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完美林非比:兰坪白族傈僳族自治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06:42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是云南省县名。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面积4455平方千米,人口19万。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金顶镇邮政编码671400。以县内的大型露天铅锌矿闻名。

目录

·                                 • 基本概况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资源概况

·                                 • 旅游观光

[显示全部]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兰坪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四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剑川县和云龙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以及本州的福贡县和泸水县毗邻接壤,并通过剑-兰公路、黄-金公路、维-兰公路、丽-兰公路等呈星型与周边各县相连,是内地县和边境县的结合部。幅员4325平方公里,辖4镇4乡104个村民委员会801个自然村,人口20万人。居住有白族、普米族、怒族、汉族、傈僳族、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

兰坪的矿藏资源得天独厚,早已名扬中外。目前已探明和发现的矿藏有铅、锌、铜、银、盐、锶、汞、锑、硫、铁、石膏、云母、叶腊石、冰洲石、水晶石等十多种矿,150多个矿床点。其中金顶凤凰山特大型铅锌矿,以储量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大,品位高,成矿集中,易开采等特点,荣居全国之首世界之二,储量达1429万金属吨,潜在价值可达2000多亿元。随着勘探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矿床、矿点还在不断被发现,用一位地质专家的话说:“兰坪不愧是有色金属王国的王冠”。

在高黎贡山山脉、碧罗雪山山脉、老君山山脉上,有着无数的终年积雪的冰川雪峰和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形成了巨大的天然水库。93条大小河流把丰富的水资源引到兰坪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流域面积3758平方公里,不仅提供了丰富了的水利电力,还具有潜在的旅游开发价值。澜沧江自北向南纵贯兰坪西部,境内流程130公里,径流量占云南省的14%,平均总流量为39.9立方米/秒,天然落差约127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6.35万千瓦,其中易开发利用的6.45万千瓦,拥有年92.2亿度左右的发电能力。黄登岩峡谷是澜沧江梯级电站建设的第16级电站站址,这个电站的建设必将成为澜沧江流域又一颗“小太阳”。

兰坪的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山川秀丽,景色宜人。神奇的冰川雪原、高山湖泊,碧绿的山间草甸、滔滔江水,无不使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加之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集度假、观光、旅游、考察、探险为一体的云南处女地。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辖4个镇、4个乡:
金顶镇、拉井镇、营盘镇、通甸镇、
河西乡、中排乡、石登乡、兔峨乡。
共有5个居委会、102个村委会。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兰坪县域属益州郡比苏县。东汉蜀汉至西晋时期,比苏县属永昌郡。东晋南朝时期,比苏县又属西河阳郡。唐麟德元年(664)兰坪境内东部置眉邓州,内部(营盘一带)置洪郎州,同属姚安都督府。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眉邓、洪郎两州属南诏所置宁北节度管辖。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南诏设剑川节度,兰坪境内分罗眉川(东部)、牟郎共城(今营盘一带)、若耶(又称若耶井)、讳溺(义称讳溺井)4个区域,均属剑川节度。南诏时属剑川节度谋统郡。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宋大理国时期,兰坪设兰溪郡属谋统府。南宋淳佑十二年(1252、蒙古宪宗二年)纳西族首领麦良迎蒙古军有功受丽江茶罕章管民官。南宋宝佑二年(1254、蒙古宪宗四年)兰溪郡及境内土酋罗氏率众内附丽江茶罕章管民官,罗氏被封为万户。元至元八年(1271)兰溪郡属茶罕章宣慰司。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兰州,罗氏领知州衔,属茶罕章宣慰司。元至元十三年(1276)兰州属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兰州属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立鹤庆府,兰州属鹤庆府。明洪武十七年(1384)兰州土酋罗氏因军功实授兰州世袭土知州,兰州属丽江府。明洪武三十年(1397)十一月,兰州属丽江军民府。兰州土司罗定国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奉命将士知州府从上兰故址迁移到澜沧江边的兔峨区(原先驻扎在澜沧江东岸的兔峨村定居)。
  
清顺治十六年(1659)丽江军民府土知府木懿归附清朝。顺治十七年(1660),丽江军民府改为丽江府,兰州属之。雍正元年(1723),实施“改土归流”,所属州县并入,兰州为丽江县之一部。乾隆三十五年(1770)在丽江府下置丽江县,兰州属丽江县。同治十三年(1874)丽江府剑川右营都司移驻喇鸡鸣井。光绪七年(1881)喇鸡鸣井营都司移驻剑川,吉尾(营盘)汛移驻喇鸡鸣井。光绪八年(1882)喇鸡鸣井营都司奉调剑川县城。

