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形容词:越让人不敢轻突亵慢的,越得一遍两遍三四遍的翻弄把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3:02:58

张佳玮·信陵的日志

越让人不敢轻突亵慢的,越得一遍两遍三四遍的翻弄把玩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此类事谅来不少。描摹心态,大致买书时像购进了大条巧克力,付完款就满口芳香,觉得充实又快活;待要读书时
就紧张起来。于是把书存下,经年累月,像藏酒、普洱茶和雪茄。时间越久,越不会读,盘算着一个良辰吉日再去沐浴熏香的启封——于是,
你歌颂这本书,奉之为神品,越不敢轻忽,让它成了一本永远不会读的书。我一直犯这病。不把“约拿心结”之类的套路搬进来的话,自己概括心态,无非以下几点:——怕自己读不完。——怕自己领会不了书的好意,唐突佳人。——“既然读这本书会很战战兢兢,不如去读另一本轻松的呢?”以前做学生时复习,也常犯这毛病。每天给自己下通牒:今天一定要学习八小时!然后拖拖挨挨看闲书熬了两小时开工,不情不愿终于开始啃
书本,啃了两页后惊觉“其实复习也不那么枯燥啊咩哈哈”,于是心态松弛,“我先看会儿闲书再回来复习吧。”一天下来,惊觉只复习了那
么一小会儿,自我安慰“好了好了今天是有收获的,这不是消除了对学习的恐惧吗,明天再加油……”如此周而复始。大致:用来犹豫“是否要读这本书”的时间,经常会比读这本书的时间更长;拖延期间会做许多无聊的事浪费时光;当你真心读上这本书/入手某档
活儿,发现之前的紧张通常是多余的。朱熹说过句话,所谓:读书无别法,只管看,便是法。看来看去,自然晓得。当然了,世上并没有什么非看不可的书。但是就一本书来说,也不像雪茄和酒和巧克力和火腿,藏了多年,一享用完就灰飞烟灭。你看不看,
书都在那里。何妨看呢?第一遍不觉得好玩,看第二遍;看三遍没品出感觉,看第四遍。我是坚定的重读党。马三立老师所谓生书熟戏,书指评书,当然重情节;而戏除了叙事功能,还有唱词、身段、韵可以慢慢咂摸嚼。我喜欢有
戏味有浓度的书。卡尔维诺认为经典是可以一再重读的,这话说得极好。《红楼》、《水浒》剧情都被嚼烂了,还是耐得起一遍遍读,看到宝
玉挨打、林冲夜奔那些急雨管弦的剧情还是能勾人心绪,这就是好处了。有种读书心态是这样的:我以前跟人推荐马尔克斯的短篇,人读了《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后疑惑的问:“马尔克斯不是魔幻吗?这篇怎么
一点都不魔幻哪?”这就是种“我是冲着某某标签去读的,这个怎么不符合我所想啊?”每一本书都是一个自足的世界。概念、主义都是被后人提取出来做标签的。比如,若你信了60年代某些美国评论家们的话,带着“我要找《二
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感觉,去读《洛丽塔》”的目的去读书,纳博科夫会不知是哭是笑的。一本好书是一本饱满圆润的艺术品,情节,手
法,人物性情,语言,细节,风物,桩桩件件。一个伟大作者穷其心血写作完一本书,不是为了某个概念、某个标签而存在着的。你冲着批判
现实主义去读巴尔扎克,你冲着文艺复兴去读拉伯雷,你冲着批判封建主义去读《红楼梦》,你冲着批判科举制度去读《儒林外史》,你冲着
玄学思维去读博尔赫斯,你冲着推理去读钱德勒,你冲着勇气去读海明威,你冲着____描写去读劳伦斯,你冲着幽默讽刺去读契诃夫,你冲着
批判吃人的礼教去读鲁迅的小说,你冲着沉郁风骨去读杜甫,你冲着豪放挥洒去读苏轼,基本是会挂一漏万,可惜了大师们。毛姆一直提倡,
读书不当抱着学习念头,而该为了乐子去。我觉得,抱着这种心态读,反而容易多领略些滋味。小结:因为:书本身不是消耗品。因为:每本好书都是一个独立自足,或宏大宽博或深邃细密或波谲云诡,总之值得重读的世界;所以:放掉“我要么不读,一读就要读通透这本书”的不成功则成仁心结,放掉“我要从这本书里学习这个那个”的剑拔弩张状态,别把书养娇贵了,
别等候着一个永远都不可能来到的良辰吉日再去读它。对书轻薄点,卧室洗手间吃饭睡觉随时瞄着,一本吓人的、高大的、宏伟的、恐怖的神
书,也会被你翻成妩媚嗲俏的小猫咪。
 
 
当然,这种“越让人不敢轻突亵慢得供着顶礼膜拜的,越是得一遍两遍三四遍当家常玩意看待翻弄把玩”的例子,不只是对书有效。举一反三,
不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