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瓶器形: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745969&PostID=1987049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01:45

《箭喻经》与宗教对话(王志成 教授)

作者:第二轴心时代博客  2009-11-03 09:59 星期二 晴  《箭喻经》与宗教对话(王志成 教授)
  Culamalunkya Sutta and Religious Dialogue
  说明:王志成提交《文明对话与对话文明—佛耶在21世纪相遇》国际研讨会论文。该文发表于《浙江大学学报》。预发地址:http://www.journals.zju.edu.cn/soc/image/yuyinbenml.htm 版权归《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文字版最后以学报PDF版为准。
  
  《箭喻经》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典籍。该经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在经中,尊者鬘童子(Malunkyaputta)是一个好思好问的人,他自己不能解决自己心意中的问题,佛陀则帮他超越了这样的难题。对鬘童子来说,他解决的是一个生存论问题,而对广大佛教徒来说,鬘童子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实在的问题,佛陀的处理艺术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信仰内部以及不同信仰之间的相遇日益频繁,《箭喻经》对于处理宗教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一些西方神学家和宗教哲学家就从该经中汲取营养,促进宗教之间的对话。
  
  一、《箭喻经》文本分析
  
  该经不长,大致内容如下。
  1.鬘童子的疑虑。鬘童子独自禅思,引出一系列形而上学的问题,也就是无记。它们包括:世间有常(世界恒常存在吗?);世间无常(世界不恒常存在吗?);世间有边(世界有边际吗?);世间无边(世界无边际吗?);是命是身(灵魂与肉身是同一的吗?);命异身异(灵魂与肉身不是同一的吗?);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还存在吗?);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不存在了吗?);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吗?)。鬘童子认为这些问题很重要,他希望从佛陀那里得到答案,并自己确定这些问题对他自己是否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如果佛陀不能予以回答,他要责难他、离开他,不再师事他。
  2. 鬘童子的质疑。鬘童子前往佛陀那里,询问了上述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立场,要求佛陀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
  3.佛陀的反问。佛陀反问鬘童子,鬘童子皈依他之初是否以回答这些问题为前提。鬘童子予以否定。
  4.佛陀的呵责。既然鬘童子皈依佛门不是以回答这些问题为前提,鬘童子接受佛陀的教诲。
  5.佛陀的教训。佛陀指出如果有人坚持要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他至死也得不到答案,因为佛陀不会回答这些问题。对此,佛陀通过箭喻来教化鬘童子。一个中了毒箭的人首要的是接受治疗,而非探讨和回答一些关于射箭者的状态、箭的构造和质料等等问题。如果以弄清这些问题为接受治疗之前提,那么不等他明白,就已经死了。类似地,佛陀为了帮助人脱离苦海,达到觉悟,不会回答诸如世界有无边际的问题。
  6.佛陀的开示。佛陀之所以不回答这些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的任何一种可能的回答都无法避免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而佛陀关注的是灭苦之道。
  佛陀进一步区分了两类问题:应置答的问题和置而不答的问题。他觉得前者是有意义的问题,后者是没有意义的问题。衡量有没有意义的标准在于是否认清五蕴的真相、去执灭苦、断除贪爱、涅槃寂静、开发解脱慧。佛教徒应该接受佛陀的教导。
  《箭喻经》篇幅很短,但论述得非常精彩。鬘童子和佛陀的形象栩栩如生,它让我们看到一个试图通过理性思辨达到解决人生大问题(基本的形而上学问题)的尊者形象,也看到一个如何把形而上学问题转向解脱问题的觉悟者佛陀的形象。
  《箭喻经》是一个记叙性文本,也是一个完整的报道,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体验到鬘童子的困惑和佛陀的智慧。
  很多佛经的文本构成形式都是相似的。除了可以从文本本身获得一些佛教的道理之外,对于不少经文,我们还可以结合不同时代的处境以及当下的处境,从中挖掘出新的意义来。在我看来,《箭喻经》在处理形而上学问题上的艺术对于当今佛教处理内部关系以及处理与其他宗教(本文主要涉及基督教)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箭喻经》与形而上学问题
  