民国元年(1912)12月设兰坪州治,从丽江县的二十七里中析出东新化里、西新化里、通甸里、江东西里、兔峨里和顺化里等6里为兰坪州。石登设弹压委员。怒俅殖边总队在兰坪营盘街设殖边总局。
民国三年(1914)改称为兰坪县,仍辖六里,县城在白地坪(今金顶镇文兴街),以原名“兰”和白地坪之尾字而得名。1948年8月11日兰坪县政务委员会成立,行使县人民政府职能。
1949年5月10日兰坪县解放;同年10月14日,撤销兰坪县政务委员会,成立兰坪县人民政府。1950年4月15日,兰坪县城从金顶迁往拉井,属丽江专区。1950年原兔峨土司地界的怒地乡划给了原碧江县(现已撤消)。1954年第二区的利苴乡划归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56年7月第二区的上兰片(含12乡共30个自然村2085户、9757人)划归大理剑川县。12月兰坪县人民政府改为县人民委员会。
1957年兰坪县划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965年12月8日第六区(维登)10个公社,共115个生产队1950户,8071人,划归迪庆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1967年3月30日成立“兰坪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兰坪实行军管;同年11月21日,经昆明军区第十四军党委批准,成立兰坪县革命委员会领导全县工作。1971年恢复中共兰坪县委员会。1973年怒江州由丽江专署代管改属云南省人民政府管辖,兰坪县隶属怒江州。
  
1980年3月13日,县革委会分别向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政协和怒江州革委会呈报《关于县级机关驻地搬到金顶的请示报告》。9月18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同意兰坪县级机关由拉井迁到金顶,并于10月27日给怒江州革委下发《关于兰坪县级机关迁到金顶问题的通知》。
1981年6月,撤销兰坪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兰坪县人民政府。1985年8月,县城迁至金顶镇江头河。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销区的建制,全面推行乡、镇、保甲建制,全县划为11个乡、镇,98保,955甲。这次划编,乡镇名称除石宝、高山两个乡名外,其余均无与现在的乡、镇名称基本一致。
1949年10月兰坪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将原设有的11个乡、镇调整为11个区的规模。即:金顶区、啦井区、营盘区(由原营盘镇和石宝乡合并)、石登区、中排区、兔峨区、维登区、高山井区、兴仁区、通甸区和上兰区。
1950年8月全县11个区合并为4个大区:第一区辖金顶、啦井、营盘三个乡;第二区辖上兰、通甸、兴仁三个乡;第三区辖石登、中排、维登、高山井四个乡;第四区辖兔峨一个乡。
1953年12月将原第一区内的营盘乡和原第三区内的高山井乡、第二区的兴仁乡划出,将原来的4个大区调整为6个区:第一区辖金顶、啦井两个片,第二区辖上兰、通甸两个片,第三区辖石登、维登三个片,第四区辖营盘一个片,第五区辖高山井、兴仁两个片,第六区辖兔峨一个片。
1958年4月,将全县18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3个初级社合并为181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分为800个生产小队。同年8月全县6个区、181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为9个人民公社959个管理区,共1160个生产队,即金顶公社,啦井公社,营盘公社,通甸公社等。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1961年4月将9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9个小公社,即金顶、啦井、营盘、拉古、恩罗、兔峨、拉马登、石登、大竹箐、小格拉、中排、德庆、烟川、维登、箐头、碧玉河、河西、安乐、通甸。
1962年2月撤销原19个区级公社建制,建立6个区,下设101个公社(行政村级)1个镇、1个农场。
1963年4月撤销19个小公社的建制,恢复6个区的机构。
1966年2月,又将第一区划为金顶、通甸、啦井、营盘、兔峨、石登、中排、河西、通甸等八个区,下设101个人民公社。
  
1984年2月设区建乡,撤销了八个人民公社的体制,恢复金顶、啦井、营盘、兔峨、石登、中排、河西、通甸八个区的建制。8个公社共97个大队调整为8个区、101个乡、2个镇。
1987年12月改区为乡、镇,全县设3镇5乡,即金顶镇、啦井镇、营盘镇、兔峨乡、石登乡、河西乡、通甸乡、中排乡。原来的乡改为村公所(办事处),全县计有104个村公所(办事处),801个自然村。

1997年辖3镇、5乡:金顶镇、拉井镇、营盘镇、兔峨乡、通甸乡、河西乡、石登乡、中排乡。
2000年,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辖3个镇、5个乡:金顶镇、拉井镇、营盘镇、兔峨乡、通甸乡、河西乡、石登乡、中排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96977人,其中:金顶镇45406人、拉井镇15146人、营盘镇32092人、通甸乡22575人、河西乡16743人、中排乡22430人、石登乡24311人、兔峨乡18274人。
2001年,全县辖3个镇、5个乡:金顶镇、拉井镇、营盘镇、通甸乡、兔峨乡、石登乡、中排乡、河西乡。
2002年通甸乡撤乡设镇(省政府2002年1月10日批准)。
2003年,全县辖4镇、4乡:金顶镇、拉井镇、营盘镇、通甸镇、河西乡、中排乡、石登乡、兔峨乡。下设102个村委会和7个社区。全县总人口19.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87.4%。境内主要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彝族和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7.8万人,占总人口的93.4%。其中:白族9.17万人,普米族1.4万人。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资源概况

