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原因:恒仁满族自治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48:52

桓仁满族自治县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边缘,西北与新宾满族自治县交接,西和本溪满族自治县相连,南与宽甸满族自治县为邻,东北部和通化县、集安市交界。面积3547平方千米,人口29.86万人(2001年)。桓仁早期之名为“桓都”,为高句丽早期王城,也是唐朝时期渤海之“桓州”。境内主要有汉、满、朝鲜、回等民族。县治桓仁镇。

 

 

目录

·                                 • 自然地理

·                                 • 地名由来

·                                 • 历史名人

·                                 • 桓仁传说

·                                 • 行政区划

[显示全部]

桓仁满族自治县-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五女山位于桓仁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五女山山体是长方体,主峰海拔820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余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因宫廷之争逃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丽第一都城,史称纥升骨城。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佛顶山:巍峨壮丽的佛顶山(老秃顶子)座落在桓仁县西部,海拔1,367米,素 有“辽宁屋脊”之称。顶峰有千余米方圆寸草不生,故名佛顶山。佛顶山山体高大,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登极顶,放目远眺东南的八面崴、五女山、大青顶子、花脖子山诸峰均隐约可见。每当夏秋两季,从顶峰俯瞰山下,云海翻腾,气象万千。尤其是旭日东升,白云托日,浮空絮红,分外妖娆,展现人间奇景。
水文状况
雨量充沛,水利资源极其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70多条,浑江、雅河、富尔江等主要江河水能蕴藏量为56.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50.5千瓦。桓仁境内河流多、流速急、落差大,水利资源十分丰富。

桓仁满族自治县


自然资源
能源资源:桓仁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江河溪流密如蛛网,较大河流70余条、大小泡沼104个、泉眼254处。浑江由东北向南流经全县161.8公里。全县水域面积39.8万亩,占总面积7.5%。水资源总量156.4万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6.2万千瓦可开发50.5万千瓦。其中县属水能蕴藏量20.5万千瓦,未开发17.1万千瓦。桓仁依托水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电能源转业化,建有国家大型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29.5万千瓦,年发电量6亿千瓦时;县属水电站20座,总装机容量3.73万千瓦,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是全国首批100个电气化县之一。桓仁充份利用水资源,兴修以水库为主的农田水利配套工程,进行水产养殖和农田灌溉,建有辽宁最大的淡水养殖场--浑江渔场,可养殖水面14.8万亩,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池沼公鱼、鲤、鲫、罗非、银鱼等;全县水利引水、蓄水、提水工程逐渐形成规模,灌溉数十万亩良田。桓仁煤炭资源丰富,远景储量达1亿吨。暧河子地区煤矿储量800余万吨。全县以暧河子煤矿为主,年产煤12万吨。利用煤碳资料、发展热电能源转化业,建有桓仁金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年发电1.5亿千瓦时,可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林业资源:桓仁地处长白与华北两大植被区系过渡带。境内山高林茂,林业资源丰富,为辽宁省“以发展林业经济为主县份”,是辽宁省重点林区,素有辽东“绿色宝库”之美称。林地面积429.3万亩,占全县面积80.69%,故有“八山”之称。有林地383.5万亩,其中天然林320.1万亩,人工林63.4万亩。活立木蓄积1513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72.6%。林木种类繁多,乔灌木40科、94属、248种。主要树

桓仁满族自治县

种为柞树、红松、落叶松、云杉、冷杉、枫桦、白桦、青杨、赤杨、红柳、山槐、花楸、暴马丁香、刺五加、野玫瑰、胡榛子、猕猴桃、山葡萄、五味子等。最多树种为柞树;最古老的稀少树种为被称为“活化石”的东北红豆杉(亦称紫杉);最珍贵的树种为天女木兰、刺楸、紫椴、水(花)曲柳、黄菠萝、胡桃楸、黄榆、东北刺人参、红丁香、牛皮杜鹃、宽叶丁香等。绿色食品资源:桓仁山川秀丽,河流众多,雨量适中,气候温凉潮湿,土质肥沃,水质优良。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土特产品种类繁多,素以果、菌、菜、药、鱼、米、蛙而著称。境内野生动植物2000多种。山野菜品种37科、131种,以品种多、无污染、营养价值高而闻名。主要品种为大叶芹、刺嫩芽、蕨菜、沙参、桔梗、刺五加等。年蕴藏量10余万吨,可利用8万余吨。山货野果满山遍野,金秋季节,山区野果飘香。主要品种为山葡萄、猕猴桃、山核桃、山里红、山梨、山杏、山樱桃、山芝麻、橡子仁、榛子等,年产数万吨。野生食用菌遍布沟谷山坡,主要品种为牛肚菌、松蘑、元蘑、榛蘑等。野生动物有獐、狍、熊、鹿、山兔、刺猬和各种鸟、蛇、鱼等。全县已建立优质米、蔬菜、果品、水产品、食用菌、牛、羊等生产基地,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创造有利条件。矿产资源:桓仁之山,蕴藏丰富矿产资源。地层分布属于华北地层区辽东分区,地质构造位置特殊,成矿条件好,矿产勘查开发潜力大,有诸多珍贵矿藏沉睡于崇山峻岭中。现已探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重金属、稀有金属、建材非金属、燃料、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地热水等矿藏9大类、40余种、130多处,且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硅石矿储量4亿多吨,镁、煤矿的工业储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石灰石矿10亿多吨,大理石矿1亿多立方米,铅、锌、铜、铁等有色金属矿近2000万吨。品位较高的矿种有煤、菱镁、滑石、钾长石、石灰石、硅石、大理石、铅、锌、铜、钼、石墨等。稀有矿种为铂、镍、金、银、铀等。

