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哈特菲利亚同人:中国佛教忏法的理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27:15
中国佛教忏法的理念

  台湾游祥洲先生在《论中国佛教忏悔伦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蕴涵》一文中,总结中国大乘佛教的忏悔仪式,至少含有八种基本要素:1、忏仪与修持生活的结合,2、以拜佛、念佛、坐禅、放生等方式助成忏悔,3、与中国本土传统孝道伦理一致,4、法本统一而明确,5、理事兼顾、仪式理性化,6、仪式的多样性与包容性,7、显密融合而兼用,8、与社会慈善事业相结合。同时,指出忏悔伦理的理念蕴涵:1、以业报为中心的灵魂观,2、唯心因果观,3、业性本空观,4、十方佛与多神包容观,5、一往平等慈悲观,6、回向增上观,7、多元净土观,8、佛性自足观,9、空有一如观,10、无相解脱观[22]

  作为一种实践系统的忏法,其内容本身应该包括忏仪与忏悔思想,忏仪是忏法的实践形式与表现,而忏悔思想则是忏法的内在理念与本质,两者是不可分的。中国佛教忏法的成立与发展,其核心人物乃天台智者大师,《法华三昧忏仪》的“十科”成为后代忏法制作的模本[23]。其“十科”分别为:(1)严净道场,(2)净身,(3)三业供养,(4)奉请三宝,(5)赞叹三宝,(6)礼佛,(7)五悔法门,(8)行道,(9)诵经,(10)坐禅实相正观。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忏法研究的成果,将中国佛教忏法的理念略述如下:  

1、理忏与事忏并重

  在印度的原始佛教僧团中,当比丘犯罪时,释尊为令其行忏悔或悔过,定期每半月举行布萨,并定夏安居的最终日为自恣日。另外,在戒律条文中亦列举有提舍尼(悔过罪),由此可见忏悔在佛教教团中的重要性。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原始僧团中单纯的忏悔,已转为修禅定、证三昧必备的重要行法,而且摄入般若空慧的观照,成为大乘忏悔思想的根本。

  所以,除了《梁皇忏》以外,中国佛教忏法都表现出理忏与事忏并重的特色。天台智者大师将忏法分为作法忏、取相忏、无性忏,他在《次第禅门》中详细解释三种忏悔[24]。作法忏悔是通过僧团举行羯磨法,依据戒律如法忏悔罪业,不需要见种种相,也不需要智慧观空;观相忏悔,是专注心念,在静心中见各种瑞相,这是依修定法,而且大多属于大乘的忏悔法门;观无生忏悔主要是从观罪性本空的究竟义为中心。

  在《行事钞》中,道宣律师将忏悔分为理忏、事忏、律忏三种。他说:  

今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若论律忏唯局道众[25]

  理忏与事忏不限出家与在家,而律忏则只局限于出家众。道宣对于三种忏法的对象与意义,都有具体的说明[26]

  禅宗则将此“理忏”发挥成“无相忏悔”,无相忏悔是不必在佛像前“发露忏悔”,或念忏悔文,只是“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断除一切导致恶行的各种矫诳、嫉妒等“杂心”[27]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佛教忏法强调事仪、理法兼具融摄。修行时必于一切事行中导入理观修持,故事修必起理观;理观必于事修中落实,不得事理有缺。在理观上,般若思想与如来藏思想在各种忏法体系中各有体现[28]。  

2、罪性本空的罪业观

  忏悔的目的是为了灭罪,但是为什么能够灭罪呢?智者大师的《次第禅门》说:  

一切诸法本来空寂,尚无有福,况复罪耶?但众生不善思惟,妄执有为,而起无明及与爱恚,从此三毒,广作无量无边一切重罪,皆从一念不了心生。若欲除灭,但当反观如此心者从何处起。……如是观之,不见相貌,不在方所,当知此心毕竟空寂。既不见心,不见非心,尚无所观,况有能观?无能无所,颠倒想断,既颠倒断,则无无明及以爱恚,无此三毒,罪从何生?复次,一切万法,悉属于心,心性尚空,何况万法?若无万法,谁是罪业?若不得罪,不得不罪,观罪无生,破一切罪,以一切诸罪根本性空,常清净故[29]

  智者大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罪性本空:一、一切诸法本来空寂,但是众生虚妄执著为有,从而生起无明贪爱烦恼,广作无边重罪;二、心毕竟空寂,一切诸法都属于心,心不在内,不在外,无有能所,因此心性本空;三、罪性本空,因为诸法与心都是本来性空,所以执著诸法而在心中所生起的罪,也是本来性空。这样,究竟罪缘,才会得到尸罗清净,才有修定的可能。强调心灵在整个行为造作因果过程中的主导性,这是忏悔伦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忏悔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正是因为忏悔者对“罪性本空”、“业性当体不可得”的观照与体认,才能达成彻底的忏悔。

  《三昧水忏》指出,为了灭除烦恼障、业障、报障,应该兴起“七种心”,其中最后一种心便是“观罪性空”:  

第七、观罪性空者,罪无自性,从因缘生,颠倒而有。既从因缘而生,则可从因缘而灭。从因缘而生者,狎近恶友,造作无端;从因缘而灭者,即是今日洗心忏悔。是故经言:此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故知此罪从本是空生[30]

