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中文安七炫:二元对立与阴谋论:读《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27:26

二元对立与阴谋论:读《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2011-09-05 22:01 转载文章 我要参与(49)



从思维看中国的发展:中国人的思维批判

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中国人的思维批判》,楚渔写的。他认为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既不是漫长的封建社会和专制统治,也不是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中国文化,更不是社会制度和体制问题,尽管这些因素对中国的长期停滞和落后有影响,但不是根本性的,其根源是在于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思维的最大弱点并不是保守和因循守旧,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存在以下缺陷:

(一)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薄弱: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感性思维,即形象思维,特点是模糊性。这种思维重视直观和经验,通过知觉得到一个整体的粗浅印象,而不是做周密详细的分析,所以对事物的规律和世界就容易产生不可知论。其中概念模糊是中国人致命的思维弱点,因为概念模糊就不可能产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又是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

(二)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混乱而僵化:中国人过于注重表面而忽视本质,从而导致诸如形式与内容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道德与行为脱节,内心与话语脱节等现象。这是因为中国人缺乏抽象逻辑思维,从而导致辩证法滥用为诡辩法,形象思维走向形式化并固化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和客观存在失去了对接,所以形成了上述不能配套的状态。

逻辑思维的薄弱和思维方式的僵化,使中国人极度缺乏想象力,但又极具臆想力——概念模糊、不证而论、偷换概念、转移话题、滥用类比,使中国人的思维极为混乱而陷入一个不能自拔的怪圈。

笔者认为,中国如此之大,中国人如此之多,中国历史如此之长,要从整体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实非易事。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既有传统中根深蒂固的因素,又受建国后一系列运动、斗争的影响,再加上多年的教育引导,很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已慢慢发生转变,有一些传统的东西甚至早已清除。但有两种思维方法在多数中国人中影响依然很大——两元对立的非此即彼论与阴谋论,不论是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还是电影电视中,似乎都能发现两者的影子。

非此即彼,可以衍生出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等等诸如此类的二元对立思维,这导致中国人看问题的简单化和绝对化,任何事情都有且仅有一个“标准答案”,是非清晰、泾渭分明,无时无刻不在强化着对与错,看问题容易走向两极。举个最常见的例子,看看电视剧,英雄和好人的形象总是高大全的、完美无缺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而敌人和坏人总是猥琐的、肮脏的;好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是对的、正确的,坏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一概是错的。因此,有人在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时,面对一个角色时经常如此发问:“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就是单纯的二分法,人物一概进行脸谱化,要么是好人,好么是坏人,好人完美无缺,坏人十恶不赦。

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分析办法,替代了广泛收集证据、依照常识推理的思维模式,类似的还有忠臣奸臣、清官贪官之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容易陷入非此即彼这样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中去,而不能想象“即是这样又是那样”的辩证的东西。笔者认为,这正是《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中提到的逻辑思维能力欠缺所至。在逻辑学中,有种“分线”的提法,就是将非常容易混淆的东西,用清晰的概念边界将其区别开来。我们将许多东西截然对立起来,表面上看,似乎是“分线能力强”,实质上是概念模糊,不能深入探究其内涵和外延,从而俯瞰这些概念,将其简单地、绝对地一分为二。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另一个常见的现象是阴谋论,比如前几年的“非典”的雪灾,就有人说是美国的生化武器和气象武器。其实这些“阴谋”,大多只是流言或传说,虽然拿不出证据,但又可以捕风捉影。类似阴谋论早在清末便很流行,比如:修铁路是阴谋,为了侵略,令敌军可以长驱直入;照相机是阴谋,可以摄人魂魄;育婴堂更是阴谋,是为了挖心掏眼,烹制婴药……建国之后,由于一系列的运动,这种阴谋论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强化。其实不管其形式和内容如何,阴谋论都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阴谋实施主体的妖魔化;第二,“糖衣炮弹”化。

中国人的思维中为何会有阴谋论的种子?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逻辑思维的薄弱。逻辑理性的缺失导致臆想的泛滥,仅凭某人可能存在的动机或意图,就判断其为阴谋制造者。另外,缺少逻辑理性还会导致判断力低下,因此会轻信谣言。二是中国人传统的排外心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便证明了这一点。三是中国人的猎奇心理较重,但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其知情权又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这也为流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土壤。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有其缺陷是不容置质疑的事实,逻辑思维的薄弱和思维方式的僵化,确实是值得中国人研究和改进的关键环节。

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已经向国人发出了“狮子吼”!但愿能够警醒红楼“梦中人”。

(责任编辑:张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