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授权人员禁止入内:潮涌南疆沸海天——广东省大科技促大发展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13:14

潮涌南疆沸海天

——广东省大科技促大发展纪实

范宏国 杜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9月06日   第 07 版)

  2011年,“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作为广东经济战略转型、产业升级主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南疆大地上潮鸣电掣,推动广东经济实现了大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达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全省9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862.6亿元,同比增长35.3%,比全省工业增速快12.4个百分点。

  面对这一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喜人形势,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说:这就是我们用“大科技”促进“大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何谓“大科技”?李兴华解释道:从内容上理解,就是科技工作领域非常宽广,包括方方面面:从阵容上理解,就是科技工作不是科技部门一家能够完成的,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支持和联动;从视野上理解,就是不能站在广东看广东,也不能站在科技的角度看科技,而需要从更高的层次、以更宽阔长远的视野,以世界的眼光去谋划广东的发展。

  那么,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大科技”又是如何让广东经济开局良好、使中国南疆这片海天沸腾起来的呢?

  当主角——立足“大可为”,争取“大戏份”。

  今年上半年广东科技“潮涌南疆沸海天”的大好形势,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在转换理念、转化思路的厚积薄发中实现的。“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东的科技工作已由原来的配角变为主角,科技部门已从演员变为执行导演”。李兴华用这番生动形象的语言,概括了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众所周知,广东经济是靠“三来一补”起步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走出了一条外向带动的发展道路。在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产业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人口、资源、环境制约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没有独创技术、没有自主品牌的“三来一补”加工型生产方式,在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只能是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也注定会在资源、环境的双重制约下走进死胡同。

  果不其然,一场国际金融风暴,把“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珠三角模式”逼入绝境:贴牌企业纷纷“摘牌”;低端制造业跌入谷底;“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被“围追堵截”。

  严峻的形势迫使广东省开始把自主创新作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战略。他们坚定不移地执行“双转移”和“双提升”战略,推进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十一五”期间,广东通过率先开展省部(院)产学研结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不断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集聚创新人才队伍、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二五”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力量的增强、作用的加强,才使得广东的科技工作从后台走到前台、从配角成为主角。也正是角色的转换,加快了广东科技的理念转换、思路转化。

  基于“当主角”的这一理念,李兴华提出了广东科技要立足“大可为”的思路。即胸中有大局,要立足广东这个大局,立足省委、省政府工作这个大局;要争取“大戏份”,在广东经济战略转型的大舞台上多说唱台词、多发射光环、多发挥主导作用。在《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广东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推进产业发展、知识创新、服务民生三个层面的战略部署,强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现代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社会发展科技服务体系、自主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四大体系建设,优化珠三角、东西两翼以及粤北山区三大空间科技资源布局。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十二五”期间,广东将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总目标,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动力,全面建设自主创新示范省,力争五年内实现“四个率先”: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率先建立高效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的长效机制,率先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机制,率先建立与国际接轨、有广东特色的自主创新环境。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融合、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开放融合、支撑有力、布局合理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基本建成创新型广东,成为全国创新型区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今年上半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大科技、大开放”的理念深入人心;“新起点、新跨越”的战略稳步推进;继承与创新的举措齐头并进。

  我们还欣喜地看到:科技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团队取得新进展;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民生科技工程成效显著;自主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挖特点——措施有谋略,实施有抓手。

  广东经济需要转型,需要形成新的发展方式,需要实现新的增长方式。但是,转型不是纸上谈兵,促转型不能空谈快意。它需要挖特点、讲谋略、找抓手。对此,广东省既有明确的方向:通过具体产业的调整,通过新兴产业的培育,使新兴产业逐步占主导;又有明确的抓手:抓高新区,抓专业镇,抓新兴产业。

  这些特点、谋略、抓手可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基于广东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发展趋势而发现、发掘出来的。我们来听听李兴华的分析:

