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火小妹:中国建筑为什么短命?谁又在制造建筑垃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02:08

住建部:中国建筑寿命仅30年

  新快报讯 英文《中国日报》报道,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建筑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告诉记者,政府的盲目拆迁和国内房屋自身的建筑质量问题一直是中国建筑业面临的一个难题。而据了解,相比中国25-30年的建筑寿命,发达国家,像英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74年。(新快报)

  回应:

  住建部人士:建筑质量不等于建筑寿命

  本报讯 羊城晚报记者赵燕华报道:今晨,记者连线北京,拨通了住建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室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位女士,对方表示,仇部长目前在外出差无法联系。对于“中国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这个热点话题,她个人认为,应把“建筑寿命”与“建筑质量”分开来解读。

  记者问:“也就是说,所谓建筑寿命的“30年”应该是指被拆除的建筑的平均寿命是30年,而不是全国整体的建筑质量平均寿命?”她说,“你们的判断是对的,建筑寿命缩短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羊城晚报 赵燕华)

中国建筑寿命仅30年 “未老先衰”的根源是什么?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每年中国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巨大建筑废物。据资料显示,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中国日报》4月6日)

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为何仅有30年?

其一,偷工减料。《北京科技报》曾报道,建设部特聘专家周磊表示:“现在全国相当多的建筑工程、资料在造假!”广东省质监局有人士直言:“2007年年底到2008年广州新建的商品房,最好还是不要买。因为这段时间建造的楼盘普遍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

其二,结构性缺陷,由于建筑结构问题,有的钢筋混凝土的寿命不过25年左右。

其三,人为拆除。扬州那个刚刚爆料被政府“偷卖”了土地的小区,满算不过才8年,就面临拆迁的命运;而名动一时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用了才7年,就要被爆破拆除。

当然,将中国建筑的短命,放到目前这个特殊的语境下,就会发现,建筑物的短命,与其说是质量问题,毋宁说是制度问题,是房地产各种乱象的生命体征反应。对一个已经失去理性的行业而言,其实,寿命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大家追逐的,不过是一个注定要破灭的泡泡。但是,当泡泡破灭之后,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还是公众。(据新京报)

中国建筑短命根在“惟GDP是从”

面对中国建筑寿命只有25-30年的答案,也许人们立即会将此与“楼歪歪”、“楼脆脆”现象联系起来,将建筑短命的罪责推到建筑质量身上。可值得深思的是———除却地震、人为的破坏地质等导致的意外,谁能否认其中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惟GDP是从”的决策思维?

官员们虽然不都是经济学家,但他们却深谙美、德两国学者合著的《四倍跃进》书中一个关于GDP的道理———

“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甚微。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撞向路另一侧的车,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也被撞上,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好极了,’GDP说。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整理行道树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做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依然在增加。”

如此说来,中国建筑短命的命题不仅仅是需要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反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那些手握规划与决策大权官员反思的问题,否则,中国建筑寿命仍将继续被GDP折寿!(据南方都市报)

短命建筑是对低碳经济的嘲讽

近日,住建部副部长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却只能持续25-30年。

  近些年,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同时存在两种奇观:一边是新建筑一片片拔地而起,一边是破房子一排排“壮烈牺牲”。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是我国关于建筑的“一币两面”。

  为了城市更新,地方政府有足够动力进行旧城、旧区、旧房、城中村改造,为了获得市区优质地块,开发商也更愿意为动拆迁叫声好、出把力。可很少有人关心,新盖的房子,多久后会破旧到必须推倒重建。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我国建筑寿命平均只有不足30年。当然,住建部副部长所谓的“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应该还包括农村建筑。农村建筑寿命更短,主要与施工工艺有关,那么平均而言城镇建筑也不会超过50年。总之,对很多商品房业主来说,在产权有效期内,自家的房子很有可能遭遇“被旧改”的噩运。

  如果站在更宏大的角度,则短命建筑不仅损害平民利益,更是社会的一大“病灶”。

  在去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吵得很凶,气度最大、表现最出色的要算咱中国。温家宝总理勇敢地提出了中国2020年碳减排总体目标,即单位GDP碳强度与2005年相比下降40%~45%。

  之后,“低碳”一词如甲流一样传遍全球每个角落,当然也成为国内媒体的一大流行词汇,房地产圈内很多人士现在已是开口闭口皆低碳。然而,面对只有30年寿命的中国建筑现状,大谈低碳有点像扯淡。本来房地产开发业就是首屈一指的碳排放大户,建筑寿命这么短,无异于雪上加霜。

  古希腊的大理石建筑能屹立千年,伦敦、巴黎的老城建筑能存活上百年而风姿依旧,就算是当年按梁思成大师的理想,把老北京城保留下来,估计到现在也是满目疮痍——当然也会给建筑涂脂抹粉,不至于太难看,只是“身子骨”早就不行了。与西方建筑相比,中国建筑除了万里长城、皇家宫殿,整体质量先天不足。