  在这篇短短的经文中,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佛陀的历史使命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经文中,鬘童子的问题当然是他心意中的问题,而这些心意中的问题都是一些形而上学问题。它们涉及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主要有存在与非存在、有限与无限、身心合一、人(佛)死后是否续存的问题。严格来说,这样的问题至今我们也很难真正说清楚。近代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研究了一些基本的形而上学问题,结果他得出了一组二律背反的命题。 
  在古代,人们同样很难真正回答这样的问题。很多回答都只能通过神话的语言表达人们对一些形而上学问题的理解。在《箭喻经》中,鬘童子却是一个好玄思的修行者,他尝试通过哲学性的玄思达到对人类基本问题的解答。然而,这些都是他苦思冥想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些形而上学问题如何可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呢?显然地,任何一种可能的答案都是理性的推理、心意的想象。我们如何可能去探讨世界的有限还是无限?如果我们说世界是有限的,那么这个世界在我们的意识范围之内,如果说世界是无限的,那么世界还是在我们的意识范围之内。如果世界的有限和无限都发生在人的意识领域,那么人自身如何可能跳出自我的意识?康德的探讨结果是,我们在理性范围内不可能明确得出世界是有限和无限的结论,我们的探讨只能导致二律背反。
  后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传统形而上学所探讨的问题之核心是实在论的问题,换言之,形而上学要探讨世界的本质或实在,这个本质或实在在我们之外独立存在着。在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那里,这个实在就是相(理念)。根据柏拉图主义传统,我们要去追求这个相。我们的生活意义在于超越我们这个物质世界,进入相的世界。但是,对于早期佛教来说,佛陀强调的并不是另一个世界,他是非常经验主义的,他具有强烈的亲证意识。正如格文达喇嘛(Lama Govinda)所言:
  
  使人受惠的不是信仰(就接受特定教条的意义而言),而是变化的实体意识,只有在我们还没有体验到它时,实体对我们来说才是形而上学的……从外表看(作为一种体系),佛教是形而上学;从内部看(作为实体的一种形式),它是经验论[主义]。 
  
  换言之,佛陀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不是依靠理性的推理、心意的想象,而是基于他的实际经验。
  然而,鬘童子提出的那些形而上学问题,全都是他个人玄思的结果,并且他在这些问题上无法找到答案,这让他非常痛苦。佛陀超越了这些形而上学问题,已经不受其困扰。
  佛陀如何超越了这些形而上学问题的?佛陀自己已经作了回答。他走的是中道。在佛陀看来,一切都是缘起的,不可能存在永久的自我。他避免了走两端:常见和断见。鬘童子显然陷入了两端并且难以摆脱。理智的痛苦非常闹心,以致他对佛陀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佛陀不能回答他的问题,他就要求佛陀承认自己不知道,并且他要离开佛陀。佛陀面对这样的形而上学问题,不是沿着鬘童子的路子,继续探索下去,而是转变思维方式。
  佛陀的基本方法是,用经验论超越形而上学。我们已经说到,形而上学问题是心意中制造的问题,在心意之内是无法得到最终解决的,它或者终止于一个信仰的预设,或者陷入其中没有出路,或者找到一条经验主义的出路。佛陀没有把这样的问题终止在信仰上,也没有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不能自拔,而是跳出形而上学问题本身,通过一种经验的亲证,让形而上学问题自动消失。就佛陀而言,他坚持万物的缘起,走中间道路,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困扰。在教导鬘童子时,佛陀直接避开了形而上学问题,并告诉他作为一个生活在苦难中的人应该关注的不是一些无关其解脱的问题。就如一个人被毒箭射中,他首要的问题不是去探讨、弄明白射箭之人的姓名、长相、身材的高矮胖瘦、肤色、出身、居住地。不是去探明射箭者所用的弓的材质,也不是去弄清楚捆绑弓桿所用之索的质料。如果要弄明白再治疗,他会被毒毒死。同样地,一个人如果一直执于一些形而上学问题,那么他就不可能达到解脱。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陀对待形而上学问题,显然是回避的,然而,他回避的理由是非常实用主义的。佛陀反问鬘童子,他来跟随佛陀难道是基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吗?鬘童子承认不是。如果不是,那么鬘童子执于这些形而上学问题不是偏离了吗?
  佛陀说了,他的使命是让人离苦得乐。实用主义一定是经验主义的。经验主义一定是远离形而上学的。然而,一般人的经验和佛陀的经验也是有差别的。一般人容易拘泥于一般性的经验,还不够大胆。佛陀则非常大胆,他不仅摆脱了恒常的灵魂问题,而且用比喻表达了深刻的经验主义。例如,佛陀在回答婆蹉种(Vacchagotta)关于真如死亡的问题。佛陀认为这个问题超越了婆蹉种的理解力,而他的经验又不能抵达。为了让婆蹉种理解真如死后存在或者不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非法的问题,他通过一个例子说明。
  
