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mit之泪:刘震云:向木匠舅舅学习创作态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5:59:25
刘震云:向木匠舅舅学习创作态度 2011年08月24日 08:10 来源:北京日报 刘震云获得茅盾文学奖后首度开腔

  “向木匠舅舅学习创作态度”

  记者 路艳霞

  拄着双拐,右脚层层叠叠缠满了纱布——昨天,作家刘震云以一身“伤兵”打扮出现在新浪网,与读者进行交流。尽管这是他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首次露面,但他却要先为自己的伤情解释一番:“一个多月前,我是正当的活动迈出了不正当的步伐,所以有点骨裂。”但他调侃说,给他看病的医生非常高兴,而且还迸发出了语言天赋,这位医生揶揄他道:“你这是一失足成百日恨!”

  评奖就像翻滚过山车

  “您拨叫的电话已经关机。”8月20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全国各地的记者纷纷拨打刘震云手机,可是大家听到的全是令人失望的提示音。昨天,刘震云“狡辩”说,自己当时在菜市场买菜,关机了。

  但是接下来,在回忆欣闻自己获奖的情景时,他的这种说法马上露了馅儿。“当时,我正在菜市场买菜,我正琢磨着中午是吃西红柿鸡蛋面,还是吃茄子打卤面。”正在这个关键时刻,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金丽红打来了报喜电话,说是《一句顶一万句》获茅奖了,接着又说奖金提高了。听闻好消息,刘震云立马不再犹豫,当即购买价钱更贵的西红柿。不过他也强调,那天中午的面条没什么特殊的,“西红柿还是西红柿,鸡蛋还是鸡蛋。”

  一想起茅奖的评选过程,刘震云就有些后怕:“评奖就像翻滚过山车。”在他看来,由62位评委经过5轮投票,从178部作品里评出5部获奖作品,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坛从未见过。“这要求评委要有国家级的文学水准,甚至要有世界级的文学眼光,他们的心必须要好,要有公正心、文学的良心和人的良心,不为人情所动。”至于自己最终能够获奖,他最想感谢的是评委中的各位文学评论家,“他们保证了评奖的公正性、科学性、历史性和前瞻性。”

  年轻时的创作更温暖

  回望自己的漫漫写作路,刘震云下了定论:“作家不是吃青春饭的人。”

  在刘震云看来,一个好作家要读好两本书,一本是书架上的书,一本是生活之书。“生活需要随着阅历的增长一点点来品尝,同样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20岁和40岁、50岁的感受都不一样。”他坚信,作家需要生活、见识、感悟的积淀。“一个人胸怀只有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善良,你对世界的认识才会越来越深入,你的目光才会到达过去没有到达的那些黑暗的地方。”

  尽管如此,刘震云还是承认,现在再看《新兵连》、《一地鸡毛》、《温故1942》等旧作,还能有温暖的感觉。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刘震云有时会突然发觉,自己已经50岁了,“但我做的还是20多岁时做的梦,那时候我的外祖母还在,我经常梦见跟她一块儿过中秋节。在我家的院子里,枣树上面的月亮那么大,那么明亮,我觉得我特别幸福。”此时,刘震云再也抑制不住泪水,激动的情绪好一阵子才平息。

  和人物对话将更知心

  和以往一样,刘震云每次在公众场合讲话,总是把大段的篇幅留给家乡的亲人。这一次,他直截了当地为自己的创作灵感找到了根:“我的舅舅给了我最大的启示。”

  刘震云说,自己有一个舅舅在村里是木匠,大家都叫他刘麻子。刘麻子的木工活在方圆几十里最好,并不是因为他手艺比别人好,而是因为他精雕细刻。别人打一个柜子要用两个时辰,他干同样的活儿要用五个时辰,做出来的家具当然比别人好。刘震云解释道,他知道自己笨,但他相信,重复的事情不停地做是专家,而非常专注地去做就是大家。

  刘震云认为,《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人物都像舅舅一样,都是活跃在他身边的人物。他甚至发现,与这些人物相处,自己是写作者,更是倾听者、对话者,这也是他崭新写作的开始,“这让我的写作更加自由。”不过,《一句顶一万句》毕竟是两年前的作品了,刘震云觉得自己也已有了变化,“我会把我的变化放在下一部书里,我和人物的对话会更深入,更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