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君家世背景:遗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56:17
探究“探究”(2009年第7、8期)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 孙晋诺

遗 璞

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璜遗璞。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叮叮口当口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夜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说的是省城老贾的事。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 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就叫起他省城老贾。

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

    他现在怕忙了吧!

    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写咱遗璞村了吗?

    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

    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的。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你们婆娘家这臭嘴!

    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

    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

    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想想,招来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

    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

    以后还能来吗?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啊,那最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

    真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有删节)

   
    “探究”自2003年写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来,就成了代表新课程理念的几个热词之一。考纲把“探究”作为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评价的最高级别,高考试卷上的“探究”以各种形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从2007年四个省到2009年十一个省市实行新课程高考,题目直接呈现“探究”一词的试题已为数不少,相比较而言,笔者以为今年辽宁卷的一道探究题还是中规中矩的。文本选用了贾平凹的小说《遗璞》,题目是:
    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首先,这道题的探究集中指向了对文本的理解。什么是探究式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只是运用了这个概念,并未对它的教学内涵加以界定。于是它在教学实践中被无限放大,体现在高考的试卷上,也是花样百出。比如有资料把近几年的探究题归纳为:比较型、评价型、续写型、感悟型、应用型、拓展型等。看似蔚为大观,但仔细审视可以发现许多题名为探究,实则与信息筛选、归纳整合类题目没有任何区别,是伪“探究”。另外还有一部分试题是乱“探究”,比如很多命题认为一提探究就要从“你如何”的角度来发问,以体现个性阅读的特点,这本没有错,可是如果脱离文本的理解,考题只是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看法的话题,对于对信度、效度有着严格要求的高考来说,就是一种灾难。如2006年重庆卷第19题:
    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涵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
    这道题的解答确实须依据文本,但最终的思维指向不是文本,正像许多评分说明上提示的一样:这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要命的是,考场不是百家讲坛,更不是博客空间,它考查的是阅读能力,这种指向毫无限制的个人感悟式考题能考查出考生的阅读能力吗?
    辽宁卷这道题的思维指向非常鲜明,它把考生的思维紧紧地吸引在对文本的探究上,笔者以为这应该是阅读探究类试题必须遵守的一个前提。
    其次,这道题的“探究”足以包容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个人创新阅读的成果。贾平凹的《遗璞》是一篇主旨倾向明确且又很耐读的小说,设题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读出小说极富包容性的语言之下的丰富内涵来,只有这样才能对“是否合理”作出有价值的判断。看似对一个情节的质疑,实质是考查对整篇小说的把握,因此这一判断有宽度,也有难度。
    2009年浙江卷第15题“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与辽宁题思路非常接近,但思维含量却不可同日而语。
