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2怎么下载:第五百三十一篇·居者有其屋(1一6) 马末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40:28

居者有其屋   1——6

 

小引

    我将连续六天说明我对住房的看法。每一篇虽独立成篇,但必须连续读完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总体意思。希望此文引起决策者的关注。

 

一 、主

    家在中国人心中首先是有个居所,“家”的字形字义也充分表达了这层含义。字形上,房子里面养头猪,传达出农耕文明的初始状态;字义上,按《说文解字》的解释简单之极:居也。

    居之所,人所居。家的本义在中华文化中意义深远,中华民族刚刚摆脱蒙昧的原始态势就建立了居者有其屋的家的概念,这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迹中清晰可见。

    所以,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对建立属于自己的住房最感兴趣,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盖一所房屋,有几亩良田就是农耕社会的幸福。这一点与游牧文明不同,游牧民族随牧草迁徙,支起帐篷为家,与农耕文明倾毕生精力与财力盖房不同,他们一生消耗财富的热情不在于此。

    我们根深蒂固的家文化像烙印一样烙在每一个国人脑中,国人以为必须有个居所才算真正有个家。在农村,几千年延续至今,仍愿节衣缩食为子孙盖房,多数地区不盖房就不结婚。这一点不能仅仅用狭隘解释,这也是一种文化体现——家文化。

    城市更是这样。人类发展中不可逆转的一种行为就是居住的城市化;人们由于向往新的生活,像蚁群一样在城市中聚集,辛苦而矛盾骤升,居所遂成为第一社会矛盾。居所可以在有限的空间给人以安全感,可以在城市中给人以竞争力,所以每一个进入城市打算永久生活的人都先希望自己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是蜗居。

    今天,我们无法扭转人类城市化的进程,这种人类的聚集行为使矛盾尖锐突出,如不能得以很好地解决,早晚有一天矛盾会爆发,后果堪忧。

所以我主张:居者有其屋。

 

 

 

小引

    我将连续六天说明我对住房的看法。每一篇虽独立成篇,但必须连续读完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总体意思。希望此文引起决策者的关注。

 

二、目

    “居者有其屋”不应是一个假设,应该是一个目标,并应该是一个在不远的将来全社会可以达到的目标。中国的社会形态几千年来有一个优势——集权。集权的优势是效率高,一呼百应,只要最高权力行使不发生偏差,物阜民丰的景象马上可以发生,中国历史上多次盛世都是例证。

    我们城市的居民住房在建国头四十年基本上采用公有制住房原则,即便是私房也都有长短不一的没收历史。改革开放加速以后,年龄长者先遇到的是公有住房改革,向私有化迈出可喜的一步。这一步本是个进步,可忽略了一个长期卧床不起的人迈出步去一定蹒跚,说不定还会摔倒。

    在住房改革初期,城市人都迟迟疑疑,明知好事也手足无措。国家的态度显示了集权的好处,坚决而大度,不计成本。我记得当时有的单位领导在大会小会上说:(房子)不能再便宜啦,再便宜就比你们家床单便宜啦!

,向私有化迈出可喜的一步。这一步本是个进步,可忽略了一个长期卧床不起的人迈出步去一定蹒跚,说不定还会摔倒。在住房改革初期,城市人都迟迟疑疑,明知好事也手足无措。国家的态度显示了集权的好处,坚决而大度,不计成本。我记得当时有的单位领导在大会小会上说:(房子)不能再便宜啦,再便宜就比你们家床单便宜啦!这个时期,全社会都懵懵懂懂的,许多人还不配合,不愿买那个自己本来分配住上的、只交几块钱房租的、比床单还便宜的居所,在单位混了大半辈子才分的房凭什么到我手又要掏钱再买?!此时的城市住房,还未到商品房的临界点。公众都还没找到感觉这个时期,全社会都懵懵懂懂的,许多人还不配合,不愿买那个自己本来分配住上的、只交几块钱房租的、比床单还便宜的居所,在单位混了大半辈子才分的房凭什么到我手又要掏钱再买?!

    此时的城市住房,还未到商品房的临界点。公众都还没找到感觉,不知是福是祸。过去私有房被没收的历史还记忆犹新,这交了钱的房哪天再没收咋办?

