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山里安置小区:那些曾经滋润我们心灵的经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14:29


    前言:浮躁的国度,没有文化的年代
    想让既自大又自卑的中国人承认自己没文化,是很困难的。可对很多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下了班,可以去哪里?物质的繁荣与文化的匮乏,形成巨大的反差。打麻将也称文化,喝酒叫酒文化,上厕所,叫厕所文化,这些都是实在没有文化的国家,才会发明的文化。
    在这个外表光鲜的国度,居住着太多没有起码常识的人。在这个热血沸腾的民族,人人都在追求更高的“智慧”,阅读量却小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出版业80%都是教材,很多家庭一本书都没有;能看书的人,不遗余力地钻研兵法和厚黑学,进而丧失了常识,丧失了起码的判断力。追求智慧,却让国人变成了笨蛋,多么吊诡!
    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清心寡欲的环境,迫切需要与古圣先贤们进行对话交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当然要首推经典,首选名著。歌德说过:“每一本好书,就像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此时,我们需要重读经典。


    《史记》:忍辱负重 担当起自身的使命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纪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司马迁遭受宫刑,那种心理上生不如死的痛苦,常人无法想象。然而作为史官,他承载着史官那跨越时空的责任,用坚挺的笔杆为后世留下史料。如今的很多学者、官员,未遭肉体之刑却早已在精神上将自己阉割得干干净净:为了加官进爵,为了几斗米的涨薪,为了避免被踢出局,什么都能出卖。
    不辱使命,现代人要达到司马迁的标准,显然遥不可及。


    《岳阳楼记》:保持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岳阳楼记》的著名,不仅因为其绝妙的文采,还因为它思想境界的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作者范仲淹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当然,对大众来说,这种“忧”的最低要求,是对他人最起码的爱护和同情心。


    《赤壁赋》:困境中仍要保持豁达
    在新旧党争中,苏轼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操守,以致一生境遇坎坷。他的思想境界亦随境遇之变、阅历之广而不断深化。他在元丰五年那个看不到政治希望的秋冬里所写下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作为游记文,固然要描写山川风物之美,《赤壁赋》也确乎使我们从它所刻画的自然景色中获得了艺术享受。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我们当然不会完全赞同,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人身自由的情况下,一点也不灰心丧气,并且那么坦荡、旷达,具有强烈的生活信念。
    世事难料,即便处在人生的低谷,我们仍然要保持豁达的心。当我们将自身的处境放在浩瀚宇宙中,就显得微不足道。


    《曾国藩家书》:官位再高也须勤俭持家
    尽管曾国藩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书,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他一生强调立志,常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后来他硬是凭律己的毅力将烟戒绝。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的门人李鸿章曾感叹地说:“吾师道德功业,固不待言,即文章学问,亦卓绝一世。”曾国藩关于治学修身齐家和立志立功立德的论述,对后人仍有研究和弘扬的价值。


    《阿Q正传》:挥之不去的中国人劣根性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外敌入侵本已到了丧权辱国的地步,但他们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我们从《阿Q正传》中就可以看出,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一个阿Q。
    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这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放在当今,鲁迅的文章仍然是一味强劲的清醒剂。相比以往,今天的国人又有多少进步呢?


    《我的精神家园》:拒绝平庸,拒绝沉默
    这是已故学者、作家王小波的一部杂文自选集。书中,王小波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与直率,道出了我们身在其中却从未虑及的生活,这就是真实,使我们不再混混噩噩地生活在世俗社会中间。因为他,我们知道这世界还有智慧,还有有趣存在。
    我们大多平庸而不自知,或者只是软弱的去承受,王小波却对平庸的生活有一种狂怒,发誓要从上面飞腾过去并且用他的一生去努力这样做了;我们大多趋利避害或只是沉默以对,他却逆流而上,选择严肃写作,而且直言不讳,视批评文化、社会、艺术为自己的责任;我们大多呆板或以肉麻当有趣,要么惟恐自己不“贫”、不“痞”,他却在智慧和爱中创造出了一种了不起的有趣,而且显示了智慧和爱中本应具有但却被我们遗忘了很久的一种属性,那就是高贵;我们大多具有一种狡猾的聪明,他的聪明却是建立在科学的自由、平等和诚实的基础上,“真理坚硬无比”,这样的聪明很可爱,也很必要。所有的所有,也许我们心存向往而自己却做不到。
    如果我们做不到“对平庸的生活狂怒”,那么偶尔间放开嗓子吼两声、打破沉默还是需要的。


