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总动员西瓜:谨防5种疾病“秋后算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28:14
谨防5种疾病“秋后算账”

 

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夏季高温所带来的烦躁、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活动减少以及贪凉受寒等,均可使人体受损而背上“夏债”,到了秋季就爆发出来了,即表现为夏日“欠债”秋后“算账”。

1.颈椎病

在炎炎夏日里过分用空调、电扇,或夜晚过分贪凉,而使关节、颈椎受损导致的秋后发病。其症状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有的还伴有眩晕、恶心、上肢麻木、视物模糊等症。局部热敷,保暖,按摩可缓解症状。但关键是夏季不要图一时痛快而过度贪凉。

2.过敏性鼻炎

“夏秋季节,是过敏性鼻炎的频发季节。”预防过敏性鼻炎应该注意室内空调温度,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每次开空调3至4小时后,应及时开窗通风,加强空气循环。此外,还可以在空调房间里放杯水,给室内提供足够的湿度。同时,注意空调不要直接对着人的面部吹,避免受凉感冒而引发鼻炎。

3.胃肠炎

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由于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

人体在受冷后,胃酸分泌增多,肠胃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肠胃疾病。

4. 气象过敏症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加之不时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湿热并重的特点。此时常有“秋老虎”出现,中午烈日炎炎,早晚感觉有点冷。在如此剧烈的温度变化中,人们极易患上“秋季气象过敏症”,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腹胀腹痛、失眠多梦、血压增高易激动焦虑,并伴有旧伤痛发作等。俗话说“春困秋乏”,其实也是气象过敏症的表现。据调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气象过敏症”。
    5.心脑血管疾病

  秋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据有关资料报告,秋末冬初时节,脑血栓、脑溢血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季节。由于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痊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专家提醒:未“寒”绸缪做好换季准备
      立秋之后,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这时的人们就需要逐渐地开始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做好换季养生的准备。
      首先,我们要开始改变饮食习惯,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的燥气,容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以多喝一些粥;其次,注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因为秋季是阳气开始慢慢变弱的季节,所以一定要早睡这样才可以守住阳气,早起可以帮助肺气得到舒展。
      古人云:“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秋季在室内可以少穿些衣服,尽量不要穿长袖,能穿单衣就尽量不加外套。但也不要盲目遵从“春捂秋冻”,“薄衣御寒”也不能过头,例如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一味“秋冻”反而会致病。
      此外,夏季由于天气燥热,过量的运动会消耗体力引起不适,而立秋之后,就可以慢慢地开展各种运动了,做到未“寒”绸缪,注意加强御寒锻炼,提高抗寒能力,以便在强冷空气和寒冬季节到来时也能够适应气候环境,避免由于气象原因诱发或加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