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女团现场合集:黄梅戏艺术片060《玉堂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1:50:05
转载:老排长
http://www.56.com/u64/v_NTQxMDAxMTQ.html#video_comment
◎中文名称玉堂春
◎英文名称The Story Of Sue San
◎年代1964年
◎地区中国香港
◎类别剧情/黄梅调
◎语言国语
◎字幕中文
◎文件格式rmvb
◎视频尺寸640×272
◎文件大小333mb
◎片长107分钟
◎导演胡金铨
◎主演乐蒂赵雷高宝树杨志卿顾文宗
【邵氏经典】玉堂春http://www.56.com/u33/v_NTkwMDg3NzQ.html
',1)">
◎简介
大导演胡金铨早年杰作,改编自《警世通言》之〈玉堂春落难逢夫〉。故事讲述吏部尚书幼子王金龙(赵雷)与名妓苏三(乐蒂)真情相爱。其后苏三被老鸨(红薇)暗卖予富户沈燕林(杨志卿)为妾,却被沈妻皮氏(高宝树)诬告毒杀亲夫,判以死罪。此时金龙已考取功名,官封八府巡按,为救苏三,决意开堂覆审……
邵氏的《玉堂春》拍摄于1964年,过去近半个世纪了,却仍然十分好看,107分钟一点也不显冗长,着实令人钦佩,想来昆汀成为邵氏忠实的粉丝绝不是没有道理的。
“苏三起解”是一个著名的唱段,俺虽然不会哼上几句,但听得次数却是不少,所以《玉堂春》的故事流传之广,民意之深,颇有中国古典传统的叙事风格。电影的叙事也是如此,结构上毫无机巧可言,基本是顺序的笔墨,直到王公子钱财散尽不得不回乡,此时才有两条线索,但王公子的线索浅尝辄止,苏三由于涉及到一桩凶杀案便多叙了一些,当然故事不是讲述案情,所以也无任何悬念可言,于是想来,故事传统,吸引人的绝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人,一名为红颜千金散尽把个功名浅斟低唱的公子,以及一个痴心守夫的烈女妓身。人物命运是此片的主要魅力所在,于是,剧情的发展实际上都是与人物命运相结合的,或者两人之情,或者一人之难,相识,相知,梳拢,散尽,归家,守节,被骗,奴役,谋杀,判刑到翻案,如此点来,情节变幻却是迅速的,命运多舛,观者自然一个心思的扑在了剧中。
传统的古典小说中,人物变化是很薄弱的,《玉堂春》也不例外,这种创作理念显然与现代的影视创作风格绝不相符,现在影片中,一个人若是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基本认为人物便是失败的,经过大风大浪,或看破红尘或获得真理等等,不一而足了。
人物没有变化,那么人物必须可爱,张彻的电影血气方刚,人物变化少但个个英雄,自然受到观众的追捧,同样个理儿,苏三与王公子的性格特点自然也是极为可爱的。相较起来,王公子的性格多少有些轻浮之嫌,虽然有爱之深情之切,但多还是败家的子孙,所以最后必须获个功名以补足这份年少的轻狂。苏三则是完全不同,虽为妓者,但却在梳拢之后意守王公子,虽然不是明媒正娶,但却是忠贞无二,这很符合中国传统女性的操守,于是她受了冤枉,看客们没有不为之落泪的,所以苏三的可爱不是个人性格,至少影片中体显并不太多,恰恰是女性的德容。
邵氏的《玉堂春》拍摄于1964年,过去近半个世纪了,却仍然十分好看,107分钟一点也不显冗长,着实令人钦佩,想来昆汀成为邵氏忠实的粉丝绝不是没有道理的。