桓仁满族自治县-地名由来

 

 桓仁是以历史上古国的州府之称而命名。唐朝渤海时代的桓州以及高句丽时代的桓都,均为今名桓仁之渊源。
历史沿革

桓仁满族自治县


桓仁县开发较早。战国至秦代为扶余族、高句丽部落活动地区。汉属玄菟郡。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均被高句丽所据。唐属安东都护府仓岩州管辖。唐元和十五年(公元八二0年)属渤海桓州的桓都县。辽属东京道桓州。金属婆速府路。元属辽阳行省的沈阳路。明代属奴儿干都司,为女真族活动地区,清属奉天府兴京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始建怀仁县。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因与山西省怀仁县重名,改桓仁县,以古桓州得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属安东省。1947年建立桓仁县人民政府,属安东省辖。1949年划归辽东省通化地区领导。1954年桓仁县属辽宁省安东地区领导。一九五八年划归本溪市所辖。一九六六年又划回丹东市领导。一九七五年划归本溪市辖县至今。桓仁地区是高句丽民族初期活动的重要区域。坐落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城东北8.5公里处的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族创建政权的第一个都城。高句丽第一代王朱蒙,于公元前37年建立政权,到公元三至五世纪,达到鼎盛时期,曾占据了辽河以东、日本海以西、第二松花江以南、汉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在历史上存续了705年,至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为唐朝所灭。高句丽的文明史对东北亚的古代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句丽政权在五女山山城沿袭了40年,至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迁都集安止。在40余年的时间里,高句丽民族在五女山山城上创造出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山城中筑有城墙、城门、王宫、仓库、兵营等建筑,富有军事色彩。省市考古队在发掘五女山山城过程中,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直腹罐(残)、打制石器、战国至汉代的大陶壶、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等珍贵文物和高句丽时期的陶罐、环首刀、甲衣,辽金时期的铜印、货币、陶盆、陶罐等文物数百件。这些文物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高句丽民族军事和生活习俗。2004年7月1日五女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五女山城
五女山位于桓仁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五女山山体是长方体,主峰海拔820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余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因宫廷之争逃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丽第一都城,史称纥升骨城。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 近年来,考古专家在山上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最早的遗物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这说明,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山上生活。发现的遗物还有战国晚期的石剑、石凿、陶壶以及一些辽金时期的生活、生产工具和兵器。    
除历史遗迹外,五女山的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登高俯瞰,前可见桓仁县城阴阳八卦城,后可见桓龙湖似一条巨龙腾跃而下,山势险要,多处景观称奇称秀。
 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2年五女山景区被评为AAAA级景区。2004年五女山山城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桓仁满族自治县-历史名人

 