  佛陀接着说道:“婆蹉种,我现在问你几个问题,你可以随意回答我。婆蹉种,倘若有人在你面前生火,你会看到并且知道‘这火正在我面前燃烧着这个事实,对吗?’婆蹉种回答道:“对!”佛陀问道:“婆蹉种,如果有人问你‘在你面前这堆火依靠什么而能继续燃烧?’,你会如何回答他?”婆蹉种回答道:“乔达摩,我会如实回答他说:‘这火之所以能够继续燃烧,是靠着不断添加薪草。’”佛陀问道:“婆蹉种,如果这火在你面前熄灭了,你也能清楚看到并且知道它熄灭了,对吧?”婆蹉种回答道:“对!”佛陀问道:“婆蹉种,那么如果有人问你说:‘那在你面前熄灭的火去了哪里?去了东方?去了西方?去了南方?去了北方?’,你会如何回答他?”婆蹉种回答道:“乔达摩,在这个场合,‘熄灭的火去了哪里?’的问法不恰当。那火能继续燃烧,乃是因为有薪草为燃料。当燃料耗尽,无所依凭,火就熄灭了;说它去了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乃至任何地方,都是错误的说法。” 
   
   我们知道,火熄灭了,谈论火去了四个方向的任何一个都是非法的。同样,真如死后,谈论真如死后存在或者不存在都是非法的。就这样,佛陀把形而上学问题转化成了经验的问题。通过实用主义,避免了形而上学的问题。佛陀通过箭喻告诉鬘童子,解脱才是根本。那些形而上学问题和解脱无关,属于置而不答的问题,可以不予理睬。
  
  三、《箭喻经》与佛教内对话
  
  鬘童子和佛陀之间的对话是佛教中典型的弟子和师父之间的对话。很多佛经都很有意义,也很有影响。在我看来,《箭喻经》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一经中,核心的问题就是佛教如何处理形而上学问题。佛陀通过箭喻表达了佛陀的一贯主张,我们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一些属于置而不答的形而上学问题上。因为那些问题都无助于认清“五蕴的真相、去执灭苦、断除爱欲、涅槃寂静、开发解脱慧” 。
  鬘童子和佛陀之间的对话,在我看来是佛教内对话的一个典范,它为佛教内的对话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发。
  在任何一个大的宗教传统中,都会出现很多小的传统或亚传统,甚至亚传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传统。在佛教内部,有很多小的传统,它们之间的差别很大,彼此的差异也可能影响彼此的关系。在《箭喻经》中,鬘童子因为形而上学问题,指出,如果佛陀不能回答他的问题,他要出言“责难他,并且离开他,不再师事他”。同样地,在传统内部,不同宗派之间可能在一些形而上学问题上立场不同,会彼此批评对方,攻击对方,甚至彼此对峙,成为宗教内关系难以处理好的根源。例如,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间区别很大,藏传佛教和大小乘之间区别很大。密宗和显宗之间区别很大。
  在处理佛教传统内诸传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其中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彼此对形而上学问题上的理解之差异。佛陀本人是采取宗教实用主义立场来对待形而上学问题的。事实上,对于形而上学问题,不可能在人们之间达成一致看法,因为,我们已经说过,它基于人的有限经验和理性推论,它们都是心意中的问题。它们本质上和人的解脱之间不是必要的,更不是充要的关系。我们可以持有不同的形而上学立场,却都可以走解脱之路。在佛陀看来,我们没有必要让这些问题阻碍我们对世界苦难的意识,不能阻碍我们走向解脱之路。佛陀没有去否定我们需要不需要形而上学,而是回避这些问题。佛陀这一行为本身也是中道。
