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葡萄酒博物馆: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0:34:15

 

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

——中小学新道德教育研究之三

 

国家督学、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研究员   张志勇

 

在不少教育官员和校长看来,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就是要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做到“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就是要强化德育课程,或者增加课程门类,或者增加德育课时;就是要重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据说,为了贯彻落实中 共 中 央《 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 意 见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们马上对实验不久的中小学语文新教材做了调整,增加了几十篇所谓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名篇。笔者认为,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是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因为,道德教育教材只是影响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流”,而不是“源”。影响和制约中小学生道德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中小学生的道德生活。

笔者认为,生活是人类道德生成的基础,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上述认识,为了切实贯彻中 共 中 央 的《 意 见 》 ,坚持教 育 部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的作用,全面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必须重新建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这就是: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建立以生活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学校道德教育新体系,这是中小学道德教育必由之路。

一、生活道德教育——学生道德生成的基础

不重视现实生活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脱离沸腾的现实生活进行所谓道德教育,这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道路选择的本源性错误,也是导致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差的根本原因。笔者主张,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确立生活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途径中的基础性地位。所谓生活道德教育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所经历的现实生活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本源性意义,重视现实生活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启迪价值;二是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依托现实生活对人的道德发展的启迪,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健康发展。

(一)生活既是道德生成的源泉,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

平常笔者很少有时间陪家人过节,2004年国庆节我决定陪家人去济南周围看看。经过协商,全家最后达成一致意见:2004年10月3日骑自行车到济南南部山区卧虎山水库游玩。从我家到目的地,全程大约60里路。不知怎的,平时我坐在车上感觉比较平坦的南外环路,今天走起来却格外困难。一方面,坡比平时感觉大了很多,常常不得不站起来用尽全身力气去蹬车子;另一方面,风比较大,有时刮得让人睁不开眼。我们一路上顶风爬坡,用了两个半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后来,14岁的儿子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钓鱼·休闲·痛苦》。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不知走了多久,骑一会走一会,风很大,土跟着风飞舞,风看起来是黄色的,风中穿行的我们用一个词形容:蓬头垢面。盼啊盼,终于盼到了下坡,和上坡一样,下坡也是那样的“雄壮”。风声响彻耳际,感觉自己似乎就要飞了起来,路,又变得那样的可爱,似飞的感觉,是那样的新鲜,令人喜爱。妈妈也笑得合不拢嘴,畅快地说:“哈哈,有苦就有甜!一脚也不用蹬了!”上坡与下坡交织成了脚下的路,路是那样的漫长,脑海里充溢着一个信念:“蹬”!“蹬”!就一个字,只有蹬,只有前进。毅力支撑着信念,信念调动着双腿,一米一米,一里一里。目的地在前面,希望在前面,力量却在脚下。渴望成功,渴望胜利,从脚下开始。

透过这个案例,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孩子在经历中体验到了什么是困难?什么是克服困难之后的快乐?体验到了在困难面前,只要你的思想不动摇,困难就会向你低头。体验到了在困难面前,只要用意志去支撑行动,就会到达理想的彼岸。这就是生活给予人生的宝贵启迪,这就是基于生活的经历对于人的道德成长的教育意义。

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性知识,只有与实践相联系才是可感可知的,才是有意义的。基于现实生活的经历之所以重要,就在于经历是没有办法靠告诉来获得的。这就是生活之于道德教育的本源性意义。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学生基于生活的酸甜苦辣化为学生成长的元素。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实践既是道德生成的源泉,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

(二)建立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体系

著名学者鲁洁曾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1。笔者认为,学校道德教育一旦切断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学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建立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体系的内涵是什么?一是生活本身是学生道德生成的源泉。这一点前面已有阐述。二是学校道德教育不是道德知识教育,必须利用学生的道德生活进行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必须进入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生活世界”是蕴含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人的道德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广阔背景。道德作为现实生活中利益调整的一种规则,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滋养与启迪。离开了现实生活,学生的道德就难以生成。人们生活的每一天,做每一件事,都与道德相联系,可以说没有一件事是与道德无关的。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深深根植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联系,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由此而升华出来的经验来启迪、引导学生的道德生成和发展,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道德水平。三是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为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服务。必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帮助受教育者过上有道德、有尊严的文明、快乐、幸福的新生活。

