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一日游旅行社:疾病查询 19--119 好东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03:14

疾病,各种病证的总称。《灵枢.九针十二原》:“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多数疾病,机体对病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抗损害反应;自稳调节的紊乱,损害和抗损害反应,表现为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和体力减弱甚至丧失。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但不同的疾病又在一定部位(器官或系统)有它特殊的变化。疾病有致病原因,但不一定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致病的原因往往因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体。

目录

[隐藏]
  • 1 常见疾病分科查询
    • 1.1 内科疾病查询
      • 1.1.1 呼吸内科疾病
      • 1.1.2 心血管内科疾病
      • 1.1.3 消化内科疾病
      • 1.1.4 肾内科疾病
      • 1.1.5 神经内科疾病
      • 1.1.6 内分泌科疾病
      • 1.1.7 血液科疾病
      • 1.1.8 风湿科疾病
    • 1.2 外科疾病查询
      • 1.2.1 心胸外科疾病
      • 1.2.2 脑外科疾病
      • 1.2.3 肝胆外科疾病
      • 1.2.4 泌尿外科疾病
      • 1.2.5 肛肠外科疾病
      • 1.2.6 骨科疾病
      • 1.2.7 外伤科
      • 1.2.8 烧伤科
      • 1.2.9 器官移植
      • 1.2.10 乳腺外科疾病
      • 1.2.11 手外科疾病
      • 1.2.12 胃肠外科疾病
      • 1.2.13 血管外科疾病
    • 1.3 肿瘤科疾病
    • 1.4 妇产科疾病查询
      • 1.4.1 妇科疾病
      • 1.4.2 产科疾病
    • 1.5 儿科疾病
    • 1.6 五官科疾病查询
      • 1.6.1 眼科疾病
      • 1.6.2 耳鼻喉科疾病
      • 1.6.3 口腔科疾病
    • 1.7 男科疾病
    • 1.8 传染科疾病
    • 1.9 皮肤性病查询
      • 1.9.1 皮肤科疾病
      • 1.9.2 性病科疾病
    • 1.10 肝病疾病
    • 1.11 精神心理科疾病
    • 1.12 中医科疾病
    • 1.13 生殖健康科疾病
    • 1.14 体检、保健科
    • 1.15 急诊科疾病
    • 1.16 老年科疾病
    • 1.17 营养科疾病
  • 2 疾病定义
  • 3 疾病的诊断
  • 4 疾病的分类
    • 4.1 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疾病分类
    • 4.2 根据病原分类
      • 4.2.1 传染病
      • 4.2.2 非传染性疾病
    • 4.3 中医八纲辨证对疾病的分类
  • 5 参看
  • 6 站外链接

常见疾病分科查询

这里只列出常见疾病,更多疾病请点击查看各科疾病分页。

内科疾病查询

呼吸内科疾病

百日咳 败血症 肺炎 SARS 肺癌 肺脓肿 肺水肿 感冒 呼吸道异物 呼吸衰竭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军团病 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支气管炎 煤气中毒 气胸 禽流感 矽肺 小儿流行性感冒 哮喘 新生儿肺不张 淹溺 甲型H1N1流感

心血管内科疾病

败血症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穿透性心脏外伤 创伤性休克 大动脉炎 低血压 动脉瘤 动脉硬化 高血压 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脂 急性心包炎 心包积液 心包囊肿 心包肿瘤 心功能障碍 心肌病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胸腔积液 休克 主动脉瘤 纵隔疝

消化内科疾病

阿米巴痢疾 便秘 便血 肠道蛔虫 肠梗阻 大肠癌 胆石症 呃逆症 副伤寒 腹膜炎 腹泻 肝脓肿 肝硬化 急性阑尾炎 急性胃炎 慢性腹泻 十二指肠炎 食道癌 食管异物 食物中毒 胃肠功能紊乱 胃下垂 胃潴留 消化道出血 小肠损伤 血吸虫肠病 乙型肝炎 脂肪肝

肾内科疾病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高渗性脱水 梗阻性肾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小球肾炎 尿崩症 尿道炎 尿毒症 尿失禁 膀胱肿瘤 肾病综合征 肾积水 肾结核 肾结石 肾癌 肾下垂 肾移植 肾脏损伤 输尿管损伤 遗尿症