朱蒙
两千年前,北扶余

影片中的朱蒙

王子朱蒙历尽艰险,来到今桓仁地区,建立了中国东北边疆的属国政权,朱蒙成为高句丽第一代国王,被高句丽奉为始祖,桓仁则成为高句丽700年基业的肇兴之地。朱蒙,又称东明、邹华、众解等,生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北夫余人,朱蒙本是北夫余的一位王子,其母叫柳花,传说是河伯的女儿,后为夫余王的婢女。关于朱蒙降世,许多史料都有神话般的记述。一日,柳花“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后生一卵,“大如五升,夫余王厌恶大卵,先后把它丢给狗和猪,狗猪不吃;又把它扔在路上,“牛马避之”;抛在荒野,群鸟又以羽毛呵护。夫余王又用刀割,“不能破”。无奈,只好还给了柳花。柳花把它放在暖处,“有一男破壳而出”,这个男儿,便是朱蒙。这则似乎荒诞的神话,实际上反映了高句丽人对日神的崇拜。朱蒙幼时便善于狩猎,“年甫七岁,岿然异常,自作弓矢射之,百发百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射技本领。朱蒙一词,便是夫余语言的音译,意即善射。夫余王有七子,常和朱蒙在一起游戏,此试射技高低。然而他们的技能全不如朱蒙,朱蒙因此遭到嫉恨。长子带素认为“朱蒙非人所生,将有异志”,请求夫余王除掉他,免生后患。朱蒙庶出,故而得到了“非人所生”的歧视。夫余王未听带素之言,但却给了朱蒙一个微贱的活计,让他喂马。朱蒙很有心计,特意将骏马减食,让它消瘦,反把一些笨马喂肥。国王不察,挑选肥马自乘,瘦马给了朱蒙。一次,国王举行田猎,有意刁难善射的朱蒙,仅仅给了他一支箭矢,朱蒙箭矢虽少,射获却多,于是又引起了诸位王子和大臣的嫉恨,预谋杀害他。其母柳花暗中得知此事,偷偷地告诉了朱蒙,劝他快些逃走,并鼓励他说:“以汝才略,何往而不可?与其迟留受苦,不若远适而有为。”朱蒙听了母亲的话,遂与夫余人乌伊、摩离、陕父三人逃出北夫余,向东南奔走。途中,一条大水横阻了去路,追兵在后,“浴济无梁”,朱蒙于是向水神祷告,说:“我是日子,河伯外孙,今日逃走,追兵垂及,如何得济?”于是鱼鳖并出,搭起了一座浮桥,朱蒙过河后,鱼鳖突然消失,追兵无法渡过河去,只好作罢。鱼鳖浮桥,显系神话,却反映了高句丽人信奉水神的宗教观念。朱蒙所渡的大河,名叫淹滞水,又作掩施水、奄利水等,即今流经吉辽两省的浑江。过河后,朱蒙和乌伊等三人来到一处毛屯谷的地方(今桓仁境内),遇见了穿戴不同的三人,一人穿麻衣,一人穿纳衣,一人穿水藻衣,这三人可能代表着当地不同经济形态的三个部落,麻衣者应以农耕为主,纳衣者应以狩猎为主,水藻衣者应以渔业为主。朱蒙得此三人,非常高兴,分另赐姓克氏、仲室氏、少室氏,并说“我方承景命,欲启之基,而遇此三贤,岂非天赐乎!”于是根据三人特长,“各任以事”。朱蒙又率领大家前行,来到卒本川(今桓仁下古城子),见此地“土壤肥美,山河险固”,于是准备立都,但未急于修建宫室,只在沸流水(今富尔江)旁结庐而居,国号高句丽。关于朱蒙建国之地,《魏书》等史籍作纥升骨城:“朱蒙至纥升骨城,遂居焉,号曰高句丽。”纥升骨城即今桓仁五女山城,它与卒本城(桓仁下古城子)都是高句丽早期城址,两者均是高句丽创国初期的都城,高句丽国王平时居于平地上的卒本城,战时则居于高山之巅的纥升骨城。朱蒙建国当年,“四方闻之,来附者众”。为了巩固政权,朱蒙对周边民族和部落开始征伐。首先,攘斥了邻近的靺鞨部落,靺鞨退缩畏服,不敢进犯。一天,朱蒙忽见沸流水中有菜叶随波漂下,猜知上流肯定有人,于是假作狩猎,前去寻找,果然找到了沸流国。沸流国国王松让出来相见,对朱蒙说:“寡人居处偏僻之地,不曾见过君子,今日邂逅,不亦幸乎?但不知你从哪来此?”朱蒙回答说:“我是天帝之子,现在纥骨升城立都。”松让欺他“立都日浅”,打算把高句丽纳为属下的附庸之国。朱蒙非常气愤,两人争辩不已,于是进行射技较量,来决胜负,松让最终不敌朱蒙,只好认输。次年六月,“松让以国来降”,被封为多勿候。朱蒙建国第六年十月,派遣乌伊、扶芬奴率兵北伐,攻打太白山东南荇人国,“取其地为城邑”。十四年十一月,又命扶尉伐北沃沮,“灭之,以其地为城邑”。通过一系列征讨,朱蒙政权不仅行到了初步稳定,疆域也得到了拓展,为高句丽日后势力的扩大,奠定了基础。朱蒙建国之初,未建宫室,待到国力稍强,便开始了营建。朱蒙三年春三月,“黄龙见于鹘岭”,秋七月,青赤色的祥云又“见鹘岭南”,受此瑞兆的暗示,次年七月,“营作城郭宫室”,这座城郭,便是纥升骨城。朱蒙十四年,其母柳花在夫余逝世。夫余王金蛙以太后礼安葬,又立神庙祭祀。十月,朱蒙遣使出访夫余,馈赠方物,报答夫余王的恩德。朱蒙在夫余时,曾聚礼氏女为妻,生一子,名类利,后为高句丽第二代王。到卒本后,又娶一妻,生二子,名沸流、温祚,后南下建百济国,皆在作为。汉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朱蒙逝世于卒本东岗,葬龙山,时年40岁。朱蒙死后,高句丽人在卒本川立庙祭祀,号始祖庙或东明王庙,后来的国王继位后,大多前去拜谒。

