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毅副市长公示:外国人青海狩猎之乱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44:14
林业局专家组同意7名外国人赴青海狩猎野生动物
2011年08月06日04:21新京报我要评论(2616)
字号:T|T
7人拟前往青海猎捕岩羊和藏原羚,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狩猎申请已通过专家评审
本报讯 在中断5年后,外国人来华狩猎有望在今年重启。
5年前曾引起广泛质疑
相关部门曾在2006年准备举行“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公告一经刊出,便在公众和媒体间引起广泛质疑,此后外国人来华狩猎活动暂停。
昨天,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对两起外国人申请来华狩猎的申请进行评审,评审获得通过。专家们要求当地狩猎场和主管部门对被猎杀的动物与许可批准猎杀的动物种类、数量进行查验比对,每年对动物资源数量进行监测。这是2006年中国暂停外国人来华狩猎后首次启动相关评审。
据悉,评审结果并不具有行政效力,不能作为狩猎依据,但是评审结果将成为国家林业局是否下发行政许可的重要依据。
申请猎捕数量为16只
近期,正安国际旅行社收到了美国4位狩猎爱好者的狩猎代理委托,随后联系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拟于今秋奔赴狩猎场猎捕岩羊6只,藏原羚4只。中国妇女旅行社也收到三人申请,希望猎捕岩羊3只,藏原羚3只。随后两家旅行社向主管部门提出了申请。据了解,岩羊和藏原羚都是二级保护动物。
外国人猎杀岩羊、藏原羚等动物,主要是采集标本,希望收藏动物头上巨大的角,其大小是狩猎爱好者比拼“成绩”的重要标准。在猎杀到这些动物后,狩猎场工作人员会把角锯下来交给狩猎者。
■ 追问
1 狩猎会否破坏生态?
严旬(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总工程师):目前恢复外国人来华狩猎的工作刚开始,所以一事一议,对每次狩猎的数量及影响都会要求狩猎场提交评估报告。以后规范后,林业管理部门会根据狩猎场的情况确定
其不同种类动物每年允许打猎的数量,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打猎,总量都要控制在这个规定的数量内。
野生动物有自然死亡率。狩猎者会选择角大的羚羊去打,而角大也意味着成熟或者老年,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种群造成较大的影响。
2 是否出于利益驱动?
严旬:外国人来华狩猎保护动物,交纳的费用中,除了狩猎场自留的一部分外,剩下的费用中,有40%归省里,4%归州里,56%归县里。大部分归县里安排,也是体现了补贴基层的意思。
如果外国人猎杀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需要交纳一笔资源管理费,这笔钱会全部进入国库,国家林业局不会动。
3 狩猎只针对外国人?
严旬:国人也可以在国内狩猎,应该说国人狩猎比外国人来华狩猎手续简单。对于非保护动物,比如野猪,只需要向县级以上相关行政部门申请。对于二级保护动物,需要向省级林业部门申请,一级保护动物需要国家林业局批准。而且费用比外国人便宜。
■ 说法
【专家】狩猎应“打公不打母”
措施:导猎员配备望远镜在现场监视狩猎者
评审会上,除了两家旅行社提交行政许可申请外,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代表介绍了狩猎场的资源状况、接待能力;青海省林业厅介绍了该省野生动物猎捕及管理工作方案。随后专家进行讨论,有专家提出,如果狩猎者进入猎场后不按照行政许可的动物种类打,而是乱打,怎么办?
