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战友:台湾特有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35:16
 ~十三行文化~~珠飾~

位於台灣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的十三行文化距今約1800500年前,這個文化是較進步的文化,他們已有煉鐵技術以鐵器為生產工具,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經研究得知,十三行人生活在,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 十三行文化主要分布於台北盆地及其它附近地區,此外在台灣東北海岸地區及東部的花蓮地區都有發現。主要遺址有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小基隆,台北市西新庄子、社子,台中縣大甲番仔園、外埔鄉麻頭路、大肚鄉龍泉村,彰化八卦山,苗栗縣苑裡,台南縣永康鄉蔦松,南投縣集集鎮田寮院等。 十三行人雖然會使用鐵器,但仍以農業、漁獵維生,但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部落。一般皆認為他們是後來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的祖先。居住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的凱達格蘭族,仍然使用裝飾印紋的陶器,而凱達格蘭族的分布也與十三行文化的分布相當一致,所以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的主人應該是凱達格蘭人的直接祖先。


十三行遺址出土的主要器物

陶器十三行遺址所發掘出土的文化遺物中,陶器是數量最龐大的一批標本。其中,完整或可復原的陶器約126個,破碎的陶片佔最大宗,估計約超過80萬件。十三行遺址出土主流的紅褐色夾砂陶片,依據其施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素麵、拍印文系統、及壓印、刻劃、刺點、劙劃、捺點等。一般而言,紋飾多施於器物腹部及延伸的底部,大部分皆通體施紋,亦見紋飾呈環帶狀分佈。
在各種出土陶器中,淡褐色陶器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有其他器物少見的粗條紋紋飾。灰黑色泥質陶器數量也不多,但是頗具特色,器型有小口大腹的罐與瓶,質地細緻,表面經常抹平磨光,肩部外表裝飾有刺點紋及圈點紋,紋樣常環繞器表一周。
在所有出土陶器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十三行博物館譽為「鎮館之寶」的「人面陶罐」。該陶罐在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佈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在陶罐腹部則有生動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據學者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

鐵器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礦石、煤等的研究,顯示該遺址主人已知煉鐵。此外,在十三行遺址也發掘出煉鐵作坊,證實煉鐵是在聚落內進行的。
出土的鐵器不算多,可能是因為氧化腐朽不易保存,以及再製造利用,以致出土器物數量較少。目前出土的鐵器皆器型不明,推斷是用來做武器。一般來說,如果具有農耕文化,應當有金屬製的農具,或是類似物。雖然目前已經證明十三行人能夠農耕,只是技術並不高明,他們同時也會畜養家畜

其他器物除了日常用具外,十三行遺址也出土很多瑪瑙珠、玻璃手燭、玻璃耳、玻璃珠,以及其他質料的珠子。現址還發現飾、鎏金青銅碗、銀管飾物、銅刀柄、銅碗、銅鈴、銅幣等罕見遺物。由於這些器物或者來自台灣其他的族群、或者來自南洋、或者來自中國,因此可能是與外界貿易交換所得來的。由此推斷,十三行在當時是台灣島內外重要交易地點,與外地的聯繫相當頻繁。

墓葬相關人骨及器物十三行遺址還出土了大批和墓葬相關的人骨及器物。依出土的姿勢與方向,人骨的姿式可分為九大類型,而其中最值得討論的便是屈肢葬。十三行遺址之主人的埋葬習俗,以頭朝西南臉向西北的側身屈肢為主,凶死者則往往以頭向東北的直肢葬方式埋葬,常見的陪葬品包括裝飾品陶罐、青銅柄、鐵刀等器物。在十三行遺址出土之前,台灣史前遺址中從無屈肢葬的葬式出現。而屈肢葬郤是台灣先住民主要的埋葬方式。
此外,由無頭葬出現可知聚落族群間可能有戰爭獵頭的行為。


附件 1珠飾.jpg (21.38 KB) 2008-5-11 19:19

2珠飾.jpg (22.11 KB) 2008-5-11 19:19

3珠飾.jpg (21.46 KB) 2008-5-11 19:19

4珠飾.jpg (22.03 KB) 2008-5-11 19:19

5珠飾.jpg (20.88 KB) 2008-5-11 19:19

6珠飾.jpg (22.57 KB) 2008-5-11 19:19

7珠飾.jpg (22.14 KB) 2008-5-11 19:19

8珠飾.jpg (22.47 KB) 2008-5-11 19:19
十三行文化~~珠飾~
附件 9珠飾.jpg (23.12 KB) 2008-5-11 19:24

10珠飾.jpg (21.65 KB) 2008-5-11 19:24

11珠飾.jpg (22.91 KB) 2008-5-11 19:24

12珠飾.jpg (22.89 KB) 2008-5-11 19:24

13珠飾.jpg (20.82 KB) 2008-5-11 19:24

14珠飾.jpg (20.87 KB) 2008-5-11 19:24

15珠飾.jpg (22.61 KB) 2008-5-11 19:24

16珠飾.jpg (21.62 KB) 2008-5-11 19:24
 以下所發圖示都是考古遺物~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之陶器類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陶偶~
形制:這件標本是一個人的雕像,左耳左臂及腰部以下殘缺,但是殘留的部分仍然可以看出塑得十分仔細,面部五官都很完全,耳垂特大而且穿孔,說明十三行人有穿耳洞的習俗,下巴很尖,與人面陶罐Pt007 相似,可能代表體質特徵。頭部後方以泥條塑成盤裹狀,可能代表「淡水廳志」的記載:「淡北番婦頭無粧飾,以烏布五尺蒙之曰『老鍋』。」右手上舉與耳同高,與排灣族雕像之常姿相同,由此推測左手應該也採同樣的姿式。頸部至胸前明顯地畫出整套項飾。雕塑時特別強調胸前凸出的乳房,因此必為一女性。腰部很細,繫有腰帶。可惜腰部以下
缺損,無法得知。 材質:陶─紅陶


主題:考古遺物 .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 . 材質:陶 .

