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绑架:海洋局腹背受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54:25
海洋局腹背受敌    2011-09-07 07:25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种昂      8月31日,在彻底排查、封堵溢油点期限的最后一天,康菲中国公司终于递交了工作报告,暂时避过了更为严厉的处罚。如果康菲中国公司的报告得到海洋局的确认,这一天对于整个蓬莱19-3漏油事件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是渤海漏油事故的终点,也是索赔大战的起点。

        如果说漏油的主要责任方是康菲与中海油的话,接下来这场环保索赔诉讼的主体则是代表国家进行索赔的海洋局。尴尬的是,正当国家海洋局招兵买马、跃跃欲试之际,来自民间的律师团队却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

        眼下,代表国家进行索赔的海洋局要打的并不是一场单纯的追责诉讼。其中纠结了各方利益:肇事方——中海油、康菲;追责方——国家海洋局、各地渔民以及多家NGO组织、律师团体;对这一公共事件关注的众多媒体、亿万中国公众,乃至中、美等多国政府。

       即将拉开大幕的这场环保大战,将是海洋局与多重利益主体博弈的漫长过程。

孤军作战 腹背受敌

       “8月31日,海洋局已经收到了肇事方康菲中国公司的报告。由于报告多达上千页,目前海洋局正在进行现场核查和专家评估审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一位管理人士如是说,一旦确认康菲公司完成了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后,对于生态环境损害的索赔即将开始。

       从6月4日蓬莱19-3油田漏油以来,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场万众瞩目的环保大战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始终在对事故处理进行实时的监控,就是为了起诉在调查取证。因为只有彻底封堵了溢油点,污染完全停止,才能对整个事故的污染范围、程度进行评估,进而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和索赔金额。

        8月31日,是海洋局要求康菲彻底排查、封堵溢油点期限的最后期限,也被认为是整个事件的关键节点。在此之前,漏油点尚未封堵,海洋局一直处于被动的角色。由于缺少海底作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海洋局对于康菲可打的牌不多,所能做的只有勒令其停产和不停的催促。“在这场事故中,国家海洋局感觉到的是孤军作战和巨大的压力。”北海分局的一位官员坦言,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一出,所有难题都向海洋局涌来。一方面,海洋局要恪尽职守——钻井平台上的督察人员24小时值守,后勤行政人员天天加班统计数据;另一方面,海洋局还要协调对外的各种关系——不断催促康菲排查原因,协调各政府相关部门,向媒体、公众反复做出解释。稍有差池立刻就会招致一片质疑。

       上述官员说,这期间,海洋局甚至要承载大量原本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按照中国海洋管理范围划分,海洋局负责海水生态环境污染,渔船、渔业污染归属农业部,商船、港口水域由海事部门负责,岸边水域由环保部管理,近岸地区则应由地方政府出面。可蓬莱19-3一漏油,渤海所有的污染受害者纷纷前来送检样品,请求协助索赔。

        更尴尬的是,在这场环保大战尚未打响之际,国家海洋局并非仅有正面战场上的康菲、中海油这两个对手,海洋局身后的NGO以及国内律师团体随时可能使其腹背受敌。

        事故公布之初、海洋局尚未明确追责之时,国内数十家NGO组织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要打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尽管目前在贵州、云南等地有过个别先例,但在国家层面的公益诉讼既无先例,更无法律依据。

         而当国家海洋局公开表示,“正在调查取证,为索赔作准备时”,被挡在诉讼大门之外的NGO组织暂时放弃了公益诉讼的想法,但却表示,将转而监督国家海洋局诉讼要求是否合适。显然,来自民间的力量并不完全信任代表官方的国家海洋局。

        尽管国家海洋局在处理事故中自我感觉良好,局长刘赐贵声称,这次事故的处理“反应快速”、“目标明确”、“组织得当”,但却遭到了来自民间势力的否认。2011年8月9日,北京华城事务所律师贾方义就以行政不作为将国家海洋局告上法庭。