都兰国际狩猎场代表回答说,导猎员会在现场监视狩猎者,并且配备了单筒、双筒望远镜,导猎员和狩猎都经验丰富,会在确认之后再打。此外,这些狩猎者都会与旅行社签署合同,书面承诺遵守中国法律和行政许可,并自愿在触犯法律后接受中国法律制裁。
现场有两位专家都要求,狩猎场应该建立查验程序,确认狩猎者打的动物种类与行政许可一致,数量上不超过许可要求的数量。狩猎必须遵循“打大不打小,打公不打母”的原则,应该尽量猎取病弱的动物。
都兰国际狩猎场还在会场提出了2011年至2012年狩猎限额,其中该狩猎场拥有岩羊种群数量为42621只,申请猎捕量520只,猎捕率1.22%;藏原羚种群数量1525只,申请猎捕量53只,猎捕率3.48%。
【猎场】国际狩猎为当地创收
措施:目前狩猎价格将在申请获批后确定
在评审会上,青海省都兰国际狩猎场负责人提出,恢复狩猎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是狩猎不会对动物资源造成重大影响。根据1996年调查数据显示,都兰国际狩猎场可供国际狩猎的食草性哺乳野生动物蕴藏量为12.75万只,2006年以前开展狩猎活动时,年狩猎限额一直控制在资源量的0.33%以下,与过去单一的捕食为目的狩猎活动和正常死亡等相比,狩猎额度是比较保守的,对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影响较小。
其次,狩猎可缓解野生动物与牲畜间的争食矛盾。
再次,狩猎为当地创收。据正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巍告诉记者,在2006年以前国际狩猎活动中,狩猎一只岩羊的价格是7900美元,一只藏原羚的价格是1500美元。青海省在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开展国际狩猎中,每年猎杀数量在100只内,年创收163.2万元。其中15%-35%用于牧民草场补偿和地方管理部门开展资源保护。这将有利于当地形成民间反盗猎防控体系。
至于目前狩猎的价格,据了解,将在申请获得审批后,再进行确定。
【释疑】狩猎保护动物是否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外国人申请青海都兰狩猎背后的真相
2011年08月30日09:14新京报陈宁一 王同我要评论(11)
字号:T|T
[导读]两起外国人申请来华狩猎的新闻让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被公众聚焦。这个猎场因何而生如何经营?猎杀与保护是否冲突?在过去的26年时间里,都兰猎场与自然环境和周边牧民一起经历了浮沉。
1992年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正式成立,猎场周边百姓亦得一定收益,2006年因争议禁猎,目前等待重启

 
猎人在青海都兰国际猎场捕猎到一只白唇鹿。 资料图片

 
牧民正在海拔较低的冬季草场放牧。到10月份,这里将成为野生动物和牧民争夺的“战场”。 本报记者 陈宁一 摄

 
猎人与猎获的盘羊、藏原羚。 资料图片
8月初,两起外国人申请来华狩猎的新闻,让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被公众聚焦。
与国内其他狩猎场一样,这个初步成立于1985年的猎场,曾长期处于“隐秘”状态,直到2006年国家林业局拍卖野生动物狩猎额度。拍卖引来舆论质疑,活动流产,狩猎活动也“暂停”。都兰猎场停滞。
这个猎场因何而生,如何经营,猎场的存在带来了什么?猎杀与动物保护是否冲突?在过去的26年时间里,都兰猎场与自然环境和周边牧民一起,经历了浮沉。
高原的8月,阳光耀眼透亮。青海都兰县,都兰国际狩猎场(下称都兰猎场)的办公区,安静地蛰伏在都兰县林业局旁边。
这是一栋平房,有4间办公室。8月16日,两间办公室的门关着,一间是空的。副场长罗布生坐在财务室中,与两名工作人员闲聊。
如果是2006年之前的这个时候,狩猎即将开始,导猎员们已散布出去,了解猎物行踪和状况。9月一到,世界各地的猎人就会到来。
都兰猎场总面积约1.3万公顷,大约16万只野生动物活动在这块土地上。包括雪豹、白唇鹿、岩羊和盘羊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这里曾被国际猎人称为,“世界一流高原狩猎场”。
不过,都兰猎场已禁猎5年了。
5年中猎场工作停滞。目前整个猎场只有5名工作人员。场长航庆加、副场长罗布生、2个财务人员,1个行政人员。
5年过后,8月5日,两起外国人希望到都兰猎场狩猎的申请,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的专家评审。
都兰猎场看到了开猎的曙光。
不过,70多家动物保护组织联名对外国人来华狩猎提出质疑。都兰猎场也被推到风口浪尖。
保护动物背景下成立
猎场副场长罗布生说,曾经,猎场与寺庙合作,让寺庙劝说牧民不要杀生
在因这次国际狩猎申请被聚焦之前,都兰猎场并不被公众熟知,虽然它的历史已久远。
1985年,美籍华人刘国烈到都兰县考察了很长时间。他发现都兰野生动物数量丰富,便向国家提出了办狩猎场的建议。
狩猎是国际上通用的较成熟的开发利用野生动物的模式。国家林业局认为,狩猎是对野生动物的一种合理利用,同时带来的资金也能对保护动物起到积极作用,于是决定在都兰试猎5年。
1985年,都兰国际狩猎场初步成立。在此前后,1984年,中国在黑龙江省的桃山林场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国际狩猎场。1988年甘肃省建立了肃北国际狩猎场,新疆也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多个国际狩猎场。
