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批发:把尊重人性作为学校新的成长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5:47:48

把尊重人性作为学校新的成长点

文章来源:教育时报 作者:刘良华 发表时间:2011-07-28 热度40 次

树人网讯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找寻学校新的成长点”,结合这个主题,我把今天报告的主题确定为“把尊重人性作为学校新的成长点”。通过成果组三张名片的介绍,我深有感触。我认为教育时报组织这样的活动,是让我们河南教育界在真诚做事的领导和老师,以及那些正准备做事的领导和老师,一起来看看怎样把事情做好。

  淅川县的杨建斌主任介绍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提到自学、合作、归纳、训练等几个概念,我非常认同。第一个是自学。自学遇到了问题和困惑怎么办呢?找老师吗?那么多学生,只有一个老师,怎么办呢?找同伴,所以合作很重要。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把问题弄明白之后,怎样才能保证把所学的知识牢固掌握呢?这就需要有一个归纳。如果没有归纳,这些知识点只是一地鸡毛、一地碎片。归纳就是把这些碎片串起来,把散乱的珠子变成一串项链。最后要把知识变成技能。怎么将知识变成技能呢?杨建斌将之称为训练。淅川的“导学互动”做得很细致,比如到了哪个环节、这个环节会出现什么问题、要作一个什么样的强化等等,都做得很精细。

  孟津县的家长学校有很多很实用的探索,他们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家庭生活的变化,创造出了新的成长点:第一个是手机家长学校,因为现在手机已经非常普及,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手机。第二个是网上家长学校,现在网络很发达,不要错误地认为农民工就不懂网络,现在不少打工者对网络的认知已经超出你的想象,所以我觉得开办网上家长学校也很管用。第三个是感恩励志演讲,如果现在中小学老师、家长把励志教育做大,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重要影响。

  比较前三个成长点,我觉得后面这两件事情更实在。第一就是家庭教育讲师团。我们需要有人做家庭教育普及的事情。中国教育最紧要的问题,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家长。家庭教育讲师团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要让每一个家长知道他身上的责任,要让他知道如果没有了他们的陪伴,孩子身上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遗症。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家庭教育讲师团背后的追求。第二个是教师家长学校。教师本人除了做好教师,还要做个好家长。我觉得这个更实在。如果我们老师连家长都做不好,那么我们对别的家长还会有什么期望呢?

  范县“情商教育”育人模式,从习惯开始,激发动机和兴趣,落实到情感,落实到意志,并且开发了那么多的模式。他们在想方设法,在用心地跟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不再自卑,让孩子看到希望,让孩子过得有欢乐感和尊严感。我相信,今天听了于永军老师的演讲,一定会有很多老师有所触动。做老师,您只要在想办法让孩子过好,您就是一个好老师。

  下面,谈谈我对学校成长点的理解。我们就先从人的欲望开始,从人的本性开始。

  人的第一个欲望是食欲,为了满足人的食欲,男人不得不捕猎。后来,人们不再从事暴力的劳动(捕猎),逐步转向非暴力的劳动:先发展畜牧业,再发展农业和工业,现在发展信息产业。劳动形态的变化似乎显示了劳动的进步,但是,几乎每一次劳动形态的“进化”都带来了人类的堕落。

  第一个堕落是劳动技术的堕落。为了从事各种类型的劳动,人逐步制造出相应的劳动工具。最初是石器(石器时代),后来是铁器(铁器时代)、电器(电器时代、网络时代)、化工(化工时代),这呈现出某种进步,但是,这种进步使人类付出了沉重、沉痛的代价:每一次劳动形态的进步,都意味着人类逐渐离开手工劳动、机械劳动。当人类的劳动显示为手工劳动时,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当人类的劳动离开手工劳动时,人类就开始以自然为征服的对象,甚至,人类开始以自然为攫取、掠夺的对象。

  第二个堕落是劳动教育的堕落。原始的教育,原本是教人有关劳动的技术。最初是教人捕猎,属手工劳动,后来是教人学有关畜牧业、农业、工业、信息产业的技术。但是,教育后来逐渐远离技术、专门传授课本知识。教育原本是教人体验、应用、练习技术的,但课本知识远离了技术、远离了劳动。课本知识使学生看不到知识背后最原始的目标和用处。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劳动,劳动是为了让孩子自食其力。如果哪个学校让我给学校题写校训的话,我愿意题“自食其力”这四个字,或者题另外四个字——劳动神圣。如果我们的学校要寻找新的成长点,第一个要考虑的不是知识,而是技能,然后再把技能追溯到劳动技能那里,甚至把劳动再追溯到手工劳动那里。我多么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发动孩子们做手工劳动,所有年级的老师给孩子布置的第一个家庭作业不是学科的家庭作业,而是家务劳动。