    小说《遗璞》开篇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极为偏僻的小山沟,这种封闭性的环境是其落后的客观因素。第三段说这是一块女娲补天的遗漏之石,其寓意非常鲜明——一块有用而不得重用的石头。村民们修水渠表示他们也在努力改变现状,但改变的方式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对这块“仙物”的认识上。大部分村民认为这块“仙物”是他们自豪的资本,坐在家门口就看到了省城的大人物,并还以此得到了一些“救济粮、救济款”;以蛮儿为代表的一部分村民却并不这样认为,作者没有让他们的思想与另外一部分人进行交锋,只是用最后的爆炸声宣布了他们的胜利。其实这正是这篇小说貌似浅显实则深刻之处,蛮儿们的思想隐藏在村民的表现之后。省城老贾也是一块“遗璞”,不过他很快地破石而出了,依靠他能不能解救遗璞村民呢?不行,因为他的兴趣在于为“遗璞”写篇文章,写文章不是为了解救遗璞村民,而是为了倾诉自己的不平。由此可知,那些“救济粮、救济款”不过是施舍而已。这层意思大部分村民不知道,但却被识字的“蛮儿”看透了,他们意识到解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这块“遗璞”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身份是女娲遗石,而在于是否发挥了它的使用价值。当领悟到了此中内涵的时候,他们便选择在“黎明时分”这含着无限希望的时刻,把“遗璞”炸破了,还它以应有的归宿。
    小说中活动着两类人,一类是不知往哪里走的村民,一类是以“蛮儿”为代表的有着开拓创新勇气、有着明确方向的年轻村民。作者把这群年轻人隐藏在幕后,让我们从那声爆炸里认识他们。那一声爆炸把那封闭的环境炸破了,把“遗璞”的委屈炸跑了,把老一代村民们等待守旧的思想基础炸光了。爆炸情节是对小说明、暗线的整体揭示,从整篇小说的构思来说,合情合理。这是从小说内部的逻辑结构来分析。如果跳出小说来看,它有没有不合理之处呢?
    我们把它与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作比较可以发现,由于小说的暗线埋得过深,而且较多地使用了一些干扰因素,比如,老贾对石头的留意、拍照,许多大人物来观看等,除了通过妇女的嘴说出读报的一点信息外,蛮儿这个人物未作任何介绍,显得突兀。
    由此可知,这道题可以考查不同阅读层次的阅读水平,仁者见仁的“仁”被限制在认识深浅、眼界宽窄的不同上。因而这道题的选材与命题都给探究提供了很好的发挥空间。
    但是,命题者所给的参考答案却令我们尴尬——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地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地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理念。
    命题者的探究角度很显明:情节、主题、叙事、现实。可是让我们感到不解的是,这里面包含着多少对文本探究性解读的“结果”呢?先来看观点一,全文中那么多的合理性没有列出,只给了个“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这完全是套话式的应付。“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又从何而来?尤其令人尴尬的是观点二的第③条,这篇小说与“保护文物、合理开发”哪有丝毫联系?这种不尊重文本的过度探究是非常危险的。
    笔者依据上文对小说的探究把答案整理如下,以作对比思考——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封闭落后的遗璞村为了走出新的生活之路,一部分人期望依靠“仙物”求得帮助,而事实是他们渴盼的不过仍然是有“凉鞋”穿,从而暗示出要真正改变村民的命运,必须改变遗璞的作用,因而炸掉它成为必然的结局;②从主题上说,小说意欲告诉人们走出落后的唯一出路是靠自己,是把人们的生存本能和生存能力释放出来,炸遗璞修水渠则是最有力的宣告;③从表达艺术上看,小说有明、暗两条线,明线的主体是普通村民,他们思想陈旧,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可又抱有依赖思想;暗线的主体是以蛮儿为代表的年轻人,他们有文化,富有开拓精神。因此,文末炸掉遗璞这一设计是用最少的笔墨揭示了两种思想冲突的必然结果。另外,这种出人意料的设计也给人带来了阅读快感。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仅凭对省城老贾文章的阅读而炸碎它,理由还不是太充足,如果能加上蛮儿们受外界影响和自我反思的曲折斗争的影响,则更好;②从表达上看,追求出人意料的效果无可非议,可是还须有个“情理之中”的前提,由于小说铺垫不够,文末情节显得突兀;③从小说的意蕴开掘上看,如果不炸掉它,而是让它摆在两代人思想矛盾冲突的焦点上,小说的阅读空间可能会更广阔。
    于是,我们不禁质疑,出了一道好题,为何弄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答案?如果细心看看每年各地试卷的答案会发现,这样的答案又数量庞大,师生们大都奉此如圭臬,这怎能不令我们担忧:用这样的答案去引导探究,岂不南辕北辙!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阅读理念有问题。全国近二十套高考试题,近四十篇现代文阅读,充斥的是“结构上有何作用”“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上有何技巧”等,除了对个别句子含义的理解外,几乎没有真正的文本解读考查,大都是浮在文章学概念上的游戏文字。总的来看,少的是耐心细致的品味,多的是概念术语的罗列;少的是审美性的欣赏,多的是功利性的说教。在这种阅读现状下,真的是难“探”、难“究”。
    笔者以为,真正的探究还须向文本深处“沉潜”,应“探”出文本自身的意蕴来,应“究”出文本自身的问题来;应“探”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来,应“究”出个性解读的科学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