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雪麻衣世家第四季: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47:05

 


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省委推动科学发展系列文件学习体会 苗  虹

 

2008年,省委陆续出台苏发[2008]8号、9号、10号及13号、14号、15号六个指导性、政策性文件,从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节能减排,建立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加强民生工作、调整财政管理体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在发展导向上,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产业政策;在利益导向上,明确了财政引导激励方向;在考核导向上,分别制定了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在认真学习、初步理解系列文件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发改委工作职能,从不同侧面谈一些粗浅体会。

一、顺应科学发展需要,积极调整目标考核体系

根据苏发[2008]8号文件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苏发[2008]8号、9号、14号、15号文件关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民生工作、财政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政策措施,我县在编制调整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考核目标时,应按照苏发[2008]10号、13号文件关于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科学发展评价考核的新要求,适当调整增加相关内容。

一是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在继续统计考核经济发展总量指标,如GDP、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及其他经济指标的同时,突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农业增加值增长及高效农业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等指标,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等指标。

二是适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要求,增加企业研发支出、科技进步贡献率、发明专利等指标统计考核。

三是适应加强民生工作的要求,增加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城乡基本社会保险、平等教育(含职业教育)、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安全生产、平安社会等社会进步指标,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就业登记、健康指数、住房保障和生活信息化、公共交通等民生改善指标统计考核。

四是适应提高节能环保水平的要求,继续强化单位GDP能耗、COD和SO2排放量统计考核,增加单位GDP建设用地、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城乡绿化等生态文明指标统计考核。

二、优化工业布局,着力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

苏发[2008]8号文件提出“建设制造业强省”目标,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扎实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重点建设100个重大产业示范项目。积极推进集约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水平,推动企业集团做大做强,2010年全省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20家以上。文件中,还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等重大项目由省“点供”用地指标,工业用地指标向开发区、重点工业集中区集中等政策。为促进苏中加速崛起,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议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优化工业布局。坚持政府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结合“十一五”规划评估、《环路规划》及 “一圈三沿”总体生产力布局,重点打造“县城经济圈工业板块”和乡镇工业集中区。通过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积极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及国内外各类客商投资,鼓励引导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企业、招商引资落户企业向省级开发区和重点工业集中区集聚。

二是有力促进产业集聚。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用地指标向开发区、重点工业集中区集中的政策导向,以规划引导相关产品、关联企业按各类园区产业定位进行整合,实现以企业和产品为“点”、产业链为“线”、产业集群为“面”的“点、线、面”联动与集聚效应。电工电器产业、宝胜电缆产业要围绕两百亿产业集群目标发展壮大,食品加工、玻璃制品、纺织服装、泵阀管道、压力容器等特色行业,按产业规划目标和用地政策导向分别向开发区、特色园区集聚,实现规模化发展,逐步向五十亿元、百亿元产业集群迈进。

三是大力培植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环保四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我县生物质发电、中宝制药,以及EMS复合金属材料、数码相纸、遥控器、光电开关、KEI光电、LVD无极照明、电脑电源供应器、新型车用电器、风力发电变压器、SF6开关柜等产品生产和项目实施,积极推进电工电器等主导产业高端化、各类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四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玻璃制品、压力容器、泵阀管道等既是我县特色行业,也是传统行业。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特色行业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积极争创国省名牌、驰名商标等,鼓励引导企业(产品)实现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着力推进企业引进转化科技成果,引进重用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推动品牌化建设。

三、着力体现“四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苏发[2008]8号文件,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列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首要任务,并明确提出“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的要求,和201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均达40%以上的目标。在财政支持、土地使用、价格支持等政策上给予服务业重点扶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其他内容和要求,如科技研发、信息化建设、品牌建设、重大基础建设等,也将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此,围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贡献份额,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业规划引导。在进一步修编《宝应县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商业网点、专业市场、物流园区、旅游景区等专项规划,力争规划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并征求各镇、部门意见,经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以规划引导和重大项目实施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按照“集中、集约、集聚”原则,做大服务业企业规模,重点培植一批营业收入(市场成交额)1亿元、5亿元、10亿元、50亿元等不同规模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宝应湖粮食物流园区、亿丰国际商贸港、宝胜物流园区、宝应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有机食品交易中心),苏中装饰材料市场、宝应物流集散中心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力争宝应湖粮食物流、亿丰国际商贸港尽早进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行列,争取享受“点供”用地指标、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

三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推动全县服务业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部分乡镇、政府部门重视不够,部分政策操作性不强等因素,有的至今未能落实到位。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若干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增强政策透明度,并逐步落实到位。

