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后我的新衣价格:毛泽东为何选择华国锋为接班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59:53
揭秘:毛泽东为何选择华国锋为接班人
2011年08月18日 10:17:33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分享到新华微博



2011年2月,《人民日报》刊发了《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一文,国内外媒体颇为关注。8月,华国锋逝世3周年之际,其骨灰将移往位于山西交城的华国锋陵园安放。
毛泽东为何选择华国锋作为接班人?或许能从华国锋的风雨人生中寻找到答案。作为继毛泽东之后的中国最高领导人,华国锋对于中国历史走向,曾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本刊特约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海文讲述华国锋投身革命、主政湖南、粉碎“四人帮”、晚年生活等经历,特别是全力推动邓小平复出的曲折过程。以期尽可能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再现当年的风云变幻……
李海文,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8年底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 1978年到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工作,1979年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历任周恩来年谱生平小组副组长、组长,周恩来研究组副组长,研究员;1998年到中央党史研究室,任《中共党史研究》副主编,《中共党史资料》主编;长年研究周恩来、毛泽东、华国锋、彭真及党史,出版专著若干,其中整理师哲回忆录《历史巨人身边》及《周恩来的故事》影响最大,撰写论文50多篇。
1921年2月16日,阴历正月初九,华国锋出生于山西交城县城一个工人家庭。本姓苏,名铸,6岁丧父。1936年3月20日,红军东征到交城,所到之处开仓济粮,宣传抗日。15岁的华国锋此时正就读于交城职业学校。
1937年11月13日,日本骑步兵500人占领了交城,汉奸成立了日伪维持会,人民生活在深深的惶恐之中。面对艰难时局,1938年6月,华国锋瞒着母亲逃离家庭,和同学一起步行80多里,参加了牺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随后参加了青年干部训练班。为了日后便于开展工作,不牵连家人,苏铸改名为华国锋,以示担当“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之决心,随即加入共产党,时年17岁。
小说《吕梁英雄传》的原型是他的部下
1940年2月,华国锋回到交城任牺盟会秘书、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这年夏天,为了加强平原的工作,华国锋带领一批同志下山。不久,县公安局长随女友私自到太原,华国锋当机立断,将干部全部撤回山里。几十年后,曾随华国锋一道下山的李友莲说:“这个公安局长,到了太原就叛变投敌。敌人当即派他回来抓人。不是华国锋通知得快,再晚一点我们都被捕了。你看华国锋不爱讲话,他心里可有主意。办事决心大,动作快。”
交城山多平川少,90%以上是山地,但交城离太原仅55公里,日本人的汽车1个多小时就到了,是敌人重点“扫荡”的地区。抗战8年,华国锋一直坚持在这里。他领导的民兵段祥玉、崔三娃、韩凤珠被授予晋绥边区特等民兵战斗英雄,1944年12月,他们到兴县出席晋绥边区群英会。在会上,作家马烽、西戎慕名采访他们,根据他们的战斗生活写成小说《吕梁英雄传》,广为流传。
1941年、1942年,晋绥地区由于敌人反复“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根据地缩小了三分之一。敌人深入到根据地的岔口、芝兰、榆林山、归化、草头庄等地设立据点,修筑碉堡。驻扎在八分区的日军达4000人,伪军2000多人。1942年秋,毛泽东听晋绥分局书记林枫汇报后提出:“将敌人挤出去。”年底,县委指定县委宣传部长、抗联主任华国锋担任三区对敌斗争主任,负责挤走芝兰的敌人。
芝兰村处于西治川、原平川、屯兰川的交界处,是八分区党政军机关驻地(关头)的门户。华国锋动员芝兰镇附近15里的群众坚壁清野,搬家,最后只剩下几户人家留守。鬼子找不到粮食吃,找不到柴烧,只能从城里运来。华国锋派民兵在山上监视敌人的活动,部队和民兵伏击敌人的运输队。村里只有一口井,离炮楼有数百米,敌人派人挑水。他决定卡断敌人的水源,指挥民兵将大粪、死猫、死狗扔到井里,敌人将井水中的东西淘了照样喝。一位老大爷献计:“把头发剪碎了扔到井里去,看他怎么喝?!”碎头发,淘也淘不尽,敌人守着井水无水喝,守着青山没柴烧,无法生存。
1943年7月21日,芝兰、岔口的敌人炸毁据点,撤兵西逃。晋绥军区副司令周士弟回忆说:“胜利的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主席立即打来电报,批示和鼓励晋绥所有的地区要像八分区一样,打出威风来,扩大自己,挤小敌人。”芝兰的群众至今记得这场战斗,他们将那口水井盖上棚子,保存完好。
南下湖南,30岁任毛泽东家乡的县委书记
为迎接全国解放,1949年3月,华国锋离开河北阳曲县,调到为南下成立的一地委任委员、宣传部长,住在盂县一城关附近集训,等候南下的命令。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后来的妻子韩芝俊。
韩芝俊1931年生于山西五台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韩七海、母亲田常凤及叔叔、婶婶都是抗战初期的老党员。韩芝俊从小就参加儿童团,站岗、放哨、送信,十一二岁担任儿童团的指导员,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还不满15岁。韩芝俊喜爱文艺,华国锋和她相识后,特别去看了她演出的《王贵和李香香》、《兄妹开荒》等文艺节目,她在里边演男角。韩芝俊知道华国锋实在,最终俩人走到了一起。结婚仪式没有酒席,没有繁文缛节,场面热闹、欢快。俩人还照相留念。大家都是供给制,供给水平很低,没有棉鞋。韩芝俊只穿一双单鞋,春寒料峭,为了御寒,她将裤腿用绳子扎起来。
1949年6月,华国锋随大军南下,到湖南湘阴县任县委书记、地委委员。
1950年初,华国锋、韩芝俊有了儿子苏华,后来连得一子两女。韩芝俊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管理家务,从没有耽误过工作。华国锋忙着工作,经常下乡,很少回家,回到家里,他常将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心上,拍打、抚摸。
1951年7月,华国锋调到湘潭县任县委书记兼县人民武装部政委,这年他30岁。湘潭是毛泽东、齐白石、周小舟的故乡。这是个山区县,公路很少,多是独轮车走的羊肠小道。他跑遍了湘潭县的每一个村子。
1952年10月,华国锋任湘潭地委副书记兼湘潭县委书记,兼任专员,两年后任地委书记。从1945年担任山西交城县委书记算起,华国锋此时担任县委书记的生涯已达10个年头。这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