试猎过后,1992年,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在都兰县成立了青海省第一个对外开放国际狩猎场。猎场作为都兰县林业局事业单位,自负盈亏。
都兰猎场副场长罗布生介绍,猎场成立后,一个重要工作是巡山,阻止盗猎及当地人猎杀野生动物的行为。
他说,当地居民一直有狩猎的习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兰的牧民两三家有一把枪,每家每年起码要猎杀20到30只野生动物。直到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禁止随意狩猎。不过那以后“仍有极少数盗猎行为”。
猎场刚成立时,有一次工作人员巡山,遇到几个村民背着猎物出来。五六户人家,杀了几只岩羊和野驴。工作人员把他们交给了森林公安。
罗布生说,巡山时,如果遇到盗矿的,也会阻止。“这些人知道我们是国家部门,也怕。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警告。”
猎场还发动居民参与动物保护。当时每人发了10元钱。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猎场与寺庙合作,让僧侣劝说不要杀生。有一些人主动将枪支交到寺庙。为此,猎场每年给寺庙三四千元。
“服务”中进行猎杀
打什么动物需要提前审批,狩猎中也不能随意选择,导猎员会指定年龄大的雄性动物作为猎物
在狩猎活动中,猎场负责服务猎人。一个猎人身边,往往有七八个“服务人员”,包括管枪的导猎员、马夫、林业部门监督人员、旅行社的人等。
其中导猎员至关重要,他们负责管理枪,还要确保子弹不伤及无辜动物。
37岁的蒙古汉子勇军1996年成为都兰猎场的导猎员。他说,导猎员中有九成是蒙古族。
导猎员熟悉动物的活动规律,带着猎人们爬山涉水,寻找目标。
狩猎时,猎枪一路上都会背在勇军肩上,用时才交给猎人。多数时候,勇军追踪的是野羊。他说野羊最受猎人青睐。其中,盘羊因漂亮的犄角备受喜爱。
猎人猎到野羊后,取其犄角作为战利品。勇军带着猎人打到的最大战利品是27英寸的羊角。
在猎场,猎人并不能随意狩猎。打什么动物要提前申请,国家审批。罗布生说,一级动物基本不会通过。例如野牦牛的申请很多,不过至今都兰只打过一只野牦牛,是国家特批一个中东国家的王子。
在狩猎过程中,猎人也不能随意选择动物,导猎员会尽量指定年龄大的雄性动物作为猎物。“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幼”是国际惯例。
罗布生说,每一次狩猎活动,都是被严格限制。“最初,国家定下的狩猎数量是每年20多只。申请的猎人众多,放开了一点。平均每年40多只,比例大概是万分之三四。”
对于每种野生动物每年可猎杀的数量怎么确定,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王伟2006年曾向媒体介绍,国家林业局每年都组织科学评估和论证,并根据野生动物自然死亡率和调控野生种群数量的需要来确定。
王伟说,理论数据可达15%,就是每年增长量是100头可消灭掉15头,实际上,每年猎杀数量大约在万分之二点七。
罗布生介绍,最早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将国际猎人带到猎场来。后来,一些旅行社成为中介机构参与进来。中介机构每年带来20至30名国际猎人。
猎人们高兴了,会给导猎员和马夫小费。一般从几十到上百美元不等。勇军说自己最多一次拿了1万美元,是一位美国老妇人给的。他带着她走了6天,捕获7只猎物。
村民收益与“外汇”
租草场、马匹给猎人,给猎人做马工。这样的事,由村长安排轮流
在狩猎活动中,能得到额外收益的,不仅勇军他们,还有附近的村庄。
都兰县巴隆乡哈图村57岁的公阿说,那时候,一有狩猎的消息传出,整个村庄就兴奋起来。
每次村干部接到猎场通知,就开始分配人选。轮流来,不然村民会有意见。“你家的马,我家草坪,他家马工。都分好了。这次我上了,下次就轮到他。”
一般,猎人会租下村民20亩到30亩的草场。冬季能收租金5000元到6000元,夏季2000元到3000元。有时候只租10天,有时候租一两个月。
牧民要做的是不让自己的羊群到那片草地上,并配合猎人狩猎,不惊吓了野生动物。公阿说,“这钱赚得比放羊轻松多了。”
猎人还会租马,100元每天。村民为猎人做马工,也是每天100元。村民布柯巴叶有次给猎人当马工,他记得小费给了200美元。
公阿和布柯巴叶估算,禁猎前,他们村里一个家庭每年额外收入有5000元。
都兰猎场场长航庆加说,那时候老百姓的动物保护积极性很高。
2006年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王伟曾向媒体介绍,都兰国际狩猎场岩羊总数约2万头,每年用于国际狩猎的几十头,狩猎收入约20万-30万美元,其中一部分补助给牧民,每户增加年收入2000元至3000元。
王伟认为,牧民由此也了解到了野生动物的价值,改变了对野生动物的传统观念,“自觉摒弃了任意猎杀的习俗”,“还主动为野生岩羊预留草场和抵制盗猎”。
每年1到4月和9到10月,是都兰猎场对外开放的季节。每年约接待国际猎人20到40人。
根据统计数据,禁猎前,都兰猎场累计接待美、德、俄等国猎人668余人次。捕猎岩羊、藏原羚等野生动物980只。
罗布生介绍,猎物的价格从始至今,以美元计算且没有变过,例如岩羊是7500美元。最早的时候美元坚挺,国内物价低,换算下来,猎场获益颇丰。
都兰国际猎场的一份材料称,猎场为县级财政每年创收200万到300万人民币。
