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华润幸福里样板间:闻过不怒亦可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4:33:43
闻过不怒亦可敬 

贞观十八年春,唐太宗对群臣道:“朕想听听自己有何过失,尔等要畅所欲言,专谈朕的缺点。”长孙无忌等大臣都说:“陛下以恩德教化,使天下太平,有何过失。”侍中刘洎却说:“近来有人上书,陛下觉得不称心,当面诘难,使上书者惭愧退下,这不是褒奖进言之路。”太宗听后,高兴地表示:“爱卿说得对,朕一定改正。”

读到这一段历史时,彭德怀的侄女彭刚曾问伯父:李世民能做到闻过则喜,您能做到吗?彭老总沉吟片刻说:“我还做不到。但我可以‘闻过不怒’。”彭老总回忆说,在长征路上,有一次,一个马夫的马踩了老百姓的麦子,彭德怀知道后,批评了这个马夫。谁知第二天,马夫的马又踩了老百姓的麦子。彭德怀得知后非常生气,就拿随手捏着的马鞭抽了那人一下。结果这个马夫一跳三丈高,嚷着说你还是司令员呢,怎么打人啊!彭德怀想了想,觉得自己不对,当时就向马夫赔礼道歉:“你踩地不对,我这样做更不对,给你赔礼道歉。但是你也的确应该注意老百姓的庄稼。”

闻过则喜是一种令人神往的高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彭老总承认自己做不到,不是自谦,而是实事求是。即便是纳谏如流的李世民,也不是回回都能做到闻过则喜的。有一次,魏征给他提了一条很尖锐的意见,他脸色马上就变了,虽没有当场发作,回到后宫却狠狠地说:“我一定要找机会杀掉这个田舍翁。”多亏长孙皇后劝解,才算是放了魏征一马。

公允地说,如果做不到闻过则喜,那么退而求其次,能做到闻过不怒,也是一种难得的高姿态,这是一种成熟的智者态度,也是一种有道德修养的表现。毕竟,闻过则怒是很多人的常态,历史上的秦始皇、楚霸王、隋炀帝、慈禧太后……莫不如此。今天,也有不少闻过则怒的人,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一听有人提意见,对自己工作有负面看法,便火冒三丈,或当面训斥,让人下不来台,或背后给人穿小鞋,打击报复。这样做,不仅有失风度,更不利于开展工作,无法营造一种让人畅所欲言的民主作风。

闻过则喜,是圣人之风,难乎其难,“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闻过不怒,是君子之风,如果有志诚意实践,还是能够做到的。反之,如果闻过则怒,说人家别有用心、吹毛求疵,那就没人敢再给你提意见,耳朵倒是清静了,听不到“杂音”了,可那也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摔跤出错是早晚的事,古今中外这种教训实在太多了。(陈鲁民)

《解放军报》2011年9月8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