“苏三起解”是一个著名的唱段,俺虽然不会哼上几句,但听得次数却是不少,所以《玉堂春》的故事流传之广,民意之深,颇有中国古典传统的叙事风格。电影的叙事也是如此,结构上毫无机巧可言,基本是顺序的笔墨,直到王公子钱财散尽不得不回乡,此时才有两条线索,但王公子的线索浅尝辄止,苏三由于涉及到一桩凶杀案便多叙了一些,当然故事不是讲述案情,所以也无任何悬念可言,于是想来,故事传统,吸引人的绝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人,一名为红颜千金散尽把个功名浅斟低唱的公子,以及一个痴心守夫的烈女妓身。
人物命运是此片的主要魅力所在,于是,剧情的发展实际上都是与人物命运相结合的,或者两人之情,或者一人之难,相识,相知,梳拢,散尽,归家,守节,被骗,奴役,谋杀,判刑到翻案,如此点来,情节变幻却是迅速的,命运多舛,观者自然一个心思的扑在了剧中。
传统的古典小说中,人物变化是很薄弱的,《玉堂春》也不例外,这种创作理念显然与现代的影视创作风格绝不相符,现在影片中,一个人若是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基本认为人物便是失败的,经过大风大浪,或看破红尘或获得真理等等,不一而足了。
人物没有变化,那么人物必须可爱,张彻的电影血气方刚,人物变化少但个个英雄,自然受到观众的追捧,同样个理儿,苏三与王公子的性格特点自然也是极为可爱的。相较起来,王公子的性格多少有些轻浮之嫌,虽然有爱之深情之切,但多还是败家的子孙,所以最后必须获个功名以补足这份年少的轻狂。苏三则是完全不同,虽为妓者,但却在梳拢之后意守王公子,虽然不是明媒正娶,但却是忠贞无二,这很符合中国传统女性的操守,于是她受了冤枉,看客们没有不为之落泪的,所以苏三的可爱不是个人性格,至少影片中体显并不太多,恰恰是女性的德容。
女有德容便会受宠,虽寒贫出身,虽陷于娼门,但却守得了一片真心,按照古典的标准,此女便是好样子的。
古典作品中对妓女的描写很多,有才学之士,有侠义之士,有忠贞之士,更有自尊之士,用士形容女子,显见是多大的夸耀了。
回到梳拢的话题上,男人倒显得薄幸了许多,《玉堂春》中的王公子算是有心人,但却也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故事。昔有一怒为红颜,既豪气又情义,但绝大多数无非是逢场做了戏,有俩闲钱玩个风雅而已!《团长》中孟烦了的父亲曾说“风花雪月不失为小雅”,于是,戏演的成份便更为浓重了。
苏三的故事好在小雅终于成了大雅,俗话便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十分可惜的是,苏三一个背字当头,接连遭受了磨难,只能苦等苦捱,等不来捱不过就只好认命伏了冤罪,而王公子却是晴天白日,梳拢散了钱也算是成长的一个教训,这逢场的戏是做不得了,于是发奋用功得了一个功名。而这功名绝不是王公子一人所需,恰恰是为了事后解救苏三而预备的,在这个时候,男人终于把小雅梳拢变成了大雅的梳拢,女人却始终没有摆脱被梳拢的地位!
于是,我倒看得明白了,梳拢虽是妓院的行话,却真是古典男人与女人关系的写照,至于到了现代,女人还是希望被男人梳拢着,男人还是希望梳拢着女人,而且越多越好,与古典唯一不同的是,苏三与王公子的性情倒是少见了,但时代进步,人物也是有变化的,于是便符合了现代剧作的原则。
当然,也许现代剧作的原则恰恰符合了现代人的多变,苏三与王公子,那是古戏,当不得现实的!
江青、刘家昌、李翰祥之间的一点旧闻:
1966年6月27日,刘家昌与国联电影公司知名演员江青闪电结婚,惹得国联老板李翰祥十分不满,造成江青与李翰祥关系恶化。李翰祥对人说:江青是他由香港带来台湾的,他一手培植出来,如今她要结婚居然不告诉他一声,真是太不应该了!