(三)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开始

学校道德教育从生活开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从养成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习惯的养成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习惯的养成需要知识,习惯的养成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好习惯。一年365天,天天写日记,天天做家务,天天唱军歌,天天走队列,天天练讲演,天天读名著,天天记忆力竞赛,坚持下来就形成了习惯。在每天唱军歌中心灵得到净化,培育了昂扬向上的斗志;在做家务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倍加珍爱劳动果实,培养了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在读名人传记中,感受到名人奋斗历程的艰辛,得到精神上鼓舞,培育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每天的日记中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倾吐自己的真情,自我心灵得到净化,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实实在在地进行“道德长跑”;每位学生课桌上都有自己的座右铭,随时可以看到理想目标,为自己指明人生前行的方向。2

    二、学科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与教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人们常说,教书育人。学科教学无疑承担着道德教育的任务。但是,学科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按照学教育部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笔者认为,学科道德教育“渗透说”是导致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失败的又一根源。中小学新道德教育必须走出学科“渗透说”的误区,确立学科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这一应有位置。

(一)学科道德教育要走出学科中心主义的“误区”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常讲“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似乎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实不然。“德育为首,路在何方?”或者说,靠什么途径来把“德育为首”落到实处?只要分析一下道德教育的现实状况就能一目了然。人们说,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里的“素质教育”肯定包括道德教育,但从来没有人说,课堂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那么,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哪里?难道我们只靠课时有限且大都着眼于道德知识教育的思想品德课,靠班会、少先队教育来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吗?显然,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出现了途径“迷失”,导致了道德教育途径的“虚化”。这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难以真正落到实处的根本原因。

如何解决“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这一长期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难题?笔者认为,必须让学科道德教育回归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确立学科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无疑也应该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我国学科教育是本末倒置的。学科教育总是强调学科性,“学科性”似乎成了学科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其实不然。分科教育虽然按照学科逻辑建构课程,但根本目的仍然是按照科学的规律更好地培养人。因此,学科教育首先是为育人服务的,而不是为掌握学科知识服务的;学科教育的教育性是第一位的,学科性是第二位的。说到底,我国中小学学科道德教育的“渗透说”是错误的,学科教育必须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曾指出的:诸育只有以德育为首,才能应运而生,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3

(二)学会做人——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

按照中小学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学科教学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关注过程与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里,学科教学中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教学过程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深处确立起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显然,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科道德教育再也不能通过所谓的“渗透”来进行了。

在学科道德教育中,教师的学科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开始,其次要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明确的是: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是外加的,是学科教学内容蕴含的道德价值本身所必然要求的,而不是牵强附会的。以语文写字教学为例,“新课程标准”对1-9年级学生书写提出的要求是:
  1-2年级: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4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5-6年级: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7-9年级: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显然,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会写、会认读汉字,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习惯。能否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而且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上海市权威近视眼专家呼吁,青少年近视眼95%是缘于错误的握笔姿势。4另外,在写字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等。

把做人教育作为学科教学基本任务的理论基础在于学科教学要回归生活。任何学科教学都与科学发生的源泉——现实生活、都与科学家、文学家的喜怒哀乐密不可分。学科教学只要回归现实生活,回归科学家、艺术家的生活,学科教学就回归到了“人的教育”,就具有了育人的功能,充满了育人的力量!全国特级教师朱乐平的数学观摩课“用了多少钱”,为学科德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该课通过学生的计算,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大约用了父母多少钱,再用多媒体展现贫穷地区的人均收入与故事个例,在强烈反差的数字对比中,同学们的内心已经波澜起伏,但朱老师舍得花时间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感想并读出来,当一个个学生说出发自内心的感人的不同心声时,许多同学和一些老师早已泪流满面。生活的课堂!德育的课堂!数学的课堂!语文的课堂!在课堂活动中,老师始终没有对学生提出道德要求,而勤俭、爱心和孝心等思想却悄然浸渗了学生的心灵,他们的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已被挖掘与拓宽,这是无痕的学科德育,是德育的高级境界!

