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绝仙途作者落情泪:涂抹出故乡的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5:11:18
    

罗中立(1948-)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1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1983年赴欧洲考察学习,1998年开始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父亲》

        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副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罗中立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罗中立从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一直坚持着油画艺术的乡土主义立场。他早期的巨幅起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和进程。近期的作品仍旧深沉地关注中国农民。厚重朴拙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以及特殊的光线效果,无不抒发着画家深层意志中的情感和对本土文化的深切关怀。

《老磨前的冬水田》

        罗中立的《父亲》意味着一个“神”时代的结束,普通人终于成为了时代的主角。
  谁都无法忘却这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时期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深沉、更本土的东西,于是,“乡土风”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时尚。

                                                                                                  《故乡老院》 
  当时正在四川美院读书的罗中立应运而生,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超级写实主义成为《父亲》最合适的借鉴。
  《父亲》的面世也刻画了每个人心头对父亲的辛酸记忆,今天当我们再面对《父亲》,仍能领受到一种逼人的烧灼感。
  

《秋土》


  一个人的《父亲》
  
  1980年12月20日,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序幕,参展作品543件。由于评委们一开始就对参展作品存在不同的意见,所以如何给每一件作品以公正的评价也就成了难题。最后评委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评判权交给观众,让他们来给作品打分投票。如此重要的全国性展览,让观众打分还是第一次,观众们会选择哪一幅画呢?最终,热情的观众给罗中立的《父亲》投了800多票,比第二名作品高出了700多票,也使得该作品获得了标志中国美术界的最高荣誉——金奖。一时间,关于《父亲》的美誉之词不胫而走。

《微风》  当《父亲》在北京广受关注的时候,罗中立正在达县陪伴着即将临产的妻子。“我觉得我就是运气好,我考四川美院就是为了大学生毕业后一个月52块钱的待遇,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我的起点低,就是想老老实实画画。当时我想考国画专业研究生,结果古典文学不及格,没考上。只有油画专业,我和何多苓都考上了。后来,不少人说如果我的古典文学及格了,就没有《父亲》这幅画了。”
  

 

 《小孩和小羊》

       一代人的《父亲》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了10年。1980年开始在四川美院学画。

                                                                                                《初雪》
  《父亲》这幅画构思的产生,是从罗中立看到一位守粪农民后开始的。那是1975年的除夕之夜,雨夹着雪粒不断地向人们扑来,冷极了,在罗中立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农民,他用农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坑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放在袖里,麻木、呆滞,默默无声地叼着一支旱烟。一直到晚上,他都一直呆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欢乐的除夕夜晚降临了,周围的房屋中燃起温暖的灯火,欢笑、音乐、鞭炮……响成了一片。但这位离家守粪的农民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他也有家,儿女还在盼着他回家团聚呢。此时,他在想些什么?也许只有一个想法,盼望粪池快满以多挣工分,可以换来粮食,养活家人……

                                                                                           故乡组曲之《吹泡泡》
  “我要为他们喊叫,”这就是罗中立构思这幅画的最初冲动。开始,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来,一位老师提议改成《我的父亲》,这时,罗中立顿时感到把自己的全部想法和感情都说出来了。
  

                                                                                     故乡组曲之《夏》
  一个时代的记忆
  
  因为一直低调,罗中立在公众面前总是保持着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谨言慎行。后《父亲》时代的罗中立似乎淡出了公众视野。

                                                                                    故乡组曲之《少女》
  现在已在四川美术学院当了近十年院长的罗中立其实很不乐意再谈论《父亲》,他觉得《父亲》虽然让自己一夜成名,但这几十年来,自己却似乎一直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他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时代和历史选择的”,甚至,连担任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也并非出于自己的选择。他说,自从担任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以来,如果按照每年五十幅画的创作量而言,自己起码少画了四百多幅作品。

                                                                                    故乡组曲之《牧》
  这个“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如今面对的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因此,《父亲》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更多意味着一种过去,一个历史,一个已遗失的符号。现在的罗中立,只希望自己赶快退休,然后拼命地画画,留住岁月的痕迹。 