  为什么要抓高新区?因为,高新区代表了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高新区可以有效地聚合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力地推动地区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广东高新区的特点是:园区基础、硬件条件较好。在原有外延式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挥这个特点,鼓励其内涵式发展,使之迅速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

  为什么要抓专业镇?因为,专业镇是区域经济和科技结合的一个点。广东经济的一大特点是重心比较低,在乡镇一级相对集中。如果乡镇这一块不能转型,就会直接关系到全省经济战略转型的大局。通过抓专业镇,把科技创新这个源头导进去,使得这个镇的产业发展走上创新发展科技引领的轨道。

  为什么要抓新兴产业?因为,新兴产业是产业技术革命的先行者,是最新产业技术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是实现广东经济战略转型的最活跃载体。这些年,广东省在LED、新能源、新IT、生命科技等领域出现了大批新的创新成果,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

  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战略转型的不断加速,雄辩有力地验证了李兴华的分析。到“十一五”末,广东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原来6个发展到9个;省级省级区由原来的4个扩张到11个。高新区的发展,为整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拓展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现在,全省高新区所产出的GDP,占了全省GDP的三分之一。根据各个乡镇的产业特色,广东省通过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紧紧地融合在一起。现在,全省的专业镇已达到了300多家,专业镇产出的GDP已超过全省三分之一。随着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2010年,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二,创新的经济绩效和创新环境等多项分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首位,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均保持全国首位。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实现了高新区的适当“增园扩区”,拓展了发展空间;推进各园区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兴业态,打造高端新型产业集群。全省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预计达7775亿元,同比增长25.2%。

  为了推进“双提升”示范专业镇建设,省委、省政府今年实施了一系列强力措施:今年初,组织召开了全省专业镇转型升级现场会;设立了“专业镇转型升级建设专项计划”,重点支持专业镇转型升级“一镇一策”行动和专业镇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服务研究院,建设专业镇转型升级支援中心和区域创新网络交互中心,从技术和服务两个层面提升专业镇建设水平,支持专业镇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全省专业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6655亿元,同比增长约20%;专业镇特色产业实现总产值预计达7900亿元,同比增长23%。

  抓集群——培养“产业链”,培植“价值链”。

  既要培养“产业链”,又要培植“价值链”,这是广东省通过推行集群式创新、实施“重点跨越”来发展新兴产业的新思路、新举措。今年,广东省继续以LED、新能源、新IT、生物医药、高端材料等一批比较优势明显的高科技领域作为突破口,不断拓展产业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诞生、发展,从而增强了科技拉动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动力。

  李兴华认为,集群式创新不仅在“产业链”上进行,而且由于新兴技术的产生,常常衍生出新的“价值链”,从而导致“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对具有优势的领域,我们就要作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突破。

  早在2007年,广东省科技厅就开始涉足LED照明(即半导体照明)这一新能源领域。他们紧紧抓住产业集群的三条“价值链”——LED产业链、原材料配套产业链和设备配套产业链,构建出LED产业集群的技术体系,系统分析各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关联分析和有效组织管理,形成产业技术创新协同攻关的组织管理模式,提高了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完善和拓展,广东在LED照明产业中构造了从下游的灯具生产到中游的芯片生产、封装,再到上游的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价值链”。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组织召开了全省LED照明技术及产品应用推广联席会议,以推动LED路灯标杆体系建设,狠抓LED产品质量工作,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LED产业专项;成立了广东省半导体光源产业协会,整合各级各类LED行业组织,引进国家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LED产品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级LED检测机构落户广东,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全省LED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累计达9121件,LED授权专利数量为1270件,双双名列全国前茅;全省LED芯片制备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达1693件,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并引领产业逐渐向高端环节延伸。

  与此同时,广东省还推进绿色照明示范城市、MOCVD国产化设备、省LED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到目前,全省累计推广应用LED路灯20万盏,示范路段超过2000公里。

