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凌那个国家:人生必读之二十一——《伪君子》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52:40

??? 莫里哀(1622——1673),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著名的喜剧作家,也是世界戏剧史上和莎士比亚共同彪炳千秋的伟大戏剧家。他出生在一个宫廷裱糊师的家庭里,从小酷爱戏剧。一生共完成喜剧三十七部。在他写的《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太太学堂》等早期作品,着重讽刺贵族阶级,提出妇女社会地位等问题,初露创作才华;他创作中期的《伪君子》、《唐磺》、《吝啬鬼》等剧作,对贵族、僧侣和资产阶级的吝啬、自私、伪善等丑恶本性,作了辛辣的讽刺,代表他的创作的主要成就;晚年的主要剧作有《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等。

??? 而莫里哀的代表作《伪君子》是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他的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镗入狱的故事。这部剧作深刻地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这部剧作在许多方面突破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结构严谨,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鲜明突出,语言机智生动,手法夸张滑稽,风格泼辣尖利,对世界喜剧艺术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

????《伪君子》集中地表达了法国民众对宗教组织的敌意,特别是十七世纪中期法国的高级僧侣的宗教特务组织,“圣会”,这一组织监视, 陷害, 自由思想者。莫里哀写的《伪君子》,表达了全社会的反宗教情绪,给了宗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因而它引起了宗教势力的猖狂反扑。

??? 1664年5月,莫里哀作品演给国王看, 触怒了巴黎大主教。迫于强大的宗教压力,剧作停演。1667年,解禁,同年8月上演。然而公演的第二天,又遭最高法院院长干涉,巴黎大主教也以开除教籍为手段禁止人们朗诵阅读。经过四年多,这部喜剧终于取得了合法的演出权。

??? 这是一部五幕诗体喜剧。全剧通过对答尔丢夫的所作所为的刻画,揭露和鞭挞了教会势力的欺骗性与虚伪性。

???

??? 达尔丢夫是全剧作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贪婪、狡猾而又凶狠的骗子和恶徒。他本是来自破落贵族阶层的流氓无赖,却给自己戴上一副假面具,装成一位虔诚的信徒,一位抛弃人间一切情欲,一心向着上帝的苦修者,他身上集中了当时教会和贵族社会的假冒伪善和恶德败行。

?????

??? 而剧中的奥尔恭刚愎自用,是个顽固横暴的专制家长;他轻信迷信,对达尔丢夫的伪装虔诚深信不疑,把骗子当作“圣人”膜拜。他的愚昧导致引狼人室;他的偏狭几乎祸及全家。虽然他最后在事实面前幡然悔悟,但是如果不是英明的君主,出面解决矛盾,奥尔恭一家一 定会是悲剧结局。

??? 女仆桃丽娜是剧作中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也是一个性格十分鲜明的形象。她眼光锐利,思维敏捷,最早发现达丢夫弗的险恶用心;她作风泼辣,不畏强权,敢于当场揭穿达尔丢夫嘴脸。在同达尔杜弗的斗争中,桃丽娜是关系胜败的关键人物。在她身上,体现了一种民主倾向。

??? 首先,《伪君子》是一部古典主义创作原则与民间喜剧手法结合的杰作。莫里哀创造性地运用了“三一律”:剧情围绕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性格而展开,没有一点旁驰,地点始终是在奥尔恭家里,时间二十四小时。莫里哀在吸收了各种戏剧手法的基础上,创造了风格独具的近代喜剧,既严整均衡、单纯集中,又曲折活泼,富有情致。(“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单线发展,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即奥尔恭的家里;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昼夜之内发生;主题集中在揭露答尔丢失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

??? 其次,精巧紧凑、层次分明的情节结构。全剧五幕完全围绕着塑造达尔杜弗的虚伪性格来安排。第一幕、第二幕采用了侧面烘托、人物及“虚出”的手法,以家庭成员的冲突引出主要角色。第三、第四幕是全剧冲突的的展开和高潮,正面展示达尔杜弗的虚伪性。最后的结局在戏剧到达顶点时又突然峰回路转。整个戏剧节奏急促,高潮迭起。

?????

??? 第三,打破古典主义关于悲、喜剧的严格界限,在喜剧中插入了悲剧的因素,把戏剧冲突一步一步滴推向高潮。爱情悲剧、家庭悲剧接连而至,陷入绝境。而结局则急转直下,以大团圆收场。这使得情节结构变化跌宕,层次分明,更具吸引力。

??? 第四,戏剧的语言生动灵活,富有个性化色彩。达尔杜弗矫揉造作,长篇大论,言必称上帝,符合他的伪善性格。奥尔恭的语言简短、单调、武断、完全符合一家之长的性格、身份。桃丽娜泼辣犀利、率真朴实,充分表现她机敏、活泼、爽朗的性格。个性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对白,大大增强了作品魅力。

??? 写到最后我想插上几句,关于我演这部戏的经历。四十年代早期,日本军国主义占领了全上海。那时我已经是个职业的话剧演员了。我曾经先后两次参加演出这个喜剧,第一次演出的是原著本,演员都穿着法国古代的服装。第二次似乎是哪位剧作家把它改编成中国式的剧本,穿的是当时的服装。显得很滑稽。我还记得第二次的改编上演的导演是方君逸先生。我所扮演的角色只不过是奥尔恭家里的一个小厮一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