神经内科疾病

安眠药中毒 痴呆 癫痫 肺性脑病 肝性脑病 共济失调 脊神经根炎 脊髓空洞症 脊髓血管病 脊髓压迫症 脊髓蛛网膜炎 颈椎病 痉病 酒精中毒 面肌抽搐 面瘫 末梢神经炎 帕金森病 偏头痛 神经衰弱 失眠 瘫痪 意识障碍 躁狂症 谵妄 智能障碍 坐骨神经痛

内分泌科疾病

闭经 垂体卒中 催乳素瘤 多毛症 肥胖症 甲状腺机能亢进 淋巴瘤 男性乳房肥大症 雀斑 妊娠期糖尿病 生长激素缺乏症 糖尿病 维生素D中毒症 维生素E缺乏病 性早熟 胸腺瘤 胰岛素瘤 月经失调

血液科疾病

白血病 败血症 暴发性紫癜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淋巴癌 高钾血症 霍奇金病 菌血症 钠过多 贫血 炭疽 血友病

风湿科疾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肌炎 风湿热 风湿性多肌痛 风湿性关节炎 复发性多软骨炎 复发性风湿病 骨关节炎 红斑狼疮 结节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纤维瘤病 小儿风湿热 药物过敏

外科疾病查询

心胸外科疾病

贲门癌 穿透性心脏外伤 动脉瘤 动脉硬化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 肺癌 肺不张 肺隔离症 肺疝 肺栓塞 肺转移瘤 鸡胸 气胸 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破裂 心包肿瘤 心肌病 心肌梗塞 心脏钝性闭合伤 胸骨骨折 胸腔积液 胸腺瘤 血胸 原发性心脏肿瘤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瘤 纵隔疝

脑外科疾病

高血压脑病 颈椎骨折脱位 开放性脑外伤 颅骨骨髓炎 颅骨缺损 颅内低压综合征 面神经损伤 脑挫裂伤 脑梗塞 脑积水 脑脊液漏 脑瘤 脑膜炎 脑疝 脑室内出血 脑室炎 脑栓塞 脑性瘫痪 脑血栓 脑血吸虫病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风病 头皮损伤 外伤后脑膨出 中风

肝胆外科疾病

胆道出血 胆道蛔虫病 胆管扩张症 胆囊癌 胆囊结石 肝包虫病 肝动脉瘤 肝囊肿 肝损伤 肝外胆管损伤 肝腺瘤 门静脉高压症 胰岛素瘤 胰岛细胞类癌 胰高血糖素瘤 胰石症 胰腺癌 胰腺多肽瘤 胰腺外伤 异位胰腺

泌尿外科疾病

胆石症 睾丸扭转 睾丸损伤 睾丸肿瘤 男性尿道癌 尿道创伤 尿路梗阻 女性尿道癌 膀胱癌 膀胱结石 膀胱瘘 膀胱憩室 膀胱损伤 前列腺癌 前列腺结石 前列腺增生 肾癌 肾创伤 肾结核 肾结石 肾母细胞瘤 肾石症 肾损伤 阴茎硬结症 阴囊癌 隐睾 真两性畸形

肛肠外科疾病

白线疝 鞭虫病 成人脐疝 穿腹膜疝 大肠癌 大肠梗阻 大肠类癌 大肠息肉 粪瘘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腹内疝 急性阑尾炎 结肠瘘 结肠扭转 结肠损伤 结肠息肉 结肠脂肪瘤 结肠直肠损伤 切口疝 腰疝 直肠癌 直肠脱垂 直肠息肉 直肠阴道瘘 痔疮

骨科疾病

肩周炎 半月板损伤 闭合性脊髓损伤 扁平足 成骨不全 大骨节病 断指再植 风湿热 风湿性关节炎 佝偻病 骨关节炎 骨膜炎 骨囊肿 骨肉瘤 骨髓炎 骨折 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 骨肿瘤 关节脱位 横纹肌肉瘤 脊髓灰质炎 颈椎病 肉瘤 软骨瘤 坐骨疝

外伤科

创伤性鼻出血 创伤性鼻中隔穿孔 创伤性气胸 创伤性休克 创伤性窒息 电击伤 断指再植 非冻结性冷伤 肺爆震伤 鼓膜外伤 喉部创伤 急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 挤压综合征 开放性手外伤 骨折 慢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 脐膨出 失血性休克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血胸