  在今年上半年如火如荼的LED领域,我们还可以读到许多令人振奋的信息: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建设的示范应用规模将突破40万盏,珠三角打造世界级的LED照明应用综合示范区的推进速度加快;支持惠州市、江门市、佛山市南海区建设省LED产业基地,吸引重大投资项目,总投资3.5亿美元的南海旭瑞光电外延芯片项目正式投产;总投资近100亿元洲磊科技、中晶LED芯片项目签约落户东莞;台湾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创维集团总投资6亿美元的广州增城LED外延芯片项目正式签约。

  氮化镓属于一种具有较大禁带宽度的半导体,是微波功率晶体管的优良材料,也是蓝色光发光器件中的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半导体。作为一种高端材料,氮化镓生产技术一直为国外垄断。广东省将其视作“重大领域、重点学科,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攻关突破。他们将国内最新的氮化镓研究成果引入东莞市,投资5亿元进行产业转化。今年上半年,国内第一条专业氮化镓衬底生产线在东莞建成。同时,完成了激光剥离设备的产业化,自主研发创新产品3个,有效打破氮化镓衬底材料的国际垄断现状。据专家预测,这条生产线将于几年内实现100亿元的年产值,拉动全省LED创造2000亿元以上的产值。

  毋庸置疑,广东省的LED产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井喷行情。依据就来自这组喜人的数字:今年上半年,全省LED产业总产值预计达800亿元,接近2010年全年产值,产值和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预计今年,广东省的LED产业规模将再次实现翻番增长。

  引人才——创造好环境,搭建好平台。

  锦绣南粤大地,人才趋之若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前沿阵地和主要战场,广东似乎从不担心其集聚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但是,人才来到这里,并不是要观赏四季如春的景致,相伴海风椰林的倩影,享受惬意的生活。他们需要施展才干、实现抱负,更需要能够施展才干、实现抱负的良好环境。

  深谙人才心理的广东省,把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重点放在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环境上,并通过创新制度、健全体制、完善机制,搭建起一个可以让人才纵横驰骋的好平台。

  今年,广东省给这个好平台添砖加瓦的头一件喜事就是:科技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上半年,全国第一部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草案)已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条例的制定,旨在研究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风险投资的有关政策,扩大企业研发经费抵扣等政策落实的覆盖面,推动政府首购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品工作。

  接踵而至的喜事还有: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以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为基础,构建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这种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创新版块的“大手笔”已初见成效。同时,加快了科技服务业和农业领域、社会发展领域主体科研机构建设步伐。

  探索推进创新型企业“院线提升计划”。鼓励企业组建研究开发院、制定创新路线图,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软实力,初步完成了企业创新路线图制定的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研究。

  科技金融结合工作扎实有效。重点选择广州、佛山和东莞作为科技金融先行先试区域,有望成为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的首批试点;珠海、东莞和中山科技金融试点市示范效应初显,探索科技和金融资源全面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取得新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积极推进高新区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组织深圳、广州、佛山、中山等高新区新三板扩大试点的申报工作。

  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推进。开展第二批创新方法试点企业申报工作,组织广东省创新工程师培训,大规模培训创新方法应用人才。第二批培训的52名学员共解决工程课题54项,提交受理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14项。

  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止到上半年,共组织开展了工业领域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32项。其中,21个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完成,涉及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等领域。目前,正在制定的节能减排、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技术路线图预计2011年年底完成。