如果学科教学不能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学融为一体,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一旦学生道德发育迟缓,学科知识的学习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动力和高昂的热情。现实教育中,面对一批批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确实需要教育工作者猛醒了!

(三)学科道德教育要从“渗透”走向“生成”

指导我国学科道德教育的理论先后有“灌输说”、“渗透说”、“陶冶说”。在很长一段时期,教育界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靠“灌输”。在这种简单粗暴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只有老老实实接受“灌输”的份。“渗透说”似乎比“灌输说”前进了一步,少了生硬说教的成份,但是受学科中心主义的强烈影响,道德教育只能从属于学科知识的教育,甚至出现了教书与育人被人为分离的严重现象。“陶冶说”带有了更多的现代教育思想的成份,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建构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主体性活动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5学科道德教育“灌输说”、“渗透说”、“陶冶说”的弊端,最根本的在于把学生当作接受道德的客体。笔者认为,中小学新道德教育必须把学生作为道德建构的主体,重视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引导他们通过道德实践活动自悟自得。著名学者朱小蔓指出:“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培养他们对现实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对规范的选择、创造能力。有的学校已经在这样做了,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引进现实的道德问题、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行价值澄清,锻炼他们的道德思维、道德判断能力”。6因此,中小学道德教育不是外加的“渗透”,而是自主实践基础上的“动态生成”。

    三、活动道德教育——学生道德实践的主要途径

(一)道德实践是活动道德教育的本质

活动道德教育是指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里,“道德实践活动”是活动道德教育的本质,也是“活动道德教育”与“生活道德教育”的本质区别之所在。“活动道德教育”的“道德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道德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生活道德教育”是原生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而“活动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者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生成而有计划、有目的精心设计的,在教育者主导下与学生共同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因此,“活动道德教育”具有计划性、教育性、创生性、实践性等特点,是学生学校道德实践的主要途径。

“以道德实践活动促道德发展”是活动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笔者认为,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在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人与遗传的三对关系中,人的主体性活动是最关键的因素,一切影响都只能通过人的主体性活动而对人的发展产生作用。7活动道德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实践活动是人的道德生成的源泉。亚理士多德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8二是道德实践活动是促使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素养的必由之路。道德是人类不断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它的实现必须靠人在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自己所信仰的价值观才可达到;不体现为行动、实践的道德是虚幻的、空洞的、口头上的。9活动道德教育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基础平台。三是学校教育如果不组织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道德实践活动,就很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活动道德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设计

笔者主张,活动道德教育要以德育课为主体,综合各种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纪念活动、节假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技术教育等,进行科学设计,形成序列,统一实施。

山东省沂南县经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在揭示活动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鲜明的主题性。活动道德教育围绕道德教育目标,要形成科学的活动系列。比如,沂南县设计了“敬畏生命”、“读懂亲情”、“珍爱青春”、“超越自我”、“探究科学”等系列。二是适切的指向性。要求学生达成的教育目标是适当的,是最基本的做人要求,能为学生所接受。比如,“体验亲情,形成孝心”教育,有的学生可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有的可能体会到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去孝敬父母,还有的学生却对父母产生了怨恨情绪,需要教育者科学地引导。三是清晰的逻辑性。就是整个活动过程富有激发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符合学生好奇,喜欢活动,敢想、敢做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四是方法的多样性。注意给学生创设说一说、议一议、读一读、写一写、比一比、试一试、辩论、讲故事、即兴表演等机会,并形成了“思辩式”和“践行式”两种基本教学模式。五是效果的生成性。由于活动道德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产生道德需求,内化道德要求,使他们的心灵世界更为丰富。