  第二个欲望是爱欲。爱欲与食欲并列为人的两大欲望。为了满足人的爱欲,男人不得不打架。后来,人们不再从事暴力的竞争,逐步转向非暴力的竞争:在运动场上展示身体的力量;然后是财富,以财富来显示人的实力;后来是权力,以权力意志来炫耀人的控制力。竞争形态的变化似乎显示了竞争的进步,但是,几乎每一次竞争形态的“进化”都带来了人类的堕落。其中之一便是运动教育的堕落。所以我希望校长把运动这个项目做好,在学校生活中,要有运动的细节、有运动的制度,让孩子们身体健壮。

  第三个欲望是戏欲,也就是游戏的欲望。有哪一个孩子不好玩呢?动物在满足食欲和爱欲的基础上,就做两件事:第一个是游戏,第二个是发呆。所以,我建议广大师生学会游戏和学会发呆。这里的发呆是指比较轻松的沉思状态。如果学会了发呆,生活质量就会提高。

  那么,我们学校的成长点在哪呢?一定要让学校有游戏感,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那么这个学校就有了希望。

  我并不反对知识教育,我只是想提醒广大学校,要让孩子尽可能多一些手工劳动,把知识跟劳动、跟孩子亲自操作连接起来,孩子的知识学习就学好了。

  如果你是语文老师,就让孩子们写学科作文。这是我现在提倡的。比如,让学生上一节数学课,然后让学生写“数学课上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后来解决得怎么样?”这就是一篇好作文;让学生上一节科学课,然后让学生下一节课写“科学课今天学的是什么主题?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实验?然后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什么?”这就是一篇好作文。你知道现在孩子们为什么怕写作文?因为他的生活里面没什么好写的,他每天主要的生活就是上课,可恰恰上课不能写,所以他不知道写什么。

  如果是数学呢?数学很适合自学,并且数学的自学可以立竿见影。学生如果超前学数学,那么他在教室里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他会很自信。如果孩子的数学一掉队,孩子就会害怕,而如果语文掉队,没事。因为语文不好,孩子还没那么自卑,毕竟他还会说话,还会认字,还会读小说;但他数学一不好,孩子会想:我很笨哪,你看我数学那么糟糕。不要让孩子在数学方面自卑,所以我们就提倡,自学从数学开始。对于体育,我希望身体对抗性的竞赛重返体育课堂。然后是艺术。不仅要让孩子有身体的强壮,还要让孩子有艺术的文明和优雅。对于情感,我作一点点提示。在所有的爱中,最重要的不是亲情之爱,也不是恋爱,而是友爱。友爱居中,它是中流砥柱,承上启下。我们要让孩子在同伴中、在学校生活中过一种友爱的生活,他就知道什么叫亲情之爱、什么叫恋爱,他就知道什么叫亲人,什么叫情人,因为他知道什么叫友人。

  接下来,我再说说游戏。第一,学校一定要有一些冒险游戏。我们敢冒险吗?现在我们所有的教育局、学校都明白,安全第一位。谁要在安全上出了问题,一票否决。所以我们的学校一动不敢动。甚至那些男生,不敢冒险,你看还像男生吗?第二是要把知识学习还原成智力游戏,这就对了,孩子就有救了,我们的孩子就会过得好。

  最后我说一下家庭教育。我说三个关键:第一,关键年龄;第二,关键习惯;第三,关键优势。

  要为关键年龄的孩子提供关键教育。第一个,3岁前后,是孩子语感、情感、灵感发展的关键点。3岁之前,孩子的成长遵循“潜能递减法则”,在身体好、性格好和生活习惯好的前提下,早期智力开发越早越好。在孩子0岁至3岁期间,母亲的作用大于父亲。第二个,9岁前后(小学四年级),是孩子建立规则的关键期,是成长最关键的年龄,在这个阶段,父亲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个,13岁前后(小学六年级至初一),是孩子自食其力的关键期,容易“不听话”,这时候家长要少说话、多做事,可以先让孩子尝试错误,后制定规则,要把自食其力当做教育13岁前后的孩子的头等大事。

  另外,孩子要有三个关键习惯——吃饭习惯、睡觉习惯、劳动习惯。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不一样,家庭教育不是辅导孩子,做很多的作业,那不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就是生活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吃饭、睡觉、劳动。

  然后让孩子有自己的成长优势。每个孩子都要有自己的优势,如果没有了优势,孩子就没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显示自己的成长的名片。

  (刘良华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教授。本文系刘良华对2011年第三届河南教育名片成果组的点评,由本报记者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关键词教育名片  人性教育  学校  成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