四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工作督查考核。象抓工业一样来抓服务业发展,狠抓工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逐步增加综合考核中服务业考核的内容,进一步提高综合考核中各镇、各部门服务业分值比重,进一步增强部门服务业考核责任,不断强化服务业工作督查,充分发挥督查考核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要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为适应当前发展需要,利用我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继续打造纵棹园、宁国寺、学宫、博物馆等文化旅游景点的同时,积极推动其他景点的整合改造,规划建设古城风景区、文化旅游旅游区,努力争创国家AAAA级景点;充分挖掘开发民俗旅游项目,特别是反映宝应地方特色的舞蹈、音乐等民俗风情项目,不断提升旅游景点文化内涵。

四、坚持节能环保,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苏发[2008]8号文件中提出,大幅度提高节能环保水平,2010年万元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COD、SO2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削减15.1%和18%的目标;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全社会节能减排等五大工程。苏发[2008]9号文件,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更为具体明确的目标和措施等,特别是对城镇住房和公共建筑将全面执行新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苏发[2008]13号、14号文件,则分别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等提出相关要求。以上目标、措施、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工农业、服务业项目投资、公用设施投资等提出新的更高的节能减排要求。为此,必须进一步按照节能减排要求,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逐步优化投资结构。

一要严格控制产生新的污染。从严控制污染排项目审批,加大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以及锅炉改造、节能改造、环保设施等节能环保项目支持和优先审批。重点突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燃煤发电脱硫项目改造,近1-2年内主攻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今后3-5年重点加强集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力争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利用差别价格政策,引导协鑫电厂扩大秸杆发电规模、启动垃圾发电项目实施。

二要严格城镇住房、公共建筑等项目节能审查、批准。按照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对城镇住房、公共建筑项目环评、能评等从严把关、从紧审批,力争城镇新住宅、公共建筑达到节能50%标准,并逐步过渡到65%标准。

三要按节能建筑标准加快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和住房保障要求,在保证节能环保的前提下,逐年规划、优先审批、优先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

五、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苏发[2008]8号文件提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10年,全省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35%,优势农产品生产比重达75%以上,每县(市)至少形成一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针对细化的目标、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要求,为充分体现我县高效农业优势,建议围绕《环路规划》及“一圈三沿”生产力总体布局,制定全县现代高效农业总体规划和重点产业专项规划,全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大力提高高效农业比重。目前,我县高效农业面积25.9万亩,占全县农业面积31%,预计2008年达26.1万亩、比重31.2%。以后每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万亩以上, 力争2010年达到37万亩、比重45%左右,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

二是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目前,我县优质粮、优质水产两个传统产业产值已达到或超过10亿元;水生蔬菜及果蔬加工产值6亿元左右。通过优势粮油、优质水产两大产业的继续扩张,水生蔬菜、花卉苗木产业的规划引导和培植发展,力争2010年优质粮油、优质水产产值达到12—15亿元,水生蔬菜、花卉苗木产业产值达到或超过10亿元,力争优势农产品生产比重达到85%左右,高于全省水平10个点。

三是继续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加大政府扶持和激励,继续推进农业科技“310”工程,切实加快良种推广和先进科技应用。依据“十一五”规划和《环路规划》等,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进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加强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优质农副产品比重。

四是着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推进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提高生产经营组织程度。稳步发展土地股份合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六、认真研究把握政策,积极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

省委推动科学发展的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政策等,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应对措施等。其中,为我们在相关产业、相关项目的专项资金争取带来一定机遇。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相关政策,积极争取相关专项和政策扶持。

一要积极把握利好因素。一是注重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以及物流园区、科技创业园、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二是注重高端化主导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品牌化传统产业,以及集约化园区建设、特色化产业基地建设、集团化企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项目等;三是注重节能环保、人才引进、公共设施建设等。省委、省政府在发展重点、用地政策、财政扶持等方面均有利好政策和措施,应潜心研究、及时把握、努力争取。

二要积极化解不利因素。一是扩权强县措施实行后,项目争取由市平衡格局将被打破,变为全省平衡。作为相对落后的县份,项目体量、争取额度相对较少,在省级平衡上处于极度劣势,争取难度越来越大。二是过去条线部门均有项目资金,省政府整合分散项目资金、集中使用后,对各县(市)争取工作无疑增加了更大难度。针对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渠道变窄的形势,及时研究对策,力争取得新突破。

【本文写作于2008年7月,当时正逢江苏省委推动科学发展系列文件出台,此文为当时对系列文件的学习体会原文】

 

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宁夏农垦科学发展 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现代化航船破浪前进的战略抉择——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侧记 又好又快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探索 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政协委员热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多措并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 宁波市侨办八项举措服务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上市公司老总建言献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析十二五建议: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光明日报-光明网 黄华华谈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贺国强在上海考察:争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排头兵 王忠禹: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何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 努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坚强保证 温家宝: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干部队伍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人民日报: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 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助推民营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试点工作的实... 纪检监察机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与思考 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