何和礼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各部纷纷称王争长,出身于苏克素浒部的努尔哈赤迅速崛起,在其统一建州女真过程中,时为栋鄂部部长的何和礼,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毅然率领本部上万人马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得到强大的栋鄂部的支持,顺利实现了统一女真的愿望,并在对明朝战争中节节胜利,何和礼也因此成为努尔哈赤的长婿,后金议政五大臣之一,他屡从征战,功劳卓著,成为清王朝的开国元勋。何和礼,亦作何和里,明末辽东栋鄂(今属辽宁桓仁)人,出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61年)。何和礼的先世居于东海瓦尔喀(今吉林省浑春),原姓觉罗氏,约于16世纪初迁居于佟佳江(今浑江)中游栋鄂地区,自为一部,称为栋鄂部,并以栋鄂为姓。栋鄂本为地名,其范围相当于今桓仁境内大部分地区。何和礼的祖父克彻,父亲额尔机(一名额勒吉)、兄屯珠鲁,皆任过栋鄂部的部长,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何和礼26岁时,就代替屯珠鲁当上了栋鄂部部长。栋鄂地处辽东山区,林木茂密,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栋鄂部族定居此处,除继续狩猎、捕鱼、采集外,农业生产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整个部落都处在上升时期,到何和礼任部长时,已成为建州女真诸部中实力最强的一部。时努尔哈赤已用武力统一了建州女真大部分地区,他与栋鄂部之间虽然互有争战,但后来双方关系又大为缓和。他知道栋鄂部素强,又知道何和礼所部兵马精壮,雄长一方,因此一心想将栋鄂部招纳在自己的势力之下。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努尔哈赤纳海西女真哈达贝勒王台的孙女纳喇氏为妃,欲前往迎取,特邀何和礼率兵扈从,何和礼便亲率30骑侍卫随行。何和礼素知努尔哈赤乃女真一代枭雄,他在与努尔哈赤的接触和晤谈中,感到努尔哈赤不但具有雄才大略,而且礼贤下士,将来必为英主。努尔哈赤要完成女真各部的统一,进而实现霸业,尤其需要栋鄂部的支持和何和礼这样难得的将才,而何和礼“性宽和,识量宏远”,则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扈从之行结束后,努尔哈赤将其请到佛阿拉(今属新宾永陵镇),并以贵宾之礼相待,两人纵论今古,推心置腹,均对女真各部纷争的局面表示担忧,大有相见恨晚的感叹,努尔哈赤趁机向他表露出招纳之意,希望何和礼能与自己合兵一处,共创大业,何和礼慨然应允。何和礼返回栋鄂后,力排众议,毅然率领本部军民万余人马投奔努尔哈赤的驻地佛阿拉城,正式归附努尔哈赤。何和礼及栋鄂部的归附,使努尔哈赤实力陡然大增,如虎添翼,并为统一女真各部和对抗明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努尔哈赤为了表达对何和礼的恩宠,授予他为一等大臣,特将自己的长女东果格格册封为固伦公主,嫁给何和礼为妻,并为他(她)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东果格格乃努尔哈赤和元妃佟佳氏所生,时年只有11岁,被努尔哈赤视若掌上明珠,足见努尔哈赤对何和礼的器重程度。何和礼与努尔哈赤结亲缘戚,分掌兵权,成为努尔哈赤的亲信之人,人们都称其为“栋鄂额驸(额驸即驸马)、“固伦额驸”。何和礼本有妻室,亦长于骑射,听说丈夫在外又娶了别的女人,十分愤怒,于是率领留在栋鄂部的人马,杀向佛阿拉城,要与何和礼决战。何和礼听说妻子前来,便率人马出迎,并向妻子说明缘由。可是妻子根本不听丈夫的解释,竟然要以兵戎相见,后经过努尔哈赤的当面劝谕,何和礼的妻子不仅罢兵,而且也归顺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对何和礼十分器重,处理军政大事,首先密议于何和礼,然后再付诸实施。何和礼由于办事认真,深谋远虑,很少有失误之时,因此努尔哈赤嘱其不离左右以议军机。为了让何和礼随时可面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特命在赫图阿拉城内北城城墙外的高埠台地上,为何和礼营造了额驸府。额驸府在通向内城墙之外设有小门,可直入城内,而且额驸府的选址又紧临努尔哈赤的汗宫大街门和后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努尔哈赤初定旗制,何和礼率所部隶红旗,并任本旗总管大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努尔哈赤派长子褚英、侄阿敏率5000兵马征讨乌拉,何和礼率部随征,破敌有功,特别是在宜罕阿麟(今吉林市)之战中,建州兵马大败乌拉兵,斩杀千人,获甲300副,最后攻克了宜罕阿麟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十二月,何和礼奉努尔哈赤之命,与额亦都、扈尔汉率2000兵马,远征东海女真渥集部的虎儿哈路,进围扎库塔城,将该包围后,何和礼等人采取先礼后兵策略,对城中军民进行招降,受到拒绝。三日后,何和礼等人指挥建州兵马采取强攻,最后攻破该城,共斩杀一千余人,俘获两千余人。扎库塔城被攻下后,周围各路慑于建州兵马的威势,纷纷投降归顺,何和礼命他们的首领土勒伸、额勒伸带领其民众500户,随军来到赫图阿拉。这次远征全胜而归,使建州女真统属的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何和礼对努尔哈赤忠心耿耿,多次参加对女真各部的征战,极受信任,却受到褚英的欺凌,褚英为努尔哈赤长子,何和礼的内弟,受封广略贝勒,并一度代理政务。但他心胸狭窄,特别忌恨几位弟弟和五大臣,并放言说,如果弟弟和五位大臣不听他的话,将来就要被杀掉。何和礼便与各位大臣写一份受苦情况,呈送努尔哈赤,结果褚英受到努尔哈赤的斥责和疏远,最后将其处死。何和礼自从率兵远征东海女真各部之后,努尔哈赤便决定让何和礼辅助自己处理事务,“以使定夺决断,不遣处出”。当乌拉部长布占泰违背誓言,意欲与叶赫等部联盟时,何和礼力主出兵乌拉部,并提出了请努尔哈赤亲自督率建州兵马征伐,在何和礼的建议下,努尔哈赤率何和礼等众将和3万大军亲征乌拉部。建州兵马连克乌拉河东孙孔泰、郭多、俄漠三城,向乌拉城逼近。在建州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努尔哈赤对布占泰犹存招顺的希望,等待着他能悛悔归降,令其改过,然后撤军。布占泰一面派使者向努尔哈赤请罪,一面又亲率3万乌拉兵马前来抵御,全部步行列阵。这时,何和礼与众将坚请出战:“我军远道征伐,利于速战速决,只是担心乌拉不出兵罢了。现在他们既然列阵以待,我军可利用这平原旷野,一鼓作气将其擒杀。如果错过了这个歼敌的机会,那么我军厉兵秣马,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在何和礼等诸将的要求下,努尔哈赤方命将士舍骑步战。何和礼随努尔哈赤身先士卒,冲向敌阵。一时间,矢如风发电落,声似狂飙雷鸣。建州兵鼓勇奋击,乌拉兵亦拼死力敌。经过激烈搏杀,乌拉兵马遭到重创,死伤十之六七,抛戈弃甲,尸横遍地,余皆溃散,建州兵马乘势攻下乌拉城。布占泰见大势已去,只身逃往叶赫。征讨乌拉之役,建州兵“破敌三万,斩杀万人,获甲七千副”,乌拉从此灭亡。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满洲八旗制度,何和礼及所部被编入正红旗,隶属于努尔哈赤次子、正红旗旗主贝勒代善。次年正月,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称法,改元天命,设置议政五大臣,同听国政,何和礼、额亦都、费英东、安费扬古和扈尔汉位列其中。凡军国大事,先由五大臣拿出处理意见,再交四大贝勒复核,最后由努尔哈赤发布实施。他们“秉克公诚,历精图治”,这就是著名的后金议政五大臣。天命四年(1619年),何和礼率部参加了著名的萨尔浒大战。此次战役,明廷以杨镐为经略,调集10万兵马,号称47万,共分四路,分进合击,会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努尔哈赤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应变策略,集中优势兵力,给明军以毁灭性打击。在萨尔浒大战中,何和礼及所部兵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史料称“萨尔浒之役,率败明师者,皆公(指何和礼)之力也。”因为何和礼在此次大战中,协助努尔哈赤运筹帷幄,使后金全歼明朝三路兵马(一路逃走)。而且在后金兵马中,原栋鄂部子弟居多,特别是在东线战场上,栋鄂部兵马利用地利条件,伐木设障,坚壁清野,并以小股兵马袭扰,致使东路明军主将刘铤所率领的明军和朝鲜联军行军迟缓,延搁数日,为后金主力调集东线,全歼东路明朝和朝鲜联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兵马接连攻克沈阳、辽阳,“何和礼皆在行间”。据《满文老档》记载,此时的何和礼辖有浑河音格5个牛录,博尔辉5个牛录,雅尔瑚、苏完8个牛录。粗略估算,当有5400名军士。后金攻下沈阳、辽阳二城后,何和礼又以战功被授予世职三等总兵官。何和礼追随努尔哈赤征战36年,励精图治,推诚宣力,勤劳政事,深为努尔哈赤所倚重。努尔哈赤比何和礼年长两岁,两人不仅有君臣之礼和翁婿之亲,更有着兄弟般的手足之情。天命九年(1624年)八月,何和礼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官署之中,享年64岁。何和礼去逝时,五大臣中的其他四位已病故在先,仅何和礼尚参与后金的军机大事。努尔哈赤为失去何和礼这样的忠勇大臣而惋惜不已,以致痛苦失声道:“我们一起并肩作战而又十分友好的诸位大臣都已不在人世了,上天为什么不让他们留下一位给我送终呢?“对何和礼等五位大臣的感情和爱惜之情,由此可见。