    《哈姆雷特》:仇恨能毁灭世界
    《哈姆雷特》被誉为莎翁戏剧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颗钻石,它是莎士比亚的骄傲。他通过“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我们看”的方式来揭示人类的深层灵魂以及对人类前景的再思考。那本书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沉默,沉默中追寻着自己心灵的方向。
    主人哈姆雷特是一个皇室成员,然而,他叔叔的阴险,他母亲的不忠,使他成为了一个被仇恨掩埋的人,使他成为了一个复仇的工具。直到最后,他的仇恨,杀死了他的仇人叔叔,杀死了不忠于父亲却很爱自己儿子的母亲,也杀死了他——一个受人们爱戴的皇子。可见,仇恨是多么可怕。对于我们读者来说,从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仇恨所带来的灾难。世界本来是美好的,因为人们有了贪念等等,给世界带来了仇恨。对于仇恨,我们要靠感化,而不是打击。
    各种“世界末日”的说法中,最具可能性的是人类自相残杀毁灭世界——只因仇恨,只因贪婪。莎翁在四百年前就已警告我们。


    《欧也妮·葛朗台》:对金钱的贪欲是万恶之源
    小说中,巴尔扎克固然以大量笔墨描绘金钱的威力,画龙点睛的一笔却是指出“金钱拜物教”的荒谬,指出金钱固然给人带来权势,却不能给人带来幸福。至少,在人类的感情领域,金钱是无能为力的。葛朗台称雄一世,积累了万贯家财,一文也带不进坟墓,除了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可以说一无所获。
    在巴尔扎克看来,葛朗台的聚敛癖,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情欲。向欧也妮这类心地单纯的姑娘,金钱与她既不是一种需要,也不是一种慰藉,只有人性已经异化,完全为贪欲所支配的人,才会将金钱视为人生的最高需要。
    葛朗台这样的人,表面上是金钱的主人,其实是金钱的奴隶。


    《十万个为什么》:生活应该回归常识
    有些人生活了一辈子,却不知道何为常识。
    书的作者伊林仿佛是一位热心的导游,带领我进行一次特殊的游览——“室内旅行”。在“旅途”中,作者提出一系列的为什么,并由此注意解开大千世界之谜。
    《十万个为什么》为孩子们初步认识这个世界提供了向导,而当今我们中的很多人最紧缺的就是常识。
    每当我们的常识面临考验时,总是显得那么不堪一击。“抢盐风波”、微博谣言……各种疯狂过后,人们才发现身上什么都带了,就是忘了捎上常识,以及一颗清醒、独立的大脑。


    《鲁滨逊漂流记》:要学会“一个人的战斗”
    笛福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滨逊·克鲁索。他不屑守成,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他在海外度过了28年之后,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了英国,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
    鲁滨逊十分乐观,充满了斗志,体现了自我奋斗的精神,他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如果一个人遭遇困境,而无人解救就必须学会乐观地去改变现状,而这需要像鲁滨逊那样有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少年维特之烦恼》:解放个性,消除等级社会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歌德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使歌德由德意志诗人而成为一个世界诗人,小说风行各国,掀起一股“少年维特热”。
    这部小说采用的书信体形式开创了德国小说史的先河。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市民出身的青年,他向往和恋人一起过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并且希望从事一些又实际意义的工作。但是,当时的社会却充满着地位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的市民,还有傲慢的贵族,使他与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最终自杀离世。
    小说以浓郁的诗意和喷涌的激情寻写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


    《简·爱》: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爱》系夏洛蒂·勃朗特创作于英国谢菲尔德,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理想的生活。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埋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能虚度年华,不可碌碌无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我们最熟知的一段话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两天两夜,老人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现实中,我们经受一些挫折和打击之后,容易变得麻木,从而更容易被打倒。人生是不是就需要这样的故事来激励呢?