    在公众对居住还未建立起商品房意识的时候,理应是国家态度的黄金时期。国家此时应有一种高瞻远瞩的办法,将中国住宅私有化的制度设计好,防止谋求暴利,建立长期财政收入,稳定民心。

    国家的目标理应是:居者有其屋。

 

小引

    我将连续六天说明我对住房的看法。每一篇虽独立成篇,但必须连续读完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总体意思。希望此文引起决策者的关注。

 

三、愿

曾经向往的几代人同居的幸福越发飘渺,城市让家庭分裂成更小的家庭,让居所作为家庭的首要问题更显突出。家已变成社会最小单元——标准的为三口之家。为这样一个单元谋求一个居所应是国家的责任。在中国的任何一所城市,无论它大小贫富,我认为一个最低收入者,十五年的年薪也应该为一个三口之家买到一所最低标准的住房。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有固定收入的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买得起与社会对应标准的住房。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以我居住的北京而言,今天盖最低标准的住房只需要1000元M2,三口之家有100 M2够了吧,加上其他费用50%    中国人的家庭观深邃。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说的“家”的概念比今天大些,可以简单表述为大家庭。我们民族自古以来的家庭结构就以大家庭为主,几世同堂是一种荣誉,据说历史上有七世同堂者。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就在八十多岁时五世同堂。

    可今天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传统的大家庭结构渐渐解体,几代人同居一个房檐之下的现象日趋减少,中国人曾经向往的几代人同居的幸福越发飘渺,城市让家庭分裂成更小的家庭,让居所作为家庭的首要问题更显突出。

    家已变成社会最小单元——标准的为三口之家。为这样一个单元谋求一个居所应是国家的责任。在中国的任何一所城市,无论它大小贫富,我认为一个最低收入者,十五年的年薪也应该为一个三口之家买到一所最低标准的住房。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有固定收入的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买得起与社会对应标准的住房。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以我居住的北京而言,今天盖最低标准的住房只需要1000元/M2,三口之家有100 M2够了吧,加上其他费用50%,15万元足够了;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要调至1000元/月,十五年共18万元,而18万元买一套住房在北京市今天是白日做梦,而仅在七年前则是现实。(2003年前北京市可以买到2000元/ M曾经向往的几代人同居的幸福越发飘渺,城市让家庭分裂成更小的家庭,让居所作为家庭的首要问题更显突出。家已变成社会最小单元——标准的为三口之家。为这样一个单元谋求一个居所应是国家的责任。在中国的任何一所城市,无论它大小贫富,我认为一个最低收入者,十五年的年薪也应该为一个三口之家买到一所最低标准的住房。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有固定收入的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买得起与社会对应标准的住房。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以我居住的北京而言,今天盖最低标准的住房只需要1000元M2,三口之家有100 M2够了吧,加上其他费用50%2的房)

我认为国家还来得及调整住房方针,正视我们国家的历史与现实。集权的好处是效率高,朝发夕至。

百姓的愿望是:居者有其屋。

 

小引

    我将连续六天说明我对住房的看法。每一篇虽独立成篇,但必须连续读完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总体意思。希望此文引起决策者的关注。 

四、长治久安

    每一个人组建新的家庭后,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居所再正常不过。我甚至认为这是这个古老国家的优秀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讲,居者有其屋是社会和谐的根基。古代社会,先人们为置办一份家业,盖其屋,谋其田,因而推动社会进步。

    实际上,古人在治国治民上不乏箴言。《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说的就是百姓的安定是国家安定的基础。百姓们靠什么安定,首先是拥有自己的房子。房子是不动产,最牵扯个人的精力,一个满意的住所往往是一个家庭半生的追求和一生的牵挂。了解民族这个心态,满足他们并不过分的要求,应是政府的职责。

    我们是公有制国家,土地公有,公有制的概念就是每个公民都应有一份。满足公民住房的基本要求,我们比西方那些土地私有制国家办这事应该说容易得多。可惜我们没有把公有制的长处发挥出来,多数时候还有点儿不公不私说不清的感觉。既然土地为全民所有,那理论上没有理由让公民一生没有自己的房子。这个问题只有国家权力能够解决。

    中国人的家集结在一起才构成国,国与家不可分离。古人早已有家国概念,又演变为国家。大英博物馆藏有一方宋枕,上面只有四字:家国永安。宋代乃中国封建王朝中文化最为昌盛的朝代,王安石曾说过:家给人足,天下大治。文化昌盛,首先要家给人足,这个家当然首先包括居之所。

,天下大治。文化昌盛,首先要家给人足,这个家当然首先包括居之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国家做出贡献,相反,国家也应该考虑其每一个子民的苦衷,个人发奋努力,建设维护这个伟大古老的国家,国家也应该为每一个子民——不论他个人能力大小——提供与其相适应的居住的基本条件。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应该居者有其屋。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国家做出贡献,相反,国家也应该考虑其每一个子民的苦衷,个人发奋努力,建设维护这个伟大古老的国家,国家也应该为每一个子民——不论他个人能力大小——提供与其相适应的居住的基本条件。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应该居者有其屋。

 