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数据,至2005年底,我国共接待国际猎人1101人次,狩猎野生动物总数1347头(只),收入3639万美元。
王伟认为,这与以往老百姓“猎羊吃肉”的原始利用方式相比,“价值增长了数百倍”,从而也能使当地政府和群众更加珍惜野生动物资源。
寒潮过后停滞
县政府拨出190余万元,遣散了大部分工作人员。最终,猎场只剩下5人
工资相对高,2000年前月薪3000多元,还有小费———曾经,在都兰猎场工作是令人羡慕的工作。副场长罗布生说,“有点门路的都往猎场挤。”
直到经历了两次寒潮。
第一波寒潮跟本·拉登有关。9·11事件后,中国也加入反恐行列,外国人入境难度加大。猎人大幅减少。
第二波寒潮的到来,让猎场陷入停滞。
2006年8月7日,国家林业局委托黑龙江一家拍卖公司刊登了野生动物狩猎额度拍卖公告。中国国际狩猎从“隐秘”状态中浮现。众多报刊进行了连续报道,“只对外国人开放”等字眼见诸报端。
舆论一边倒,认为猎杀本质是获利,不能起到保护生态平衡作用,甚至认为让外国人猎杀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是“卖国”。
数天后,国家林业局决定暂缓拍卖活动。同时“暂停”的,还有国际狩猎活动。
这年8月底,罗布生进山了几天,他回来,听到了狩猎活动被叫停的消息。
2007年,猎场拿到了前一年狩猎款约30多万元。这是禁猎前最后一笔收益,解决了员工50%的收入。
随后是漫长等待。罗布生说,开始大家认为不会停太久。但“暂停”后再无消息。
到2008年,工作人员开始上访,要求县政府安排出路。
这期间,猎场负责人开始跑国内狩猎项目,希望能打开另一个局面。2008年,国内狩猎公司成立。但国内客人“心急”,罗布生说,国内客人常常要求是今天来,明天打。但审批环节都要8天。“客人等不及,走了”。
他说,国内狩猎公司迄今为止没打过一只野生动物。偶尔工作人员去买些兔子和鸡,放在野外让客人打。
2009年,猎场彻底停滞。航庆加说,县政府拨出190多万元,遣散了大部分工作人员。最终,猎场剩下5个人。曾经,“鼎盛”时期,猎场固定工作人员19人。
以往每年十多次巡山,目前每年两三次。猎场目前的运作经费是靠国家下拨的五个人的费用,每年一万多元,罗布生说,“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猎场日常的看护工作,目前主要靠民间600多护林员。
牧民与动物“闹矛盾”
禁猎后,牧民们不能得到额外收入了,他们开始清算野生动物带来的“损失”
在全面保护动物和禁猎背景下,牧民布柯巴叶认为,野生动物目前有些“太多了”。
他称现在牧民牧羊的时间不断延长,草却越来越不够羊吃。
布柯巴叶说,他放牧的时候,经常看到家畜在前面,野生动物在后面,错落有致。“几百只野羊跟着,好像自家的。”
航庆加介绍,当地牧民放牧量大,加上野生动物数量不断上涨,草场压力非常大。
到冬季,牧民们会把草场圈起来。防止家畜吃别人家的草,也防止野生动物进草场吃草。公阿也做了个栅栏,圈起5000亩草场。他称实际上栅栏防不住野生动物,“每年冬季草场损失一半”。
野生动物一来,牧民们就敲锣打鼓,放鞭炮,吓走它们。公阿说,“往往从这边赶走了,又从那边进来了。从你家赶到我家,我家又赶到他家。现在县与县之间也在赶。”
赶来赶去,野生动物无处容身。冬季,它们只能下山吃草。而草场都被人类圈地占据。它们赖以生存的荒野,正在消逝。
山谷中,不时传来隆隆的炮响,那是开矿的响声。都兰猎场场长航庆加说,在猎场范围里开矿的企业不下200家,在山岩峭壁上生存的岩羊跑到了滩涂上,雪豹也跟过来了,“这对种群的繁衍和发展不利”。
不过,猎场工作人员没有实际管理权力,没有土地使用权。他们无法阻止山谷中隆隆炮声,无法阻止不断延展的高速公路,无法阻止隔断野生动物迁徙的栅栏。
禁猎后,牧民们不能得到额外收入了,他们不断清算着“损失”。布柯巴叶与村民们不断找到猎场、各级林业部门“你们的羊把我的草吃了”。
让管理部门和猎场忧虑的是,禁猎后老百姓对野生动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有牧民说,“我不能保护它,让它来损害我的利益”。
布柯巴叶说,“最好能杀掉一半”。
陷入“开猎”风波
7名外国狩猎者的申请,让国际狩猎时隔5年后有望重启,同时也让都兰猎场陷入风波中
今年8月,沉寂的都兰猎场陷入了舆论风波中。
根据媒体报道,7名外国狩猎爱好者通过两家国际代理机构提出申请,他们希望今秋到都兰猎场猎捕岩羊9只、藏原羚7只。岩羊和藏原羚都是二级保护动物。
8月5日,国家林业局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召开行政许可专家评审会,专家们通过了这两项申请。这意味着,时隔5年后,国际狩猎可能重启。
一时,外国人来华狩猎被媒体聚焦,争议声再起。
综合媒体报道,国人反对的声音居多。有观点认为猎杀国家保护动物本身是一个悖论。也有观点要求林业部门公开之前的狩猎各环节,做到信息透明。
处于漩涡中的都兰,认为有计划的狩猎行为不会破坏动物保护。
“20年打了不到1000头,只相当于我们这野生动物数量的九牛一毛。”都兰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局长王生全说,这连野生动物每年自然死亡数量都比不上。例如冬天,岩羊患了雪盲症,摔死的都有近百只。
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蔡平认为,由于资金、人才等各种条件限制,青海省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可以说还没真正开发利用。“我们野生动物资源量很大,就像一个巨大宝库。例如岩羊,就有几十万只。”