                                                                                                       《梳妆》
   父亲》也为罗中立的艺术生涯树立了一座丰碑。可是,画家并没有沉浸于自己的辉煌而远离农民和他们的土地。二十多年来,不论画坛风云如何变幻,不论游踪有多远,罗中立都坚持着一位乡土画家的立场,把表现农民生活当作自己的艺术目标。在《父亲》问世之后不久,罗中立又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连续画出了《春蚕》、《年终》、《岁月》、《金秋》等系列作品,给了农民生活以更宽的表现。在形式上,这些画与《父亲》类似,代表了画家艺术生涯中一种风格的完成。这种风格体现了写实主义形式与人道主义情怀的结合,并表达了富有历史感的社会批判精神,令人想起十九世纪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

                                                                                  故乡组曲之《黄昏》
        《父亲》以后    

 

 

 

        可是,罗中立并没有在这条道路上重复地走下去,他既没有忘记农民,也没有忘记画家的天职,他要用画家的方式去更深入地接触和探索农民的世界。《父亲》的声誉正如日中天,画家就选择了一条在艺术上痛苦的蜕变道路。几乎在上述作品诞生的同时,另一种粗犷、浑圆而凝重的视觉风格也悄悄地出现在他的《故乡》组画中了。

                                                                                       故乡组曲之《玉米地》

        如果我们把罗中立前后时期的作品进行一番浏览寻绎,就会发现,其艺术风格的变化是缓慢发生的,新的东西潜滋暗长,有迹可循。这就是说,画家并没有通过休克式的自我否定来实现其风格的转换。作为一个对农民抱有矢志不渝热忱的画家,他好像也分享了农民们那实实在在而悄无声息的性格,他并不曾宣言式地发表什么新潮艺术主张,然而新的东西却一步一步地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孕育成熟了。从1982年直到1980年代末,画家花了将近十年时间,来完成新风格走向成熟的过程,这真是一个痛苦的分娩过程。

                                                                                                 《冬水田》
        在这种全新的风格中,罗中立放弃了以往那种夸大局部式的造型方式,代之以浑厚、拙朴而充满物质感的视觉语言塑造形象。画面中的人物矮墩粗壮,在形象上,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人有很大的差异,但对于表现山野乡村中的农民来说,这些形象却有一种不似之似——敦厚、质朴,有时近于木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强悍和生存的智慧。
《眺望》                                                                                                  《下班》
        人物雕塑似地出现在特别富有密度的画面之中,这种密度并不是对象的密度,而是绘画的密度。粗砺的色层,错落地交织着连续涌动却富有编织感的笔触,画家用它们去带动有时甚至显得俗气的色彩,去吸收每一道光线——这些光线无声无息,但又好像处处都在爆裂。所有视觉上的东西,如同电流一般,把我们同一个陌生的世界联系起来了。这个世界默默无闻,与城市的喧嚣,与所谓“现代文明”毫不接壤。
                                                                                               《搓绳》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白天忙碌,夜晚吹灯,上山打猎,下水渡河,淋雨了烤衣,汗湿了隔背,内急了撒尿……一个又一个平凡而琐碎的场面,构成了乡村民俗的真实图画。尽管画家放弃了细腻入微的作画方式,却显示了一种社会学家式的敏锐,把深藏在乡风民俗下的顽强的生活逻辑放大到了我们的面前——人们就那样生活着,不自怨自艾,无须怜悯;那粗犷的形式依然流溢着情感,但却不是浪漫派的田园情感,而是从农民生活的母体上爆发出的激情。

                                                                                           《父子》
        有评论家指出:“罗中立是能够十年磨一剑的人,从1982年创作《故乡》开始,他就逐渐离距批判现实主义思路,即把农民生活作为客体,借之以批判社会表达同情,自上而下,俯瞰‘老井’。他开始真正踏入‘红高粱’,把农民生活作为自身存在作为主体,去体会农民文化特有的生命活力和历史沉淀。……使画面真正回到了农民文化本身。……描画出生命的强悍与生活的悖谬,存在的坚固与习惯的荒唐。”

《冬》

        如果说,在罗中立打量农民的目光中,以前,更多地带有知识分子的自信和人道主义者的悲悯;而现在,则变成了一种人文主义的同情——设身处地,乐其所乐,哀其所哀,仿佛他自己就是一个农民——这样,他愈来愈深刻地感悟到了农民文化的本质。因此,与其说罗中立创造了一种新的画面形式,还不如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透视农民生活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他还原了一种文化的理性,一种对农民的尊重。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