北京师大附中在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之际,设计开展的“解读五四精神”活动10,对我们如何在新形式下利用各种纪念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今年是“五四”运动85周年,北京师大附中考虑到,如果像过去那样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橱窗里、板报上向学生讲述“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学生不喜欢不说,很可能是今天讲完看完,明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于是,学校除了组织“放飞青春”歌咏比赛这一深受欢迎的传统活动外,还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分别在高中和初中举行了以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网页设计大赛和电脑绘画比赛。在那段时间里,主动了解“五四”运动,学习领会“五四”精神,成了整个校园生活的一个主题。通过这种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品设计过程中深刻了解“五四”运动,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读懂了‘五四’,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三)组织和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

道德教育过程的本质是在精心创设的价值引导情境中促进学习主体进行道德自主建构。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身的实践活动水平是学生道德发展方向、层次的决定性因素,促进受教育者的自觉实践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道德品质中诸因素如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正是在反复的社会实践和道德实践中不断提高、深化、内化成熟的。学校应指导受教育者自觉投身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四、文化道德教育——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重视文化的“教化功能”是国内外许多教育家的共同主张。1999年5月4日,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论坛”上,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廷校长说:“人文学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手段,人文学习带来的最佳教育不仅有助于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可以使我们变得更深思熟虑,更有洞察力,更追求理想。”杨叔子先生说:对于人的培育,我一向主张人性重于灵性,情感重于智力,文艺优于科技,人文基于科学。“在当代,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更被关注的将是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在一定的意义上超越了原来只作为教育内容构成的定位,上升到目的层次。学校将不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要求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和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11。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2

正如植物必须扎根于土壤一样,人也必须扎根于文化,文化是人的根基和家园。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文化道德教育就是借助文化的“教化力量”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秉承人类文化成果,具有智慧与力量,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的人。

(一)以文化人——文化教育的道德功能

一个人要将自己的道德从朴素上升到理性,从不自觉上升到自觉,从外在的道德上升到内在的道德,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文化教育的道德功能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道德文化

笔者这里所讲的“道德文化”不是指道德知识,而是给人的道德生成、道德生活以“营养”的人类经典文化。文化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源泉。一个有修养的中国人离不开人类文化经典的陶冶和滋养。有人说,能够听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人,能够与人类文明进行对话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抢劫犯。一个内心里认同“君子同而不同,小人和而不合”的人,不会因别人与自己的观点相反而耿耿于怀。因为人类的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他们思维与行动的指南!一个人的心胸、眼界、修养,说到底是文化陶冶的结果。全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副 委员 长 许     嘉 璐曾说过:我给博士生出过一道思考题:上个世纪之交,文人都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国学根底很深,包括茅以升那样的理工科学生在内,从而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近几十年,为什么我们没有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性的著作?我觉得,除了封闭、积贫积弱,“文 革”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传统文化的底子太薄。许多中学生写的汉字还不如日本人,也不如台湾。多年极左的政治运动导致传统文化断层,这是一个惨痛教训。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吮吸传统经典文化,不仅能够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能够滋养学生的心性品德,提升人格品质,打造“道德的底色”。

2.道德精神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能给道德以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推动着民族的团结、繁荣与进步,使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指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经典古籍构成了它的核心。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道德榜样

经典文化给人以深刻影响的不仅是文化,更有站在文化背后的杰出的历史人物。这些杰出的人物往往以形象化的道德榜样给受教育者以深刻影响。比如,我们学习屈原《离骚》中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必然会从中受到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和感染。

4.道德智慧

文化教育就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把浩如烟海的知识升华为人类获取幸福的一种生存智慧,让人们借助这种生存智慧去指导自己的人生。人类文明史上许多经典文化,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他们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处理问题的重要准则。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志者,事竟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等。我们让中小学生学习这些千古传诵的人文经典,就要是把人文经典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人生观,转化为人生智慧。在这里,人文经典不再是死的知识,不仅奠定了人的道德的文化基础,而且成为一种人格力量。