出人意表的是,才与江青结婚4年,1970年7月19日,就在桃园夏威夷饭店,对李翰祥饱以老拳,差点还拿烟灰缸砸向李翰祥。打完李翰祥之后,刘家昌马上举行记者会,一边流泪,一边声称他握有江青与李翰祥之间的“充分证据”。李翰祥则对外声明,否认有刘家昌怀疑的苟且之事。同一天稍后,刘家昌带着江青,进了律师楼,当场签下离婚协议——结婚是闪电结婚,离婚也是闪电离婚。
江青跟郑佩佩是邵氏培训班的同学,至今两人都是好友,好像在郑佩佩博客看见江青跟她同年同月生,那么江青也是1946年12月生。
江青刚在培训班毕业就被李翰祥带到台湾了,所以在邵氏的作品就仅此一部客串的《玉堂春》而已,她去了台湾也大有一番作为,连续主演了《七仙女》、《西施》、《几度夕阳红》、《状元及第》、《喜怒哀乐》等国联的知名影片,李翰祥在国联的电影基本都是她挑大梁,1971年,不足25岁的江青就退出影坛,从此专心研习舞蹈。
黄梅戏《玉堂春》选段相关介绍
',2)">
相传玉堂春是苏三的艺名,在她五岁那年,被乐户苏淮与妻子一秤金把她从山西买来。经过十年的调教,把她培养成能歌善舞、文彩非凡的女子,艳帜一树,苏三就成了京城名妓。因她不论走到哪儿,都使房屋蓬蔽出辉,因此一位客人送给她一个艺名——玉堂春。玉堂春因是花魁之列,从不轻易接待客人,一般能见到她的都是腰缠万贯的名门望族。而且玉堂春待客以清雅弹唱为主,不轻易待寝。
当时明武宗刚刚即位,太监刘瑾专权。贤臣王琼得罪了刘瑾,被迫迁出京城,只留下儿子景隆收讨历年的贷银,再回老家永城。十八岁的王景隆非常能干,很快收回全部本息,打点一切过两天就要回家了。出发前的两天,他在街上信步闲逛。不由自主来到苏三所在的葫芦巷,他在人指点下迈进了一秤金家。一秤金虽然看出他确是个大家公子,但苏三也不能轻易的见他,于是推说苏三正忙。王景隆掏出一锭金子,她立刻眉开眼笑地把苏三领了出来。
王景隆细细地端详这位京城名妓,真不敢想信天下还有如此貌美之人,一秤金殷勤地置下酒菜,酒过三巡,王景隆就留宿房中。一夜风流,夜夜如此,王景隆干脆搬到妓院居住,早把回乡的事抛到脑后。还不到一年时间,王景隆的三万纹银花得一文不剩。一秤金就把他赶了出来。王景隆身无分文,沦为乞丐,白天沿街乞讨,晚上在关王庙栖身,非常凄惨。
苏三自他走后,拒不接客,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他,见他凄楚的模样不禁泪流满面。回去以后,苏三将首饰细软托人交给王景隆,让他先回老家后,再作打算。一秤金发现苏三的首饰不翼而飞,一气之下将她打了一顿卖给洪洞富商沈洪为妾。沈洪的正配皮氏与人通奸,怕被苏三发现,就想用下了砒霜的面汤毒死她,不料面汤被沈洪误喝,沈洪流血而死。皮氏诬陷苏三谋杀其夫,告上公堂,苏三屈打成招,被关入死牢。
而王景隆回乡以后,埋头苦读,第二年参加会试,一举登科,官任山西八府巡按。他派人到葫芦巷寻找苏三,却已人去楼空。王景隆来山西巡察时,在秋后问斩的名册中竟然看到“苏三”二字,真是大惊失色,立即提审苏三杀夫一案。苏三一见有昔日的心上人作主,立刻把冤屈尽吐一遍。王景隆自然作主洗清冤案,惩罚了皮氏。后来,王景隆在京城置下房屋,娶苏三为妾。

越剧《玉堂春·起解》的唱词
越剧《玉堂春》戚毕经典剧目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qyHjuD9G5c/
',3)">
苏三起解
(苏唱)苏三离了洪洞县,一路起解赴太原。阳春三月花似锦,我见花伤情心悲惨。久居监禁不知春,骤见春色更辛酸。一阵飞鸟头上转,鸟儿啊,你能否为我把信传?传言南京王公子,就就苏三遭祸端。此生难与君相见,再要团圆已无缘。
(苏唱)我自幼身世太凄凉,青楼卖笑度时光。情投意合逢三郎,海誓山盟配成双。恨的是鸨儿贪财施毒计,平地风浪将我嫁富商。面中毒药非我放,皮氏大娘狠心肠。老伯呵,可怜我的屈打成招受冤枉,恐怕是水落石出无希望。(白)苦也!(唱)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想起了,当年事,好不伤情。过眼云烟化灰尘,到如今恍如隔世人。一可恨爹娘心太狠,他不该,将亲生女儿送娼门。青楼生涯非人过,受尽折磨痛苦深。
(崇唱)说什么爹娘心太狠,谁愿意将亲生女儿送娼门。定然是,生计所迫出无奈,骨肉分离也伤心。
(苏唱)二可恨鸨儿丧良心,她不该,忘恩负义无人情。我为她,挣得多少雪花银,到头来将我卖与沈延林。
(崇唱)鸨儿是有财客笑脸迎,无钱汉,莫上门。姑娘年轻当作摇钱树,到人老珠黄就当作陌路人。谈什么良心说什么恩呀,还不是黄金白银换人情!