位於台灣台北縣淡水河的十三行文化距今約1800500年前,這個文化是較進步的文化,他們已有煉鐵技術以鐵器為生產工具,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經研究得知,十三行人生活在,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 十三行文化主要分布於台北盆地及其它附近地區,此外在台灣東北海岸地區及東部的花蓮地區都有發現。主要遺址有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小基隆,台北市西新庄子、社子,台中縣大甲番仔園、外埔鄉麻頭路、大肚鄉龍泉村,彰化八卦山,苗栗縣苑裡,台南縣永康鄉蔦松,南投縣集集鎮田寮院等。 十三行人雖然會使用鐵器,但仍以農業、漁獵維生,但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部落。一般皆認為他們是後來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的祖先。居住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的凱達格蘭族,仍然使用裝飾印紋的陶器,而凱達格蘭族的分布也與十三行文化的分布相當一致,所以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的主人應該是凱達格蘭人的直接祖先。

位置:台灣;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十三行聚落
描述:十三行遺址是台灣北部較晚期的史前文化--十三行文化的命名和代表遺址,年代延續了至少一千多年,這個遺址也是台灣少數全面發掘的考古遺址,歷次發掘的面積超過七千平方公尺,出土文物種類繁多、現象豐富。包括陶器、石器、鐵器、銅器、金銀和玻璃飾物等文化遺物,動物骨骸等生態遺物,以及房屋柱洞、陶窯、水井等結構遺存,此外,大量發現台灣史前遺址中少有的屈肢葬群,同時,它也是台灣史前考古中唯一發現煉鐵殘跡的遺址,標誌著台灣的史前文化在此時已經由石器時代進入金屬器的使用。十三行遺址文化內涵豐富之程度,在台灣考古學研究史中,可謂罕見,於1991年12月被指定為二級古蹟。


附件 1陶偶.jpg (30.19 KB) 2008-5-15 13:53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侈口縮項圓腹圈足瓶~

形制:侈口縮項圓腹圈足瓶,圈足遺失,僅可見製作痕,口緣、頸折及器腹處皆有劃紋,腹部有寬條刮紋。
材質:陶─紅陶
附件 6侈口縮項圓腹圈足瓶.jpg (14.24 KB) 2008-5-15 14:10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方形金飾~

形制:方形金箔,素面,四個角落各有一孔,邊緣略殘。
材質:金


附件 152方形金飾.jpg (15.03 KB) 2008-5-18 13:50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圓形金飾~

形制:圓形金箔,有折邊,邊緣略殘,中央穿一小孔,孔徑在三公厘左右,並嵌有一陶珠。有似鳥形的幾何圖形。
材質:金


附件 153圓形金飾.jpg (27.16 KB) 2008-5-18 13:53

154圓形金飾.jpg (22.32 KB) 2008-5-18 13:53

155圓形金飾.jpg (23.79 KB) 2008-5-18 13:53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侈口縮項圓腹圈足瓶~

形制:侈口縮項圓腹凹底罐,口緣邊處有劃紋,頸折處有寬條刮紋,器腹處拍印有帶狀複合紋,器腹處略有燻黑痕。
材質:陶─紅陶
附件 7侈口縮項圓腹凹底罐.jpg (17.45 KB) 2008-5-15 14:18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瓶

形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瓶,頸折處有一圈圈印紋,口緣及圈足處皆略有缺損,器表光滑。
材質:陶

附件 2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瓶.jpg (14.65 KB) 2008-5-15 12:57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侈口縮頸單把折肩束腰圈足罐 、人面陶罐~

形制:侈口縮頸單把折肩束腰圈足罐,口緣頸折腹部和底部經修復,全器器表皆有圈印紋,除口緣處器表外,皆有刺點紋,器腹處塑有人面五官特徵,唯妙唯肖。
材質:陶─紅陶




附件 3侈口縮頸單把折肩束腰圈足罐 、人面陶罐.jpg (19.47 KB) 2008-5-15 13:36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侈口縮頸圓腹平底瓶

形制:侈口縮頸圓腹平底瓶,口緣經修復。
材質:陶─紅陶

附件 4侈口縮頸圓腹平底瓶.jpg (17.37 KB) 2008-5-15 13:41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侈口縮頸圓腹凹底罐~

形制:侈口縮頸圓腹凹底罐,經復原,口緣處有等距的三條劃紋,口部處有帶狀複合劃紋,腹部處有附加雕紋。
材質:陶─紅陶
附件 5侈口縮頸圓腹凹底罐.jpg (23.76 KB) 2008-5-15 14:08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侈口縮頸圓腹圜底罐~

形制:侈口縮頸圓腹圜底罐,唇部有等距的劃紋,器腹處拍印帶狀複合紋,器腹及底部有燻黑痕。 材質:陶─紅陶
附件 8侈口縮頸圓腹圜底罐.jpg (17.38 KB) 2008-5-15 14:20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缺口縮頸圓腹平底瓶~

形制:缺口縮頸圓腹平底瓶,頸折處有寬條刮紋,上腹處有一圈圈點紋和櫛點紋。
材質:陶─紅陶
附件 9缺口縮頸圓腹平底瓶.jpg (19.83 KB) 2008-5-15 14:22
 考古學文化:十三行文化~平底缽~

形制:平底缽,腹部有燻黑痕,素面無紋。
材質:陶─紅陶
附件 10平底缽.jpg (20.46 KB) 2008-5-15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