(二)文化道德教育的途径

1. 用民族文化奠基民族精神

文化和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拥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源泉。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的自传中,我们发现:杨振宁在中学读书时,父母要求他背诵《孟子》。当时他没有选择说“不”的权利与勇气,只好勉为其难,把整本《孟子》装进记忆中。他上大学后,学习自然科学,一路走来极为顺利,并获得国际同行的肯定。但是,说来奇怪的是,他幼年所背的《孟子》,在成年之后,居然成为他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换言之,孟子的话在他心中形成一套价值系统,每当他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都会提供明确的答案,因此,影响他最深的,并不是他所专长的物理学,而是两千多年前孟子的思想。

济南市大明湖小学开设的《国学》课,是利用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典范。这门旨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经典内容和多种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脍炙人口的优秀民族文化“大餐”,为铸造学生的“民族魂”和“中国心”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 用多元文化滋养博大胸怀

我国学者认为:“3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意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鄙薄“同人于宗”的文化狭隘主义,倡导“同人于野”,即走出宗门,走向世界的开放、兼容的文化发展之路。2500年之前,孔子用生动的语言,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思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学问、体验快乐,不仅是一种治学方法,更是一种为学境界。”1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以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气魄,迎接世界范围内的八面来风,在抵制腐朽文化的同时,善于借鉴和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分,并且有机地整合到民族精神中来,促进民族精神的发展,培育学生的博大胸怀,滋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我们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应该秉持以下三种态度:“和而不同”、“见贤思齐”、“融合创新”。“和而不同”就是在文化学习中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文明和生活方式,使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见贤思齐”就是在文化交往中要学习各国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优秀文化,是人类的杰作;优秀文化的受益者,是整个人类。清代学者叶燮说得真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14;“融合创新”就是要善于在文化学习和交往中,借鉴世界各国文化的长处,创造出新的文化,以促进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 用地方文化陶冶学生个性

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特殊的地域性,越是地方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地方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的丰富营养。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就是丰厚的道德文化资源。许多老师在道德教育中注意开掘这方面的生活资源,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济南素有“泉城”的美称,教育工作者以他们对泉城的热爱,引导学生围绕“爱泉与赏泉”、“对历代文人留下的咏泉文化精品进行解读”、“泉水与济南政治、经济”、“泉文化与水文化”等四个层面,品悟“泉文化”的灵性,丰富学生的道德智慧、审美情感。

4. 用学校文化培育学生精神

常言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指的就是一种文化的力量。营造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文化环境,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特别是学校精神文化,是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反映人们的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维系学校的一种精神力量,对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至关重要。

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每个文化的存在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特性表现在她自己的生命发展的每个细节之中。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必须有自己的灵魂——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建构学校精神、弘扬学校精神,让学校精神化为每位教师、每位学子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凝聚学校发展力量的旗帜和灵魂,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一般来讲,“校训”是学校精神的载体和集中体现。人们一提起清华大学,就会首先想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会想起清华学子们以崇高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民族、为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这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学校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每一位中华学子无论从哪里来到清华,都会被这种精神所感召、所教化,它已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强大的无声的教育力量。一所学校要使校训真正成为学校精神的载体,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在这里,“校训”必须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必须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必须有一大批优秀师生能够用自己的多姿多彩的光辉人生诠释它、说明它。



1鲁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N].中国教育报,2002-9-10.

2魏书生.365天的一点一滴——辽宁省盘锦市学校德育小记[N].中国教育报,2004-6-4(1).

3翟帆等.用新语言让德育生动起来——记北京师大附中的德育创新[J].中国教育报,2004-6-14.

4李志.青少年95%的近视眼缘于错误握笔[N].青年知识报,2004-12-22(2).

5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251-257.

6朱小蔓.德育――教师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4-6-4.

7参阅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90-91.

8亚理士多德.尼各马科论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9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翟帆等.用新语言让德育生动起来——记北京师大附中的德育创新[J].中国教育报,2004-6-14.

11叶澜.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 [J].教育科学研究,2003(6).

12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9(2).

13王荣华:和而不同”,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汇报2004-8-24

14 参阅王荣华:和而不同”,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汇报200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