烧伤科

电烧伤 冻伤 非冻结性冷伤 化学烧伤 热烧伤 烧伤 烧伤感染 烧伤休克 心功能障碍 咽部灼伤 应激性溃疡

器官移植

断肢再植 心脏移植术 皮肤移植术 角膜移植术

乳腺外科疾病

男性乳房肥大症 乳房纤维瘤 乳腺纤维腺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头内陷 乳腺癌 乳腺结核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纤维腺瘤 湿疹样癌

手外科疾病

臂丛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断指再植 多指畸形 疖 开放性手外伤 毛发上皮瘤 脓肿 皮肤囊肿 气性坏疽 色素痣 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腕管综合征 腕舟状骨骨折 痈 正中神经损伤 指骨骨折

胃肠外科疾病

半月线疝 闭孔疝 残胃癌 肠瘘 肠扭转 肠系膜裂孔疝 短肠综合征 腹股沟直疝 腹腔脓肿 肛管癌 肛管损伤 蛔虫性肠梗阻 会阴疝 溃疡病穿孔 脐疝 十二指肠损伤 胃癌 胃恶性淋巴瘤 胃结核 胃溃疡 胃泌素瘤 胃内异物 胃平滑肌肉瘤 胃石症 胃损伤 胃息肉 坐骨疝

血管外科疾病

股动脉损伤 后天性动静脉瘘 急性动脉栓塞 颈动脉狭窄 静脉曲张综合征 静脉炎 雷诺病 脑梗塞 脑血栓 上腔静脉综合征 肾动脉狭窄 四肢血管损伤 先天性动静脉瘘 胸主动脉瘤 血管活性肠肽瘤 血管瘤 血管肉瘤 血管网织细胞瘤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中风 周围动脉栓塞

肿瘤科疾病

白血病 鼻咽癌 大肠癌 大肠类癌 胆囊癌 动脉瘤 恶性淋巴瘤 恶性葡萄胎 肺癌 肝肿瘤 宫颈癌 骨瘤 骨肉瘤 黑素瘤 横纹肌肉瘤 喉癌 类癌 淋巴瘤 绿色瘤 脑瘤 皮肤癌 前列腺癌 肉瘤 乳腺癌 食道癌 胃癌 血管瘤 直肠癌

妇产科疾病查询

妇科疾病

闭经 不孕症 潮热 带下病 附件炎 宫颈糜烂 宫外孕 急性盆腔炎 急性乳腺炎 卵巢肿瘤 乳头溢液 毛滴虫病 盆腔腹膜炎 盆腔炎 葡萄胎 绒毛膜癌 乳房湿疹 乳房纤维瘤 乳头内陷 乳腺癌 乳痈 痛经 外阴溃疡 外阴炎 细菌性阴道炎 月经失调 子宫脱垂 子宫息肉

产科疾病

产后出血 产后风 产后精神病 产褥感染 多胎妊娠 腹腔妊娠 过期妊娠 流产 卵巢妊娠 脐带脱垂 前置胎盘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疱疹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痒疹 胎漏 胎膜早破 胎盘早剥 胎热 臀先露 羊膜带综合征 羊水过少 羊水栓塞 早产 子烦 子宫破裂 子悬

儿科疾病

儿童腹痛 儿童孤独症 儿童精神分裂症 儿童口吃 儿童期情绪障碍 儿童睡眠障碍 儿童学习能力障碍 磨牙 弱智 手足口病 童年情绪障碍 小儿高热 小儿高血压 小儿流行性感冒 脊髓灰质炎 小儿呕吐 小儿营养不良 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遗尿症 婴儿玫瑰疹 婴儿脐疝

五官科疾病查询

眼科疾病

白内障 恶性青光眼 巩膜炎 红眼病 角膜擦伤 近视眼 老视 泪囊炎 流行性角结膜炎 屈光不正 散光 色盲 上睑下垂 视盘炎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炎 视网膜病变 雪盲 眼内异物 眼球穿通伤 眼球内陷 眼球突出 眼球震颤 远视