 

兰坪的矿藏资源得天独厚,早已名扬中外。目前已探明和发现的矿藏有铅、锌、铜、银、盐、锶、汞、锑、硫、铁、石膏、云母、叶腊石、冰洲石、水晶石等十多种矿,150多个矿床点。其中金顶凤凰山特大型铅锌矿,以储量大,品位高,成矿集中,易开采等特点,荣居全国之首世界之二,储量达1429万金属吨,潜在价值可达2000多亿元。随着勘探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矿床、矿点还在不断被发现,用一位地质专家的话说:“兰坪不愧是有色金属王国的王冠”。

兰坪的森林资源、生物资源也很丰富,兰坪有林地面积为18.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8.4%,林间分布有云南松、华山松、云杉、冷杉、铁杉、桦木、栎木等广谱树种,有云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三尖杉、水青树、榧木、澜沧黄杉(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等珍贵树种。有野生中草药材如:蝉花、虫草、天麻、五加、佛掌参、贝母、雪莲、地榆、草血竭等160多种名贵药材。林内栖息着上百种珍禽异兽,其中属于国家Ⅰ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滇金丝猴、云豹、金钱豹、虎等4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猕猴、林麝、苏门羚、金猫、大灵猫、小灵猫、穿山甲、小熊猫、马鹿、斑羚、罢熊、马来熊等14种。森林鸟类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长尾雉,Ⅱ级保护的鸟类有血雉、红腹角雉、白鹇、勺鸡、乌雕、燕隼、红隼、白腹锦鸡、灰鹤、楔尾绿鸡、绿皇鸠、大紫胸鹦鹉、褐林枭、灰林枭、白腹啄木鸟、兀鹫、斑头枭等18种。兰坪的良好生态环境不仅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间,还是一些濒危物种的避难所,被前往兰坪考察的专家学者誉之为天然的生物多样性公园和原始物种基因库。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旅游观光

 

兰坪的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山川秀丽,景色宜人。神奇的冰川雪原、高山湖泊,碧绿的山间草甸、滔滔江水,无不使人心驰神往,留连忘返。加之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集度假、观光、旅游、考察、探险为一体的云南处女地。

兰坪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中心地带,地理和交通呈星型向“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各县辐射,是滇西四地十县旅游环线的中心节点和主要入口,自然成为三江并流区旅游通道的中心驿站,所以“三江之门”作为兰坪的一个旅游文化品牌正被世人关注。兰坪地域居于三江并流之澜沧江流域,被东部的金沙江和西部的怒江所夹持,通过六—兰公路、丽—兰公路、维—兰公路与怒江、金沙江、迪庆高原相连,在三江并流地区处于东西南北交通的节点地位。自古就有一日达三江的独特地理位置,从县城出发到金沙江最近处直线距离66公里,到怒江最近处直线距离仅16.3公里。云南省城乡建设委1987年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叙述,“三江并流”风景区有3个片区,60个景点。其中怒江、独龙江风景区有3个中心景区,25个景点;澜沧江风景区有3个中心景区,13个景点;金沙江风景区有2个中心景区、22个景点。其中兰坪就拥有离城市最近的滇金丝猴栖息地、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罗古箐省级风景名胜区、老君山高原牧场、碧罗雪山冰川冰湖群和沧江盐马古道等引人入胜的旅游景区景点,是滇西北旅游的王牌景区。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民俗风情

 

傈僳族习俗:给婴儿的美好祝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兰坪县的傈僳族有一种古老的风俗:婴儿生下后,用温水给他洗个澡,然后在其嘴唇上涂一点蜂蜜或糖,祝愿孩子长大后,说的话或唱的歌都象蜜糖一样的甜。
在婴儿满月这天,选一吉利的时辰,如果婴儿是男的,就找来一把算盘、一支笔和几张纸;若是女婴,就找来一块新布、一把剪刀,然后把这些东西和婴儿一起抱出门外走一趟,祝愿孩子篚后,男的会写会算,女的会缝会补。解放后,由于提倡男女平等,这种习俗开始改变了。女婴也同纸笔一起抱出去。祝愿她长大后也能写会算。