陈先舟

陈先舟文集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在怀仁县恒亲保英英沟大牛山下有一对恩爱夫妻,生了个英俊的老儿子,取名土瀛,他就是后来著名的爱国人士陈先舟陈先舟在私塾念书时,就喜欢神话和幻想,从眼前的大牛山想象出《列子·汤问》中写的五神山—瀛洲;在江上划船时,能联想到宋代欧阳修《蝶恋花》一首词描绘的意境,他吟诵道:“水浸秋天风皱浪,缥渺仙舟,只似新天上。”陈先舟念完私塾,读高等小学,接着读桓仁师范专科。民国8年(1919年),20多岁以优异成绩考入仙台高等工业学校电气科。此时,他几夜难以入睡,童年瀛洲的梦想在他的脑海中就象湖水中的漪澜,幸福与喜悦层层叠叠地推进。遗憾的是,当他踏入童年所谓的仙境时,发现东洋却是个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王国,最让他气愤的事发生了,民国12年3月北平政府照会日本,要求如期交还中国领土旅顺、大连。而日本当局复照,无理拒绝。陈先舟身感奇耻大辱,怒发冲冠,毅然率70余名留学生回国游行请愿,强烈要示北平政府收回领土。陈先舟的父亲专程赶到沈阳看儿子。先舟却为父亲安排了个特别节目,请他老人家也参加了示威游行。民国13年春,陈先舟毕业回国后分配在奉天市政公所。他目睹省城破烂情形,心焦如焚,回想日本东京,大阪等各城市交通电气化,深感“实业救国”任重道远。他冒着滂沱大雨去见张大帅,提出改造省城交通面貌的宏伟蓝图。张大帅听说陈先舟想修“磨电车”欣然同意并拨款下令施工。民国14年10月,由陈先舟亲自设计指挥的沈阳有轨电车通行,张大帅莅临剪彩,高兴地称赞陈先舟“真有点中国人骨气”!张学良继承父业以后,任他为东北电信管理局总工程师兼东北无线电台台长。他花费了几年功夫,把零乱的东北无线电通信网,建成为一个完整的科技体系,重新改造了沈阳故宫无线电总台。从此,东北通讯不但联结国内各大城市,而且能够通达巴黎、柏林、莫斯科以及河内等世界各地。陈先舟为东北电信事业的科技进步,显示出他卓绝的才能。“九.一八”事变第二天,陈先舟会同高崇民、车向忱、阎宝航、杜重远等知名人士,在北平奉天会馆成立东北抗日救国会,领导和支援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斗争。陈先舟在北平任华北无线电台台长,直接用无线电发报,声援马占山江桥兵变,领导义勇军抗日。与此同时,陈先舟与中共北平市委建立密切联系,替他们安装电台,修配电报机,改善了共产党通讯条件,以其对共产党无限热爱的赤诚之心,默默为革命无私奉献。  民国25年12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陈先舟在西安任东北军少将交通处处长,紧密配合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17日,周恩来同志到陈先舟住地并会见了他,高度赞扬他在西安事变中做出了特殊贡献。从此,陈先舟选择了正确的政治道路,民国27年4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陈先舟遵照党中央指示,致力于统一战线工作,他把党交给的任务看作是自己最神圣的职责。为争取国民党抗日,他奔波于西安、武汉、上海、重庆、北平等地,先后创办了《反攻报》;组建“中国建业公司”为中共地下党活动筹集资金;掩护“战地服务团”,并且团结教育了一大批抗日流亡人士,还为延安输送过大批革命青年。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到重庆谈判,此时是陈先舟最繁忙劳累的日子。陈先舟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专门联络国民党上层人物做出了贡献。不论是开辟东北根据地,还是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陈先舟都以其对党无限忠诚,对社会主义无限热爱的忠心,甘当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曾攀登过昆仑山、大兴安岭,他曾踏遍西伯利亚各地,担任北京到莫斯科国际通信线路工程的总指挥,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工程。陈先舟生前曾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辽宁省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副省长等职,1969年12月7日,在“文化大革命”中身陷囹圄,含恨逝世。1978年10月 11日,中共辽宁省委召开3万人参加的陈先舟同志追悼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民盟中央负责人史良、胡愈之出席了追悼大会。“此身化作干将去,心似洪炉在人间,”桓仁人民永远怀念着他。