耳鼻喉科疾病

白喉 鼻出血 鼻窦创伤 鼻窦炎 鼻疖 鼻腔异物 鼻咽癌 耳聋 耳真菌病 鼓膜穿孔 鼓膜外伤 过敏性鼻炎 喉癌 喉阻塞 感冒 急性鼻炎 急性喉炎 老年性耳聋 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咽炎 声带息肉 外耳道炎 先天性耳聋 咽部异物 咽部灼伤 咽异感症

口腔科疾病

唇裂 唇疱疹 地图舌 腭裂 氟牙症 口臭 口角炎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溃疡 磨牙 龋齿 软腭癌 上颌后缩 上颌前突 舌癌 舌白斑 舌扁平苔藓 下颌后缩 牙齿感觉过敏症 牙列稀疏 牙列拥挤 牙髓病 牙外伤 牙龈癌 牙周萎缩 智齿冠周炎

男科疾病

包皮过长 附睾炎 睾丸损伤 睾丸肿瘤 龟头炎 精囊结石 精囊炎 精索静脉曲张 男性不育症 前列腺癌 前列腺结石 前列腺肉瘤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死精症 无睾症 性交疼痛 性厌恶 性欲亢进 阳痿 遗精 阴茎癌 阴茎异常勃起 阴囊癌 阴囊湿疹 隐睾 早泄 真两性畸形

传染科疾病

登革热 副伤寒 弓形虫病 钩虫病 回归热 蛔虫病 艾滋病 霍乱 脊髓灰质炎 尖锐湿疣 军团病 柯萨奇病毒感染 狂犬病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麻风病 脑膜炎 疟疾 禽流感 手足口病 鼠疫 水痘 头癣 SARS 乙型肝炎 甲型H1N1流感

皮肤性病查询

皮肤科疾病

白癜风 斑秃 瘢痕疙瘩 扁平苔藓 粉刺 带状疱疹 丹毒 冻疮 多毛症 副银屑病 股癣 红斑狼疮 灰指甲 鸡眼 脚气 疖 接触性皮炎 结节病 疥疮 麻疹 牛皮癣 皮肤癌 皮肌炎 瘙痒症 色素痣 晒伤 虱病 湿疹 手足皲裂 头癣 寻常疣 痈 疣 鱼鳞病 蜘蛛痣

性病科疾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 腹股沟肉芽肿 尖锐湿疣 淋病 梅毒 软下疳 生殖器念珠菌病 生殖器疱疹 虱病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阴虱病

肝病疾病

儿童期情绪障碍 肝结核 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

精神心理科疾病

产后精神病 反应性精神病 记忆障碍 精神分裂症 恐怖症 恐缩症 窥阴癖 露阴癖 偏执性精神障碍 品行障碍 强迫症 情感障碍 人格障碍 神经官能症 适应障碍 嗜睡症 睡眠障碍 遗忘综合征 疑病症 异性装扮癖 抑郁性神经症 癔症 注意缺陷障碍 转换性障碍 焦虑症 神经衰弱

中医科疾病

苯丙酮尿症 痴呆 高脂血症 紧张性头痛 面肌抽搐 面肌痉挛 面瘫 枕大神经痛 周围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痛

生殖健康科疾病

    • 包皮龟头炎 不孕症 多睾症 精索恶性肿瘤 男性不育症 尿路感染 前列腺肉瘤 前庭大腺炎 前置胎盘 生殖器念珠菌病 生殖器疱疹 无睾症 细菌性阴道炎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先天性梅毒 性欲亢进 阴道腺病 阴茎癌 阴囊癌 真两性畸形 子宫腺肌病

体检、保健科

低镁血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 染色体异常 色盲

急诊科疾病

阿米巴痢疾 中毒 败血症 半月板损伤 鼻疽 闭合性脊髓损伤 产后出血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休克 登革出血热 电击伤 冻僵 毒蛇咬伤 肺不张 高钙血症 高血压性脑出血 股动脉损伤 呼吸道异物 呼吸衰竭 急性高原病 颈椎骨折脱位 气管支气管异物 烧伤 脱水 淹溺 中暑

老年科疾病

白内障 动脉硬化 二尖瓣环钙化 功能性消化不良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呼吸衰竭 颈椎病 老年痴呆 老年性阴道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 尿失禁 糖尿病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远视眼 阻塞性肺气肿