傈僳族习俗:给牛洗澡  
每年栽完秧后的农历六月初五,居住在营镇岩头办事处的傈僳族,家家都要给牛洗澡,并煮一锅有盐的稀饭喂它,然后由家长中的长者(多数的妇女)在牛身旁祈祷:“牛啊牛,这次远行,望你早去早回。今年的庄稼一颗下地,万颗归仓,天灾无害,粮食丰收。”

传说,从前,牛生活在天上,那里五谷丰登,生活幸福。一天,牛伸头朝下一看,只见地上的傈僳族人都靠吃又苦又涩的野果过日子,饿死的人不计其数。牛非常同情人们的不幸,到了春天,便背着上帝将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籽偷偷撒向人间。从此,地上生出了五谷,傈僳族摆脱了饥饿的威胁。但是,等到上帝要种地时,不见葫芦里的种籽,盛怒之下,打掉了牛的上牙,并把它推下了人间。傈僳族异常感激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牛,让它呆在家里过着清闲日子。后来牛看到傈僳族人民种地很辛苦,又自愿出来帮助拉梨,上帝知道后,更是生气,放下风、冰、虫等灾害,来破坏牛和人合作的劳动成果。为了保护庄稼不受损害,每年栽完秧后,牛又到天上去,请求上帝不要放下各种灾害,以保人间粮食丰收。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白族习俗:拉玛人尊老敬老习俗

拉玛人十分尊敬和爱戴老人,把老人视为智慧与力量的“宝库”和善美的化身。因此,老人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拉玛人尊老敬老的习俗,已成为一种世代相传的美德。
  
每当逢年过节,凡属老人辈份以下的亲友、乡邻,都要轮番来给老人拜年。届时,女的背一篮柴,男的砍一背柴疙瘩或松明。看起来东西并不稀罕,但寓意却很深刻。它体现了老人享受“柴火”的福份和晚辈们的孝敬之心。在外地工作回来的,也要捎些他乡的风味特产给老人“尝新”,以示对老人的时刻挂念。到了大年三十,吃过年饭后,家家还要用木托盆分别给老人送一碗饭,一碗当晚饭吃的佳肴中挑捡出的“综合菜”和酒、烟、糖、茶,意为尊敬的老人已幸福地与全家欢度佳节了。并要祝福老人象楠木一样健康长寿。老人的家属则事先要准备好几簸箕、几箩筐饵块粑粑,舂糯米粑粑,麦芽糖,板栗之类的甘果作为礼物,答谢赶街一样出出进进送来“晚饭”的侄孙和乡邻。同时,老人也开“金口”祝福各家各户在新的一年里“好事常相遇,祸害能免除”,并祝愿他们——是新婚的“岩上歇蜂、枝上结果“,美满幸福;是小孩要“象沃土嫩芽蓬勃长高,似向阳鲜果快活成熟”。新年伊始,家家又纷纷前来请老人来家里欢聚。

普米习俗:年初不泼洗脸水

每当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兰坪的普米族有了最大的忌讳,即不准把洗脸水往门外泼出去,只能洒在屋内比较干燥的角落。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古时候,有一对年迈体弱的老夫妇,吃的、唱的、住的、穿的,样样都靠自己动手。虽然他们有一双儿女,但姑娘早已出嫁,儿子娶回媳妇后也单独过了。老两口膝下无人照料,常常吃不饱,穿不暧。
  
这一年,眼看就要过年了,老两口翻箱倒柜,也找不出什么好吃的东西,真不知怎么过年才好。实在没奈何,老倌想起了儿子,对老伴说:“既然家里一样也没有,我们就到儿子家过年吧!儿子心肠好,要什么给什么,我俩一定能过个好年。”
老伴不同意到儿子那儿,提出要到姑娘家去。她说:“姑娘良心好,要几样给几样,一定会让我俩满意。”
老倌也不赞成老伴的意见。于是,老两口争执不休,互不相让。最后只好这样决定:老倌到儿子家过年,老太婆去姑娘家过年。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老倌到了儿子家后,孙子们热情地招待他,口口声声喊“阿爷”,乐得他整天嘿嘿地笑。临走时,儿子儿媳还送了许多好吃好穿的东西给他。而老态婆呢,她跋山涉水,气喘吁吁,好不容易到了姑娘家的院子里。不料,老态婆刚要前脚跨进姑娘空的门槛时,由于姑娘一时粗心大意,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老母亲,不慎从屋内朝外泼出一盆洗脸水,正好泼在好母亲身上,把老母亲泼得一脸一身都是水。这一盆洗脸水,把老母亲想到姑娘家过个年的愿望全泼跑了,从头冷到脚。老母亲只好淌着伤心的泪水,转身走了。
为了尊敬上辈,欢迎他(她)们同自己及孩子们好好欢度新年,从那时起,每当大年初一到初三这三天,普米人就吸取教训,不再往门外泼洗脸水了。这种习俗,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