他认为,狩猎只是整体开发中的一个分支。中国对野生动物研究太匮乏了。真正开发,要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据介绍,在一些国家,狩猎不仅是动物保护的一种手段,还由此形成了产业链,包括狩猎装备、中介机构、后期动物标本制作等。有资料称,2002年时美国狩猎行业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220亿美元。狩猎服务解决了70万人的就业问题,由此带动的消费市场650多亿美元。
在中国,国际狩猎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都兰猎场,工作人员甚至对手中的调查报告数据还有疑问,“因为缺乏足够资金和人才,调查无法详尽。”
离“结局”不远
副场长罗布生说,“等等看,如果不开猎,希望能做生态旅游”
都兰猎场称,即便是在禁猎前,约从2000年开始,因物价飞涨等因素,猎场已是负债经营。
据都兰猎场工作人员介绍,狩猎成本全部由猎场负担,平均每人次2万元。一只岩羊7500美元,猎场其实亏本,“起码要到1万美元才能接受”。不过定价权不在猎场。
工作人员说,有时候,猎场会在征得猎人同意下,将猎物的肉拿到山下的餐馆卖掉,以补贴费用。
“世界上对国际狩猎进行研究的人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国际狩猎十分有利于保护。因此,对于那些关心野生动物命运的人而言,真正的问题不是赞成狩猎与否,而是应该怎么去管理。”美国蒙大拿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教授哈里斯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最重要的是,狩猎活动的利润是否投入到保护事业中。
哈里斯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一直在中国西部从事研究。他在著作《消逝中的荒野———中国西部野生动物保护》中披露,20世纪90年代,有一个不公开却一再被告知的分配方案,国际狩猎资金的20%用于国家层面的管理,30%用于省一级,5%到州一级,45%到县里。
根据哈里斯的调查,2004年至2006年间,都兰猎场能拿到的是到达国内资金的26%。“因为有15%到20%的资金在国外就已经被代理机构拿走,到达中国的只有80%到85%。”
他认为这一分配方案存在问题,应该让县级部门拥有更多主动权,更自由地支配狩猎收入,以用于野生动物种群调查、栖息地保护等,从而使狩猎收入能更直接地促进地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
这些,对于都兰猎场还不是“当务之急”。
8月初外国人提出的狩猎申请获专家评审通过后,8月13日70家动物保护组织向国家林业局提交了公开信,要求停止推进该项活动。
他们还要求政府公开中国所有狩猎场的运营现状,被猎取的动物种类和数量,狩猎场的利润以及这些利润是如何分配并最终使用的。
据了解,国家林业局将对狩猎申请在近期作出最终批复。
都兰猎场则在静静等待。最近,都兰猎场申请了一个3A级自然景区。副场长罗布生说,“等等看,如果不开猎,希望能做生态旅游。”
□本报记者/陈宁一 青海报道 (实习生王同对本文亦有贡献)
洋人申请来华狩猎审核遭质疑 3专家疑系师徒
2011年08月30日09:20京华时报冯玥我要评论(6)
字号:T|T
[导读]蒋劲松副教授披露参与狩猎评审的专家名单,并曝出7位专家中3人是师徒关系,质疑评审过程为“走过场”。
本报讯(记者冯玥)外国人申请来华狩猎一事再起风波,近日,动保人士、清华大学副教授蒋劲松在微博上将参与狩猎评审的部分专家名单予以披露,并曝出此份名单中7位专家3人是师徒关系,质疑评审过程受国家林业局主导,是“走过场”。昨天,国家林业局对此未作回应。
今年8月5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对两起外国人申请来青海狩猎的申请进行评审,这是2006年中国暂停外国人来华狩猎后首次启动相关评审。评审最终获得通过引发外界争议。近日,动保人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发微博披露了国际狩猎专家评审部分名单,其中有3人来自东北林业大学,分别是马建章、金昆和李枫。蒋劲松说,金昆和李枫均为马建章的学生。
蒋劲松质疑,此次评审过程可能是“走过场”,国家林业局主导或引导了评审结果。蒋劲松称,东北林业大学与国家林业局关系非常好,而东北林业大学的专家居然是“师徒三人”,在评审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利益的牵连,学生受老师意志左右等情况。蒋劲松说,他从多种途径查询证实,评审中的“师徒三人”都参与了国家林业局的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了林业局相关奖励,评审专家组合缺乏公正性。
面对蒋劲松的质疑,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李枫表示很愤怒。李枫证实,自己确实与马建章、金昆一起出席了国际狩猎的评审会,并投了赞成票。他同时证实,马建章是自己学生时代的导师。他表示,自己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狩猎专业,是国家最早设立的狩猎相关专业,业内很多专家都来自于该专业。“林业局、林业系统多少专家都是我的师兄师弟。重开国际狩猎评审中出现师徒也非常正常。”