营养科疾病

肠道菌群失调症 低镁血症 低钠血症 高镁血症 高钠血症 高脂血症 缺铁性贫血 糖原贮积病 维生素A缺乏病 维生素A中毒症 维生素B1缺乏病 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 维生素C缺乏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小儿营养不良 锌缺乏病 新生儿低钙血症 营养不良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疾病定义

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形态和(或)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或破坏,或早或迟地表现出可觉察的症状,这种状态的结局可以是康复(恢复正常)或长期残存,甚至导致死亡。

疾病的存在,是从痛苦和不适等自觉症状开始的。中国甲骨文中已有"疾"字,并有"目疾"、"足疾"等名称,其涵义就是各该部位出现疼痛;"病"的字义则是人在床上(不能起来,活动受限)。英语中disease一词就是由dis(不)和ease(舒服、安逸)合成的。但不是所有的疾病都伴有痛苦不适,如肿瘤的早期、传染病的潜伏期,病人可以毫无不适之感;也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疾病,如儿童出牙、妇女分娩等;所以痛苦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查明一些症状常由一定的原因引起,这原因在人体内造成特定的病理改变,症状只是这些病理改变基础上出现的形态或功能的变化,这过程有一定的转归(死亡、致残、致畸等),于是人们称这一过程为"疾病",对尚未查明原因者则称之为综合征。

疾病,有如健康一样,从不同角度考查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最常应用的定义是"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现代医学对人体的各种生物参数(包括智能)都进行了测量,其数值大体上服从统计学中的常态分布规律,即可以计算出一个均值和95%健康个体的所在范围。习惯上称这个范围为"正常",超出这个范围,过高或过低,便是"不正常",疾病便属于不正常的范围。在许多情况下,这一定义是适用的,如伤寒可以表现为一定时间内体温和血中"伤寒血凝素"(抗体)的增高。但是,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很大,有时这一定义就不适用。如正常人心脏的大小有一定范围,许多疾病可以造成心脏扩大,但对于运动员来说,超过正常大小的心脏伴有心动过缓(慢至每分钟40次左右)并非病态;这种偏离正常值属于个体差异。在精神方面,智商大大超过同龄人的是天才,而不是病人。也有人从功能或适应能力来定义疾病,认为功能受损和与环境的协调能力遭到破坏才是疾病的表现,这样可以避免把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误划为疾病。缺氧时才出现症状的镰状细胞性贫血,就表现为适应能力的缺陷。对许多精神病人,特别需要考察其与环境的协调能力。但是适应功能的不良并不一定是疾病,如一个长期缺乏体力活动的脑力工作者不能适应常人能够胜任的体力活动,稍有劳累就腰酸背痛,这不一定是有病。因此有人建议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增加一个"无病状态"。所以说疾病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定义。

疾病的诊断

参看主条目疾病诊断。

疾病的分类

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疾病分类

以下根据中国大陆 《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疾病分类---编码表》对疾病的分类,列举如下:

  • 传染病
  • 寄生虫病
  • 恶性肿瘤
  • 良性肿瘤
  • 内分泌疾病(营养和代谢疾病及免疫疾病)
  •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 精神病
  • 神经系病
  • 眼及附器疾病
  • 耳和乳突疾病
  • 循环系统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
  •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妊娠、分娩病及产褥期并发症
  •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 损伤和中毒

疾病的分类方法很多,除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以外,中国大陆也各个医疗机构对疾病有各自的分类方法,有些分类是根据部位来分,因此很多疾病没有概括进去没,如基因病(基因性疾病)、遗传病(遗传性疾病)、性病、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等。


根据病原分类

根据病原, 人类的疾病下述两大类:

传染病

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真菌、原虫、蠕虫、节肢动物等。由于病原体均具有繁殖能力,可以在人群中从一个宿主通过一定途径传播到另一个宿主,使之产生同样的疾病,故称可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此种疾病在人群大量传播时则称为瘟疫。烈性传染病的瘟疫常可造成人员大批死亡。现在发达国家的死因分析中传染病仅占1%以下,中国约为5%。

非传染性疾病

随着传染病的逐渐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相对地增大,人们熟悉的肿瘤、冠心病、脑出血等都属于这一类。在中国大城市及发达国家中这些疾病在死因分析中都居于前三位。疾病可按成因分为以下几类。

