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刀鱼有没两三斤大的:中国建筑为啥短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0:27:18


中国建筑为啥短命?
 

翻阅近年来的新闻报道,看到这些并不完整的建筑的“死亡名单”。除了这些引人关注的地标性建筑以外,还有大量普通住宅,在建成后不长的时间内就因为各种原因被提前拆除,其数量无法统计。这些正处在建筑寿命“青壮年”的建筑非正常“死亡”,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

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可事实上,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所造成的天量浪费无不让人怵目惊心,尽管广大民众对此怨声载道,有识之士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可似乎很难改变一幢幢建筑英年早逝的宿命。那么,到底谁是谋财害命,催生短命建筑的罪魁祸首?

GDP崇拜衍生出来的短命规划。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加之对卖地财政、拆迁财政的依赖,驱使少数官员千方百计追求不断的“旧貌换新颜”。因为拆除重建,GDP就会成倍、数倍地增长,为了GDP光鲜,不只一届政府一套规划,换一个领导就改一次规划,就是在同一领导的任期内,也会头脑发热,随心所欲地推倒重来。比如,某地有幢10层大厦,交付半年即惨遭拆除厄运,就因为“规划”瞬间变了。

唯利是图制造出来的短命工程。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加之消化官商勾结带来的腐败成本,一些开发商总是想方设法,以次充好,掺杂使假,致使一些建筑刚刚交付使用即出现安全隐患,甚至不得不将其拆除。近年来,钢筋抽细、竹签当垫片等黑幕不断被曝光,楼脆脆、楼歪歪、楼倒倒不时显现。投资数千万建成的兰州中立桥因为质量上的“先天不足”,建成后从未通车,搁置13年后被拆除重建,就是一个典型。

浪费无罪纵容出来的短命现象。建了十多年或几年的房子被炸掉,有的建成后还未使用就变为一堆废墟,一些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工程动辄便付之一炸,在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更带来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显然严重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主旨。过去我们常说,浪费就等于是在犯罪,短命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就在于几乎没有人因此被问责,致使少数官员对社会财富和纳税人的血汗毫无敬畏之意,前拆后继,竞相效尤,演变成开发发展中的一道怪异风景。

有关专家提出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维护规划严肃性,推进住宅产业化等种种设想,以期遏制建筑短命现象,这些固然不失为可地之策,但是,如果不彻底摒弃GDP至上的执政思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执政理念;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对因规划失误、决策随意性造成浪费的行为严肃追究行政的、经济的和法律的责任;完善工程监理机制,加大质量监督的力度,就无以从根本上医治建筑短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