  基于此,后来佛教中发展起来的诸多亚传统,它们之间在形而上学问题上的争论不应该成为彼此对峙的理由。在佛教中,有著名的“三法印”,就是“无常、无我和涅槃”,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看到佛教并不真正强调“无我”。并且,不同人或宗派对于“无我”的解释也不尽相同。显然,不少人相信“有我”。在佛教中,如果“有我”和“无我”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我们是否就自然走向佛教的分裂或彼此对峙?
  佛陀提出了“无我”说,但人们的理解为什么不一样?甚至在很多高僧那里也是不同的?理由难道不在于人的具体经验和理性推论吗?面对佛教内部的不同立场和观点,我们持什么立场?特别是面对不同宗派的不同形而上学立场,尤其是在“有我”和“无我”立场上的差异,需要彼此否定吗?需要走向分裂吗?甚至需要对抗吗? 
  如果我们接受佛陀的宗教实用主义,那么我们就不会把问题的重点落在彼此所持有的形而上学观念上,而是立足于我们的当下经验,把重点落实在我们如何摆脱苦难上,也就是如何达到解脱上。我们可以对自我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我们还是属于佛教大家庭。我们不会也没有必要在“我”的问题上一定要达成统一的看法。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在佛教中,开始时,在佛陀那里,人们对“无我”的理解应该是比较统一的,但即便如此,其中的僧人也一样疑虑,并和佛陀讨论。鬘童子反思了不知多少时间,不知因为那些形而上学问题让他经历了多少心理的痛苦,不然他不会对佛陀发狠话,如果佛陀不能回答他的问题,他就要离开他。恰恰形而上学的问题,对他也是存在论的问题,只是佛陀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转化。
  如果是这样,佛教内部不同宗派之间对待一些形而上学问题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我们不要被这些所谓的形而上学的答案所迷惑,更不要被它们之间的差异所迷惑。我们需要把重点放在佛陀所关注的解脱上。如果是这样,那么佛教中不同宗派之间的对话就比较容易,并且能够达成很多共识。还有,不同宗派之间可以达成丰富性和统一性的结合。丰富性就是不同宗派之间的差异性,统一性就是不同宗派都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从苦难中摆脱出来,关注人的解脱。
  在禅宗中,我们不需要谈论实在论意义上的西天,也不会突出自我(灵魂),但在净土宗中,人们所理解的西天基本上是实在论的,并且突出个体自我(灵魂)。禅宗和净土宗都是佛教中的宗派,它们在佛教中各自有效。如果你是属于禅宗的,你没有必要去否定净土宗;同样,如果你属于净土宗,也没有必要去批判禅宗。禅宗和净土宗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帮助人们摆脱痛苦,走向觉悟。
  所以,《箭喻经》对于佛教内部不同宗派之间的关系之处理是有借鉴意义的。它的核心信息就是突出佛陀的宗教实用主义,突出解脱中心而非具有广泛差异的并且不可能具有最后答案的形而上学问题。佛教内的对话意味着以佛陀的解脱为中心,避免形而上学的困扰,从而在对话中形成一和多的统一。
  