(苏唱)三可恨富商沈延林,他不该嫖院带来一斗金媒人谢银三百两,害我山西受苦情。……..四可恨皮氏大娘起毒心,她不该毒面药死亲夫君,又买通赃官洪洞县,害我冤枉海洋深。……..五可恨三班衙役也分赃银,将我苏三当堂屈打来招认。越思越想越可恨,这洪洞县内无好人。……..一句话儿错出口,爹爹一旁把气生。走上前去忙赔礼…….爹爹,爹爹呀!唯有你,老爹爹是个好人。
(崇白)哈……..走吧!
(苏白)爹爹且慢,想昔日我与王公子分别之时,曾在神前立下誓愿,如今待我祝告神灵。
(崇白)如此也好。
(苏唱)我这里,双膝跪,哀告神前,禀一声,关王爷,细听奴言。想当初,与三郎,古庙一别,订下了,白头约,各走天边。又谁知,玉堂春,惨遭不测,先受骗,又遭冤,苦受熬煎。求神灵,保佑奴,冤情大白,与三郎,重聚首,再能相见。……..老爹爹,他说道,冤枉难辩,不由我,玉堂春,心似油煎。(白)天呵!(唱)叫苍天,天不语。(白)关王爷啊!(唱)求神灵,神无言。苍天为何不开眼,菩萨为何不灵验。(白)也罢!(唱)苏三纵然身一死,作鬼也要去申辩!
京剧“玉堂春”观后笔记
京剧【玉堂春】//v.youku.com/v_show/id_XMTE0MDUxODA=_type_99.html
京剧【玉堂春】[迟小秋.宋小川][剧场版全剧] http://www.56.com/u11/v_NDg4MzkyNDM.html
',4)">
牵着蜗牛散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639680100h2qu.html
一、剧情简介
苏三曾是妓院中的清倌人,艺名玉堂春。王金龙前往妓院以访娇容,与苏三相互钟情,立下婚约。后王金龙金银散尽,被老鸨赶出妓院,苏三私赠钱财使王金龙得以回南京。王金龙走后,苏三被老鸨卖与山西商人沈雁林做妾,一年后遭沈妻毒计陷害,惹上谋杀亲夫的人命官司,被打入死牢。王金龙彼时官居山西八府巡按,提调此案。苏三起解……
二、主题思想
通过正面的,对苏三冤案平反经过的描写,透露了明朝官场的腐化。
三、赏析
1.主要人物形象
(1)苏三
苏三是底层人物的代表。
七岁被亲生父母卖入妓院,受尽苦难。可庆凡事都有两面性,苏三见过的人多,遇到过的事也多,使得她举手投足虽难免有些烟花女子的做派,但是她头脑清醒聪明,性格上又比从未受过苦难的人多了几分韧性。
前往太原途中,崇公道可怜苏三弱质女流,主动提出要给苏三打开刑枷,待临近太原再戴上。苏三一眼看出崇公道心肠不错,又知其未有子嗣,索性顺水推舟,将其认作干爹。崇公道对她的照顾本是出于好心,这样一来,倒又加上了父女情意,不照顾都不行。苏三此举,非但不像一个被押解的妓女,倒像是一个暂居人下的落难英雄,将一身棱角都折起来藏好,只待翻身之日。
苏三来到公堂。堂上,王金龙为确认她的身份,要其抬头。那一眼,苏三是否认出了王金龙?且看后来,刘秉义与苏三的一段对话。
刘秉义:今日若见了王公子,你可认识他呀?