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传说

 

八卦城的传说
桓仁县城的自然环

桓仁满族自治县

境和地理位置是独特的。选址和按八卦建城,既有庄重的历史又有动人的传说。 桓仁地处边陲,曾是女真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满清王朝曾经对桓仁等地封禁了二百余年,桓仁成了边外之地。到了清朝后期,朝政腐败,外敌入侵,国势渐衰,民不聊生。老百姓为求生存来到边外,桓仁这个地方的人口渐渐多起来。朝廷禁不住但又不能不管,为此,清朝于光绪三年(1877)决定设县置署,起名怀仁县。因与山西省怀仁县重名,1914年改名为桓仁县。首任知县章樾。开始时,城址设在佟佳江(今浑江)西岸(今六道河子乡荒沟门一带),筑成土围子以为县城。传说中当时有几伙强盗啸聚山林,结成山头。其中最有名的一伙头目叫“不睁眼”,因他到处抢夺,片甲不留。常常青天白日或半夜三更明抢暗夺,搅得县城和村屯昼夜不安。东边兵备道道员陈本植常常率军清剿。但防不胜防,剿不胜剿。打跑了这帮,又来了那帮,骚扰得陈本植官兵无可奈何。一次陈本植率兵来到,“不睁眼”一伙强盗望风逃匿。陈本植正在苦苦思索,不得要领之时,却见一白发苍苍,有仙风道骨的老者飘然而至,对他说:“城迁江东,利于安宁;久而化之,盗贼归从;风调雨顺,物阜年丰;山环水绕,人杰地灵;可免君过,可为民功;君若不信,可登五女峰;登上五女峰,自见分明。”陈本植却待要问仔细,却被老者击了一掌,原来却是一梦。陈本植恍然大悟,这分明是仙人指点吗!未等天亮,陈本植拉上了知县章樾,登上了五女山,察看桓仁的山川地势。只见佟佳江由北逶迤奔流而来,向西折回东又向南环绕婉转而去,江流酷似太极图形。又见太极图形里的八里甸子(今桓仁县城城址)后有山水,前有水山,左有山山,右有水水。后有山水,新岭来脉遮来水;前有水山,水依平岗东行;左有山山,山山连绵不断;右有水水,水水交汇同流。后有山水,水后有名山五女山威武屏列;前有水山,山后有远山无名山山开山门。后有五女山武将威武打天下作后盾;前有笔架山(今烟筒山)文官提笔保平安创繁荣;左有山山,山山托曙日;右有水水,水水润万物。真是个绝妙的地方:山青水秀,山高水长,山环水绕,山重水复。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如画如诗,如曲如歌。真是个美丽、神奇、祥和、安宁之地。将军陈本植与知县章樾讨论多时。桓仁地方自古以来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北扶余王子朱蒙因受排挤来到桓仁五女山,建立了高句丽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女真栋鄂部(今雅河一带)首领何和里协助努尔哈赤打江山,成为清初五大臣之一……,山清水秀出人才呀。而八里甸子才更是一个仁德屯聚,才华横溢的地方。山环水绕仁德聚,山青水秀动才华。八里子不平凡。现在社会不稳,盗贼峰起不能不选一个据险设守,有利于长治久安之地呀!八里甸子果然是个建县城的好地方。但按山脉地势,水文气象,宜于建八卦城,方能相得益彰。这陈本植史书记载他“精于堪舆之术”,知县章樾饱有学识,德高才重。当下计议已定。回到官署,又打发衙役划小船到江东八里甸子取土与江西的土比重量,果然江东的土重于江西。这就说明江东建县城根基深厚牢固。当下请示盛京,盛京将军奏准朝廷开始于江东八里甸子建城。建城之前,先是勘察设计了一番。按照东南西北,山脉走势,水流去向,确定八封方位。城池为八卦形。设置三门,东门叫宾阳门,西门叫朝京门,南门叫迎薰门,北边建城楼与东西南三门相同,只是不留门不修护城壕,因为北门后边有山脉延伸进来,怕断了山脉的来势。城作成八卦形,以接纳八方之风,门开三光(日月星)以此来培育和树立三才(天地人),象征天地人的和谐,上应天文,下顺地理,中展人之才能。而且按照东:震、雷,东南:巽、木,南:离、火,西南:坤、地,西:兑、泽,西北:乾、天,北:坎、水,北东:艮、山的方位对应水势山脉,讲究相辅相成,无不具有象征性。雉堞三百八十四,门楼三间二层,所修所建无不求工。城墙高一丈六尺,城墙上宽一丈四尺。城增上没炮位,墙外修壕,以备守御。八卦城周长三里。这在当时是个大工程。章知县发动民工,从光绪四年到光绪八年(1878——1882年)早春建成。章樾撰写碑文,以记其事。 传说中贼心不死。“不睁眼”几伙强盗见新县城建成。城中财富渐增,更是红了眼,又几次来骚扰抢夺。全城兵民团结守城,强盗怎么也攻不下来,反而被打得头破血流,鬼哭狼嚎而逃,都说是八卦城威武不可冒犯。百姓开始安居乐业。知县章樾又发布抚匪檄文,收抚土匪。渐渐的强盗出山进城归降。愿为良民。知县章樾原来朝庭任他为设治委员主持桓仁县政,因建城安民有功被正式任命为知县。他是一个以民为重的官吏。在任期间有诸多建树,备受称赞。诸如筑城修署,减轻赋税,鼓励农垦商贸,开山修路,兴办教育,办案不用刑罚,公正廉明等等,笔难尽述。桓仁县城渐渐繁荣想来。章知县任满升调之时,百姓遮道挽留。  陈本植与章樾当时选址建八卦城有一定的封建唯心迷信色彩。但他们用心良苦,具有民本思想,为了民安人旺业兴县富都有不可埋没的功绩。他们也没有料到在他们以后的几十年里封建传统势力、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侵略给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以深重的灾难。他们的良好愿望,今天真正变成了现实。
望天洞的传说

