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灵山岛:与“国标狂风”商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22:55
——对(“海天一色”对杨超跳舞的鉴赏完全是断章取义!)有关问题的回复:

 

附1.“国标狂风”原文地址:http://www.zhwdw.com/fenlei/modeng/2/69861.shtml 

附2.  作者原文地址:http://www.zhwdw.com/fenlei/modeng/2/63139.shtml

 

对该文作者“国标狂风”的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原因有如下几点与其商榷: 

其一,笔者采用“技法鉴赏”词汇是比较准确的, 因为“鉴赏”对于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鉴赏”是:“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

由此笔者很难理解“国标狂风”语言所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是维护杨超的尊严还是…..我不得而知,至少说笔者运用“鉴赏”一词丝毫没有贬低杨超在笔者心目中的位置,更何况笔者在文章中提及了“若能够引起朋友们的共鸣实乃是一大乐趣也,倘若在不经意间给予杨超以启迪岂不是更有意义之事?”由此可以认定笔者绝不是在“故弄玄虚”和“哗众取宠”,更不存在“贬低”和“狭隘”的思想。 

其二,对于“国标狂风”所说的第一点:“在正常的舞蹈过程中,维也纳华尔兹的重音节和次重音节跳法的区别比较明显,逐渐进入结束阶段,这种区别会越来越弱,直至身体停止跳舞!”,此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裁判规则规定:选手从进入赛场直至退出都是裁判所要关注的行为。从这一点上来说就不符合您的说法,另外比赛中从来没有运用过音乐的“全曲”,作为选手如何能够知道音乐的结束呢?想必“国标狂风”老师参赛经验太少了吧? 

关于“国标狂风”所说的第二点:“谁规定维也纳华尔兹在音乐5-6时不能采用升降的方式来舞蹈?”若是按照您的说法大陆的“北京平四”也可以用来参加摩登舞比赛了。 

关于第三点:“国标狂风”所说:“杨超对"漂浮着陆"这句话没有完全理解!这里就可以说作者是在故弄玄虚了,漂浮着陆实为一种非常简单的基本功。一般练习二三年摩登的业余爱好者都能理解和掌握,作者文中说杨超不懂实为"班门弄斧"!”此话有失偏颇,作为哟一点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即使是世界冠军其动作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瑕疵,杨超也绝不会例外。也许您是一位天才,对于“漂浮着陆”技巧看似简单,但对于我们大多是人来说绝不是易事(包括杨超)。试问“国标狂风”您真的做到了吗? 

关于您所说的第四点:“音乐都快结束了,你文中还要杨超"速度加快或滑过,不要产生音乐断点!更让人觉得作者说话不经过脑袋了!”,按照您的说法选手是可以知道“音乐快结束了”,不知道是谁“没有经过脑袋了”!

此外,笔者在原文中还对杨超改进有关“上体框架”以及“背部肌肉”的收缩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相信“国标狂风”也不会视而不见吧?怎么能够断言笔者是在“断章取义”呢? 

如上所述:笔者绝不会如“国标狂风”所说的“哗众取宠”和“故弄玄虚”,因为有视频为证。而且笔者运用“鉴赏”一词其目的纯属技法探讨的范畴,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愿望给杨超以提醒,给广大舞友以技法交流创造一个平台。

网络是抒发个人看法的平台,也是交流的平台,更是修身养性的一个平台。按照“国标狂风”朋友的说法是否太“功利化”呢?我们知道杨超在我国摩登舞界是一位很受瞩目的选手之一,爱护、崇拜乃至于“痴迷”,笔者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他毕竟不是世界冠军,即使是世界冠军又如何呢?依然会存在瑕疵的,马克思如此、卢卡如此、米尔克如此、卡鲁纳斯依然如此,因为艺无止境啊!您说杨超就是十全十美的吗?作为笔者之所以如此提出个人的看法也就在于让他更快的成长起来,绝无其他如您所述的那些低俗的含义,您说是谁在“断章取义”呢?不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海天一色   20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