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助手怎么用:论中国在和平发展战略下的大国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07:37

论中国在和平发展战略下的大国关系  

2006-12-13  

关键词:中国 和平崛起 大国关系

中国迅速崛起,是后冷战时期大国力量对比的最大变化。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意大利,排名世界第六位。20061126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今年中国GDP还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增速在10%10.7%之间。极有可能超过英法,排名第四。美国高盛公司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预估,中国的GDP将在2016年与2041年分别超过日美两国。

  “和平崛起”的概念由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于200311月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提出,涉及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将中国的和平崛起概括成四条主要内容: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总之,中国的和平崛起离不开世界,离不开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大国的支持和互动。

 

下面就主要阐述一下中国在和平发展战略下与世界大国的关系

中美关系 自“9"11”以来,恐怖主义成了大国们共同的敌人。这增加了中国和美国等国的合作机会,也减少了对中国和平崛起的阻碍。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分身乏力,在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上的相似立场,两国经济上的巨大容量和贸易利益使中美关系一直保持较平稳的关系。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仍然扮演若即若离的角色,近期台北高雄的市长选举使2008年的台湾政局有了些明朗的迹象,国民党极有可能再次执政。可以说2008年是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的一个分水龄。

  但随着中国经济与综合国力日益壮大,美国朝野的右翼保守势力正在拉高“中国威胁”的调门,美国军政部门则已开始筹划防范中国崛起的军事、外交部署。布什政府在对华政策方面发出模糊以至相互矛盾的信号。一方面声称一个和平、强大、繁荣的中国符合美国利益,另一方面又日渐把中国当作潜在的战略对手。从潜力与能量上来看,美国认为中国是唯一有能力向美国领导地位发起挑战的国家。即使中国宣称要在和平中崛起,美国仍然认为中国崛起本身就构成对美国的威胁。

 

  中俄关系 在和所有大国关系中,中俄关系的发展可以说是最顺利的。中俄两国都在致力于国家振兴,一定意义上皆属转型国家,改革的着眼点都是以扩大同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方向,力求提高经济效益和科技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两国在国际重大问题上,如联合国改革等,几乎总能找到共同语言。中俄关系好过以往的中苏关系,因为双方不再相互敌对和威胁,彼此之间的关系建立在更为平等与现实的基础上。虽然俄国有人对中俄关系与中国崛起抱有疑虑,主张俄国外交以西方为主,但明摆的事实是,威胁俄国利益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中俄双方需要加强战略合作来维护各自的利益。中国与俄国较为频繁的军事演习就说明了这一点。

 

中日关系 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害”,然而,在中国和平崛起时代下的大国关系,数中日关系最为艰巨。由于日本高层屡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华日军的野蛮暴行,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右翼势力擅自登上钓鱼岛等一系列事件,中日两国之间取消了部长级的会晤机制,两国领导人也只是在第三国进行了几次会晤。但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200610月的首次访华似乎使中日关系有了破冰的迹象。虽然高层进行了破冰访问,但两国战略分歧严重;互信意识下滑到30年来的低点。小泉任期内5次参拜靖国神社,可以说是中日关系恶化的直接原因。但日中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历史问题,还在于两个亚洲大国实力与影响的较量和竞争。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胜日本,在亚洲推行睦邻友好外交,积极参与经济一体化进程,平等互利地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纠纷,其外交亲和力与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与日本在亚洲影响日渐式微形成鲜明对照

中欧关系 欧盟扩大以来,GDP总和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全球力量中心之一,其与中国的关系较为和谐。2006年9月9日,第九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启动有关新伙伴合作协定的谈判,以充分反映当前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中欧关系呈现以下两个鲜明特点:首先,制度化不断加强,对话渠道在扩大。其次,双边关系朝全方位拓展。中欧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的,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前景。

 

总结:中国从远远落后于其他大国的贫弱基础上快速崛起,13亿人口将从贫穷转为富裕的翻身,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丽事业,它的规模与速度是举世无双的。当然,大国崛起不仅取决于GDP的增长,而且还取决于综合国力,包括国土资源、经济实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军事力量、研发水平、政治体制、治理能力、思想文化、人才培养、国民素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外交谋略与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力等因素。中国在这些方面与其他大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中国在和平崛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国内发展和体制改革,更应该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考资料:

1)张胜:《中俄军演所折射出的战略意义极其深远》,《亚博经济评论》

2)《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脑库快参》

3)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与中美关系——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讲演》

4)顾琼娜《中国和平崛起与大国关系》

5)《学习时报》

6)《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