望天洞

望天洞

望天洞

望天洞

 

 

 

 

 

 

 

 

 

 

 

 

 

 

 

晋朝咸和年间的一天,白娘子同妹妹青儿一同游览西湖美景,不料天降大雨,幸好许仙借伞给白娘子,两人一见钟情。后因法海和尚破坏,白娘子被镇在西湖边的雷峰塔下。青儿逃脱后寻一仙地进行修炼,功成后救出姐姐。这段故事被世人传颂至今。话说青儿逃脱后,四处飘游,欲意寻求一栖身之地,准备好修炼功力,待时机成熟再战法海营救姐姐。青儿历尽艰辛万苦,寻遍大江南北山山水水,也没寻到理想的栖身之地,心也渐渐地冷了下来。偶有一天,她在空中闲游,突然发现一山,隐隐约约见山中有一洞。但见那山霞光异彩,峭壁奇峰,麒麟独卧,风翔鹿鸣。峰头锦鸡常起舞,深涧时有龙腾跃。瑶草奇花时时秀,苍松翠柏处处青。一条银河烟波内,绿水野雁丹鹤飞。青儿停在空中观赏多时,思忖良久,觉得一定是个好去处,便飞下云头,来到洞口观看。只见两个洞口就像一双大眼睛直望蓝天。洞内紫气蒸腾,霞光万道,片片烟霞,祥云缭绕,翠藓挂壁,钟乳似玉,鲜花四时不谢,瑞草万载常青。洞内深处是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大洞套小洞,迷宫连环,四周是玲珑玉石垂挂。下有潺潺流水,上有乳窟莲花,左右柳枝常带雨,中间莲上是菩萨。从此,青儿便住在这洞内,刻苦修炼功力,深居简出,不分昼夜。白天吸太阳之精华,夜晚收星月之灵光。息时倍思姐姐,便透过洞口仰望天空,一十八载日日如此,岁岁如新,被当地人们传为佳话。望天洞因此而得名。青儿功成圆满。回杭州大败法海,推倒雷峰塔,救出姐姐白娘子,家人团聚。从此杭州西湖便名扬天下。而青儿栖身修炼之境地却鲜为人知。素不知,此仙境就是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望天洞。民间传诵着这样一首歌谣:望天洞府洞望天,晋朝咸和住过仙。若问此仙是哪个,青蛇修炼十八年。还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望天洞府洞天望,藏龙青山青龙藏,古今传颂传今古,光赏请君请赏光。

桓仁满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桓仁下辖10镇6乡,即桓仁镇

桓仁满族自治县街道

(桓仁镇、四道河子乡、六道河子乡)、二棚甸子镇(又名铅矿,因出产铁、铅),、二户来镇、铧尖子镇、沙尖子镇、木盂子镇、八里甸子镇、普乐堡镇(普乐堡朝鲜族镇)、拐磨子镇(拐磨子朝鲜族镇)、五里甸子镇,雅河朝鲜族乡、向阳乡、业主沟乡、北甸子乡、四平乡、黑沟乡。

