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20100829:情绪与情趣,压力与制动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21:51
      
         情绪与情趣,压力与制动力
提起“情绪”众人皆唯恐避之不及,言及“压力”世间均视如魔物缠其所身,可世间不如意事八九,凡人终其一生也未能将这些业障摒弃之九霄云外。于是随处可见“情绪作祟”或使人双目充火或使人麻木,也不乏“压力迸发”常闻叹气之声延绵不绝。近日,公司组织学习情绪与压力管理,让我们对这两个词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情绪”在多数人眼里的确不是什么好词,比如在“闹情绪”、“情绪不佳”等诸多词汇中,情绪似乎总用在与不开心有关的事上面,而常常使人忘其本质实则是人的天性。大概是因为人们生来就对快乐遗忘的比较快,而对痛苦犹来刻骨铭心,所以主观倾斜了原本对等的“好情绪”与“不好的情绪”之间的平衡,甚至连自身的主观臆断权也全权交给情绪代理,进而成为了情绪的奴隶。


  把情绪提到管理的层面,并不是上世纪有关心理学研究才提出的课题,在中国也有个不可置否的“忍”文化,乃至在世界的大文化熔炉里也不缺乏关于“忍耐”的哲学,在这种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代表的思想背后,孟子让大半人都学会了压抑情绪,却鲜有人真能曾益其所不能。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将情绪喻为感情的洪水,那么忍耐就好比鲧治水用的是“堵”,但堵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真正能治本的是学大禹治水学会疏导。不良情绪也一样,找个朋友谈谈心、分分洪,或者有可能,通过模仿、借鉴、学习他人长处来不断扩展自己的深度,也就是更多方面的培养自己的情趣。


  喜爱安逸的人可以多看看书,听听音乐,写写微博,在旋律与心情的分享中心结释然;好动的人也可以打打球,跑跑步,兜兜风,在能量的释放中豁达心胸;不满足的人更可以学点其它知识之类,通过提高个人修养来使自己多换换角度考虑问题,这样负能量才不会在心中郁结成疾。


  只要找到了抒发情绪的个人方式,那么随情绪变化而产生的压力,或压力本身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释压。


  当然,现代社会的运行体系,塑就了我们自出身以来的压力,升学、就业、工作、家庭压力可谓比比皆是。人人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解放,可终归人是群居动物,人们的生活空间、物质是有限,所以人类体系压力的来源也是人类本身。但是社会体系是没有性格的,不光会机械化你的生活,还不断塑造、改造、机械化你的头脑,使之不堪重负或对压力源冷漠。


  老生常谈的压力管理,或者说是变压力为动力的理论,大多都在用正面的言论去激励、去渲染、去催眠、去感化自己萎靡的思想。可是也会有人发现,有时有些空洞的理论并不能拯救一个癌症的灵魂。因为理论与实际中有着巨大的鸿沟,而翻越每一条鸿沟的,不是别人而是站在悬崖边缘的自己。那么换句话说,我们的抗压能力实际上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信赖程度。


  那么我个人觉得及其简单的抗压方法也就出来了——每天早上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问自己一句我能行么?然后微笑就可以了。


  也许,这也是一种抽象而且有些自恋的做法,但是确确实实通过微笑这个小动作而将压力变成了制动力。阿基米德曾经很自负的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物理上,我们都知道在阿基米德和地球之间,只要有足够长的杠杆,只要支点离地球越近,阿基米德确实可以用最小的力气去撬动地球。

 

    那么,同理我们和压力源之间呢?


  只要我们的“杠杆”越长,即能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我们设置的“支点”越近,即对不同压力源的本质越了解,我们就能撬动那些看起来庞大的压力。因为我们通过杠杆和支点成功的将压力合理转为制动力。

 

    总归,情绪也好,压力也罢,摆在每个面前的风景都不相同,路也不同,即使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应该还可以不断发掘自己的深度,培养更多的情趣,将生命中的压力转化为更多的制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