小引

    我将连续六天说明我对住房的看法。每一篇虽独立成篇,但必须连续读完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总体意思。希望此文引起决策者的关注。

五、住房保障

    国人把借住在别人家(哪怕是亲戚家)叫做“寄人篱下”,别人的房子再豪华阔绰对借住者来说,心中也有一个结症;租房则是另一种意义的寄人篱下。篱下何意?就是篱笆之下,不是屋内,深层次中有自认为是丧家之犬的含义,辛酸痛楚。

    中国人历来把家与居所完整地联系在一起,家徒四壁,家喻户晓,家破人亡,都从侧面说明着家与居所的关系。居所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是存在与否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家包括了拥有固定居所这一先决条件。

    古人云:为国者当务实。其“实”广泛,理应包括帮助百姓建立家。为家者也当务实,要量力而行拥有居所,而超出能力者不宜提倡。可目前的问题是许多城市,尤其较发达的城市,百姓量力而不能行,凭借个人努力恐终身不能达到其目标居所。这些城市住房目前的价格已让大部分百姓凭借个人努力终生不可能购买得起住房,造成社会不可解决的结症。

    此现象危险。许多房屋已失去了为社会增加安定元素的最初条件,变成了少数投机者获利的投资品,当这些房屋不分等级地成为不折不扣的投资品时,它对社会开始伤害,开始平添不稳定因素。

    每一个国民的基本住房应该由国家提供保障,不加入商业行列,换言之,基本住房不许商业交易。房屋是最好管理的社会财产,实行实名制,能管理人口身份就可以管理房屋身份。强调百姓、尤其低收入百姓的自有住房非商品化,并不与高档住宅乃至别墅商品化冲突,自住与投资,朴实与豪华共存应是中国特色。

    无论什么理论,我们的公有制社会也应该让公民居者有其屋。

 

小引

    我将连续六天说明我对住房的看法。每一篇虽独立成篇,但必须连续读完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总体意思。希望此文引起决策者的关注。

六、住房与商品房

    建立居者有其屋的社会体系,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正视等级差,强调等级差是为了解决“吃 穿住行”这四大社会基本需求中的最难点“住”。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吃穿”两大基本问题应该说已得到很好的解决;“行”只是快慢贵贱之分,中国目前不可能有快能达到慢了达不到的地方;那么“住”目前就成了国与民的首要大事。

,关键在于国策。我们房改的政策中“商品房”的提法值得商榷,在这样一个有着如此家居文化的古老国度,在这样一个积贫积弱近二百年的国家重新崛起之际,在这样一个原先是公有住房今天仍保留土地公有特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住宅体系的大前提下,“商品房”并没有完全具备商品特性。既然是不完全商品特性,商品房理应不叫商品房;如放弃一部分商品房的商品特性,房价至今应该说绝大部分百姓买得起。即便在今天,省会城市中仍有3000元 M2的房子,二线城市2000元 M2,三线城市1000元 M2,这极好地证明许多地方房价奇高乃人为操作之结果。 放弃部分    每一个家庭拥有自己适度的房屋不算非分要求;达到这个标准也不算天大的难题,关键在于国策。我们房改的政策中“商品房”的提法值得商榷,在这样一个有着如此家居文化的古老国度,在这样一个积贫积弱近二百年的国家重新崛起之际,在这样一个原先是公有住房今天仍保留土地公有特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住宅体系的大前提下,“商品房”并没有完全具备商品特性。既然是不完全商品特性,商品房理应不叫商品房;如放弃一部分商品房的商品特性,房价至今应该说绝大部分百姓买得起。

    即便在今天,省会城市中仍有3000元/ M2的房子,二线城市2000元/ M2,三线城市1000元/ M2,这极好地证明许多地方房价奇高乃人为操作之结果。

    放弃部分商品房名不副实的称谓,将每个家庭真正自行居住的房屋,以其成本(没有土地价)卖给国民,就叫“住房”。对于这以外第二套乃至多套住房,任其彻底商品化,让每一个家庭既有最基本的住房保障,又有积极向上追求更优质生活的动力,凸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小引 我将连续六天说明我对住房的看法。每一篇虽独立成篇,但必须连续读完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总体意思。希望此文引起决策者的关注。住房与商品房 建立居者有其屋的社会体系,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正视等级差,强调等级差是为了解决“吃穿住行”这四大社会基本需求中的最难点“住”。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吃穿”两大基本问题应该说已得到很好的解决;“行”只是快慢贵贱之分,中国目前不可能有快能达到慢了达不到的地方;那么“住”目前就成了国与民的首要大事。 每一个家庭拥有自己适度的房屋不算非分要求;达到这个标准也不算天大的难题    “居者有其屋”是两千年前孟子说的,先哲的忠告后世不能当耳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