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志湖南卫视预告片:批发官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7:20:31

滁州“县令”,为何贱卖“官帽子”?


今日《检察日报》一篇题为《安徽明光市委原书记受贿获无期称遭百人陷害》的文章披露,安徽省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明光市委原书记张松坚(副厅级)因非法收受贿赂428.3万元和价值7.08万元购物卡,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判决。张松坚不服,提起上诉。日前,安徽省高级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张松坚的上诉,维持原判。


似曾相识啊。5年前,同为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曾被媒体称为“安徽第一巨贪县令”的陈兆丰,因受贿人民币283.76万元、美元800元,另外,还有545余万元人民币、美元6996元、港币1.677万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两名“县令”另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卖官”,且贱卖。资料显示,陈兆丰卖出的“官帽子”超过110顶,“卖官”收入超过150万元,每顶“帽子”约合1.4万元;而张松坚仅在任职于明光市期间,就先后收受了132名党政干部的贿赂款计207万元,每顶“帽子”约合1.5万元,都十分便宜。如果扣除CPI上涨因素,张松坚的“卖价”实际上比陈兆丰还要低不少。


我不知道一个县或县级市的官员究竟有多少?可在“集体领导”制度下的滁州,却先后有陈兆丰、张松坚两名书记大量出卖“官帽子”,且都超过百顶之巨。原来滁州“县令”贱卖“官帽子”,只是为了薄利多销。笔者惊叹,即使县(市)长、副县(市)长、副书记、组织部长等实权派人物都十分廉洁,全县(市)仅仅就这100多号人的“官帽子”是买来的,那也是触目惊心啊。


这些官员“买官”的目的不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们“花钱买官”之后,就一定要“以权换钱”,等积攒到一定的钱财后,又会去“买”更大的官,如此循环往复,弄不好就会万劫不复。难怪有人戏言,现在一些官员对权力的角逐,就像吸毒一样成瘾,永远没个“头”。


“卖官”的陈兆丰、张松坚如今因受贿被判刑,而那些“买官者”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理呢?


按说,凡参与“买官”的官员,政治操守都是相当丑陋,道德水准也一定相对低下。而在一个法制社会里,已被揭底的“卖官者”不仅不能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甚至连做一名普通的公务员都不配了。


可依据笔者对当前官场的观察,这些“买官者”当中,除少数行贿数额较大的官员将被追究行贿责任,甚至要进监狱陪他的老领导外,对于更多的“买官者”,或许会在“维稳”的旗号下实现软着陆,一批较为严重的官员将受到党纪政纪处理,买来的“乌纱帽”也将随之灰飞烟灭,而更多的“卖官者”,买来的“官帽子”却可以依然戴在头上,享受荣华富贵,部分“卖官者”甚至可以免受任何形式的处理。


我不知道中国的官场缘何堕落到如此地步?不严肃处理“卖官者”,就是对“买官”行为的保护甚至怂恿。行文至此,笔者也是豁然开朗,如果严惩“买官”者,今后还有人“买官”吗?如果没有人“买官”了,那些“官帽子”还能卖得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