  可到如今现代建筑技术已没什么门槛,中国房地产业已火爆到让世界诧异的背景下,国内还在生产着一堆堆的短命建筑,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汶川地震让一批以学校、医院为代表的豆腐渣工程现了原形,近两年部分城市又接连曝出“楼倒倒”、“楼歪歪”。这反映出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诸多环节的不科学、不规范、不合理,当然还有各色各样的灰色交易。

  国家大搞节能减排,客观上要求房地产业必须放弃以前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向集约化生产和经营。当前,以“四节一保”(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生态环保型住宅)为核心住宅现代化,和以工业化生产为核心的住宅产业化,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着力推进的事。可是,如果连基本的建筑质量和建筑寿命都无法保障,是否有点“好高骛远”了呢。此事值得细思量。(杨红旭 作者系房地产研究人士)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 30年后我们住在哪里?

 咬牙切齿,终于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贷款买了房,看着产权证上白纸黑字的“70年”,再看看身边尚且年幼的孩子,略感一丝欣慰:自己活到100岁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但孩子却无需再像他的父亲一样背上沉重的住房压力了——70年的房屋产权,足够他比较从容地面对变化了。

  显然,这样苦涩的乐观也会被无奈的现实所击破:住建部官员近日透露,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但这些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据资料显示,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

  中国建筑寿命只有25-30年的说法,足以让人不寒而栗:25-30年后,或许我们刚刚还清了银行的贷款,正准备对“苦尽甘来”、“扬眉吐气”等词语做一次久违的“鸳梦重温”,而回过身来,半辈子的苦撑所换来的成果已经房垮屋漏、岌岌可危,那时,我们又该住到哪里去?难道要我们再一次从零开始,继续早已经熟悉的房奴生涯?如果说我们现在还年富力强,咬咬牙、壮壮胆之后还敢去贷款买房的话,那么25-30年后,我们中的多数或许只能依靠养老金艰难度日了,又如何能够再次面对居无定所的悲惨局面呢?

  业内人士曾经指出,按照建设部和质检总局2005年制定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混凝土、砖混结构的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50年,而这只是一个建议性的合理使用年限,并不意味着住宅只能使用50年,适当的维护和必要的维修后,还能使用“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过请注意,这个假设是建立在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设计年限减半,那么后续的40年,就只能是风雨飘摇或者拆除重建。

  几天前,我们刚刚看到某市两个新建交付不到8年的小区土地被政府部门在一旧城改造项目中“偷偷”地二次出让的消息,联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正是在管理者对于GDP的追逐下,在建筑商对于财富的疯狂攫取下,才导致了规划、建设中的短视与低劣,我们才不得不面对土地有70年使用权而房屋寿命只有25-30年的冲突与尴尬?城市建筑快节奏的、不断的拆毁重建,GDP直线上升,开发商乐不思蜀,而百姓的利益却随着短命的住房毁灭殆尽。中国证券报□张汉

  租房比买30年使用寿命住房更靠谱

  住建部发文说,中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只有30年。看到这个数字,其实也一点不吃惊,其实冥冥之中也预感到了。之前,只是没有权威部门发言,所以也不敢妄加评论。只记得2008年楼市下行时期,烂尾楼、豆腐渣工程就非常的多,那个时候就预感到中国建筑质量不堪一击,因为因质量问题维权的业主非常多。

  看到这样的数字,有几点感触。至于说造成资源浪费,在此就不做多的评论。只想说,30年的使用寿命让我看到,感觉到购买了70年产权的业主上当了,划不来;其次就是租房住比购房更划算。其实,即便住建部不说建筑的平均使用寿命只有30年,明眼人一眼也可看出,如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地段的房子是建了拆,拆了建。很多90年代的房子都在这场进程中被拆除掉。

  以前,有人过分强调买房的好处,强调家的概念。现在看来,这些都是为买房找的伪借口!很多人买房,都是有所取向,所以才决定购买的,比如有教育楼盘、养老楼盘等。可这些条件成为我们购买新房的借口,显得太为无力和单薄!选择教育楼盘,或许很多时候都是单一性的,而自己所购买的房子将是花费几十万或是几百万的,如果选择租房住,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也可以完全规避买房过程中引发的一些纠纷以及自己所遇到的一些麻烦。当没有需求的时候,随时就可以退房。这样做,保证了你的资金时刻都能够让你用到实处。

  如果说自住的话,购买70年产权的房子却只有30年的使用寿命,相对来说非常的吃亏。相对来说,还不如购买产权只有40年的商业用地建的商用房居住,这样价格也相对便宜些。现在看起来房地产市场上,房价疯涨,表面上看着这是一块肥肉,实质上这里边有着很高的风险。房价鼓吹的越高,泡沫越大,迟早都是会有破灭的时候,到时候被套进去的就不是一万两万了,那将是你一辈子的心血。

  话说回来,如果一套房子只有30年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人一辈子至少要有两套住房。换句话说,你这一生就要承受两套住房的压力。如果租房住,你就不用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只要你有需求,租房住什么问题都解决,就不用担心自己成为房奴后,过着低质量的悲惨生活了。(新浪网 泰山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