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防御力最高的武器:黄梅戏艺术片111《皮秀英四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25:41
转载 :非常有戏

该剧叙述的是家道贫寒而长街卖水的李贤贵遭遇黄阁老悔婚。但黄阁老之女黄桂英却誓死不改,叫丫环三更时分花园赠银两于李贤桂,谁知被黄府打更之人皮盾听见。皮盾提前预约劫走银两杀死了丫环。黄阁老闻讯认为丫环是李贤贵所杀,李贤贵的嫂嫂皮秀英克服艰难险阻,上京告状。皮秀英通过四告不仅救出了李贤贵也终于找到了十年未归的丈夫李贤明。案情大白于天下,作恶之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1
',1)">
2
',2)">
3
',3)">
4
',4)">
5
',5)">
精彩唱词:http://www.hmxhg.com/detail.php?ID=809
李贤明大比之年去赶考,
一去直载不回程,
常言道瓦屋檐前三滴水,
点点不离旧窝痕,
他却是灶头烟随风吹散,
无影无踪上了九霄云,
撇下了少妻和小弟,
家遭横祸冤难申,
皮秀英万般无奈把京城上,
顾不得山高水深路难行,
顾不得二弟还在牢中坐,
无人送他饭一盘,
顾不得良家女子遭耻笑,
抛头露面任人评,
顾不得早上踩着露水走,
顾不得夜晚赶到路顶星,
白马山前险丧命,
九死一生到京城,
访一访来问一问,
才知我夫穿着红袍,昧了良心,
他妻住的是透风漏雨的,茅草屋,
他却在高堂大厅安下身,
他兄弟长街卖水压驼了背,
他却是腰围玉带摆威风,
我一告他兄弟含冤他不问,
二告他撇下妻子受苦辛,
不顾兄弟是不义,抛弃妻房是不仁
上面是《皮秀英四告》完整版,再来看一个精简版。
',6)">
名戏由来已久淮海戏:《皮秀英》的前世今生
谢宇野

上·http://www.56.com/u11/v_MzMxMTc1NjA.html52:12
http://www.ce.cn/kjwh/ylmb/ylzl/200807/01/t20080701_16015456.shtml
《皮秀英》改编自传统剧目《皮秀英四告》,这原本是个简单的公案故事,如今已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莫道女子肩嫩,大山也能担承,心中认一个理,只求世道公平。”——“理”字构成了这个人物和这部戏的灵魂。
一出祝寿的酒席惹出一连串意想不到的故事,一个年轻的女子为个“理”字独身闯京上告,一场公堂审问却成全了失散多年的夫妻的相认,一番齐心的努力使正义得到伸张,善恶得到明辨。
“莫道女子肩嫩,大山也能担承,心中认一个理,只求世道公平。”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之一——淮海戏悲喜剧《皮秀英》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这是全戏序曲开头的一句词,也是全戏的魂。
浓重的地方特色,紧凑的故事情节,到位的唱腔和身段表演,华丽的舞台美术让在座的观众沉浸在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淮海戏独特而牵人心弦的“拉魂腔”久久回荡……
地方名戏由来已久
淮海戏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地方戏剧,旧称“淮海小戏”。它是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淮阴地区、连云港市及盐城、徐州、扬州地区的部分乡镇和皖北一带。源出于海州、沭阳、灌云一带流行的“拉魂腔”,因以三弦伴奏,又称“三括调”。
早期的淮海戏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也就是说,它不仅能在舞台上演出,也能在街头、乡村“摆地摊”。
与同是江苏戏曲的昆曲、评弹不同,淮海戏总是充满乡风野趣,人物的个性是那么鲜明特异,情感分明,给人爽朗明快、清新生动的感觉,又不时地流露出一丝丝诙谐。贴近老百姓的内容和表演让淮海戏在江淮一带十分流行,从孩童到老人都会随口哼唱几句,谁认不懂淮海戏?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贴近,194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淮海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时先后组织了“艺人救国会”及“实验小组”,编演《柴米河畔》、《三星路》、《反内战》等现代戏,用于党的宣传。1947年成立了大众淮海剧团,从此,小戏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并定名为“淮海戏”。
直到现在,淮海戏仍旧在江淮地区十分流行,淮海戏传统剧目有《樊梨花》、《皮秀英四告》等32大本和《骂鸡》、《催租》等64单出。这些经典都得以传承下来,继续给当地的百姓带来饭后茶余的欢乐。
在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淮海戏出现在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老戏新编焕发光彩
《皮秀英》改编自传统剧目《皮秀英四告》,这原本是个简单的公案故事:女子皮秀英为了代小叔伸冤而不顾一切阻力和困难,勇闯重重难关,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小叔的清白;在王府告状时,无意之间遇到离别六载的夫婿,最后小叔冤案伸雪,全家团圆的故事。而《皮秀英》却在这条线索下有了更为丰满的剧情。
这次带领江苏省淮海剧团演出的廖寿儒正是这部戏的编剧,“传统的《皮秀英四告》情节过于简单,这不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与表现人物情感,让观众会有莫名奇妙的感觉。于是我就对情节与人物的设置做了些变动。”