  罪为因缘生灭法,从缘而生,所以也可以从缘而灭,从而达成忏悔的目的。

  正是通过“理忏”与“罪性本空”,所以中国佛教忏法表现出重视智慧观照的特色。一切忏法的实践不仅来自心灵的自省与作意,还必须有智慧力的观照,才能达到灭罪清净的目的。  

3、禅诵与礼忏并行

  从《法华三昧忏仪》“十科”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忏法的实践包括礼佛、忏悔、诵经、坐禅。智者大师的伟大之处在于,用适应中国人的礼仪,然后加入自己的观法,欲使中国佛教的行仪实践化[31],从而将忏法摄入坐禅实相正观的前阶段。《摩诃止观》说:“故知持戒清净,恳恻忏悔,俱为止观初缘。”[32]

  善导的《法事赞》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前行法,分为法事大纲、请护法众、略请三宝、广请三宝、前行道、前忏悔;第二转读《阿弥陀经》;第三后行法,分为忏悔、行道、叹佛、咒愿、七唱礼、随意[33]。《法事赞》其实是以转读《阿弥陀经》为主的祈生净土法会,而召请、忏悔、行道散花、发愿等行仪是为了更好地诵经。

  如宗密的《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共十八卷,卷一、卷二主要叙述一些礼忏、禅观所应具备的条件以及仪轨程序,其主体部分是《圆觉经》的十二章。这十二章经文,是佛因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次第请问,而依次宣说圆觉的义理和观行,即分为十二章,每章先以长行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而禅观的部分,即后面的坐禅法八门,其实这应该是礼忏法第八门“正坐思惟”的展开,但是因为禅观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所以才另外立门加以说明。这样,道场法事、礼忏法、坐禅法三大纲领相互关连,前后一贯,十八卷《修证仪》就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34]

  从以上的忏法体系,我们可以看出诵经、坐禅在忏法实践中的重要性,应该说其他行仪是为了更好地助成诵经、坐禅。而后代的修忏者不知这种次第,反而本末倒置,将诵经、坐禅这些正行全部取消,这样便失去忏法修习的真正意义。  

4、自力与他力的结合

  忏悔原为向僧团大众发露告白,中国佛教则转为向佛菩萨告白,同时有时需要诸佛菩萨的加持与征兆,因此中国佛教忏法显示一定的“他力信仰”。

  如《法华三昧忏仪》的“十科”中,其中便有三业供养、奉请三宝、赞叹三宝,不但奉请诸佛菩萨,而且奉请天龙八部等护法神降临道场,为忏悔者护法、证明。同时,凡夫的力量根本无法灭罪、度脱六道众生,因此所有的忏法都强调必须借助佛力、经咒力,来达成忏悔的目的。

  在忏法的实践中,强调“回向”、“发愿”的作用,无论是回向菩提,还是回向给六道众生、怨亲父母,都需要佛菩萨的加持力。如《梁皇忏》说:“仰愿十方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菩萨,一切贤圣,以慈悲力现为我证;又愿一切天主、一切仙主,一切善神、一切龙神,以拥护三宝慈善根力,现为证知,令诸行愿,随心自在。”[35]因为他力的作用,使忏悔者能够生起信心与愿力,能够自我激励与自我提升,成就真正的灭罪。

  但是,这种他力的作用,应该说是忏悔的一种“增上缘”,真正力量来自忏悔者的知罪、发露、发愿、回向,最后由智慧的观空而达到罪业的清净。  

5、现实利益与未来解脱的融合

  中国人一向重现实利益,在宗教方面追求现实利益的愿望尤为强烈。因此,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一般认为现世利益之神是观世音菩萨,能够在死后赐予利益的是地藏菩萨,往生净土则需要阿弥陀佛。中国佛教的这种特色,在忏法的实践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智者大师以前,礼忏成为追求现实利益的手段,如盐入良道先生所说:“被现世利益为目的的行为所占据,即由礼忏而得到禳灾、除害的现世利益,因为排厄运、祈雨水、治疾病、起死回生、延年益寿等等,对于趋向现世性的中国人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36]智者大师驱除了忏法世俗祈愿的特点,并且摄入到止观的修习中。

  但是,在民间社会中,忏法一直被认为有治疗疾病、乞求幸福、追荐亡魂、度厄解困的作用。到了宋代,忏法的修习已经逐渐远离其作为修行法门的意义,《宋高僧传》作者赞宁说:  

夫修理忏也,淡虑观心,心无所生,生无所住,当尔之时,顺违无相,则罪灭福生之地也。若行事忏也,心凭胜境,境引心增,念念相资,绵绵不断,礼则五轮投地,悔则七聚首心,或期瑞而证知,乃见罪灭之相也。……是以两京礼经,则口唱低头,檛磬一声谓之小礼。自淮以南,民间唯礼梁武忏以为佛事,或数僧呗 歌赞相高,谓之禳忏法也[37]

  在宋代的江南地区,忏法逐渐成为佛事,而且重视梵呗、歌赞,已经离开原来理忏、事忏的意义。

  同时,在忏法的制作与实践中,对未来的解脱,尤其是往生净土,成为忏法的目标。而且,不同的忏法便有不同的净土,如《往生净土忏愿仪》便是求生西方净土;《药师忏》不仅提倡现世的消灾延寿,而且强调死后往生东方药师佛净土;而《得遇龙华修观证忏仪》则提倡往生兜率净土。

  正是因为忏法的现实利益与未来解脱的作用,使得忏法成为佛教在社会实践层面的重要方面,从而促进了中国佛教忏法的兴盛与发展。