  持续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成功开展了第20个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组织开展科普项目,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建设、科普社区建设和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创新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团队,一直是广东省吸引人才的拿手好戏。去年,该省引进了第一批12个创新科研团队,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省科技厅着力支持、帮助这些团队加快搭建创新平台,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经济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一年来,这批创新科研团队捷报频传。他们相继建立实验室、研发中心及工程中心43家,承担国家、省部、地市科研项目200多项。如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低成本健康技术创新团队牵头,承担国家“973计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获得2800万元的科技经费。其中,带头人张元亭教授成为深圳首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在基因、制药、LED和装备制造等方面,这批团队很快取得了核心技术的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首批引进的团队和领军人才申请发明专利269项,参与制定了1项国际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已在《科学》、《自然》、《细胞》等世界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展现了广东对人类科研事业的贡献力。中山大学人类病毒学团队成功建立4个针对抗艾滋病毒的新型药物筛选模型,申请发明专利11项;深圳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研发团队首次实现我国在基因测序领域技术的重大突破,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加快推进成果转化,这批团队已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目前,已有6个创新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出17个新产品,其中3个团队的产品已成功进入市场。东莞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超声换能器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性能,打破我国这方面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极大地提高了全省乃至全国LED焊线装备的制造水平。

  今年以来,广东省以才引才的效应显现,高端人才不断集聚。首批团队引进时,核心成员仅93人。现在,核心成员已经扩容了3倍,且绝大多数来自国际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同时,他们还培养了科研骨干200多人。仅仅是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团队,已经从5人扩充到250人,实现了“以专家引专家,以团队引团队”的人才引进模式,成为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活广告”。

  在成功引进第一批创新科研团队的基础上,广东省乘势引进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并再揽“大家”。今年上半年,广东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第二批引进“基因沉默技术与治疗研发团队”等20个创新科研团队,汇聚了157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其中,博士141名,占入选人员总数90%;高级职称140名,占入选人员总数90%;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欧盟笛卡尔奖获得者各1名,以及院士8名,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共17名,涉及电子信息、新医药、新材料、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环境工程等前沿技术领域。

  随着第二批创新团队的引进,广东省预计将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创造出更多世界一流的自主创新成果。

  促研发——构造新体系,推进新模式。

  如果说创造好环境、搭建好平台是给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那么,广东省还在努力为科研开发、自主创新构造新体系、推进新模式,加快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产学研结合工作进一步深化。今年上半年,该省组织省、部、院高层领导会商活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广东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结合重大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改造提升传统和优势产业。继续加强对省院共建平台的支持,组织实施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快散裂中子源、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站等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进度。深入推进省部院产学研联盟建设,以联盟为载体,合作建设高水平的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健全省部产学研合作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2011年上半年,组织来自国内外高校的730多名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建立了34个“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化短期派驻为常设性创新平台,形成了特派员工作的长效机制。积极组织跨地区的产学研对接活动。组织珠海、中山、东莞、肇庆、韶关、顺德等地市科技局和企业赴西安、上海高校开展产学研考察对接活动。仅东莞企业和上海高校就达成了科技项目合作意向85项。

  “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取得新成果。省部联合共建的“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通过合作带动学科发展、培养高级人才,在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大平台方面“先行先试”,创新了发展模式。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快速发展壮大,联盟成员单位达近200家。积极推进与以色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水处理环保技术、生物、信息通讯、新材料等方面开展科技合作。今年上半年,该省已经获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支持经费超过6000多万元,比上年大幅增长。继续加强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落实《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协议》,加强深港创新圈建设。

  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推荐16家高等院校和企业申报科技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省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15家。上半年,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共组建了57家省级工程中心,省级工程中心总数达521家。全省产学研创新平台加速建设。继续推动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科研机构在广东新建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研发平台,以重大创新平台为载体,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海内外创新团队。推动广东顺德西安交大研究院、清华-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联合研究所等一大批高水平创新平台落户广东,加速重大科技成果在粤转移转化。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共建相关创新平台超过98个,院士工作站37个;新增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数量居全国前列,大大增强了该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

  品读了“十二五”开局之年广东省“大科技”的漂亮上升趋势线,真切感受到广东省今年上半年“大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我们深深体会到,广东省的“大科技”理念已经牢固树立在人们发展经济的思路中,渗透于经济战略转型的实践中。“大科技”促进“大发展”的作用,将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