李枫称,作为一名野生动物专家,评审是根据自己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作出的判断。“我五十多岁人了,干这行这么多年,有基本的判断和底线。”
李枫说,动物保护人士提出的很多质疑是外行人的看法,“很多质疑者缺乏科学理性。”昨天,国家林业局未就此事作出回应。
中国开放国际狩猎能否真正保护野生动物?
2011年08月24日09:52中外对话我要评论(2)
字号:T|T
[导读]外国人申请在中国猎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岩羊和藏原羚,顺利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此事引起动物保护人士关注。
孟斯
2011年8月23日
一群外国游客即将要拿到在中国西部狩猎的许可。这一事件引起了自然保护者不同的反应。孟斯撰文。
最近,有外国人申请在中国猎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岩羊和藏原羚,顺利获得国家林业局相关部门批准,此事引起动物保护人士关注。沉寂五年的国际狩猎背后,争论从未停息:在中国开放狩猎,对野生动物究竟是福是祸?
据《人民日报》8月8日报道,此次7名美国人分别通过国内的正安国际旅行社、中国妇女旅行社等两家代理机构,提出赴青海省都兰国际狩猎场采集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标本的行政许可申请,拟于今年秋季奔赴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猎捕岩羊6只、藏原羚4只。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委托12名专家组成的“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对此进行了4小时的评审。8月5日,该申请通过专家评审。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表示,将在核实相关申请材料并结合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在20个工作日内对此申请给予批复。
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联合发起人张丹对 “中外对话”说:“这12名专家是由什么人组成的?他们代表谁说话?有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的代表参与?这些信息必须公开,因为除利益集团之外的社会各界有权了解。”
部分动保人士认为猎杀动物是残忍行为,并将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一些组织已经开始筹备向政府提交公开信,质疑相关信息公开问题。此次外国人申请狩猎的都兰国际狩猎场,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境内,总面积约为2.6万平方千米。这次狩猎瞄准的目标岩羊和藏原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也有较“温和”动保人士表示,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认可狩猎对野生动物保护有积极作用。他们认为保护动物不能只讲情感,不讲科学——“科学捕猎”在民间和官方不乏支持者,他们认为狩猎活动能推动对野生动物的研究,而且捕猎收费能为动物保护提供资金。
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在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8月11日的讲座上说,公众认为野生动物这么少,还要打,还让外国人打,无法接受,这也是正常的。但从科学管理保护角度来讲,在到位的管理下,狩猎是很好的事情。“在青海,打一只盘羊要2万美元,打的都是很老快要死的残羊。这些羊,本来最后不是被狼吃掉,就是饿死。国际猎人过来,将这些本来就要死的残羊通过狩猎换得2万美元,就能够用来保住更多的野生动物,当然是件好事。”
中国最大的国际狩猎企业正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巍,在上述达尔问讲座上称,开放国际狩猎,将狩猎费用给予牧区牧民,可以避免当地牧民通过偷猎获得野生动物的器官出卖,减少偷猎行为。前述《人民日报》报道也有介绍,1988年—2006年,都兰国际狩猎场通过开展“有限狩猎”活动,共纳税400万元,并将狩猎所获资金中的280万元用于当地野生动物保护。
但张丹对“中外对话”说:“这些钱平摊到18年里可以说微不足道,真正用到野生动物的保护上有几分几厘更是个未知数。”无论是从道义、情感还是理性上她都不能接受猎杀行为。“野生动物是必须保护的宝贵生命,不是可任由某些人类打着各种名目剥削、利用、猎杀的‘资源’。真正保护野生动物很简单,尊重它们,不侵扰它们,不剥夺其生存空间,不恶化其生存条件,远远地、安静地欣赏和敬畏它们,这就足够了。”
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还来自对中国生态环境和动物保护水平的担忧。光明日报记者、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研究员冯永峰在其博客上撰文说,中国政府官员和野生动物专家对中国野生动物现状根本不了解。他们说不清楚中国到底有多少只野生岩羊,多少只野生藏原羚。这些对中国野生动物现状不清不楚的专家和官员,却有权力对中国的野生动物痛下杀手,决定它们的命运,以此给自己换取利润和投资。