苏三:慢说不认得王公子,换骨脱胎我也认得清。
苏三第一眼就认出了王金龙!她为何不主动与王相认?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保护王金龙;另一是为了保护自己。
王金龙今非昔比,已是八府巡按,若让人知晓曾与妓女有旧,并试图为旧情人翻案,轻则遭人话柄,重则可能会丢官。苏三对王金龙朝思暮想,肯定是希望王金龙过得好,而不是牵连他。
这是我们从一个痴情而识大体的女子所应站的角度来考虑的,是浪漫美好的想法。我们不能说苏三没有这样的顾虑,但是我更偏向于另一个角度:苏三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自己。
当日王金龙与苏三相爱,立下誓言,那爱是真的,誓言也是真的。可如今已非当日,王金龙是朝廷命官,虽然苏三仍然爱他,但是他是否依然爱着苏三?是否愿意屈尊与苏三相认?要知道,多少皇帝打下江山后,就要杀死那些曾经知道他卑下的过去的人,苏三又焉知王金龙不是个负心之人?若王金龙早已变心,或者像《莺莺传》的张生那样贪图前程,那么苏三的下场,实在不敢想象。这样的说法可能太现实了些,但是性命攸关,任谁都不会轻易冒险。
当然,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此刻苏三的毫无反应,都是智慧的表现。
若仅仅是毫无反应,产生的结果便仅仅是王金龙依照法律重新审理此案,夜长梦多,结果或喜或悲谁说得清?所以,在无为之后,苏三又开始顺着潘、刘二人的种种难堪提问,谈到了当年自己对王金龙的一片情意,最终唤起了王金龙的一片内疚和疼爱,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后的胜利。
刘秉义:你看那府按大人坐在上面,我来问你,焉是王郎?
苏三:大人,眼前若有公子在,纵死黄泉也甘心。
我不太了解,按照京剧的场景布置,以上这两句对话王金龙是否应该听到,若真的听到了,不心疼不难过才怪呢,又怎舍得这样一个人死去?当然,苏三能为自己争取到胜利,还是因为王金龙是个有良心的人。若真是个负心男儿,说什么都没用的。
王金龙深夜探监,苏三已知王金龙的心意,却因他白天公堂之上不认自己而恼怒。
前面我们说过,以苏三的智慧,她知道公堂之上是不能相认的。王金龙深夜看她,她也一定知道了王金龙的心意,那么她到底为什么恼怒?其实,是每个女人都该懂得的,对付男人的小伎俩而已:不这样,怎么能体现自己的不容易,让王金龙更疼爱她?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偏偏大家闺秀们极少能精于此道,搞得男人们都出外寻花问柳,留的娇妻在家孤枕而眠。
从明末至今,几经丰满,苏三成为了一个光鲜亮丽的艺术典型。
(2)崇公道
单看这名字,就让人不得不去思考此形象的典型性。
在洪洞县做了大半辈子衙役,崇公道对于衙门里的黑幕没有不知道的。能混大半辈子,还不失本心,没有点老滑头的本事是不行的。
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
不仅天知道,崇公道亦知道。然知道又能为之奈何?莫说崇公道胆小怕事,需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尽己所能帮助苏三,便已然是公道了。
(3)王金龙
妈妈说,痴情女子薄情郎。你几曾见一个男子苦苦等待一个女人?只有女子用一辈子等待一个男人。
如此说,王金龙曾经忘记与苏三那段约定,只是因为他是个正常的男人。
苏三:玉堂春好比花中蕊。
王金龙:你把那王公子比作何来?
苏三:大人哪,王公子好比采花蜂。想当初花开多茂盛,他好比蜜蜂儿,飞来飞去采花心。如今不见公子面,我那三郎啊——花谢时不见那蜜蜂儿行。
唉,王金龙已算是有良心的了,还能提什么要求呢?