  1. 遗传病。受精卵形成前或形成过程中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疾病。
  2. 物理和化学损伤。
    1. 化学损伤可以是急性的,如化学物质的中毒、烧伤等,其损害可以立即显示出来,病因十分清楚;也可以是慢性的,需经过多年,甚至下一代才表现出来,这时病因需经调查研究才能揭示。人类的慢性中毒可出现于天然状态下,如饮用水中含氟量过高,可造成斑釉,甚至影响骨质生长,形成氟骨症。但更多的疾病是人工造成的,许多职业病和公害病,如硅肺、有机汞中毒引起的水俣病、镉中毒引起的痛痛病等即是如此。许多药源性疾病也是一种化学损伤。有些化学物品的损害表现在下一代身上,如反应停造成的海豹怪胎(短肢畸形)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妊娠早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可使下一代女孩在十多岁时发生阴道癌。
    2. 物理因素造成的冻伤、烧伤、电击伤、放射性损伤、高原病、潜水病以及噪声对听觉、血压的不良影响等等已为人们熟知,但无线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雷达的广泛应用,使现代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浸泡在各种频率的电磁波里讨生活,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未曾接触过的新环境,它对人类的生存繁衍有何影响,仍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3. 免疫源性疾病。指免疫反应紊乱所致的疾病,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外部或环境中某种抗原物质反应过强;二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或细胞产生不应有的免疫反应,称为"自身免疫"。
  4. 异常的细胞生长。是造成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细胞的不正常生长称为增生。增生时细胞的形态并未改变,仍具有原来细胞的功能,如甲状腺细胞增生,引起甲状腺增大,分泌甲状腺素过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般增生都由激素或慢性刺激引起,人体内正常细胞的增殖有一定限度,到了这个限度就停止增殖。增殖的调节机制削弱,就出现细胞的增生;而这一调节机制完全丧失就导致肿瘤。
  5. 代谢病和内分泌病。
  6. 营养性疾病。包括营养不良和过营养性疾病。
  7. 心因性疾病。亦即精神障碍。大多数人总会罹患某些心因性疾病。据统计在美国每两个住院病人中就有一个患心因性疾病。可分为器质性及非器质性两大类。器质性心因性疾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特别是精神分裂症,常有家族史。还有一些遗传病也表现智力障碍,如先天愚型、亨廷顿氏舞蹈病、苯丙酮酸尿症。传染病,尤其是梅毒的晚期,可侵犯大脑,产生精神症状。药物和一些化学物质(如铅、类固醇激素),也常常引起精神症状。精神症状还可由营养因素产生,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恶性贫血常伴有精神症状。在饥饿中生长的儿童智力发育一般也会受到影响。任何严重的疾病也会构成心理压力,导致抑郁症状。非器质性心因性疾病是人面临生活中的压力而表现出来的精神症状。以焦虑和抑郁是最普遍的症状。非器质性心因性疾病的症状实际上可包括全身每一个系统,并可以同任何器质性疾病混淆,构成心身疾病。
  8. 老年性疾病。在增长年龄的正常退化和老年性疾病引起的退化之间很难划出一条清楚的界线。老年人最常发生问题的部位是心脏、血管和关节。老年人的抵抗力减退,容易发生感染、创伤。

中医八纲辨证对疾病的分类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八纲的内容,《内经》已经奠定了八纲辨证的基础。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景岳全书》中有《阴阳》、《六变辨》等篇,对八纲更有进一步的阐发。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具体的说,各科辨证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隶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统属于阴证范畴。所以,八纲辨证中,阴阳两证又是概括其他六证的总纲。此外,八类证候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彼此 错杂,互为交叉,体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所以,进行八纲辨证时不仅要熟悉八纲证候的各自特点,同时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 阴阳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
  • 阴证和阴证 
    •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 亡阴和亡阳 亡阴和亡阳多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证候。
    • 亡阴多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迅速丧失的 情况下出现,常见汗出而粘、呼吸短促、手足温、躁动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数无力;
    • 亡阳常因邪毒炽盛,或内脏病变严重耗损体内阳气所致, 亦能因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所致,常见冷汗如珠、面色灰白、呼吸气微、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润、脉细微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