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李沧区育才初中:社评》利比亚新局考验北京韬光养晦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31:27

社评》利比亚新局考验北京韬光养晦原则

2011-09-01 16:09:32

归档在 社评 | 浏览 52181 次 | 评论 12 条

2011/09/01 | 旺报

 

北非与中东发生民主革命浪潮之后,中国在当地日益扩大的经济利益,即不断受到冲击,今年2月利比亚爆发内战,再次考验北京传统的「袖手」外交政策。以往的经验显示,北京对国际重大冲突的回应,通常不如欧美国家积极,利比亚动乱就反映出中国的被动角色。利比亚情势上周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联合国为此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国际社会协助利比亚重建等事宜。中国这次超乎寻常且迅速表态支持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目的固然为确保中资企业在该国的既得利益,却也是一次灵活的外交手腕。中国虽尚未正式外交承认「国家过渡委员会」,但政治现实已促使北京公开要求联合国出面领导利比亚的重建。

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利益并不易精准计算,但为数必然可观。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约有50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金额高达188亿美元,近年来中方在利比亚的承包工程金额,也多达13 0余亿美元。或许为了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北京今年5月底突然公开表示愿意和利比亚反对派进行接触。在外界看来,北京此举似已违背了传统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原则。

利比亚爆发内战之初,中国身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原本可以名正言顺地扮演中介角色,先设法促成交战各方停火,继而推动联合国部队执行维和任务。不过,北京受制于「韬光养晦,不强出头」的既定原则,因而未能掌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先机,间接增高了海外中资企业的政治风险。最近国际媒体报导,利比亚反抗军内部已出现反对与中国继续进行石油合作的杂音,归究其因或在于,中国在利比亚内战期间对反抗军的支持远不如法美英义等国。

近几个月来随著利比亚情势变化,中国其实已逐步调整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态度。6月间,北京外交部一方面殷勤接待来访的利比亚外长欧百帝,顺势呼吁交战双方立即停火;另一方面又邀请利比亚反抗军领袖吉布瑞勒访问北京,公开承认利比亚反对派为「重要政治势力」。 8月初,外长杨洁箎再公开声称视利比亚反抗军为「重要对话伙伴」,接著发布「中国尊重利比亚人民的选择,希望利比亚政权平稳过渡」的声明,说明北京正试图建立一种既符合不干涉他国内政,又能藉著某种被动方式从交战双方获取自身最大利益的外交行为模式。

中国以往的外交行为,确不曾有过与他国反政府组织建立密切关系的实例。这次北京外交改为主动出击,即使不意味中国外交政策已出现质变,也可以将其诠释为中国外交手段已更趋于弹性。中国未来如果想确保「(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成果,进一步展现国际大国风范,甚至积极协助饱受战争创伤的利比亚恢复稳定,可能要先思考适度修正「袖手外交」。

法国总统沙柯吉最近前往太平洋法属新克里多尼亚岛途中,突然短暂造访北京,其目的是为当面邀请胡锦涛出席9月初为援助利比亚新局而召开的巴黎峰会。该会议除了将讨论利比亚政权移转、人道援助及解除卡扎菲政权被冻结的海外资产等议题,经济重建将成为中国扭转形象的机会。

利比亚目前的情势依然很混乱,「国家过渡委员会」难免将遭遇经济重建的棘手问题,未来组成的新政府也必然因缺乏治国经验,短期内需要引进大量的国际资金与人才。卡扎菲统治期间,利比亚曾受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制裁,主要城市间缺乏公路网连接,港口、医院、道路或学校等基础建设也相当落后,尤其历经半年的战火摧残,亟需国际社会的奥援。

根据「国家过渡委员会」的评估,利比亚未来5年至少需要1千亿美元的基础建设资金。反抗军领袖吉布瑞勒6月间访问北京时,就曾期盼中国能够提供援助,萨科齐总统邀请胡锦涛参与巴黎峰会,也是希望中方能善尽大国责任。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从银行贷款,整体营运至劳务输出,形成独特的投资模式,可能承担的政治风险当然亦高,利比亚内战的经验足以让北京重新思考不干涉的外交策略;换言之,非洲既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战略标的,北非与中东的民主运动风潮又是大势所趋,未来几乎可以预期,中资企业在该区将面临来自更多西方企业的竞争压力。

西方国家长期对利比亚政局的著力很深,日后的影响也不会小,相对中资企业在该国的既得利益,难保不受波及。为因应后利比亚的情势变化,北京有必要重新界定不干涉主义的内涵。积极参与利比亚的经济重建工程,主动扮演冲突各方的协调角色,或为中国善尽国际责任并提升正面国际形象的机会,更是确保海外投资利益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