2.对官场黑暗的揭露
故事开始,崇公道即奉命押解苏三前往太原复审。苏三起解。
“起解”是传统政治文明中的一部分,如果要简单的翻译成现代汉语,那就是:“提审”。提审程序如果按照目前的诉讼法理论,是上级法院根据自己的意志做出的、对下级法院生效判决重新审理的司法程序,五百年前的明清时期的规则也与之惊人的类似:蒙冤的囚犯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审衙门的上级——主要是监察机构“御史台”,申诉自己的冤屈,御史们如果觉得确实冤屈,就可以将案卷连同人犯和证人一同提到自己的衙门审理,称为“审录”而审录中人犯的上路,就是“起解”。(语出“百度百科”)
苏三的案子是冤案,那么,起解前往太原,就是给了苏三一个翻案的机会。崇公道说给苏三“道喜”,便是基于此。可是,明明是件喜事,为何苏三说起来就悲切,想起来就觉得自己有去无回?
“苏三离了洪洞县”的一段梅派唱词更加深了我们的疑惑: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到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起解”等于“把命断”?
如果只听这段唱词,可能多数人会认为“起解”是很可怕的事。就是说,在苏三的时代,“起解”,已经失去了它本应具有的正面意义。官场的黑暗,已经使得“起解”不仅不会为人平反,搞不好还会让人受到更多的苦了。
程派唱词倒是还给了人一线光明:
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好惨,
尊一声过往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言说苏三遭冤案,
今日起解奔太原。
若遇清官把案断,
日后有生当报还。
只是,“若遇清官把案断”,本身也在暗示着“脏官”之多。本应带给犯人希望的“起解”,倒更像是催命符了。
如果说这黑暗中还蕴藏着一丝光明,那是苏三还能遇到崇公道这样的好人。可这样的好人也参与过苏三案的分赃,给这光明之上又笼罩了一层黑纱。
时任山西八府巡按的王金龙,难忘旧情,提审苏三。一同会审的两个下级官员:潘必正、刘秉义,猜想王金龙与苏三有旧。于是公堂之上,二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百般试探套话。虽苏三尽量避免将王金龙牵扯,但终难免真情流露,让潘、刘二人确信实情。
王金龙为避嫌,不肯亲自宣判,责成刘秉义宣判,并要求其宣判结果为苏三无罪。刘秉义不肯,并为此与王金龙起了口舌之争。官场争斗,此处可见一斑。潘必正是老狐狸,先前会参与到公堂之上对苏三的试探套话,心中必然有自己的小算盘。可是最后,潘、刘二人却联起手来支持王金龙宣判苏三无罪,并建议王金龙迎娶苏三,这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戏到洞房花烛夜结束了。那花柱照亮了苏三的婚姻,却照不亮王金龙的官途。想起元稹的《莺莺传》,那个让人谩骂鄙视的张生,再看眼前的王金龙,虽让人肃然起敬,但又不免为其担忧。
四、小结
前几天跟一位网友说到京剧,他说,看京剧看的是角,而不是像我这样较真的。我却说,京剧能称为国粹,就一定是经得起推敲的,若经不起推敲,便不配做国粹。
我坚定着这个想法,并抱着这份坚定,在看京剧。看角,是捎带的。不过“玉堂春”的两个角可都是名角,若不各说两句,显得有点不识好歹;若各说两句呢,我又不懂唱腔,生怕说错了,所以,决定每个角说一句:
欣赏了宋小川的王金龙,便会体会到“大宅门”里的白家小姐为什么会无怨无悔爱上宋小川扮演的万筱菊;
迟小秋的“玉堂春”比“孔雀东南飞”还要好。
',5)">
精彩阅读连接
世界自然人文经典奇观(426)
中国自然人文经典景观(395)
毛主席照片著作诗词书…(54)
世界中国名牌大学经典(76)
书橱经典收藏(353)
历史大事件精选(293)
经典英雄人物事迹(49)
上海世博会经典照片(36)
经典博文(296)
人生处世处事经典(483)
健康养生经典(241)
经典字画玉瓷石雕篆刻…(392)
经典文史地基础文秘法…(73)
其他经典(319)
我的有感而发(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