事的高风亮节和敢于到敌人心脏去开创工作的大无畏精神。聂是不可能要求去打游击的,他没有这个水平也没有这个勇气,更舍不得放弃高官。

        红军东征后,林彪奉命筹办红军大学,在林彪与聂荣臻分手时,林彪当面对聂说:“我们之间的分歧,主要是因为你是从组织上考虑问题,我是从政治上考虑问题”。林彪一贯强调“政治挂帅”,“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组织原则应该服从政治原则,如果因为组织原则明知上级错了也照着执行,或者在没有上级指示的情况下不能独立工作,那是对革命事业不负责任,在政治上是不合格的。

        抗战初期在中国军队望风而逃时,林彪首先集中全师兵力大战平型关,给了中国人民一个振奋。聂荣臻只是在林彪都布置好了以后才赶到平型关的,是粘林彪的光。广阳大捷聂荣臻就没有参加。林彪在抗日战争中打的仗,聂荣臻8年都赶不上。林彪在光荣负伤后,休息也是理所应当的,徐海东,徐向前当时都因病在休息。难道可以指责他们没有参加抗日战争吗?

        林彪在苏联疗伤期间也没有闲着,在抗德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参与指挥了反法西斯战争,其见识获得斯大林高度评价,并赠送林彪一精致小手枪!他作为毛泽东的代表去重庆与蒋介石也是重要的工作,这个重要性根本不亚于聂荣臻,否则,周恩来,叶剑英一仗没有指挥,也没有去建立根据地,谁能说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就没有工作?谁能说他们的工作不如聂荣臻重要?林彪还兼任抗大校长,中央党校副校长,为共产党培养了大量干部。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也不亚于聂荣臻干的工作吧?他只是消极应付敌人的扫荡,并没有主动去打击敌人。小规模的游击战主要是中低级军官的功劳,归到聂荣臻身上不妥吧?实际上,在各个根据地主持工作的在军事上都是二流干部,真正有才能的后来都到延安去了,原因很简单,前线无事可做。共产党的一流干部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才被飞机运到前线的,因为这个时候才有大仗可以打。林彪在抗日战争中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比聂荣臻干的工作多的多。象聂荣臻这样在抗日战争中建设根据地干部共产党中多的很。但象林彪那样干了如此多工作的干部还真找不到第二个。

        离开了林彪,聂就经常犯错误。抗战时期聂荣臻机械的执行命令造成百团大战后期不应该有的损失。七大前夕批判聂荣臻有“速胜”思想, 47年中共中央有个关于部队复员的通知,类似精兵简政,晋察冀执行最积极,复员10万多人,主力纵队由9个减为4个,其中大多是老兵,也有部分青壮年。后来国民党进攻张北,竟然找不到人抵抗。在各战略区中,晋察冀复员军队的步子最快,出现了那种复员战士还未到家,内战就打起来的情况。其它战略区对中央的指示也是消极对待,并没有积极执行。林彪更反其倒而行之,在东北大肆扩军,根本不理中央说什么。毛泽东后来把此事推的一干二净,说“我在重庆时有人在延安搞了个“和平民主新阶段”。(董老:我们在重庆不知道。)(曾思玉:晋察冀是聂荣臻传达的。)林彪在东北不仅拒不传达,还发了个电报给中央,说现在不是“和平民主新阶段”,而是内战期间,抵制“和平民主新阶段”和个别人的瞎指挥,正确的实现了战略转变,是解放战争中唯一建立了根据地的将领。以不足共产党全部力量的1/10起家,但却率先消灭战区内的国民党军队(此时关内各战区还在“以少打多”),消灭了国民党5个战略集团中的3个(东北的杜律明,华北的傅作仪,华中的白崇禧),叁大战略决战指挥了2个,消灭了一半美械的国民党精锐部队,培养发展了共产党最精锐的百万大军,可谓战功赫赫无人出其右。此时的晋察冀军区,一直没有打过什么太大的仗,朱德到阜平后,第一件事就是指导该军区如何打歼灭战,指出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打歼灭战,并请示中央组建晋察冀野战军。正是的朱的指导下,晋察冀野战军的杨、罗、杨,才有了不久后的清风店大捷。请问,林彪和彭德怀可需要朱老总去指导如何打歼灭战?后来老毛下命令都是不经过聂荣臻直接给兵团,聂基本没有指挥权。林和聂的军事水平孰高孰低,还用说?