改编之后,该剧开头就加进了这一场热闹的祝寿酒席的戏份。皮秀英小叔子李贤贵的岳父黄阁老过寿,舞台背景是官宦府第,灯火辉煌,舞台美术与人物的行为都展现出那种高高在上的官宦人家的气息,这为后来黄阁老嫌贫爱富陷害女婿作了铺垫,也才有皮秀英为小叔清白上京四告的一系列故事。而传统的剧目直接就从皮秀英上京告状演起,新剧让剧情也更为连贯。
除剧情的改变之外,一个角色的增加也让新剧无论从剧情还是趣味上都更具吸引力,这个角色就是:公主。女主角皮秀英是位可敬可爱的女子,她有坚强刚毅、不向恶势力屈服的一面,也有后面情感戏里的柔媚娇羞的一面。但公主的角色端庄秀丽识大体,又不失俏皮可爱,丝毫不逊于主角皮秀英。这部剧的高潮部分在皮秀英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京城告状时,竟然在堂上遇到自己失散多年的丈夫,这一情节是那么的富有戏剧性,也有着一种掩饰不住的喜剧色彩。但这却与之前皮秀英所经历的悲苦形成巨大的反差,猛然的转变有些突兀,这是由悲到喜的突兀,于是公主这个角色便发挥了作用。皮秀英在上京路上甚至遭受了亲哥哥的阻挠,险些丧命。这出戏结束后,场景一转,来到京城,公主出场,竟是女扮男装,这无形中慢慢开始了气氛的转变,并且这个公主偏偏暗恋皮秀英的丈夫、身为平西王的李贤明。她假借想看王爷审案接近王爷,但在审案的过程中却发现了皮秀英的身份,并且对她抱有深深的同情,不计较自己对李贤明的感情,成人之美,最终撮合了这对夫妇的相认。
公主的可贵之处在于,虽然她也爱着李贤明,但没有嫉妒她,甚至在听完皮秀英的叙述后,反而由衷地同情她,赞许她,制造机会让两个人相认,这样的品质让公主受到观众的认可,她知晓二人身份后的撮合也显得诙谐幽默,让整部剧顺利地过渡到喜剧的结局,又增加了这部剧的乐趣。“公主的活泼可爱与成人之美的品质从侧面衬托了主角皮秀英,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希望表达对这些有着优秀品质的女性的赞美。”廖寿儒这样解释,“这些改变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价值观,我们的戏剧才会一直有观众。”
非物保护传承发展
淮海戏是绽开在淮海平原上的一枝绚丽的艺术之花,在通过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验收后,它仍旧面临着传承下去的艰巨任务。
6月20日上午,中国剧协在京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晋京演出专家座谈会,专家提出了传承发展淮海戏的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定只有代代相传才能得到延续与发展,我们的宝贝太多,留下的却越来越少,不能让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尸体。”廖寿儒感慨道。
为了保护淮海戏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淮海戏工作者们整理改编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同时也新编了许多剧目。他们坚信,要想发展这一剧种,首要的就是继承历史的精华。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日益多元化,人们对淮海戏的兴趣也逐渐变淡。专业学习淮海戏的人越来越少,专门开设有淮海戏的淮安艺校最初生源非常匮乏,最后学校只好承诺,免除学生学费与生活费,才找到足够的学生。
想让这一个剧种存活下去,最根本的是保持它的特色。廖寿儒说:“现阶段,很多剧种都逐渐有被京剧这些著名剧种同化的倾向。虽然要学习京剧的优点,但是却一定得保留我们淮海戏自身的文化特点。”
“拉魂腔”的唱法就是淮海戏的一大特点,在研讨会上专家也提出:拉魂腔非常独特,那种震撼力真是可以拉动观众的心魂。例如这部新编《皮秀英》就将拉魂腔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充分地彰显了淮海戏的特色。
在传承的基础上,势必要对剧种进行发展才能让它在流传时也散发新的活力。江苏省淮海戏剧团一直注意让剧情符合当代人的兴趣。“淮海戏是农民和普通市民的艺术,寄托的是人民的希望,渴求的是百姓的共鸣,我们这不是迎合,而是让淮海戏永远散发新的活力。”廖寿儒如是说。
除此之外该剧在一些细节上也注意改进,让语言更为朗朗上口,容易理解。里面不时冒出一些很现代的词汇,如“帅哥”、“美眉”、“第三者”之类,每次都会把下面的观众逗乐。
该剧在服饰、造型、舞台美术上更加要求精益求精。《皮秀英》中皮秀英一角原本是青衣,但是为了让戏剧更有观赏性,又糅合了花旦的一些特色,让皮秀英这一角色更丰满更富于魅力。
在全剧结束时,全场观众的掌声说明《皮秀英》在民族文化宫内的演出是成功的。其实,新版的《皮秀英》已成功演出千场,并且通过了2008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查,主演许亚玲女士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一切都说明观众认可我们淮海戏,专家认可我们淮海戏,社会认可了淮海戏,作为剧组的一员,还有什么让我们更加欣喜的呢?”
',7)">
中·http://www.56.com/u11/v_MzMxMTUyMjc.html 55:43
',8)">
下·http://www.56.com/u11/v_MzMxMTUwODY.html 49:40
',9)">
精彩阅读连接
世界自然人文经典奇观(426)
中国自然人文经典景观(395)
毛主席照片著作诗词书…(54)
世界中国名牌大学经典(76)
书橱经典收藏(354)
历史大事件精选(303)
经典英雄人物事迹(49)
上海世博会经典照片(36)
经典博文(297)
人生处世处事经典(483)
健康养生经典(241)
经典字画玉瓷石雕篆刻…(392)
经典文史地基础文秘法…(73)
其他经典(364)
我的有感而发(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