    《道德经》:用老子思想消除人性的阴暗
    在《道德经》的观念中,侯王应该是“圣人”,也就是品质高尚的人,侯王只有凭他的道德、修养,才能拥有大权,才能“没身不殆”;所以,《老子》的政治哲学实际又是好人哲学。
    按《道德经》说的那么去看世界、学做人,你一定会觉得内心充实,精神舒畅,心胸坦荡,与环境和谐。祖先留给我们这么一笔丰厚的遗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赶快继承?古人说,“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因为遮蔽《老子》的优秀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文化里积淀多少负面、消极、残忍的东西,以致鲁迅愤激地说,中国的历史书上,“满本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当今世界,也是物欲横流、日以心斗,需要用老子思想的清流来涤荡污泥浊水,让世界、让我们的灵魂纯净美丽。


    《论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这样的一种大气度、大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儒家提倡“泛爱众而亲仁”。每个人都有长辈,有同辈,有朋友,有敌人。对长辈要敬重,对同辈要尊重,对朋友要讲信用,对敌人要保持距离。这就是“泛爱众而亲仁”。凡是没有故意伤害自己的人都是仁人,要亲近仁人;凡是故意伤害自己的人都是敌人,要疏远敌人。对自己的同辈,由于生活于同一个社会,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虽然谁也不欠谁的人情,但是需要友善对待,要有泛泛的爱心,不要相互伤害,这样才可以达到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于人于己都可以最大限度得到好处。


    《庄子》:与其做官戕害人,不如在贫贱中自得其乐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曾做过蒙邑的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


    《理想国》:对节制的崇尚,对善和美的追求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善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他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讨论理想国家正义统治所需要的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公道。找到哲人王,找到了智慧;找到战士,找到了有所敬畏,有所无畏的勇敢。其中,节制是一种恰当的安排,要遵循理性约束,听从心灵和正确意见指导克制欲望,当自己的主人,所谓“当自己的主人”,是灵魂中比较好的成分控制比较坏的成分,反之,就成为了“当自己的奴仆”。节制的作用是使整个社会在等级体系下各安其位,和谐一致,公平有序。


    《战争与和平》:讴歌普罗大众的爱国名著
    托尔斯泰的这部巨著,全方位将俄罗斯人民抵抗拿破仑侵略的经过描绘得淋漓尽致: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托尔斯泰几乎是第一个摈弃个人英雄主义的作家。在《战争与和平》中,没有英雄,拿破仑不是,库图佐夫也只是一个有才干有魄力的军事家,作者将所有的赞美都倾注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倾注到对俄罗斯民族顽强精神的讴歌上,那些零碎展现的富有乐观精神的士兵、粗陋却质朴善良的人们是他始终关注的对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形成对照。可以感觉到这种赞美的热度,那些在战争中仍然不抛弃人性的个人始终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是一个民族的代表,这是最让人深深感动的地方。
    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都是与他们热爱的祖国同忧共患的,托尔斯泰就是这样一位爱国主义者。他用自己的笔,记述着自己国家的灾难历史,记述着自己国家的无名英雄。


    结语:用经典洗去我们心中的庸俗
    中小学生连课本都读不过来,成年人忙于屏幕前的遥控器,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令人眼花缭乱,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商业创作队伍,声讯、视听物逐渐取代纸品……
    读书这种被人称之为“儒雅”的阅读方式,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堪称人类文明成果的经典,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淡出大众视野。
    商业文明倡导的是声色犬马的感性生活,而经典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倡导的则是庄敬平和的理性生活。理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理性文化倡导个体要在精神层面上实现自我,而不仅是在感官层面上满足自我,更不是放纵自我。
    重读经典,我们才能在理性上反省自己、找回自己,确立个体存在的文化意义而不是功能性意义,从而使生活趋于理性。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个庸俗的社会里,我们的心灵需要仰望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