 桓仁镇镇政府驻黎明街,人口9.37万人,面积338.6平方千米,辖16个社区居委会:沿河、水电、新安、朝阳、黎明、福民、向阳、永红、中心、天合、莲沼、新市、前进、东山、正阳、顺城;19个村委会:刘家沟、泡子沿、东关、西关、风鸣、通天、鸡心沟、曲柳川、崔家街、杨家街、六道河子、东老台、上古城子、下古城子、三道沟子、四道河子、五道河子、五道沟、大甸子。

二户来镇镇政府驻中心,人口1.18万人,面积375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文治沟、碑登、釜山、中心、光复、黑卧子、柳林子、果松川、大恩堡、小恩堡、冯家堡子、拉古甲、朱家堡子。

 铧尖子镇镇政府驻铧尖子,人口1.41万人,面积168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横道河子、高台子、新农、川里、铧尖子、东堡、洼子沟、红塘石。

沙尖子镇镇政府驻下甸子,人口1.94万人,面积289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影壁山、头道阳岔、小围子、二道阳岔、干沟子、金坑、下甸子、沙尖子、秋皮沟、闹技沟、双水洞、北沟。

木盂子镇镇政府驻木盂子,人口1.30万人,面积146平方千米,辖5个村委会:木盂子、暖河子、蔡娥堡、高俭地、仙人洞。

八里甸子镇镇政府驻八里甸子,人口1.72万人,面积379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臭里头、韭菜园子、黛龙江、八里甸子、川头、柞木台子、大南沟、马鹿泡、老岭沟、于家堡子。

 普乐堡镇镇政府驻普乐堡,人口1.30万人,面积30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夹道子、老漫子、大青沟、梨树沟、胜利、普乐堡、牛毛沟、瓦房、南拐磨子、坎川沟。

二棚甸子镇镇政府驻二棚甸子,人口1.47万人,面积99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西岔、和平、红星、东风、卫星、松兰;4个村委会:鸡冠砬子、四道岭子、马大营子、二棚甸子。

 拐磨子镇镇政府驻拐磨子,人口1.61

桓仁满族自治县公路

万人,面积162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老黑背、新江、偏岭、洼泥甸子、樊家屯、小荒沟、双岭子、上甸子、东古城子、古年岭、拐磨子、新开岭、岔路子、大荒沟、西古城子。

五里甸子镇镇政府驻五里甸子,人口1.09万人,面积224.47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桦树甸、三架窝棚、腰营、大镜沟、五里甸子、头道河子、夹皮沟、老黑山。

雅河朝鲜族乡乡政府雅河,人口1.95万人,面积195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联合、湾湾川、雅河、大泉眼、米仓沟、南老台、南边石哈达、董船营、荒沟里、荒沟甸子、排路沟。

向阳乡乡政府向阳,人口0.92万人,面积208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北岔、向阳、双合、和平、砬门、爬宝山、回龙山。

业主沟乡乡政府业主沟,人口0.91万人,面积163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八道沟、二道沟、小北沟、碱厂沟、红升、老砬子、业主沟、江东、坑伙洛、北崴子。

北甸子乡乡政府北甸子,人口0.65万人,面积101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英英沟、友谊、大牛沟、长春沟、湾龙背、北甸子。

四平乡乡政府四平,人口0.78万人,面积215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四平、摇钱树、刀尖岭、横道川、红汀子、巨户沟。 
黑沟乡乡政府黑沟,人口1.20万人,面积216.57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六道沟、黑沟、石虎子、大川、柞树岭子、红石砬子。

桓仁满族自治县-风景名胜

 

 桓仁境内峰峦叠嶂,碧水

老漫子风景区

潺潺,风光秀美,景色怡人,是燕东胜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北国第一洞-- 望天洞,其“地下迷宫”洞连洞,洞套洞,世界罕见,给人以扑 朔迷离之感,具有极高的地质研究和游览观赏价值;国家级库区森林公园--桓龙湖,岸线长80余公里,山水相环,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是全国较大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国家级库区森林公园;中国历史名山--五女山。
老漫子风景区
老漫子风景区位于桓仁西南部,距县城40公里,该景区西靠“花脖子山”,南接宽甸县青山沟景区,北连大凹岭森林公园和辽宁屋脊老秃顶子山。老漫子景区总长4000余米,由马家崴子向下,峰头罗列,奇石峭壁,岩石呈赭红,苍松翠柏,点缀山间,宛若一幅水墨丹青的长卷。老漫子景区又称“塞北小桂林”,山上佳木葱茏,青萝披拂,山中多深壑绝涧,山下碧波清流。春季,映山红、山桃、杏花、梨花开满岩头壁间,繁花似锦,映在山水间,有“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意境,若逢夏秋时节来此,壮美的山光水色更加诱人。冬季冰封河面,山披银装,观赏雾淞,别具韵味。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位于老漫子风景区,距县城45公里,该景区总长4000余米,走进景区,群峰竞秀,奇石峭壁、佳木葱茏,青萝披拂。大雅河流经此处,落差大,水流湍急,碧波奔腾,可放排荡舟处长4000余米,是理想的天然漂流区。两岸美景如画,素有“塞北小桂林”之称。坐在橡胶船上,穿上桔黄色的救生衣,2人一组,顺流而下,尽享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急流处波涛层层,浪花飞溅,皮筏如脱缰野马,势不可挡;缓流处,波光粼粼,群鸭戏水,让你体会山浓涛有色,水淡画无痕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