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金沙滩啤酒节2016:求战场之真 探打赢之道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00:49

求战场之真 探打赢之道

——记总装某研究所研究员唐雪梅

本报记者 余建斌 蒋建科

《人民日报》(2011年09月03日  07 版)

  盛夏时节,北京北郊,某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里,一场没有硝烟的模拟仿真战争正在上演。

  命令传来:“正前方50公里处敌军一个坦克群正向我运动,命你迅速歼敌!”

  键盘轻轻敲击得出战况预测:“使用阵地炮群发起攻击,30枚火箭弹齐射,可全歼目标。”

  ……

  千里之外,实兵实装对抗在戈壁深处展开。一波攻击过后,实际战况与仿真结果完全吻合,将军抚掌大喜:“神了!”

  实验室中组织仿真推演的“女导演”叫唐雪梅,是总装某研究所研究员,也是这座实验室的责任专家。

  敢为人先——

  “搞科研就要紧盯前沿,抢占先机才能赢得主动”

  当战争来临,我们离打赢有多远?这个问题让唐雪梅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决意研发装备体系研究推演系统,也正是基于这一思考。未来战争是高度透明的信息化战争,唐雪梅认为,仿真推演要“求真”,就应当面向未来战争特点,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唐雪梅说,应用装备体系研究推演系统,不仅能对装备作战效能进行评估,还可对战场态势进行实时仿真。

  应邀前来观摩仿真推演的军内外院士、专家连声赞叹:“毫无疑问,这套系统的问世将为陆军武器装备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新的平台”。

  不见硝烟的实验室并不平静,未来战场的风云变幻已在这里提前上演。上世纪末,某西方军事强国首次将大规模分布式仿真技术投入应用,并将其列入提高核心军事能力的7项关键技术之一。唐雪梅和同事们敏感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在国内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而且使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一技术领域的差距缩短了10年。

  “我们这些搞装备科研工作的,如果不站在科技前沿,部队打起仗来就会受制于人、步步被动”。唐雪梅所在的研究所所长宋春雳说。

  十几年前,唐雪梅把“小子样理论”引入新型导弹定型试验时,这一理论在国内还不为人熟知。小子样理论,就是在现场试验量较少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各种信息进行试验分析与评估的理论。应用小子样理论,可以减少试验次数,缩短研制周期,节约大笔经费。俄罗斯、美国等国的相关战略导弹试验鉴定,都应用了这一理论。

  应用唐雪梅提出的一整套小子样试验分析与评估技术后,某型战略导弹定型仅试射3枚导弹,就达到了传统试验方法发射15枚的效果,节约经费数亿元;某型战术导弹定型,减少发射试验10次,新型导弹提前一年列装部队。

  从小子样理论研究,到装备体系研究推演系统,唐雪梅始终以敏锐的触角捕捉装备科研新动向,在装备科研领域取得一次次重大突破,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获二等奖,并入选为全军创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攻坚克难——

  “科研攻关没有坦途捷径,敢拼敢闯才能攻克难关”

  在唐雪梅的实验室,一台一人高的服务器里,存储着陆军上千种装备数百万组数据、成千上万个数学模型。这台服务器是整个实验室的“大脑”,进行一次模拟对抗演练,从这里调用的数学模型打印出来就有2米高。

  装备仿真离不开数据和模型。为获取几十种侦察装备的全套数据,唐雪梅带领项目组10余次到研制单位、生产厂家问计求教,数十次到作战部队和演习现场观摩记录,终于换来一整套完备的数据资料。装备仿真试验需要构建的数学模型极其复杂,一张A4纸有时都写不下一个矩阵方程,而唐雪梅能把自己关在实验室,整整一个星期通宵达旦地演算。

  有人说,知难而退是一种智慧;但在唐雪梅看来,迎难而上才是军队科研人员的担当。

  2006年,总部决定将一项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仿真课题赋予研究所,由唐雪梅牵头研究。当时国内还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大家心里都没底。唐雪梅带领课题组直面挑战,勇闯难关,成功研制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兵作战仿真系统”。

  2009年,唐雪梅带领的课题组承担了我军信息化建设某重点工程仿真试验任务。为了提高仿真质量,她想在试验中启用新的更加适合未来信息化体系作战的仿真软件。但应用新软件,有技术风险,国内还没有先例。而这项重点工程是军委决策的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不光个人要受处分,还会砸了单位的牌子。

  面对巨大风险,唐雪梅犹豫了。经过几天慎重考虑,她下了决心:使用新的软件平台,仿真结果更符合未来战争需求。时间紧、任务重,多加加班总能克服。她和同事们克服新型软件技术封锁严、参考资料少等困难,成功搭建起陆军规模最大的装备体系对抗仿真试验评估系统。

  作为一名女同志,工作中还时常遇到特殊考验。唐雪梅曾奉命承担某重点型号试验任务,当时女儿才6个月大。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带着孩子出征试验场。奶水不够吃,孩子饿得直哭。

  回首攻关途中的坎坷磨砺,唐雪梅说:“通过艰辛努力换来的成功,总是更值得人回味。”

  淡泊致远——

  “患得患失容易消磨斗志,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在研究所工作了十几年,唐雪梅连附近的商场都没逛过几次。在她的作息时间表上,每周总是有六天工作日,剩下一天适当安排加班。

  唐雪梅经历过“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惬意,30岁评上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年纪轻轻就成为国内小子样理论研究领域的翘楚。她也品尝过“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滋味,刚调到研究所时,由于专业不对口,没有科研平台、没有项目任务,成了一员“闲人”。

  但从没有时间去旅游的她,却有一番独到见解,她说:“人生就像旅行,太在意身上的行囊,就会错过沿途的风景”。即使没有任务的时候,她也一连两年每天泡在图书馆查资料、记笔记,不懂专业,就从头学起;没有课题,就先储备知识。

  2005年,正当唐雪梅在自己熟悉的小子样理论研究领域干得风生水起时,一纸命令,把她调到了研究所仿真研究室担任主任。体系仿真研究当时是所里的“弱势项目”,由于科研项目少、课题牵引不足,唐雪梅上任时,20多人的仿真中心只有3个人还在从事仿真工作。既要放弃自己钟爱的小子样理论研究,又要撑起仿真中心这个“烂摊子”,唐雪梅的心情十分矛盾,但她理解领导的话:让你到仿真室当主任,就是希望你把这个室带起来!

  2009年初,正当研究室建设形势一片大好时,唐雪梅却主动找到所领导,请求辞去室主任一职。原因是领导工作牵扯精力,影响科研。所党委尊重她的意见。许多人为她惋惜,唐雪梅却不以为然:组织交给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体系实验室基本实现建设目标,还拥有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合理的科研队伍。“功成身退”,何乐不为?

  在唐雪梅的带领和呵护下,近年来,她的科研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已成为陆军装备科研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走近唐雪梅,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枝梅花凌寒独自开,而是一树梅花姹紫嫣红、迎春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