但狩猎场试图用数字证明捕猎数量的合理。据《人民日报》报道,都兰国际狩猎场负责人称,2011年—2012年,按照当地野生动物资源状况及猎捕率不超过5%的国际经验,建议在都兰国际狩猎场猎捕岩羊520只,猎捕率为1.22%;猎捕藏原羚53头,猎捕率为3.48%。“此次捕猎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对当地野生动物影响可忽略不计。”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注明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相关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早在2006年8月,国家林业局拟在成都举办首次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会,由于受到舆论强烈质疑,被迫暂停。此后国家林业局没有再批准过国际狩猎者申请。
但实际上受到重创的狩猎行业并未消失。合法与不合法的狩猎活动仍低调继续。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成员、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毕雁英说:“实际上,此类狩猎不仅向外国人开放,也向中国人开放,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中国人提出相关申请。” 然而,已经有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狩猎。据《北京晚报》8月5日报道,正安国际旅行社每年都代理数十名中国和国外的狩猎爱好者去巴基斯坦、蒙古、北美及非洲进行狩猎。
近年来常有“解禁”狩猎的呼声。去年7月《第一财经日报》文章《国际狩猎者的枪声在中国再次响起?》报道了狩猎场、地方林业机关、中外专家学者、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等多方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的“野生动物保护及运动狩猎国际研讨会”。参会多方向国家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建议“在掌握现有资源状况、科学论证、依法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狩猎”。
在该报道中,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时坤认为,狩猎对野生动物种群有调控作用。在科学狩猎的前提下,猎人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顶级捕食者的角色,对种群过快增长而又缺乏自然天敌的野生动物起到了种群调控的作用。时坤对“中外对话”说:“动物就像庄稼一样,割一茬长一茬。在对其数量有相对详细的掌握的前提下,可持续的狩猎应该是合理的。”他也表示,现在中国的狩猎仍处于试点阶段,限制在狩猎场之内,收益分配等问题有确定的原则,细节仍在研究,但应该说还是透明的。 
动物保护组织质疑开放国际狩猎 呼吁信息公开
2011年08月12日04:42新京报金煜我要评论(2)
字号:T|T
动保组织质疑国际狩猎
近期70多家动保组织可能发声明;呼吁国家林业局进行解释和信息公开
本报讯 (记者金煜)开放国际狩猎进行评审,是否有第三方专家(动保与环保组织的代表等)参加;国家林业局应把狩猎信息公开,举办听证会。昨日,动保组织纷纷表示,对“国家林业局最近就7名外国狩猎者拟在华狩猎”一事指出疑问,并表示或将发布公开信寻求政府解释。
昨日,在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鸟兽学院举行的讲座上,国内最大的国际狩猎企业———正安国际旅行社(此前曾受美国4位狩猎爱好者委托代理狩猎申请)总经理王巍与诸多动物保护组织成员见了面,并向动保组织介绍了其狩猎目的。不过,动保组织纷纷表示依然没有解惑,或将发布公开信寻求政府解释。
动保组织昨日没有发布相关的公开信,但是表示,会密切持续跟踪此事,可能会在近期联合70多家动保组织发出抵制声明,并向国家林业局发送公开信,呼吁进行解释和信息公开。
■ 疑问
1 开放狩猎来保护野生动物?
昨日,正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巍展示了不少狩猎动物的图片。
王巍解释,狩猎运动在国际上早有惯例,已形成了很完善的产业。狩猎是一种游戏、是劳动,是生活的格调,也是一种收获。
不过,在场动保组织表示,王巍的解释并没有解答他们的疑惑。
“他展示了很多图片,狩猎的动物都没有带血的,好像动物的死亡都是没有痛楚的。”动保记者沙龙负责人张丹说,“我很想知道,除了商业利益之外,到底是什么动力驱使他们会对好端端、活生生的动物扣动扳机,再把它们的头角割下来当作战利品炫耀和招摇。”
张丹表示,动保组织对国家林业局的决定持有疑问,希望有一些问题能够得到解答。其中包括,动保组织依然认为用开放外国人来华狩猎的方式,来保护野生动物是不成立的,希望能够有更详细的回答。
2 捕猎动物收益将如何分配?