        战争年代,并不是只要执行命令逢迎上司就会得到上级的赏识,正确与否完全看结果。聂荣臻并没有因为执行中央指示而得到好处。47年7月,全国土地会议期间,刘少奇到晋察冀开会。会上刘少奇声色俱厉的批评晋察冀方面领导人“和平幻想严重”、“右倾主义”,开始聂荣臻还一本正经的做笔记,后来随着台上的刘少奇不断的抛出“粗话”,聂荣臻的头也越来越低,做笔记的工作自然也无法继续下去了。47年9月,刘少奇干脆让自己的亲信彭真到晋察冀,以政治局委员的身份指导工作,变相夺了凡事“从组织原则”出发的聂荣臻的权。同时中央把东北的党政军大权全部交给了“不唯上只唯实”的司令员林彪;林彪在七大的中央委员选举中得票数列第6位,差一票全票,远远超过其它战区军事指挥员的得票率,充分说明林彪的综合素质之高是全党一致公认的。

        当年的“杨余傅”事件,起因是杨成武支持傅崇碧去抢“中央文革小组”,为此得罪了文革小组,至于余立金本身是二方面军的人,对贺龙失势不满,与吴法宪搞不来,被林彪点了出来,所谓在“空军中夺权”,从后来的资料看,林对打倒杨还是不情愿的,为此还同叶群吵了起来。后来,江青、康生等又要揪“黑后台”,说二月逆流是“杨余傅”的后台,“都是晋察冀的”,矛头直指聂荣臻。

        聂急了,去找林彪,问了半天,林彪只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杨成武不来见我。聂不得要领,又去找周恩来:“杨成武到底犯了什么罪?命令是毛主席和林彪同志共同签发下达的,可林彪和别的同志又说是主席批准的,主席找人开了四次会,都有那些人参加?会上是怎么说的?”

        周说:“你也是党的老同志了,难道这点规矩不知道?没有主席的批准,谁能打倒杨成武他们?谁有这个胆?当然是主席自己定的!主席对我们说了:‘杨成武要搞自己的山头了!他在外头说我和林彪一贯正确,我的正确是他吹出来的?他利用我的一些讲话抬高自己,贬低他人!我跟他谈话,对许多人的评价,他都传到外面去!凡是他同意的人对他都感激涕零,凡是他反对的,那些地方就就出现了打倒的趋势,这难道是偶然的吗?我问他,他不说老实话,耍两面派!’。主席说他在总参搞自己的山头,排挤贬低与他地位相当的黄永胜、韩先楚、许四友等人......”。聂又问:有人说要揪黑后台,是不是指我?

        周:“实话跟你说吧,主席对这些老元帅,除了彭德怀,大都是要保的!但这些老同志革命胜利后,大多有些山头主义、本位主义!也是要适当的敲打敲打的。.......难道你聂荣臻在国防工科委就没有搞自己的山头?你那个工科委评学毛选先进分子,把反不反对你聂荣臻做为否决条件,还写在文件上!主席的女儿李敏同志向主席汇报此事,主席说:‘荣臻是个老同志,还是采取打骡子惊马的办法,让他通过对其他同志的批判自己受到教育觉悟吧’”

        聂荣臻听后,表示“我明白了”走了。应该说聂对打倒杨成武这件事是够清楚了,但此人后来在回忆录中,把杨成武事件的责任竟然全推到林彪身上!这可是“忠厚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