  四、《箭喻经》与佛耶对话
  
  佛教是一个强调智慧的宗教,也是一个强调实用主义的宗教,它在不同地区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发展出相应的佛教形式。在全球化的今天,佛教和世界各大宗教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自阿育王(Asoka)时期开始,佛教就朝全球化方向发展,到了20世纪下半叶,佛教真正实现了全球化。在此背景下,如何处理佛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传统西方一神教传统处理宗教间关系的空间中,佛教为处理彼此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益资源。这里不准备更多地展开探讨佛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关系,而是就《箭喻经》和佛耶对话问题做点探讨。
  前面已经论述到,《箭喻经》的实质是佛教如何对待形而上学问题。佛陀采取的是宗教实用主义立场。那么佛陀对待形而上学问题的实用主义立场对处理佛教和基督教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在基督教中,宗教哲学家和神学家约翰•希克(John Hick)在他著名的吉福德演讲(1989年以《宗教之解释》书名出版)中,他就特别地关注了《箭喻经》。在第19章“神话、奥秘与未得回答的问题”中,希克分析了这个文本,并指出佛陀关注解脱,而不让一些未得回答的问题,也就是形而上学问题,影响一个人走向解脱的道路。在这个吉福德演讲中,希克仅仅分析了该《箭喻经》文本,还没有实质性的研究。他肯定了佛陀关注解脱之重要。 在比较通俗的著作《第五维度》中,希克几乎重复了吉福德演讲中的内容。 吉福德演讲之后撰写的一篇论文中也同样讨论了《箭喻经》 。由此可见,希克对于《箭喻经》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个基督教神学家从佛教中学到处理基督教问题的艺术:我们不需要执于那些形而上学问题,它们和得救或者解脱没有直接关系。
  希克研究《箭喻经》,是为了从佛教中学到一点处理基督教中难题的艺术。但他还没有太多地涉及《箭喻经》对于处理宗教之间的关系的意义。事实上,谈论这一点并不困难。
  我们认为,佛陀对于形而上学问题的回避在佛耶对话中同样重要。例如,佛教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基督教不同,但这并不应该成为影响彼此和平相处的理由,相反,彼此的差异在不少地方是可以互补的。基督教中没有的或者没有得到足够强调的,在佛教中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反之亦然。在宗教相遇中,我们可以逾越到对方宗教中,并用对方自己的概念来理解。然后,回到自己的信仰传统中。如果在对话中,对于一些形而上学问题太过于执著,那么我们就很难从对方那里学到有用的东西,我们就会习惯于否定对方。佛陀提出回避形而上学问题,把重点落实到宗教的关键点上,那就是得救或者解脱上。如果是这样,彼此即便有很不一样的形而上学看法也没有关系。相反,在不同信仰之间实现了一和多的统一。
  基督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传统,在其中包含了三大亚传统: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这三个亚传统就是三个大传统。它们之间就需要彼此对话,在对话中同样需要避免形而上学问题的争论,因为越争论,它们就越不可能有共同的答案。在基督教传统中,不管是道成肉身、三位一体,还是二性论,在历史上这些神学形而上学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它们完全可以通过逾越到佛教中,向佛教学习。可以通过和佛教对话,接受佛陀这一智慧,用于处理基督教内部各个传统之间的关系。
  宗教之间的抵触很多,我们需要弄明白它们之间抵触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向佛陀学习不关注形而上学问题,而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宗教的根本目的上。这样不仅避免了很多浪费,而且避免了彼此因为在形而上学问题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张力。人生有限,我们需要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地方。
  通过研究《箭喻经》,我们可以在佛教经典中找到一个对佛教本身,以及对基督教,还有对佛教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智慧的资源。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艺术。毫无疑问,《箭喻经》在这个信息无限丰富的时代,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为处理佛教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新的启发。
  同样地,我们正进入卡曾斯(Ewert H. Cousins)等人所说的第二轴心时代(the Second Axial Age),我们的意识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转化,需要从个体意识转向全球意识 。在这一转化中,我们看到不同宗教,在这里,特别是佛教和基督教,具有大量形而上学的因素,我们很可能被这些形而上学因素所束缚,而《箭喻经》则让我们可以避免形而上学的负担,甚至形而上学的恐怖 。我们可以说,《箭喻经》的智慧是减负剂。在我看来,《箭喻经》甚至对于我们各个宗教顺利走向第二轴心时代都是重要的精神资源。
  
  结论
  
  在从轴心文明转向第二轴心文明的过程中,各个宗教都面临对自身意识和对他者的重新认识。我们需要多种因素来推进第二轴心文明的到来和发展。而在佛教以及基督教自身传统中就具备不少智慧资源。佛教《箭喻经》就是一个特别的“礼物”。它让我们摆脱形而上学的局限,让我们更多地转向具体的实践,摆脱哲学中所说的本质主义的陷阱,从而可以让佛教自身更健康地发展,还能更有效地推进佛耶对话。
  
  分类:论文 | 评论:0 | 浏览:544 | 举报 | 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上一篇:道是非实体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745969&PostID=19870492 皮袋歌——虚云老和尚遗稿【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727617&PostID=22561965&idW http://www.tianya.cn/new/tech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idItem=140&idArticle=581867 水瓶时代开启“光和爱”http://33968153396815.blog.tianya.cn 国家竞争力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4fa065001589a1bf http://www.preschool.net.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838 投资王道 http://www.ynlib.cn/whpd/ShowClass.asp?ClassID=281 城厢派出所http://www.nngaj.gov.cn/pingjia/PjList.asp?classid=100259 黎明派出所http://www.nngaj.gov.cn/pingjia/PjList.asp?classid=100294 新圩派出所http://www.nngaj.gov.cn/pingjia/PjList.asp?classid=100324 MBA智库百科....内有大量专业术语词条,必学http://wenda.tianya.cn/wenda/user?userid=18683597&tab=created&start=0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217/1/22750.shtml #1653009&postid=900001_900006_919264 赠我一座黄金城(转自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 http://blog.10jqka.com.cn/股神 http://blog.sina.com.cn/calendula28 老钟的BLOG--------http://blog.sina.com.cn/zhonghualaozhong qq邮箱自动更新blogger做自动Blog 爱吃肉?当心恐怖“尸毒”(http://blog.sina.com.c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314b401007rh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0c5600100p6rf.html 政务信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f597340100ivw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3de5cd0100ofan.html 脑控机解密http://blog.sina.com.cn/banmindcontro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