张丹表示,国家林业局的决定是经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但这个专家委员会是什么人组成的,是否有第三方专家(动保与环保组织的代表等)存在,应该予以信息公开、举办听证会。
此外,通过开放国际狩猎,在多大程度上如林业部门所宣称的提升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保护了当地的野生动物,捕猎的都是什么动物,数量、收益、分配,这些信息都希望得到公开。
■ 背景
7外国人申请前往青海狩猎
8月5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召开行政许可专家评审会,通过了两起外国人来华狩猎的评审。他们拟于今年秋季奔赴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猎捕岩羊6只、藏原羚4只。
国家林业局将在核实申请材料并结合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在不超过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 这一消息爆出后,立即引发争议。
■ 观点
狩猎可减少当地牧民偷猎
王巍(国内最大的国际狩猎企业正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此前做过多年的动物保护,曾在卧龙保护大熊猫基地进行过保护大熊猫的工作。开放国际狩猎,将狩猎费用给予牧区牧民,可以避免当地牧民通过偷猎获得野生动物的器官出卖,减少偷猎行为。用狩猎的方式可以保护野生动物,实现生态平衡。
开放狩猎关键在于监管
奚志农(野生动物保护摄影师):这个事情国家林业局做了这么多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是公众不知道而已。
现在,公众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质疑也越来越强大。对公众而言,认为野生动物这么少,还要打,还让外国人打,无法接受,这也是正常的。
但从科学管理保护角度来讲,开放狩猎是全世界都行得通的事情。在美国,钓鱼要执照,打猎要有许可,这都要用钱去买,在到位的管理下,狩猎是很好的事情。
在青海,打一只盘羊要2万美元,打的都是很老快要死的残羊。这些羊,本来最后不是被狼吃掉,就是饿死。国际猎人过来,将这些本来就要死的残羊通过狩猎换得2万美元,就能够用来保住更多的野生动物,当然是件好事。
狩猎这个事情,一个核心的问题不是情感上的,而是监管上的。政府收的钱,是否都用在保护上,这应该公布出来。
但是这本身是对的做法,相关部门一不做宣传,二又不将这些费用的去处公开,当然公众就不知情了,政府的公信力也会下降。本报记者 金煜
国家林业局:7位美国人已撤销赴青海狩猎申请
2011年09月02日19:42中国网韩林我要评论(76)
字号:T|T
中国网9月2日北京讯(记者韩林) 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今天向记者通报,关于近期7位美国人拟赴青海采集岩羊、藏原羚标本的行政许可申请事项,北京正安国际旅行社和中国妇女旅行总社先后提出撤回上述申请,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办公室已将其原申请材料退回。
据悉,北京正安国际旅行社和中国妇女旅行社今年年中提出拟接待外国人赴青海省都兰狩猎场以猎捕方式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标本的行政许可申请。8月5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对上述行政许可申请进行了科学评审。经当日上午的评审,出席评审会的十多位专家同意了这一申请。
胡锦涛:发展林业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
2011年09月07日13:49人民日报马剑我要评论(0)
字号:T|T

九月六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出席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新华社发
人民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马剑)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9月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加强区域合作实现绿色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亚太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正面临新的机遇。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应该深化合作、携手共进,让森林永远造福人类,为亚太和世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胡锦涛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经济合作持续推进,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亚太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气候变化、生态恶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全球金融治理任重道远。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胡锦涛强调,在去年举行的横滨会议上,为促进区域经济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创新、安全增长,我们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增长战略》,提出了推动亚太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行动计划、落实机制,绿色增长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森林在推动绿色增长中具有重要功能。亚太地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最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近年来,亚太地区林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森林面积持续增加,成为扭转全球森林资源下降趋势的主要力量。为应对亚太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高度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林业合作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胡锦涛就区域林业发展与合作提出3点建议。一是加强林业建设,把林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完善林业政策,增加资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大资源培育力度,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发展,突出生态建设。二是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妥善处理发展和保护、产业和生态的关系,充分发挥森林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多种效益,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壮大绿色经济,维护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森林碳吸收,维护区域和全球生态安全。三是深化区域合作,本着平等互利原则,以务实态度开展区域合作,加强林业政策协调,深化林业经济技术合作,减少或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全球森林问题磋商和对话,增加对发展中成员的支持。
胡锦涛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中国不断增加投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全社会发展林业积极性,实现了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
胡锦涛强调,中国将继续加快林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为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将继续通过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开幕式前,胡锦涛同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代表团团长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参加上述活动。
这次会议是中国政府于2010年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倡议的,受到各方欢迎和支持。这次会议主题是“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绿色增长,实现亚太林业可持续发展”。来自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的代表团,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森林论坛、国际竹藤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我国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