        虽然这些起诉尚未立案,但贾方义告诉记者,有人前来当说客,劝其推迟起诉,并非让其撤诉,这更加说明起诉国家海洋局的理由与事实得到了认可。近期他还要前去沿海搜集证据,为即将开始的行政诉讼和公益诉讼做准备。

        在这起渤海漏油事故中,原本官方与民间的矛头都应指向肇事方,可随着国家海洋局沦为被告,两条阵线搅和在一起,开始出现混战的迹象。

三方混战 多重博弈

8月31日之前,漏油事故的主角是康菲与中海油;8月31日之后,这场环保大战的主动权则开始向海洋局过渡。就连康菲中国公司也多次主动前来探听消息,看海洋局究竟掌握了多少证据。

面对举世瞩目的这场环保大战,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在49家报名的律师事务所中,初步选定了4家作为国家海洋局的法律服务团队。北海分局相关人士介绍道,这4家律师事务所均有相关的环保诉讼经验。只等国家海洋局的审核,即可提起诉讼。

如果说此前海洋局要顾及的仅是腹背受敌的尴尬,那么此后海洋局在诉讼之中所遭遇的形势则要复杂得多。

贾方义认为,在这场举世瞩目的事故中,海洋局代表国家来进行索赔,这就决定了眼下的海洋局很可能要站在国家层面进行综合考量,这远非单纯一个政府部门那么简单。

国家海洋局违法行政也许正是由此而来。在贾方义看来,康菲公司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了海洋局,但直到一个月后海洋局才向公众发布消息。这是违法行政行为;其二,海洋局没有依法通报中海油是溢油事故责任方,构成行政不作为。

在蓬莱19-3油田开采模式上,康菲虽是作业方,但中海油却享有51%的权益。这意味着中海油对于漏出海底、污染海洋的原油也有51%的权益。尽管中海油与康菲从未公开合作协议的相关条款,但如果协议权责不对等,中国法律也不会认可,同时作为国际巨头,很难想象康菲会签署这样的合同。可如果权责对等,取得勘探开采权的中海油才是此次事故的第一责任方。

这场看似简单的追责诉讼,其实越来越扑朔迷离、错综复杂。贾方义担心,海洋局代表国家进行索赔,会否投鼠忌器——中海油即是国有央企,如其责任被确定、公开,最终受创的会否还是政府自身。这也许是海洋局始终没有把矛头针对中海油的原因。而作为作业方,康菲有着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中海油也依赖其在国内外的合作,一旦受重罚、遭各地渔民索赔,外国投资者被吓走,中海油能否在“海上大庆”采出原油,甚至关乎中国能源供给大局。

眼下,原本就腹背受敌的海洋局所要打的并非是一场单纯的环保追责诉讼。其中纠结了各方利益:肇事方——中海油、康菲;追责方——国家海洋局、各地渔民以及多家NGO组织、律师团体;此外,这一公共事件中众多媒体、亿万公众的呼声也无法漠视;而石油资源甚至还可能会牵动着中、美等国政府高层的神经。

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代表国家索赔的海洋局以及相关司法部门势必需要进行多重的考量——既对肇事方予以严惩,还不能吓跑外国投资者;既要厘清国有企业、中海油应有的责任,也不能引火烧到政府自身;既要对各地渔民安抚、对环境生态污染做出巨额补偿,还要使罚款在开采方所能承受范围之内;既不能完全回绝NGO以及社会机构公益诉讼的申请、打击他们高涨的热情,还要避免最终演化成一场司法混战;既要果断应对、迅速平息公众以及媒体的质疑,也要在法律框架内谨慎地进行制度修正与创新;面对海洋开发战略的启动,判决结果既要足以震慑潜在的肇事方、为海洋环保提供司法庇护,又不能太过束缚海洋大开发的脚步……

难怪有人断言,即将拉开大幕的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诉讼大战,必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其最终判决将是多重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