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宠物赚钱:南师讲述:“我无资格做个佛教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11:59
大乘菩萨道的思想学术,开拓小乘厌离世间的思想,化为积极入世的精神,不但要以出世的心情,跳进人间的火坑地狱去救世救人,而且要救一切众生;不但要度化善人,而且要度化恶魔;不但赞叹笃信佛道真理的善男信女,同时也赞叹凡是具备这种同一真理、同一原则的异宗外道。

虽然对于最高见地因有差别而形成说教的方式各有不同,只要是同具慈悲觉世的心肠,认为即同于大乘菩萨道的同行善友,这种以与世无争的出世心情,毫无条件而人世救众生的自愿,正如后世佛教所用的标记“莲花一样。“莲花”是纯净无污的“圣洁”之花,但它却不生长在高原山顶之上,它要在拖泥带水的秽污烂泥中开花结果。
     
因此讲到大乘所实践的戒律,每每以八万四千条来形容它的繁细,但这非一定的数宇,只是表示众生界善恶心理的差别变相,在一念之间,便有八万四千种的差失,由此可知所谓大乘戒律的根本精神,在于心戒,凡是“动心忍性”,起心动念之间的内在动机,有一毫是恶念,或以自私自利而出发,便是违犯菩萨的戒律。

唐、宋以后,中国内地所用的菩萨戒,是以《梵网经》为基本,边区西藏地方所用的,是《瑜伽师地论》的菩萨戒为基本,但这两种戒本,都是原理原则的建立,运用之妙,仍在一心。其中有大部分原则二相同于儒家圣贤君子之道,与有道之士的行谊,如与中国传统文化五经中的《礼记》的《儒行》、《坊记》、《表记》、《学记》等篇参照来读,便可了解释迦佛对于人类德行风规的伟大建立,实在令人肃然起敬,油然具信,与其说它是宗教的戒律,毋宁说是人类教育哲学的最高守则。
     
由此可知大乘实践的精神,又迥非小乘戒律可以范围,所以唐、宋以后中国的佛教,采取大小乘戒律并重的方向,尤其偏向于大乘戒行,与南传佛教,大有异同之处,这也足以说明: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不是冒然接受佛学,是先要通过儒、道等学术思想的尺度去秤量,然后才确定其价值而皈依膜拜的。虽然如此,我们若拿大乘菩萨的牺牲自我,专为救世而高尚其志的精神来讲,当然是天人仰止,无可非议,然而实践其道,谈何容易,墨子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早已有人说他“陈义太高”,何况能舍头目脑髓,而有过于墨子者,所以后世笃信儒家学者,便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的仁爱次序,认为才是比较近于人情的救世思想,因此便又有儒、佛行谊争辩的学案。

    总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然是高不可攀,远不可及,但取法乎上,也是教化必具的需要。平常有人问我是不是佛教徒,我的答复是:“我无资格做个佛教徒”。有人问我怎样才叫做大乘菩萨?我的举例是:当一个人;在大海茫茫,遭遇台风巨浪而垂死须臾时,你只有一个救生工具,还是诚诚敬敬的送给旁人,当你在患难中,饥饿到九死一生,你有一碗饭,而先送给同饥的旁人,如果有这种心肠,无论你有无信仰,或信仰不同,一律都是菩萨的行径。

    大乘佛教中有一个故事:“一位孝子向一位修道的菩萨求救,要求他施舍眼睛,作为医治他母亲的药物,而这个菩萨,毫无吝惜地把左眼挖给他。但那位孝子说:你太快了,弄错了,我是需要你的右眼,才能医治我的母亲。这个菩萨听了,迟疑一下,再把右眼挖给他。这个孝子便说:不用了,因为你有迟疑不舍的心,这个眼睛已经作药不灵了。”

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便可了解牺牲自我,救世救人的行为,是如何的难行!不过,在这个芸芸众生的世间,有不少“慷慨捐生、从容就义”,以及许多舍己为人的事,各色各样,或大或小,却到处自然地充满着大乘菩萨的精神,不能因为他无宗教的信仰,或信仰不同,便认为不是菩萨。

《禅宗与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